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井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1049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竖井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竖井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竖井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竖井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竖井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竖井施工方案.docx

《竖井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竖井施工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竖井施工方案.docx

竖井施工方案

竖井施工方案

1、工程简况

1。

1、钟楼站简况

钟楼站为西安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12标段,位于西安市古城墙内中心地段、钟楼北侧、北大街道路下方,沿北大街南北向布置.出于对钟楼的保护以及对周边建筑地下室的避让,线路分两侧绕行钟楼,车站为分离岛式明暗挖结合形式;车站前后区间为盾构区间,车站为盾构过站车站。

钟楼站为分离岛式站台车站,站台部分采用全暗挖,两组暗挖主隧道之间为两层的中间明挖主体,明挖主体沿北大街道路中心线对称布置且与道路平行。

车站站厅层设在中间明挖主体的负一层,进站客流通过站厅内设置的两组楼扶梯与一部电梯进入中间明挖主体的站台层,通过站台层与左右线站台之间的暗挖横通道进入到站台.

车站中间明挖主体外包总长为150。

9m,外包总宽为25。

9m,右线暗挖隧道总长为134.1m,左线暗挖隧道总长为144m,标准断外包总宽为10。

6m,高为9。

9m。

北大街道路坡度北低南高,车站坡度与北大街成顺坡关系,车站中心处顶板覆土按3m控制,北端顶板覆土最低处按不小于2.5m控制.车站有效站台中心处轨面埋深15。

4m(绝对标高391.000),底板底埋深18。

07m,顶板覆土为3。

0m.

1.2、工程环境

钟楼站位于西安市古城墙内中心地段,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钟楼附近设站,沿北大街路中南北向布置。

钟楼站为二、六号线的换乘站,二号线沿北大街南北向布置;六号线沿东大街东西向布置,为远期实施车站。

站位东北角为邮政局大楼,东南角为开元商城,西南角为钟楼饭店,西北角为世纪金花地下购物商场,沿南北大街东西两侧建筑均已建设成型,在北大街西侧有西安洲际广场与钟楼鸿禧公寓两处在建物业,具备设计结合条件。

2、竖井施工方案

2。

1、竖井概况

本标段共设置4个竖井:

北大街的东西两侧各两个,分别编为1、2、3、4号竖井。

其中3号竖井为临时竖井暗挖隧道施工完毕后,进行回填处理。

1、2、4号竖井在暗挖隧道施工完毕后施工为1、2、3号风亭.1号竖井施工场地位于北大街右侧,海林大厦前面。

外边尺寸为14.56m×20。

76m、内边尺寸为12。

56m×18.36m,井深16.62m,占地302。

27㎡。

2号竖井施工场地位于北大街右侧,韩国瑞奇城前面。

外边尺寸为15。

86m×21。

16m、内边尺寸为13.46m×18.76m,井深18。

49m,占地335.6㎡。

4号竖井施工场地位于北大街左侧,西一路右侧。

外边尺寸为15。

16m×31。

16m、内边尺寸为13.16m×28.76m,井深18。

4m,占地472。

4㎡.3号临时竖井施工场地位于北大街左侧,邮政大楼前面。

外边尺寸为11.2m×18。

8m,占地210.6㎡(竖井分布见下图)。

2.2、竖井结构形式

竖井是地铁暗挖施工的运输施工通道,本站1、2、3号风亭兼作为施工竖井.临时竖井是为满足总工期的要求而增设的,位于北大街左侧邮政大楼前面,暗挖隧道施工完毕后进行回填恢复原路面。

1、2、4号竖井在施工中为暗挖隧道施工运输通道,暗挖隧道竣工后,为车站风亭的一部分,是永久性工程。

2。

3、工程数量表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φ25

kg

42241.418

2

φ8

kg

9732.348

3

φ14

kg

35489.334

4

φ32

Kg

18121.286

5

φ20

kg

46286.685

6

φ12

kg

95272.993

7

φ10

kg

15053.642

8

φ28

kg

42241。

418

9

C30砼

m3

5325.18

10

水泥浆

m3

637.1

11

φ6。

5钢筋网

t

9。

15

12

C25早强砼

m3

363.4

13

注浆锚管:

φ42钢管,t=3.5mm

m3

637。

1

2.4、竖井施工顺序和进度安排

根据钟楼站的地理位置和总体施工组织方案,采用先对2、3、4号竖井进行施工,再施工1号竖井(由于受临时商铺拆迁的影响)。

具体进度安排详见附件《西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TJSG—12标段竖井施工进度横道图》。

2。

5、劳动力配置

分工种劳动力用量计划表

作业面

序号

工种

每工区

人数

分班情况

工作内容

地面

1

吊车司机

2

二班作业

起重吊装

2

起重工

2

二班作业

起重吊装

3

装载机司机

2

二班作业

竖井井口装土

4

自卸汽车

12

二班作业

土方运弃,水泥运输

5

卷扬机司机

6

二班作业

井口提升土方

6

钢筋工

12

二班作业

钢筋网、格栅、二衬钢筋、管棚、小导管、锚杆加工

开挖初支

1

开挖工

30

二班作业

风镐开挖

2

挖掘机、翻斗车司机

6

二班作业

挖、运土方

3

超前支护及初期支护

30

二班作业

超前钻孔,管棚、小导管安装、注浆;混凝土喷射;钢筋网、格栅安装

其他

1

普工

14

二班作业

2

钻机司机

16

二班作业

导洞边桩、出入口钻孔桩

合计

132

二班作业总人数

2。

6、机械设备配置

施工机械配备的原则:

机械合理配置,并留有一定的备用数量,以满足正常施工;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机械设备进入本合同段前逐台检查,凡尾气超过国家标准的设备禁止使用;配备低噪音、低污染的设备,噪音标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扰民。

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额定功率(kW)或容量(m3)或吨位(t)

厂牌及

出厂时间

数量(台)

新旧

程度(%)

