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1265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温馨提示:

⑴全卷满分100分,监测时间100分钟。

⑵本试题共6页。

答案写在答卷上,答题前请认真填写密封线内的所有项目和答卷上的座位号。

答题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

答题时仔细审题,认真作答,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

⑶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00分。

祝你取得好成绩!

加油!

一.基础(22分)

1.多读多背经典诗文可以提高你的文学品位,请工整、规范地默写古诗文名句。

(8分)

⑴□□□□□?

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其五))(1分)

⑵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1分)

⑶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2分)

⑷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李贺《雁门太守行》)(2分)

⑸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写诗人进入楚地后看到江水浩瀚、景色壮阔的诗句是:

□□□□□,□□□□□。

(2分)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

⑴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zàorè()得像温室。

⑵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qiáoshǒu()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⑶为了这一着,多少人dānjīnɡjiélǜ(),青丝变白发。

⑷若不是miàoshǒuǒudé(),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

B.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十分推崇卢沟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C.与书为友能够让你获益匪浅,能够让你增长阅历,丰富思想,增添情趣。

D.做学问一定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每个问题都要追根究底,吹毛求疵。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阅读名著中,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去掉“在……中”)

B.几个

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

(删去“学校的”)

C.为搞好百年校庆,学校领导研究并征集了师生们开展活动的意见。

(在“校庆”后加“活动”)

D.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在“保护”后加“意识”)

5.仿照画线句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4分)

珍惜传统节日就是保护传统文化,在品尝传统美食的同时,我们也在品味那份传承千年的文化。

春节一盘饺子,包出代代不变的温馨和喜庆;;。

二.阅读(38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至18题。

(1)(8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分)

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⑵人恒过⑶衡于虑

7.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论证提出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文章在阐述思路上,先说国家再说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C.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D.文章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二)(8分)

孔子闲居,子贡①侍坐,请问为人下②之道奈何。

孔子曰:

“善哉尔之问也为人下其犹土乎!

”子贡未达,孔子曰:

“夫土者,据③之得甘泉焉,树之得五谷焉,草木植焉,鸟兽鱼鳖遂焉。

生则立焉,死则入焉。

多功不言,赏世不绝。

故曰:

能为人下者,其惟土乎?

”子贡曰:

“赐虽不敏,请事④斯语。

(选自《韩诗外传》卷七)

【注释】①子贡:

孔子弟子,姓端木,名赐。

②下:

谦虚有礼。

③据:

占据,这里指挖掘。

④事:

从事,做。

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请问为人下之道奈何/为人谋而不忠乎

B.子贡未达/乡书何处达

C.鸟兽鱼鳖遂焉/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D.生则立焉/三十而立

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3分)

善哉尔之问也为人下其犹土乎!

11.根据文意,说说孔子认为怎样才算真正“为人下”。

(3分)

(三)(9分)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

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

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

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

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

梁、枋等处绘制彩画。

  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风格。

  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

房屋的主体部分,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

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

朱红色的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

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

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的。

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色彩就使建

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

例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建筑,红色的门窗,蓝绿色的房檐,再配以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如同京剧舞台上的戏装,华丽而生动。

而它们的下面又往往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秋冬之际,在华北平原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这样的色彩效果显得无比动人。

同样,在山明水秀、

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

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

  当然,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格调外,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

12.我国古代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请简要概括。

(2分)

13.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14.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4分)

⑴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

⑵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

(四)(13分)

洗脚

放寒假前,老师布置了一道寒假作业,每一个同学都要在寒假中给自己的父亲洗一次脚。

二十年来,他与父亲之间的交流仅仅在于父亲问他成绩,在学校生活的情况,学费、生活费用的多少。

简单的一问一答,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多少。

有的时候,他也渴望父亲的一个拥抱,像电影上的那样,可是那毕竟是在电影里。

但是,终于,他还是开口了,家里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装着轻松地对父亲说了,然后急急地补充道:

“这是我们老师布置的一道作业。

父亲的脸上先是诧异,然后笑了。

他看出儿子的窘迫,便说:

“好啊,好啊,你先去打一盆水来。

一切似乎都轻松了,他去打水,调好水温,然后端到父亲的身边。

父亲已经脱好自己的鞋袜,像一个孩子一样坐在椅子上,看着他过来。

他忙把水送到父亲的脚边,又把父亲的脚放在水里。

水溢了一些出来,他没有想到父亲的脚这么大。

“温度怎么样?

