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施工方案.docx
《安全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施工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施工方案
安全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金宝岛大厦位于淄博市张店区柳泉路以西、商场西路以南,建筑面积37958平方米,地下一层(局部两层),地上十四层,总高度为53.6米。
该工程属于商业性建筑,是一座集商业出租、商务、办公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商贸广场。
该工程基础为梁板式筏型基础,主体为框剪结构。
抗震设防烈度为气度,防火等级为一级。
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地下一层为车库,一~三层为店铺,四~十四层为商务办公。
其中十一~十四层为跃层式商务办公。
室内隔墙采用3D墙板,内墙100厚,外墙150厚,楼梯间及防火墙采用砼空心砌块240厚,管道井采用砼空心砌块。
本工程水、电、消防、通风、空调配套设施齐全合理。
二、主要施工方法与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在工程施工中,无论施工何项工程,都应遵守:
按设计施工,按规范操作,按规定与标准检查。
在施工中做到:
有计划、有实施、有检查、有整理。
一、土方工程
㈠、作业条件:
1、建筑物位置的标准轴线桩,水平桩及灰线尺寸,经过复核无问题。
2、在基坑施工前,根据地质资料和地下水位对基坑开挖的影响,确定基坑和支护方案,以保证基坑开挖工作的顺利进行。
3、决定挖土方案,包括开挖方法、开挖顺序、开挖弃土位置、运土方法及路线等。
4、地下是否有障碍物,管道或光缆等。
㈡、操作工艺:
1、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管理提供的土质和分布情况,放坡系数确定为1:
0.33,局部1:
0.5,本工程采用四角锚喷支护。
2、采用2台挖掘机开挖,因槽深为-6.6m左右(局部-10.8m),分三步开挖,第一步挖至-4.00米,第二步挖至地下一层槽底后保留200-300cm左右的土层,第三步挖消防水池部分,直接挖至槽底,保留200-300cm左右的土层,采用人工清槽挖至设计标高,以防损坏老土,使槽底标高控制在+0、-50mm范围内,并对边坡进行修理。
3、基坑开挖时,如遇坟坑、枯井、人防设施、软土层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勘察和设计单位进行处理。
㈢、地基钎探:
1、钎探采用发Φ25圆钢制作,钎尖成60°尖锥状,钢钎长度2.8米钎入土层2.4米,并每隔30cm作好标记,采用5Kg大锤,举锤高度离钎顶50-70cm,用力均匀,将钢钎垂直打入土层,并记录每打入30cm的锤击次数。
2、根据绘制的钎探平面图布点钎探,设专人负责,对有问题的探点,予以标识,会同设计、监理、建设、地质勘察部门作出处理意见,对无问题的探点灌中砂捣实。
3、基槽经建设、设计、监理、勘察部门质监站验收无误,确定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继续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㈣、安全防护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戴好安全帽。
2、机械挖土时,清土人员应远离挖土机,防止机械伤人。
3、基坑四周3米以内不允许堆放重物,如水泥等材料。
4、坑内有作业人员时,地上应有监护人员,以防塌方伤人。
5、夜间施工现场要有足够的照明,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
6、土方施工,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在周围边沿用蓬布封至槽底,上端绑在钢管护栏的扫地杆上,下端用钢管压住,防止被大风刮坏篷布。
7、作业人员上下应沿扎设好的通道上下。
二、基础砼施工
㈠、施工准备:
施工前,全部机械设备均应经全面检查、打油和试运转。
施工中,应规定专人管理使用机械和设备,若发现有故障,应随时修理。
同时检查并做到电源线路、电流、电压等均与要求相符,电机部位绝缘良好,接地线接触良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准备工作,除按一般混凝土施工前必须进行的物质准备、机具准备、技术准备和现场准备外,应根据其施工的特殊性,做好附属材料和辅助设备的准备工作,如真空吸水设备、水泵、测温设备等。
㈡、施工工艺:
1、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一般宜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应周密分析和计算温度(包括收缩应力),并采取相应的降低温差和减少温度应力的措施。
2、混凝土应及时运至浇筑地点入模浇筑,在运送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灰浆流失、坍落度变化等现象。
3、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根据整体连续浇筑的要求,结合结构尺寸的大小、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条件等具体情况。
4、将整个结构浇筑层分为数层浇筑,当已浇筑的下层混凝土未凝结时,即开始浇筑第二层,如此逐层进行,直至浇筑完成。
5、为了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当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米时,应采用串筒,溜槽下落,串筒和漏斗的布置应根据浇筑面积、浇筑速度和铺平混凝土的能力确定,一般其间距不得大于3米。
6、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
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振动均匀。
