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1028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4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docx

《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docx

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稳定程度的影响。

2.人类活动对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的影响。

3.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

4.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灾情变化。

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1.正面影响

人类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可以增加环境的稳定性。

2.负面影响

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

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1.影响人自身的易损程度

(1)人口是最脆弱的受灾体:

灾害中人员伤亡是最重要的,是衡量灾情大小的重要标准。

(2)人口是最活跃的受灾体

①人能以各种行为来影响其他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②人本身的灾前防范意识、灾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都影响到人自身的易损程度。

2.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易损性

(1)同级地震,建筑用地的易损性大于耕地。

(2)城市化使城市用地扩大,耕地、林草用地减少,加重城市的洪水灾害。

3.改变易损程度

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

1.不同地区的不同人类活动对灾情的影响

地区

人类活动

对灾情影响

社会经济基础雄厚、政治稳定的地区

建设防灾系统,迅速救援

缩小

社会经济基础薄弱、时局动荡、人心失稳的地区

减灾不力

放大

2.高风险区人类活动对灾情的影响

(1)高风险区是人类活动对灾情“放大”或“缩小”的最敏感区域。

(2)具体影响

进入高风险区——“放大”灾情

迁出高风险区——“缩小”灾情

四、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

1.地质历史时期

(1)只有“灾变”,没有“灾害”。

(2)主要灾变:

火山喷发、岩浆活动、海侵与海退、气候剧变、生物灭绝以及陨石撞击等。

2.人类历史时期

1.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可能诱发泥石流。

(√)

2.同级自然灾害对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易损程度是一样的。

(×)

3.人类合理利用土地对灾情有“缩小”作用。

(√)

4.城市暴雨多发主要是自然原因。

(×)

5.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

(√)

6.下列事件中,属于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引起的自然灾害的是(C)

A.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

B.高速公路、大型水利工程等建设不当

C.水土流失、荒漠化

D.人口过多、工业集中

7.几十年来,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的加剧,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大自然对人类活动中不理智行为的报复,下列现象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B)

A.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

B.臭氧层出现空洞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加

C.日本群岛发生火山、地震

D.留民营村建设的生态农业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改善了环境

                  

知识点一

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1.合理人类活动使孕灾环境的稳定性增加

2.不合理人类活动使孕灾环境的稳定性降低

[对点演练]

某学校师生在某区域公路修筑前后,对该区域自然条件进行调查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及图示,完成下列各题。

(1)修路后,小河的含沙量有何变化?

为什么?

(2)修路后,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是________,为什么?

(3)在目前情况下,你认为最有效的补救措施是________,长远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结合图示可知,修建公路破坏了植被,使岩体、土体变得疏松,且坡度增加,该区域可能面临滑坡的危害,因而要加固山坡和恢复植被。

答案:

(1)含沙量增加。

修建公路破坏了植被,使山体变陡,岩体和土体变疏松,水土流失加剧。

(2)滑坡 岩体、土体疏松,山坡变陡。

(3)加固山坡 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知识点二

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1.人类自身的易损程度

人类自身的易损程度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人口是最脆弱的受灾体,二是人口又是最活跃的受灾体。

但人类的各种行为影响着1人自身的易损程度,如下图所示:

2.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易损性

在相同强度的自然灾害下,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易损性不同,如下图所示:

3.工程措施可以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对点演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西两坡在暴雨时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是____坡,原因是什么?

(2)该城镇在地下水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继续发展下去,将造成怎样的后果?

(3)随着城市化发展,图中西侧的森林被砍伐,这将会引起地下水、河水怎样的变化?