”他问。

“蛮好蛮好!

”父亲说。

然后,再怎么办呢?

他问自己。

那双脚就在面前,他想用手去触摸它,可是心里却有些犹豫。

不由自主地回忆:

若干年前,自己的一双小脚在这样的盆里是怎样的情景?

白嫩、柔软,活泼得像一条小鱼。

在父母的手里仍不妥帖,将水溅了一地,得意地嬉笑,直到他们生气。

而眼前的这双脚,是父亲的,宽大、粗糙、棱角分明,在水里却安

静得有些害羞。

【A】他的心里有微微的酸。

“帮我把毛巾拿来。

”父亲说。

他忙去取下衣架上的毛巾,递给了父亲。

突然,他又扯过了毛巾,说:

“不,还是让我给您擦擦脚吧。

于是,父亲的脚就在自己的

手里,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自己的父亲。

触目惊心的是脚板的前掌和后跟上那硬邦邦的厚茧,有的地方都裂开了一道细小的口子,让人想象起那无尽岁月的万里风尘,它走过来,像一件活着的文物。

【B】心里的那股酸,冲到了鼻腔。

这时,父亲将脚缩了回去。

“好了好了,洗好了。

”父亲开始往脚上套袜子。

那双破袜子,似曾相识,哦,是自己穿破了扔在家里的,却被父亲穿在了自己的脚上。

脚趾上的那个洞用粗线绞了几针,像一个写错的字

上面被乱画了几笔以示涂改过。

“我倒水去了。

”他说。

然后,急急地向屋外走去,一路上,洒了好多水。

他不知道,屋子里

的父亲,一边往自己的脚上穿着袜子,一边想着他自己的父亲:

“我这辈子还没有给父亲洗过脚,是不是也像儿子今天这样,给咱爸也洗一洗脚?

(略有删改)

15.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不超过15字)(2分)

16.文中A、B两个画线句两次写到“心酸”,他为什么感到心酸呢?

(4分)

17.文中用了对比的手法,请说出对比的内容并分析其作用。

(4分)

18.对文章最后一段对父亲心理活动的描写,有人认为写得好,有人认为多余,请你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3分)

四.作文(40分)

19.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万物皆有源,万事皆有因。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撒下的阳光,也离不开老师播下的希望;离不开自然雨露的滋润,也离不开芬芳书香的熏染;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奋斗,也离不开追逐未来的梦想……

请以“成长,离不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先选择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要注意正确、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附加题(10分)

这一天大家似乎都有些不欢,仍然由我恭敬地送他上轿。

进来时,看见父亲的脸色很异样,和大家谈论,大意是说自己的病大概没有希望的了;他因为看了两年,毫无效验,脸又太熟了,未免有些难为情,所以等到危急时候,便荐一个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脱了干

系。

但另外有什么法子呢?

本城的名医,除他之外,实在也只有一个陈莲河了。

明天就请陈莲河。

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

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

这一点颇不同。

还有用药也不同。

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

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

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

“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

”似乎昆虫也要贞洁,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

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

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

败鼓皮丸。

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它。

1.文段中详细描述医生开的药方,有什么作用?

(3分)

2.作者在童年目睹父亲受病魔纠缠的痛苦后一心想从医,但去日本后为什么又改变了这种想法?