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以20-30s为宜,但还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分层浇筑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振捣时要防止振动模板,并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钢管、预埋件等,每振捣完一段,应随即应用铁锹摊平拍卖。
7、混凝土养护的时间和方法为:
⑴养护的时间:
为了保证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的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
⑵养护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采用保温法,即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使用保温材料覆盖养护(如塑料薄膜、毛毯等)及薄膜养生液养护。
⑶混凝土测温,为了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升温和降温的变化规律以及各种材料在各种条件下的温度影响,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测控制。
①、测温点的布置——必须具有代表性。
沿浇筑的高度,应布置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垂直测点间距一般为500-800mm,平面则应布置在边缘与中间,平面测点间距一般为2.5-5m。
②、测量制度——在混凝土温度上升阶段每2-4h测一次,温度下降阶段每8h测一次,同时应测大气温度。
所有测温点均应编号,进行混凝土内部不同深度和表面温度的测量。
测温工作应由经过培训、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员进行。
测温记录,应交技术负责人阅签,并作为对混凝土施工和质量的控制依据。
③、测温工具的选用——为了及时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以及校验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别,随时掌握混凝土温度动态,本工程采用电子测温仪对砼进行测温。
在测温过程中,当发现温度差超过25℃时,应及时加强保温或延缓拆除保温材料,以防止混凝土产生温差应力和裂缝。
8、砼的浇灌与捣实
在模中浇灌砼,应将模板和钢筋上的垃圾,泥土和油污等杂物清除干净,在浇灌和捣实砼过程中,严格保持钢筋平直、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应严格保持预埋和预留孔洞的正确,操作人员不应在模板支撑与钢筋上行走,以免造成变形,影响工程质量。
浇筑砼应连续进行,若必须间歇,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砼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灌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砼浇捣完毕后表面应刮平压光,砼在拌制和浇灌过程中,还应该做到检查砼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用量,每一个工作班至少两次,在每一工作班内当砼配合比可能因外界影响而有变动时,应及时检查,随时检查砼的搅拌时间,在浇筑砼时应填写施工记录。
㈢、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泌水和浮浆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混凝土采取分层浇筑,上下层施工的间歇时间较长(一般为1.5-3h,即控制在凝结前),因此各浇筑层易产生泌水层,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尤为严重,解决的方法是:
可在结构四周侧模的底部开设排水孔,使多余的水分从孔中自然排走,或利用正式设计的集水坑或人为的“水潭”,将多余的水分集中后用专门的软轴泵或隔膜泵抽水排出,对于墙体等竖向结构,可用调整配合比和坍落度的办法解决。
2、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措施
①、水泥应尽量选用水化热低和安定性好的水泥,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
②、在保证可泵性的前提下,选用料径较大的石子和粗砂,并控制石子的含泥量不超过1%,砂子的含泥量不超过3%。
③、掺加一定数量的减水剂或缓凝剂。
以减少水泥用量,改善和易性,推迟水化热的峰值期。
④、在混凝土中掺和少量的磨细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并可改善混凝土的塑性和可泵性。
⑤、在拌和混凝土时,还可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和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⑥、采用分层分段法浇筑混凝土,分层有利于混凝土水化热的散失,还可以采用二次振捣的方法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抗裂能力,使上下两层混凝土在初凝前混合良好;也可在下层混凝土的表面上预留沟槽,加强上下层混凝土的连接。
⑦、做好测温工作,控制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以及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超过25℃。
⑧、砼缺陷的休整:
砼脱膜后,应检查表面,若发现面积较小且数目不多的蜂窝或露石的砼表面,必须用钢丝刷刷净并用水清洗、保潮,然后用1:
2—1:
2.5的水泥砂浆抹平。
较大面积的蜂窝、露石和露筋,应以最深部位为准凿去薄弱的砼层和个别松动或突出的石子,随用钢丝刷或加压水将表面洗刷干净并保潮,再用细石砼(标号提高一级)填塞,仔细捣实(必要时应局部支模),抹平后覆盖并保潮养护,影响结构性能缺陷,必须会同设计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㈣、试块留置:
大体积砼1000m3以上,每200m3留置一组,抗渗砼根据实际情况可留置两组。
㈤、基础部分的安全技术措施:
1、机具进场要求注意四周环境,防止碰撞电杆房屋等,造成事故。
2、司机在施工过程中,思想集中,不随意离开工作岗位,注意机械的运转情况,出现异常及时纠正。
3、机械挖土,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角或逆坡挖土。
在机械挖土的工作范围内,不许闲人通行或进行其他工作。
4、保证土壁稳定,防止塌方是土方工程的主要安全项,严格土方施工。
三、双排脚手架的构造要求
㈠、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脚手板
1、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临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步距的1/3。
使用木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应作为横向水平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2、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主动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应大于0.4L,且不应大于500mm;
⑵作业上节点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⑶当使用木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3、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120—150mm。
⑵木脚手板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撑,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亦可采用搭接铺设。
脚手板采用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
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不小于200mm。
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⑶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长两端应与支撑杆可靠的固定。
㈡、立杆:
⑴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和垫板。
⑵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纵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续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主动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⑶立杆接长除顶层步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⑷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㈢、连墙件:
1、双排脚手架≤50m的竖向间距为h,水平间距为L。
(h:
为步距,La:
纵向立杆间距)
2、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连墙件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⑵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
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取其他可靠措施固定。
⑶宜优先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固定。
⑷连墙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连墙件的连墙杆宜呈水平连接,当不能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②、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
③、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掌,抛掌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控制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掌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㈣、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1、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按下表: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α)
45°
50°
60°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
7
6
5
⑵每道剪刀撑不少于4跨,且应小于6米,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60°之间。
⑶高度在24m以下的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净距≤15m。
⑷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⑸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1m,应不小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部距离不应小于100mm。