解析:

(1)题,西坡坡度小,且有植被保护,故在暴雨时水土流失较轻,东坡则相反。

(2)题,由图中地下水水位线及地面以上多城镇分布可分析出该地地下水位已明显下降,与过量开采地下水有关;若继续发展会造成地面沉降、建筑物坍塌等。

第(3)题,植被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若森林被砍伐,将使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流量季节变化加大,洪水水位抬高。

答案:

(1)东 坡度较大,又缺乏植被保护。

(2)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 地面沉降,并引起建筑物坍塌,有可能诱发地震或塌方。

(3)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流量季节变化加大,洪水水位抬高。

知识点三

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

[问题探究]

分析下图,探究下列问题。

探究1 图中反映出哪些人类活动“放大”了该区域的灾情?

提示:

在洪水高风险区开辟耕地;在洪水高风险区发展居住用地。

探究2 针对洪水发生的原因,结合区域的特点,人类应怎样合理利用土地以“缩小”灾情?

提示:

植树造林,恢复林业用地,涵养水源;退耕还湖,增强湖泊的调节作用;迁出行洪区,减少灾害损失。

[总结深化]

1.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灾情变化

地区

人类活动

对灾害的影响

社会经济基础雄厚、政治稳定的地区

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来建设防灾系统,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救援,恢复灾区的生产生活

能“缩小”灾害的影响

社会经济基础薄弱、时局动荡、人心失稳的地区

减灾不力,防灾无措施

“放大”灾害效应,进而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天灾人祸并行

2.高风险区人类活动对灾情的影响

3.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灾情的变化

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经济发展水平、灾害种类(强度)、减灾能力。

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水平、灾害种类(强度)与灾情成正比,减灾能力与灾情成反比。

 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在以上三个因素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成灾特点是不同的。

[方法技巧] 不同地区灾情的大小分析

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即灾情大小以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

不同区域由于自然地理背景,如地质构造、地貌特点、气象和水文条件等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强度的差异,及人文地理背景,如人口密度、经济密度、防灾减灾能力等承灾体的差异导致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判断不同地区灾情大小主要依据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致灾因子强度和受灾体特性。

受灾体特性包括防抗灾能力和经济密度,而影响受灾体特性的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对点演练]

1.下列哪些人类活动有利于“缩小”洪涝灾害的影响(  )

A.合理利用草场资源

B.平垸行洪,不侵占行洪区

C.改善作物种植结构

D.发展适宜区域农业资源条件的作物

解析:

选B 洪涝灾害是洪水泛滥造成的灾害,减轻洪涝灾害的措施应从形成因素看,一是减少洪水径流,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建水库达到此目的;二是分泄洪水,减轻对沿岸重要经济区的危害;三是在洪水高风险区尽量减少人类经济活动以“缩小”灾情。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的增加,自然灾害存在阶段性变化。

据此完成2~3题。

2.下列关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灾情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社会的灾情比农业社会小

B.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灾情大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严重

D.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灾情不断变化

3.在农业社会时期,影响人类活动的自然灾害主要有(  )

A.寒潮和旱灾B.风暴潮和海水入侵

C.地震和海冰D.赤潮和海平面上升

解析:

2.D 3.A 第2题,不同社会发展阶段防范自然灾害、抗击自然灾害、灾后重建能力不同,并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灾害种类的增多、影响范围的扩大而直接扩大灾情。

第3题,农业社会时期,主要的受灾体为农作物或农畜产品,所以对其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就是当时的主要灾害,即寒潮和旱灾。

                   

考查点1 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1.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

“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  )

A.台风引发风暴潮

B.寒潮造成冰冻

C.海岸受侵蚀后退

D.地表下沉塌陷

解析:

选B 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是台风多发地区,海水暴涨容易引发风暴潮;南方沿海地区气温高,受寒潮影响小,且南方水面不会冰冻;海景房位于海边,受海浪侵蚀,海岸受侵蚀后退;海景房多填海而成,地基不稳定,地表易下沉塌陷。

故“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寒潮造成冰冻。

2.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性。

将下列人类活动与其影响对应联线。

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稳定性的影响

①修建水库a减少灾害发生频率

②植树造林b地表沉降

③破坏草场植被c水土流失

④过量开采地下水d减少旱涝灾害

⑤生态环境建设e减少滑坡泥石流

解析:

修建水库,可调节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的影响,利用其调蓄功能,减少旱涝灾害;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滑坡、泥石流灾害;生态环境建设,减少灾害发生频率;这些人类活动都使环境的稳定性增加。

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地表沉降;破坏草场植被会使水土流失,这些人类活动都使环境的稳定性降低。

答案:

考查点2 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3.下列人类活动属于减少受灾体易损性的是(  )

A.家里没人,关闭煤气阀门

B.地震发生时跳窗逃生

C.山区砍伐森林减轻对水流的阻力

D.开垦草原,增加耕地面积

解析:

选A 关闭煤气阀门可以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应就地避震;砍伐森林、开垦草原、破坏植被会破坏地表环境的稳定性,易造成水土流失。

考查点3 人类活动对灾害的“放大”和“缩小”

4.同一次灾害中,能“缩小”灾情的行为是(  )

A.迁入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

B.到有肥沃的火山灰土地的活火山附近种田居住

C.在洪水的高风险区开垦荒地

D.尽快恢复灾区的生产、生活

解析:

选D 进入灾害高风险区,都会放大灾情,故A、C不正确;到活火山附近种田居住,实际也是进入灾害高风险区,故B项错误。

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别。

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灾情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灾害强度越大,灾情越小

B.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大

C.灾害强度越小,灾情越大

D.抗灾水平越高,灾情越大

6.下列情况中,灾害最严重的是(  )

A.经济发展水平高,防灾抗灾能力强

B.经济发展水平高,防灾抗灾能力弱

C.经济发展水平低,防灾抗灾能力弱

D.经济发展水平低,防灾抗灾能力强

解析:

5.B 6.B 灾情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灾害的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和防灾抗灾的能力,另外还与地理环境的特征以及人口稠密程度等因素有关。

[基础巩固]

赞比亚的卡里巴水库坝高128m。

施工前仅发生过小地震,水库蓄满水后的30年间,库区周围地区地震达2000多次,绝大多数地震震中都位于库区下部,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修建水库后地震次数增多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作用

B.岩石上部重量增加引发地震

C.水对地下深处岩石的滑动起了润滑作用

D.修建水库增加了地表环境的稳定性

2.影响人类自身的易损程度的因素有(  )

①灾前防范意识 ②灾中应急措施 ③灾后的救助行为 ④灾害的种类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

1.D 2.A 第1题,修建水库后,地震次数增多,显然是人类活动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稳定性,从而对灾情起到了“放大”作用。

第2题,人类自身的易损程度主要取决人类自身的意识与行为,灾害的种类是客观因素。

3.人是最活跃的受灾体,主要是因为(  )

①灾损中人员伤亡最重要 ②人以各种行为来影响其他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③人能影响到自身的易损性 ④人能根据灾兆进行预报

A.①④B.②③

C.①②D.③④

解析:

选B 在自然灾害中,人及各种社会活动的产物都是受灾体,人之所以是最活跃的受灾体,是因为人的各种行为既能影响自身的易损性,也能影响其他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4.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城市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结合城市化前后水文过程示意图,判断下面对城市化前后的部分水循环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是城市化后的地表径流量变化曲线

B.城市化后地下径流量变大

C.城市化后地表径流量减少

D.城市化后的蒸发量减少

解析:

选D 图中有三条曲线,其中一条表示自然降水过程,在图中已作说明。

①②两曲线表示在同一次降水量流量的变化过程,显然曲线①与②相比,洪峰陡且出现的时间提前,应该是城市化后的地表径流量变化曲线。

城市化后由于建筑用地取代了草、林地,水循环中下渗水量减少,与其相伴而生的是地表径流增加,而地下径流减少。

楼群与硬化的路面不仅阻碍了水下渗的通道,也截断了蒸发的渠道,城市化后的蒸发量会减少。

5.下列人类活动能“放大”灾情的是(  )