小计

其中

拥有

新购

租赁

1

履带式挖掘机

PC200

135kW

2005-7

1

1

80

2

履带式挖掘机

WY3。

5

0.2m3

2005—6

1

1

80

3

装载机

L35B

1。

6m3

2006—1

1

1

90

4

装载机

ZL40C

154kW,2m3

2006—3

1

1

85

5

电动空压机

LG-25-20/7

135kW

2006—8

2

2

85

6

管棚钻机

金星900

φ42~115

2004-8

2

2

75

7

风钻

YT—28

2005—9

8

8

80

8

风镐

G—10A

2006-9

10

10

85

9

电动葫芦

KK-10

10t

2005—6

4

4

80

10

旋挖钻机

KH125

125kW

2005—4

2

2

80

11

泥浆泵

BW850

6kW

2005-2

8

8

80

12

砼强制式拌和机

JS500

500L

2006-2

3

3

90

13

喷射机

PZ—9

7.5kW

2006—6

6

6

85

14

储浆罐

HRW800

800l

1

1

100

15

液压注浆泵

ZMP712

2.2m3/h

2

2

100

16

测量/记录系统

HFR006

1

1

100

17

注浆工具

1

1

100

18

双液注浆泵

2004-4

2

2

75

19

钢筋切断机

GQW40C

5.5kw

2005—6

2

2

80

20

钢筋调直机

GT4-40

4kw

2005—6

2

2

80

21

钢筋弯曲机

WJ-40

8kw

2005—6

2

2

80

22

电焊机

BX1—330

21kVA

2004—9

4

4

70

23

电焊机

BX3-300

20。

5kVA

2004—6

4

4

70

24

对焊机

UN1-100

100kVA

2004-8

2

2

70

25

木工圆锯机

MJ109

3.0kW

2006-9

2

2

85

26

木工平刨床

MB—F514B

4.0kW

2005-2

2

2

80

27

插入式振动器

ZH—50

1.5kW

2005—8

16

16

80

28

电动抽水机

3B33

45m3/h

2006-7

3

3

85

29

污水泵

6-PW

扬程40m

2006-8

4

4

85

30

机动翻斗车

F1.0

1t

2005-6

3

3

80

31

汽车起重机

QY16

16t

2005—9

2

2

80

32

发电机

TFW—250

250kW

2005-4

1

1

80

33

变压器

S7-630/10

630kVA

2005-2

1

1

80

3、竖井施工方法

3.1、现场施工准备

施工前,清理场地,在施工场地四周设牢固整齐且颜色醒目的围护结构后,利用人工开槽法探明施工场地内的地下管线的位置以及试探有无其他未知物体,根据现阶段的资料,开槽深度约为2.5米,将所得资料绘制成图表,上报监理工程师及业主,待其审批及与有关部门联系,将管线作必要的处理后,方可根据批准的设计图的施工场地内的地上及地下的情况,对迁移的或已损坏的建筑结构、设施及其它障碍物进行现场核对,并对历史文物、道路、管线、永久性测量标志、地质地震长期观测设施等(如有的话)按有关规定进行防护后开工.在得到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同意开工后,按批准的设计图或监理工程师指示在地面上放线和定桩,其精度要求轴线误差≤10mm.

3.2、临时竖井施工方法

3号临时施工工艺流程图

降水

循环开挖及支护

3.2.1、锁口圈施工

竖井井口设钢筋混凝土锁口圈,锁口圈厚2。

5米,宽3。

1米(锁口圈梁结构见下页图示).

(1)基槽开挖

按锁口圈尺寸采用人工开挖。

基坑底松土清除干净,铺10cm厚C15细石混凝土垫层。

(2)钢筋绑扎

锁口圈开挖完成后,按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规范要求进行钢筋绑扎。

(3)支模与混凝土灌注

按轮廓尺寸进行模板支立加固,绑扎锁口圈钢筋,施工C30砼锁口圈。

混凝土灌注方式采用泵车输送入模、插入式捣固棒振捣。

并在混凝土终凝后洒水养护。

3.2.2、竖井的开挖

在竖井施工区域降水达到设计要求后,开始竖井开挖。

竖井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竖井开挖由上而下分层施工,挖掘机开挖竖井中部土体,人工修整井壁,洞内碴土装入吊斗,由电动葫芦垂直提升吊斗至井口,经提升架倒入临时弃碴场暂存。

每次开挖竖井四周循环进尺0。

75m,每一个循环开挖结束后,及时进行初喷砼封闭开挖面,然后挂网、架立格栅钢架,复喷砼到设计厚度,等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下步开挖.在竖井开挖至隧道设计标高时,打设拱部大管棚并注浆,预埋I20钢架马头门环框,以利破洞施工。

3。

2.3、竖井的支护

竖井施工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予加固,初期采用格栅钢架与网喷砼联合支护施工,喷层厚500mm,沿井壁每0.5m设一榀格栅钢架,钢筋网为Φ6。

5双层钢筋网,网格间距@150mm。

竖井支护工序流程为:

(1)环向Φ42注浆锚管,间距1m,错开布置,进行注浆.

(2)注浆加固完成之后,初喷混凝土5cm,挂设钢筋网,钢筋网在现场预制成网片,成片安设,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钢筋网联结牢固,喷射混凝土时钢筋不得晃动,钢筋网在初喷完成后铺设。

(3)架立格栅钢架。

格栅钢架在井外分节预制,在井内用螺栓连接成型.为了加工、安装方便,每环钢架分13节预制,格栅钢架内外双层用竖向Φ20连接筋连接,环向间距@500mm,环向锚管需与格栅钢架焊接牢固。

3。

2。

4、格栅钢架加工及安装

(1)格栅钢架采用自行加工。

按1:

1比例放样设立工作台。

按设计分节加工,节间通过垫板、螺栓联结。

加工时做到尺寸准确,弧形圆顺,格栅钢架节点焊接长度满足规范要求;焊接成型时,沿钢架两侧对称进行,格栅钢架主筋中心与轴线重合,连接孔位置准确。

钢架加工后先试拼,检查其平面翘曲和横断面误差。

钢架堆放和运输时不得损坏和变形.

(2)格栅钢架安装

测量定位:

按设计位置现场测量定位。

首先测定出竖井中线,确定高程,然后再测定钢架的位置.

纵向位置:

钢架平面必须与竖井中轴线垂直.