⑹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2、横向斜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
⑵斜腹杆宜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当斜腹杆在跨内跨越2倍的步距时,宜在相交的纵向水平杆处,增设一根横向水平杆,将斜腹杆固定在其伸出端上。
⑶高度在24m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撑,高度在24m以上的封闭型脚手架,除拐角应设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各隔6跨设置一道。
㈤、门洞:
1、双排脚手架门洞宜采用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结构形式,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
见下页图:
2、双排脚手架门洞的空间桁架,除下弦平面外,应在其余5个平面内的图示节间设置一根斜腹杆。
3、斜腹杆宜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当斜腹杆在1跨内跨越2的步距时,宜在相交的纵向水平杆处增设一根横向水平杆,将斜腹杆固定在其伸出端上。
4、斜腹杆宜采用通长杆件,当必须接长使用时,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5、门洞桁架下的两侧立杆为双管立杆,副立杆高度应高出门洞口1—2步。
注:
脚手架钢管,木脚手板的规定:
每根钢管的重量≤25kg,长度≤6.5m;
木脚手板质量≤30kg,厚度≥50mm;
木脚手板两端各设直径4mm镀锌钢丝箍两道。
四、安全用电制度
1、建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2、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工作人员介绍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应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载明交底日期。
3、建立安全检测制度,从临时用电工程开工开始,定期对临时用电工程进行检测,主要内容:
接地电阻值、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值、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等,以监视临时用电工程是否安全可靠并做好检测记录。
4、建立电气维修制度,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载维修时间、地点、设备、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
5、建立工程拆除制度,建筑工程竣工后,临时用电工程的拆除应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必须规定拆除时间、人员、程序、方法、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等。
6、建立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施工管理部门和企业要按照JGT59—8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定期对现场用电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7、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对临时用电工程个部的操作、监护、维修分片、分机落实到人,并辅以必要的奖惩。
㈠、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1、保护装置、保险装置,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方法。
⑴在有静电的施工现场内,集聚在机械设备上的静电,应采取接地泄露措施。
⑵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
⑶在潮湿或条件特别恶劣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必须采用保护接零。
⑷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时当地的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作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
⑸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不作他用,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重复接地应与保护零线相连接。
⑹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要求,其统一标志是绿、黄双色线,任何情况下不准作负荷线。
⑺配电线路采用熔断器保护时,熔体额定电流不大于导线体允许载流量的2.5倍,采用自动开关作短路保护时,其过电流源脱扣器脱扣电流正定值,应小于线路末端单相短路电源,并应能承受短时过负荷电源,经常性过负荷电源线路必须有过负荷保护。
⑻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二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不得有灌水、杂草。
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牢固的支架上。
⑼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大于0.6米,小于1.5米。
⑽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
36V及36V以下的用电设备如工作环境干燥可免装漏电保护器。