A.恢复灾区的生产、生活

B.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救援

C.在洪水高风险区开垦耕地

D.修建水库,避开断层

解析:

选C 灾害发生后,政府高度重视并及时组织救援,迅速恢复灾区的生产和生活,能够“缩小”灾情。

断层地带修建水库增加地表的重量,能诱发断层活动,从而产生地震灾害。

6.提高房屋的抗震强度属于(  )

①减少人自身的易损性 ②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减少易损性 ③工程措施减少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④增加地表环境的稳定性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

选C 提高房屋的抗震强度属于通过工程措施减少受灾体的易损程度,减轻灾情。

7.读下表,表中灾害发生造成死亡人数的变化说明(  )

发生时间

灾害地点及灾情摘要

1556年

陕西华县8.0级地震,死亡人数高达83万人

1920年

宁夏海原县8.5级地震,死亡约24万人

2008年

四川省汶川8.0级大地震,死亡人数逾6万人

A.人类的抗灾能力越来越强

B.自然灾害的强度越来越小

C.人类已能控制灾害的发生、发展

D.人口的密度越来越小

解析:

选A 由表中灾情变化数据分析可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抗灾能力越来越强,灾害发生时死亡人数越来越少。

8.减轻沙尘暴危害最有效的办法是(  )

A.增加林草植被

B.引水灌溉,全面改造沙漠

C.加大冰川融水利用,扩大种植业面积

D.提高草原的载容量,充分利用草原资源

解析:

选A 植树种草、增加林草植被,是减轻沙尘暴最有效的办法。

9.读某地区不同年份地理环境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1965年)

乙(2015年)

(1)从1965年到2015年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两图中地表环境稳定程度较高的是________,易发生自然灾害的是________,原因是什么?

(3)若乙图中发生里氏7.0级地震,东西两岸易损程度高的是哪岸?

阐述判断依据。

(4)乙图中要减轻自然灾害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性、受灾体的易损程度及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

解答本题关键是全面提取图中信息:

(1)森林破坏⇒地表环境稳定性下降⇒水土流失、洪涝灾害;

(2)城市建筑规模扩大⇒地震易损程度高;(3)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不当改变及进入高风险区⇒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及危害程度增大;(4)针对人类的不合理活动采取相应的防减灾措施。

答案:

(1)林地变成城市用地(建筑用地)和耕地。

(2)甲 乙 林地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洪水加剧。

(3)西岸。

建筑用地易损性远远大于耕地。

(4)植树造林;完善排水系统,增加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提高城市建筑物的抗震强度,降低易损性;迁出洪水高风险区的居民,加强抗灾减灾教育,加强救援立法,“缩小”灾害效应。

[综合提升]

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48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1~2题。

 

表一 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 (万km2)

荒漠化土

地总量 

耕地

林地

草地

未利用土地

111.32

2.35

4.31

50.54

54.12

表二 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 (万km2)

水蚀

风蚀

冻融

盐碱化

12.53

83.93

5.24

9.62

1.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D.荒漠化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2.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止荒漠化效果不明显

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D.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

解析:

1.C 2.D 根据表一可以看出,新疆荒漠化土地类型中,草地所占的比重最大。

从表二可以看出,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风蚀。

下图所示的是一个为森林覆盖的河盆在暴雨中呈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

据此回答3~4题。

3.假如暴雨发生时该流域的森林早已被砍伐,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应为(  )

    A            B

    C            D

4.若暴雨后的径流不能为河道所容纳,将会出现(  )

A.内渍B.雨涝

C.洪水D.风暴潮

解析:

3.D 4.C 森林具有含蓄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

森林被砍伐以后,流量会陡增,洪峰时间提前,河流含沙量明显增加。

径流超出河道容纳范围,势必出现河水泛滥,形成洪水灾害。

5.读某次震级为7.8级地震构造图及资料统计。

分析回答问题。

总人口

/万人

建筑面

积/万平

方米

地震中

灾后

死亡

人数

/人

伤亡人

数/人

经济

损失

/亿元

倒塌建

筑/万平

方米

A

127

8119746

34762

176.310

3187789

187

B

16

68837

1487

3.462

34163

77

C

0.23

362

56

0.00087

217.2

32

(1)此次地震中,城市A的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都远高于县城B和乡村C,试分析原因。