请结合《朝花夕拾》其他相关的情节具体分析。

(3分)

3.文中寄托了作者深沉的批判和讽刺之情,请结合相关语句简要分析选段中蕴含的情感。

(4分)

题号分值参考答案

一22分

18分(每小题错、漏、多1字均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⑴1分问君何能尔

⑵1分芳草萋萋鹦鹉洲

⑶2分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⑷2分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⑸2分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24分⑴燥热⑵翘首⑶殚精竭虑⑷妙手偶得

(每个词语1分,错1字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33分D

43分C

54分参考示例:

端午一袋粽子,裹着千回百转的祭奠与追忆;冬至一锅汤圆,煮成千年不变的甜蜜与团圆。

(每句2分,与传统节日相关、句式相同、内容合理即可给分。

二38分

(一)8分

63分⑴选拔,任用⑵常常⑶通“横”,梗塞,不顺(各1分)

73分译文:

(通过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缺少的能力。

(原句中词语译错一个扣0.5分,译文不通顺酌情扣分)

82分B(应是从个人说到国家)

(二)8分

92分D(A对待/替,B明白/到达,C顺心,如意/最终,最后,D均指自立,立身,成家立业,能有所成就)

103分善哉/尔之问也/为人下/其犹土乎!

113分孔子认为要像大地那样包容万物,对社会对他人做出贡献,却不自以为是,骄傲自满,自我宣扬,这样才算真正谦虚有礼对待人。

(意思对即可给分)

(三)9分

122分北方的建筑色彩鲜明活泼,南方秀丽淡雅。

133分举例子。

(1分)作者以故宫和天坛等建筑为例,具体说明了北方建筑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或鲜明活泼)的特点,以及色彩风格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分,意思对即可)

144分⑴“之一”准确说明敢于使用色彩也善于使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诸

多特点中的一个,并非唯一。

⑵“悦目”突出了色彩对比带来的视觉享受,强调了美感。

(意思对即可)

(四)13分

152分儿子第一次为父亲洗脚。

(意思相同即可)

164分⑴为父亲的苍老、一生劳苦。

⑵为自己从未关心过父亲而难过、自责。

⑶为父亲对儿子给自己洗脚感到羞怯而难过。

(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174分参考示例:

对比的内容:

孩子小时候脚的“白嫩、柔软”和父亲脚的“宽大、粗糙”形成对比,给孩子洗脚时孩子的活泼、调皮与给父亲洗脚时安静、羞怯形成对比。

作用:

通过对比,鲜明、形象地揭示了父母关爱子女与子女关心父母的强烈反差,饱含愧疚之情,发人深思。

(内容2分,作用2分)

183分参考示例:

我认为最后一段不是多余之笔,这一段文字拓宽了文章的内容,由原来儿子为父亲洗脚引申到父亲也应该为自己的老父亲洗脚,以尽孝心,这样写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揭示出敬老孝亲应该是每个人的责任,也使得文章意味深长。

(意思对即可)

三40分

 

1940分参照作文等级评分标准评分(请老师们务必参照作文等级评分标准评分,避免随意性;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作文规范。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一类卷

(40一36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2.结构严

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

(35一32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

三类卷

(31一24分)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四类卷

(23一12分

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

(11一0分)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加分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1一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1.立意深刻。

2.构思独特。

3.语言优美。

4.富有个性。

5.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扣分

1.没有标题扣2分。

2.不足500字,每少50字扣1分。

3.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字不计),最多扣3分。

4.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1—3分。

5.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者扣1—3分。

6.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人名的扣1—3分。

 

附加题10分

13分通过描述医生开的药方,十分生动地体现了当时庸医的无能。

庸医为了骗取金钱,故弄玄虚,看似神丹妙药,其实没有一点疗效,让人东奔西走,到头来还是白折腾一番。

23分参考示例:

从《藤野先生》里的“匿名信事件”“电影风波”等情节可以知道,去日本求学后,作者的所见所闻让他改变了想法,他觉得即使能够医治像他父亲一样的病人,也拯救不了国民的灵魂,所以弃医从文。

34分参考示例:

“似乎昆虫也要贞洁,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等对中药的描述,委婉地嘲讽了某些中医故弄玄虚、延误病情的可恶行为。

“败鼓皮丸”的治病原理荒唐可笑,完全没有科学道理,根本治不好父亲的病,只是劳民伤财。

文段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悲愤与谴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