⑾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其选择应符合国标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大于30h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⑿照明系统中的每一单相回路上,灯具和插座数量不宜超过25个,并应装设熔断电流为15A及15A以下的熔断器保护。
⒀室外照明灯具离地面不得低于3米,室内灯具离地面不得低于2.4米,灯具内的接线必须牢固,灯具外的接线必须作可靠的绝缘包扎,灯头外科不得有损失和漏电,拉线开关距地高度为2-3米,入口处水平距离0.15米—0.2米,严禁将插座与扳手开关靠近装设。
㈡、安全检查制度,维修措施,奖罚制度。
1、临时用电组织措施
就该工程来讲,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劳力分配人员计划、设备配备均已计划落实,这样现场临时配电就必须保护落实,以便保证综合施工计划方案的实施。
2、安全检查制度:
各施工作业班组每日班前30分钟至1小时的时间内作每日安全检查,施工现场以施工栋号单位每十五天作一次检查,每次检查隐患整改单,分类明确,针对隐患,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到人,限期整改完毕。
3、奖罚制度: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必须贯彻安全第一原则,加强安全生产,强化安全意识,对违章操作、违章指挥、人为事故特制定奖罚制度如下:
⑴检查及时维修到位,用电安全且规范化作业,保证施工正常进行,且连续100天内无事故,奖临时用电组织配电负责人现金一百元。
⑵出现1例轻微人身伤害,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应追究其经济责任。
⑶严厉杜绝重大事故,若出现则由执法部门按有关刑法依法处置。
㈢、冬雨季用电措施
①、设备运转记录齐全,每月检查维修及时,作好避雷、保护接地、接零保护检查。
②、施工现场漏电保安器应齐全有效,以防雷击潮漏造成损失。
③、现场用电必须高标准、严要求,所用线路无破损、无老化、绝缘好,配电箱防雨措施完善、必须用防水绝缘胶带,外用防护胶带。
④、工程接地避雷系统完备有效,设备避雷设施齐全,以防雷击或侧雷击。
⑸脚手架应在雷雨后作好检查。
电工作业人员必须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㈣、防火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防火机构,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值班,作好安全值班记录。
2、配备可靠有效的消防器材及漏电保安器。
3、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Ω。
4、在工作接地电阻允许达到10Ω的电力系统中,所有重复接地的并联等值电阻不大于10Ω。
5、保护零线每一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Ω。
6、配电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应不低于3级,室内应配备砂箱和绝缘灭火器。
7、采用熔断器用短路保护时,熔体额定电源应不大于导线允许载流量的2.5倍。
8、任何配电设备器具均必须作好防雨防潮防尘作业。
五、模板工程
模板是保证砼浇筑成型的模型,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因此在模板施工中,模板必须保证:
保证结构各部分的形状、尺寸及相互间位置的准确,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构造尽量简单,装拆方便,能够周转使用,接缝严密、不漏浆。
㈠柱模板施工方法工艺:
弹线:
(标高、中心线)→搭设架子→组拼模板→安装柱箍→临时固定→单柱校正→拉通线群柱校正→各个相互固定、群柱固定。
a将柱子第一层四面模板拼装到位,周边用阴角模,U型卡正反使模板相连。
同一柱形按照边线和模板厚度将柱底木框(固定柱模水平位置用)固定。
b用柱箍固定第一层模板,柱箍间距取决于砼的侧压力大小和侧模板的厚度。
c在第一层上拼装第二层,模板至梁底时,柱梁上部开有与梁模板连接的梁缺口,并在柱四周设脚手架支撑。
d同一轴线模板拼装就位(指一个流水段的柱模),在柱模上口拉通线校正模板。
对模板的轴线位移、垂直偏差、标高偏差、扭向全面校正,最后在柱间设水平和斜向拉杆相互撑牢,保证柱子位置准确。
e柱模板底部开设清理孔,清除杂物,当柱高超过振动器软轴总长度时,应在主侧模留出门字口,待下部砼浇完,门子板封严。
㈡、墙模板施工工艺:
墙的特点是长度大,宽度大,厚度小。
模板是由相对的两面侧板的支撑系统组成,由于墙侧模较高,应设立横档,来抵抗墙体砼的侧压力,为了保证墙的厚度,墙内加撑头,防水砼应有止水板的撑头。
a弹线,在墙两侧弹出其边线,在钢筋上标出标高位置线。
b安装模板宜采用墙两侧模板同时安装。
模板边安装边锁定边插穿墙或对拉螺栓套管,内加撑头,保证厚度,斜撑垫板的固定在泥土地上时用木桩,在砼板上可利用预埋铁件、筑临时墩固定。
c模板底部基平,加设立档与横档。
立档位于横档内侧。
用相同方法安装其他若干模板至墙顶,并临时固定,穿墙螺栓由内外钢楞中间穿过,用螺母将螺栓扣拧紧,使两边模板成为整体。
d模板拼装完毕,拉线对模板检验并调整,模板垂直调整好后,平衡上紧,穿墙螺栓、对接螺栓,使其连接可靠,力度一致,并拉紧、拉好支撑杆件。
㈢、梁模板:
弹中心轴线、边线→搭设支架→安装梁底模板→起拱(指超过4米时)→绑钢筋→按侧模板→按另一侧模板→安装内撑:
垫块木楞、对拉螺栓→复核尺寸→各件固定连接。
a在柱上弹出梁的轴线与标高位置线。
b在专用支柱脚手架下铺设通长脚手板或墩座,并且楼层间的上下支座应在同一直线上。
支柱一般采用双排或多排,间距以60—100CM为好,支柱上加固10×10CM木方或梁具,支柱中间和下方加横杆拉结,立杆加可调底座。
c木方上面按放梁底模板,底模上连接角模。
d底模上绑扎或吊装成型梁钢筋后,清理模板上杂物,安装梁侧模板,两侧模板或底模板连接用角模加U型卡连接,侧模口要拉线找直,定型梁卡具或夹子固定。
e复核检查梁模尺寸,与相邻梁柱模板连接固定,有楼板模板时,在梁上连接角模,与板模拼接固定。
㈣、楼梯模板
楼梯模板的构造与楼梯模板相似,不同点是倾斜和做成踏步。
楼梯模板施工前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