现场准备:

运至现场的单元钢架分单元堆码,安设前进行断面尺寸检查,及时处理欠挖侵入净空部分,保证钢架正确安设,安设前,清除松碴,将钢架置于原状岩土上。

钢架安设:

在初喷混凝土后进行,置于竖井的环向注浆锚固管上.安装时备好风镐,随时剔除个别突出部位,保证钢架就位准确,受力可靠。

钢架与初喷混凝土之间紧贴,在安设过程中,当钢架与初喷混凝土面之间有较大间隙时安设垫块楔紧。

两排钢架间沿周边一般每隔1m用φ20竖向钢筋联接,形成纵向连接系。

钢架各单元之间用螺栓联接,不得以焊接代替。

除竖向用钢筋连接外,与外露的锚杆头亦焊接牢固。

背部用混凝土垫块塞紧。

格栅钢架安装后,即挂网、分层复喷混凝土,先喷钢架处,然后喷钢架之间的砼,直至喷够设计厚度,将钢架完全覆盖不小于4cm.

(3)工艺要求、标准

格栅钢架必须在初喷混凝土后立即架设。

格栅钢架与围岩之间的喷混凝土厚度不小于40mm。

格栅钢架加工要求尺寸准确,弧度圆顺。

格栅钢架加工后要试拼,拼装允许误差为:

沿竖井周边轮廓误差不大于±30mm,平面翘曲小于±20mm。

接头连接要求每榀之间可以互换。

格栅钢架各节点的联结一定要对齐,并确保牢固可靠。

格栅钢架纵向之间用连接钢筋焊接。

格栅钢架安装的允许误差:

横向间距为±50mm。

3.2。

5、喷混凝土

采用湿喷法施工,分三次喷至设计厚度(50cm),两层喷射的时间间隔为15~20min。

为防止回弹物附着在未喷的围岩面上而影响喷层与岩面的粘结力,喷射时按自下而上顺序进行,喷前先找平受喷面的凹处,再将喷头按螺旋形缓慢均匀移动,力求喷出的混凝土层面平顺光滑.

1)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

(1)喷射机械安设调整好后,先注水、通风,清除管道杂物;同时用高压水或高压风吹洗岩面,清除岩面尘埃.

(2)上料保证连续性,校正好配料的输出比。

(3)操作顺序:

喷射时,先开外加剂,后开风,再送料,以易粘接,回弹量小,表面湿润光泽为准。

(4)喷射机工作风压严格控制在0.3~0。

5Mpa。

(5)严格控制好喷嘴与作业面的距离和高度。

喷嘴与作业面垂直,有钢筋时角度适当放偏300左右,喷嘴与岩面距离控制在0.8~1。

0m范围内.

(6)喷射料束运动轨迹,喷射顺序自下而上,先墙角后墙顶,避免死角。

料束呈旋转轨迹运动,一圈压半圈,纵向按蛇形状。

2)湿喷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1)初喷砼紧跟工作面,复喷前按设计完成钢筋网、钢筋格栅的安装工作后,立即复喷砼到设计厚度。

(2)确保喷射砼厚度,喷射砼要覆盖住钢架。

超挖部分用喷砼补平,严禁用其它材料回填。

3.3、风亭(兼作施工竖井)施工

3.3.1、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竖井施工前对施工准备工作再做一次详细检查,尤其是地下各种管线复查,地质资料复核及各种防排水、支护监测等措施的准备情况,使各级人员对工程特点、质量标准、安全标准、施工技术措施做到心中有数,责任落实到位,保证正式施工时各项工作能有条不紊的进行。

(1)测量放线

根据复测控制桩及设计文件提供的坐标,精确放出竖井中心十字线和竖井锁口圈开挖轮廓线。

(2)管线探测保护

根据现场调查及招标文件提供的管线布置图,开工前挖探槽进一步探查地下管线,核实管线的类型、规格、埋深,特别是给水管和污水管是否存在渗漏,另在地表做明显标志。

3。

3。

2、1~3号风亭围护结构施工

1、2、3号风亭围护结构采用φ1000间距1。

25m钻孔灌注桩围护。

施工方法详见“钻孔围护桩施工方案”中详细说明和附图中的相关部分。

3。

3。

3、施工竖井的开挖

1)竖井的开挖方法

竖井采用人工配合WY1.3型挖掘机的开挖方式,垂直运输采用支撑架安装电动葫芦提升吊斗的方法。

施工中机械尽量不过于接近竖井井壁,井壁采用人工修整的办法,避免机械与钻孔桩的碰撞,损坏结构。

竖井开挖的实际开挖线、坡度和支护方案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图纸施工。

竖井的开挖分4次进行,开挖步骤是:

(1)开挖至冠梁底,做顶冠梁及相应的桩顶挡土板;

(2)冠梁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开挖至竖井第一道横撑及斜撑的底面标高处,做圈梁、横撑、斜撑及相应的构造内衬;

(3)当第一道支撑结构的砼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开挖至第二道横撑及斜撑的底面标高处,做腰梁、横撑、斜撑。

(4)开挖至基坑底面处。

3。

3.4、施工竖井的支护和衬砌

1、2号风亭,围护桩顶设置1200mm×800mm的冠梁.内部第一道支撑采用600×600mm钢筋砼梁支撑(ZC1梁分长的横支撑和短的角支撑两种),四周浇注有1000mm×1000mm的腰梁。

第二、三道支撑采用700×900mm钢筋砼梁支撑(ZC2梁分长的横支撑和短的斜支撑两种),四周也浇注有1000mm×1000mm的腰梁。

3号风亭,设置1200mm×800mm的冠梁。

内部第一道支撑采用600×800mm钢筋砼梁支撑(ZC1梁分长的横支撑和短的角支撑两种),内部第二道支撑采用800×1000mm钢筋砼梁支撑,内部第三道支撑采用1000×1000mm钢筋砼梁支撑。

四周浇注有1000mm×1000mm钢筋砼腰梁。

1)冠梁施工

为保证桩孔的整体性,在围护结构桩顶设置桩顶冠梁,将排桩连成整体,冠梁尺寸:

宽×高为:

1200mm×800mm。

混凝土冠梁与钻孔灌注桩的连接如下图.冠梁施工顺序为:

首先将桩顶的浮浆凿除,并将桩顶混凝土面充分凿毛,调直桩顶预埋进冠梁的钢筋,冠梁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地加工好后运至现场进行绑扎,按设计要求安装预埋件,然后在桩的两侧立模,模板采用钢模,Φ16钢筋等作拉筋加固,最后浇筑冠梁混凝土,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

2)支撑结构施工

支撑结构由腰梁、横撑、斜撑三部分组成。

其中第一层横撑、斜撑与第二、三层的尺寸不一样。

当开挖到支撑结构的底面标高时,首先将此处的浮浆凿除,并将此处围护桩表面混凝土凿到图纸的设计要求,调直该处围护桩的预埋钢筋,支撑结构的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地加工好后运至现场进行绑扎,按设计要求安装预埋件,然后架设模板,底部采用三合板两侧采用组合钢模,用φ16钢筋支撑和对拉加固。

最后浇注混凝土,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方法

(1)施工放线

当冠梁的强度满足要求后,根据钻孔灌注桩腰梁结构的设计位置及高程,在冠梁内边侧施放腰梁牵引点,并用油漆做好牵引点位标志已备后来确定腰梁点位。

(2)凿混凝土桩头

按每根桩桩头红线标记,将多余浇灌的钻孔灌注桩桩头及支撑结构处的混凝土凿除。

凿除时不能随意将钻孔灌注桩桩内的钢筋左右前后搬动.砼凿除时,只能从水平方向开凿,不能从垂直方向开凿,以免影响接触面的平整度.当凿到设计位置后,将松动的混凝土块清除掉,同时,用水将开凿部位冲洗干净。

(3)测放中心线

桩身腰梁开凿部位冲洗干净后,腰梁结构的中心线控制点由以加在浇注的冠梁内边缘上的点引出,具体方法是采用吊垂球拉钢卷尺把点引到所要施工的腰梁位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原则确定腰梁结构的位置.