(2)地震造成的建筑损毁最严重的是________,试分析原因。

(3)分析灾后死亡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说明特点并分析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不同条件下的灾情差异。

结合图表资料分析:

(1)题,人口越集中,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严重。

(2)题,经计算,建筑损毁比例最大的是乡村C,这与建筑抗震能力有关。

第(3)题,灾后人员的伤亡与灾后救援及救助、自救水平有关。

答案:

(1)城市A人口多、密度大,经济发展水平高。

(2)乡村C 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建筑水平低,房屋建筑抗震能力差。

(3)由城市A→县城B→乡村C比重增大。

城市医疗水平高,救助能力强,对灾中伤员救治及时到位,而县城、乡村相应条件较差,救助能力较弱。

专题一

洪涝灾害形成条件分析思路

 在区域图中,分析洪涝灾害的形成一般可采用以下三步。

1.根据气候看降水

由图示区域位置或其他条件判断出该区域气候类型,进而判定降水特征,是全年分配均匀还是季节分配相对集中。

2.根据地形看汇水

等高线稀疏,地势低平地区易积水,排水不畅。

3.根据水系看排水

如果水系排水条件好,则不易形成洪灾。

专题二

如何合理利用土地“缩小”灾情

 人类合理利用土地,能够改善孕灾环境和受灾体条件,从而减小灾情损失,如下表所示。

举例

效果

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

直接或间接减少水土流失、荒漠化、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退耕还湖、平垸行洪、不侵占行洪区

避开受灾高风险区

合理利用草场

可以减少草场退化、鼠害

改善作物种植结构,发展适宜区域农业资源条件的作物

可以减少遭受旱涝灾害、寒潮、病虫害的可能

专题三

如何评价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

 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受多个因素影响,主要有自然灾害的剧烈程度,受灾区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抗灾减灾基础等,分析思路如下。

自然灾害损失程度大小总体上要从绝对损失和相对损失两方面分析评价。

1.绝对损失

(1)含义:

受灾人口、受灾面积、经济损失的合计数。

(2)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人口和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密度高的地区绝对损失高;相反情况则低。

2.相对损失

(1)含义:

受灾人口、受灾面积、经济损失分别与总人口、耕地面积、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2)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人口多、经济总量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相对损失低;相反情况则高。

阶段质量检测

(一)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分布表,回答1~2题。

地区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主要

灾害

种类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水土流失、

台风、

龙卷风

酸雨、

雪灾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蝗灾

干旱、

洪水、

飓风、

龙卷风、

水土

流失、

酸雨

干旱、

洪水、

水土

流失

干旱、

土壤盐

碱化、

生物

灾害

1.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

A.草场面积广阔、牲畜多

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0℃

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

2.与其他大洲相比,为什么欧洲旱灾不明显(  )

A.欧洲经济发达B.欧洲所处纬度高

C.欧洲气候较湿润D.欧洲历史悠久

解析:

1.B 2.C 第1题,欧洲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易形成雪灾。

第2题,受海洋和西风带的影响欧洲气候较湿润,降水较多,所以旱灾不明显。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甲、乙图例各代表一类生态环境问题。

读图,回答3~4题。

3.乙图例代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锐减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D.湿地减少

4.上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间接危害不包括(  )

A.土壤变薄,土地肥力下降

B.加剧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C.抬高河床,影响航运

D.淤塞水库,增大洪涝

解析:

3.B 4.A 第3题,图示区域为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中上游的一部分。

该区域降水丰沛,地势崎岖,落差较大,而人类活动对该区的植被破坏又较为严重,因此极易引起水土流失问题。

第4题,土壤变薄,土地肥力下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