(4)钢筋绑扎

a)钢筋调直:

在腰梁位置确定后,钻孔灌注桩预埋钢筋若有偏出腰梁边线的,或支撑结构的预埋钢筋弯曲而影响模板安装的,用钢管钳将钢筋搬到腰梁内,或将其调直。

b)钢筋制作及安装:

钢筋在加工场加工,安装时注意钢筋的摆放尺寸及主筋的位置。

主筋腰梁的两侧及上下面.钢筋锚固和搭接按设计要求施工。

钻孔灌注桩预埋筋应与腰梁的钢筋焊接牢固,主钢筋与箍筋交叉节点全部绑扎牢固。

c)预埋件安装: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数量、规格、位置安装预埋钢板、钢筋、螺栓等预埋件,并采用相应的固定措施将其固定于钢筋骨架上,保证其在模板施工、混凝土施工时位置不发生变化。

d)垫块安装:

垫块厚度为腰梁及支撑结构保护层厚度,钢筋安装时,要将混凝土垫块绑扎在梁部外侧主筋与侧筋交叉处。

垫块布置500mm一个,梅花型布置。

(5)模板施工

冠梁模板采用12mm厚竹夹板,木枋采用100mm×100mm,竖向间距300mm,横杆用2φ42的钢管两排,间距500mm。

钢管用φ16螺杆对拉,蝴蝶结加螺母锁死。

(6)混凝土浇注及养护

冠梁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浇注采用汽车混凝土输送泵输送.混凝土分层浇注,每层厚度300mm,用插入式震动棒捣固密实.混凝土梁面用铁抹抹平压光。

混凝土浇注完毕初凝后,采用麻袋覆盖洒水养护。

3.3.5、桩间挡土板的施工方法

1)在孔桩钢筋笼安装完成后,将桩间挡土板预埋筋按要求帮扎在适当位置,预埋筋一端弯成弧形紧贴在保护层内。

2)开挖时应凿除与挡板相交的部分保护层,将预埋筋扳出弯好(并与1号筋焊接,焊缝为10d).

3)开挖应由上而下,每开挖一米后应及时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

4)若基坑底处于粘土层,砼挡板必须伸入基坑底以下300mm.挡土板上应预留泄水孔,按2。

5×2.5米梅花形布置,泄水孔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泥沙流失。

转角处桩的预埋个钢筋的直径、间距、施工方法与普通位置一致.

5)挡板砼采用C20喷射砼,挡板受力主筋位于挡板中间。

4、竖井开挖注意事项

为保证竖井结构开挖任务安全、优质、按时完成,施工过程中应按照以下措施进行操作:

(1)基坑土方开挖前,应根据工程具体特点、施工条件和施工管理要求,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基坑开挖前应了解工程的薄弱环节,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的挖土程序、挖土速度进行挖土,并备好应急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3)土方开挖前应做好基坑内、外的降水、排水施工,且进行试运转正常后,方可开挖土方;应尽量避开雨季开挖土方,如需在雨季中开挖,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4)按照围护结构设计图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全过程施工,未经监理和设计人员的同意,不得任意更改设计与施工方案。

(5)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建立工程监测系统,做好对深基坑工程的监测和控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设计施工人员,实行信息化施工。

同时,应经常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标高、基坑平面尺寸等复测检查。

(6)根据设计提供的支撑形式、轴力和有关参数,进行支撑的设计、加工、购置或租赁。

(7)基坑管线悬吊必须事先设计,其支撑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应经验算,并上报监理批准,按图施工。

(8)未转移或不作转移的管线应在其下面的原状土方开挖前吊挂牢固,经检查合格后,采用人工开挖其下部土方。

(9)管线漏水(气)时,必须修理好后方可悬吊。

跨越基坑的管道较长或接口有断袭危险时,应采取加固措施后悬吊或直接架设在钢梁上。

(10)其它工序施工时,不得碰撞管道悬吊系统和利用其做起重架、脚手架或模板支撑等。

(11)基坑回填土前,悬吊的刚性管线下应砌筑支墩加固,防止下沉,并按设计要求恢复管道和回填土。

(12)为保护基坑底土体的原状结构,根据土质情况和挖土机械的类型,在坑底以上保留150~300mm土层由人工挖除.

(13)最后一层土开挖后,应立即浇筑素混凝土一垫层,避免基底土暴露时间过长。

(14)基坑支护结构的横撑,必须在土方开挖至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