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考专项复习精练第33专项 土壤水体天气和气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0926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7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中考专项复习精练第33专项 土壤水体天气和气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科学中考专项复习精练第33专项 土壤水体天气和气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科学中考专项复习精练第33专项 土壤水体天气和气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科学中考专项复习精练第33专项 土壤水体天气和气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科学中考专项复习精练第33专项 土壤水体天气和气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中考专项复习精练第33专项 土壤水体天气和气候.docx

《科学中考专项复习精练第33专项 土壤水体天气和气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中考专项复习精练第33专项 土壤水体天气和气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中考专项复习精练第33专项 土壤水体天气和气候.docx

科学中考专项复习精练第33专项土壤水体天气和气候

第33专项土壤、水体、天气和气候

点击重难点

1土壤

土壤是由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气组成的,这些成分之间相互影响,使土壤形成了一定的结构。

土壤主要是由矿物质颗粒构成的,矿物质颗粒的多少成为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土壤的类型及性状:

 

2水体

水的分布:

水存在于海洋、陆地、空气和生物体内。

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陆地淡水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陆地淡水中绝大多数是人类目前还不易利用的冰川和岩层深处的地下水,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存在于河流湖泊和沼泽土壤中,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0.3%,淡水资源极其有限。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

水循环的分类:

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水资源的分布:

时空分布不均衡,东南多西北少,夏多冬少。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淡水占有量的四分之一。

水污染的原因:

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直接排放、使用过量的农药化肥、任意堆放垃圾。

水污染的危害:

影响人体健康、影响工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破坏土壤结构、水体富营养化。

水污染的防治:

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减少使用农药化肥、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垃圾不任意堆放。

3天气与气候

(1)天气:

短时间内近地面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

(2)气候:

某一地区长时问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称为气候。

我国各地气候差异很大,是由于不同的地区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

气温日变化:

一天之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天之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作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变化:

一年之中,北半球的气温,陆地上7月最高,l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南半球正好相反。

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对气候的影响:

纬度位置不同的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的位置也不同。

(2)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对降水和气温的影响不同,海洋使得气温变化减小,降水丰富。

(3)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①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

一般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就会下降约0.6℃。

②山地的迎风坡比背风坡多雨,向阳坡比背阳坡气温高。

(4)我国气候的特点:

我国的东部季风性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

①季风:

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风向的风。

②季风的成困:

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

③季风气候的特征:

冬季吹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

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医。

其分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⑤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区别:

季风区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部比较干旱。

⑤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降水形式:

锋面雨。

气候复杂多样:

①东部: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②西北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西南部(青藏高原地区):

高原山地气候。

5我国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各种动植资源极其丰富。

(2)季风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降水量最多的时候,也是气温最高的时候,这时也正是农作物生长的时期。

雨热搭配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3)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

冬季风活动强烈,会爆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也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

6主要灾害性天气

主要有寒潮、台风、旱灾、洪涝等灾害性天气。

其中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7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改善气候条件: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局地气候条件。

如:

建设农田防护林可以防风固沙,人工降雨可以带来降水,塑料大棚的应用可以保证蔬菜生长的气温条件。

(2)导致气候的恶化:

环境问题

原因

危害

臭氧层空洞

冰箱、空调等制

冷设备排放氟利

昂等有害气体

导致地面紫外线

增加,威胁人类

生存、地球生态

平衡等

 

全球变暖

 

人类大量燃烧煤

炭、石油等化石

燃料以及对森林

的破坏日益严重

,使大气中二氧

化碳含量增加

气温上升,导致

海平面的上升,

沿海低地可能被

淹没,以及破坏

自然生态系统

酸雨

人类排放的二氧

化硫等酸性气体

进人大气层

腐蚀建筑物,并

对动植物造成

危害

评析中考点

考点1取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铁块和干燥土壤,用量筒沿烧杯壁缓缓向烧杯内注水,发现两者完全浸没时,放土壤的烧杯中加入水的体积大于放铁块的烧杯中的体积。

这个实验说明()

A土壤中含有水分B土壤中含有空气

C土壤的密度小于铁块D土壤易溶于水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情景的对比分析能力和对土壤成分知识的掌握。

题目中设置了一个对比的情景,首先要知道水到哪里去了,它填补了原先谁的空间。

分析四个选项可知是因为土壤中含有空气,当水注入时,空气被赶走。

因此注入的水填补了原来土壤中空气的空间。

※解答辨析※

选B。

※考点点评※

证明土壤中空气的存在的实验是教材上出现过的。

本题的关键在于学生对实验中对比情景的理解和分析。

可用水的体积变化来分析此土壤中空气的体积比。

考点2现在的南极大陆常年冰天雪地,寸草不生。

南极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主要的存在形式是。

科学家在南极科考中发现,南极大陆的地下埋藏有丰富的煤炭。

我们知道煤炭是由古代的植物埋藏在地下,在千百万年的时间里经过复杂的变化生成的。

对南极大陆地下煤炭的来源,你认为最合理的解释是(填序号)。

①南极大陆在千百万年前有耐寒植物生长

②千百万年前的南极大陆的温度适合植物生长

③南极大陆在数亿年前在中低纬度地区,有茂盛的植物生长,后漂移到现在的位置

※思路点拨※

在南极以固态(冰)的形式储存了大量的淡水资源。

地下煤炭资源的主要来源是由古代的植物埋藏在地下,在千百万年的时间里经过复杂的变化生成的,而现代南极大陆上不适合大量植物生长,由此猜测其位置发生了变化。

※解答辨析※

冰③

※考点点评※

本题从存在形式和来源两个不同的角度对水资源和煤炭资源进行考查,为我们今后对资源粪题目的复习打开了新的视角。

考点3下列关于金华市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描述的是气候

B今天最高气温:

24℃,最低气温:

l8.4℃,描述的是气候

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天气

D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描述的是气候

※思路点拨※

天气和气候两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天气指一个地区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而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情况,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

从时间长短分析,天气的时间短,而气候往往是长时间的。

另外,天气多变,而气候具有相对稳定性。

※解答辨析※

选D。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天气和气候概念的理解,需要学生能够从特点上区分天气和气候的差异。

考点4台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超强台风“桑美”登陆温州前夕,温州市非常重视防台工作,因为台风会带来()

A寒潮B狂风暴雨

C地震D沙尘暴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学生对台风等气象灾害的了解。

台风产生的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的。

强风会掀翻万吨巨轮,使地面建筑物和通信设施受到损坏;特大暴雨会造成河堤决口,水库崩溃,洪水泛滥,顷刻之间使农田、村镇变成一片汪洋;特大风暴潮能破坏海堤,淹没岛屿。

※解答辨析※

选B。

※考点点评※

由真实的情景出发引入如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防治的综合题在近年来的考试中出现得越来越多。

这些题往往具有时事性、综合性的特点,从多角度来考查学生对自然灾害的了解和防范,增加学生的自救知识。

聚焦失分点

易错1如图所示是我国东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

 

A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B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

C山的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

D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

※对症下药※

本题以基础知识为核心,结合一定的社会实际情景来考查学生根据图表寻找规律的能力。

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去积累,靠大量地做题很难有突破。

圉中降水量大致上随山高度的增大而增大,故选B。

※提分练习※

1如图所示是某省在不同年代水土流失的面积图。

以下关于该省水土流失的原因的叙述,有错误的是()

 

A人类对土壤资源的不舍理开发

B许多地方出现乱砍滥伐现象

C降水过于丰富,洪涝灾害频发

D强取耕地和把薪柴作为能源

 

易错2如图是某市夏季空气污染浓度的等值线图(类似于地形中的等高线图)。

据图可知该区域中主要污染源的位置在区。

 

※对症下药※

学生根据夏季盛行东南季风而没有看清图中的单位(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固体污染物韵个数)而选了甲。

此类题要求学生审题一定要仔细,只有看清楚题目中的文字、图像所表达的意思后才能正确解题。

本题应填乙。

※提分练习※

2图甲是某地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图乙中与此气候类型相对应的地区是()

 

A①B②

C③D④

探究与思考

探究1200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莫使旱地变荒漠”。

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小红做了以下实验:

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如图),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1)实验过程中,小红观察到A坡汇入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

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流失。

(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土暴。

导致污染。

(3)温州土壤资源短缺,请你提出一个保护土壤的措施。

※解答辨析※

通过实验的比较发现,种上草皮的A坡比没种草皮的B坡汇入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说明植被可以减少水土的流失。

在我国的西北、华北,植被破坏严重,沙尘暴天气频繁,扬起的沙土引起了大气污染。

第(3)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回答合理即可。

本题的答案为:

(1)水土

(2)大气(3)植树造林(合理即可)

※考点点评※

从模拟实验中了解水土流失的原因,能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植树造林对水土流失的重要性。

※跟踪练习※

1某同学将甲、乙两种植物种植在成分相同的土壤中,分成A、B、C、D、四组(如图所示),其中B与C遮光,降低光照3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探究甲、乙两种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就实验设计来看,应比较A、B、C、D中哪两组之间的生长差异?

请列出两种正确的组合:

或。

(2)若选择A、B两组进行对照实验,比较两组植物之间的生长差异,则该实验的目的是。

(3)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无机盐.该同学为了验证镁是甲种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元素,设计了如下实验。

选择两盆生长状况相似的甲种植物,在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蒸馏水,在另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等量的含镁离子的蒸馏水,保持其他实验条件相同。

观察比较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你认为这样的设计合理吗?

理由是。

 

探究2为加强对南海海域的有效管理,国家专门为此将原先的“西沙群岛办事处”升格为“三沙市”。

三沙市下辖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

其中位于西沙群岛的永兴岛是三个群岛中最大的岛屿,是未来三沙市市委、市政府的办公所在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驻在永兴岛的军队和居民也要种植热带蔬菜供给自己使用。

为了判断当地的土壤类型,小明取了一些土壤,发现该土壤疏松,不易黏结,透气、透水性能强。

根据这些特点你估测当地的土壤类型符合下列哪种土壤模型:

(填序号)

 

(2)永兴岛全年无冬,常年暖热,湿润多雨,常受台风影响。

它描述的是。

(填“天气”或“气候”)

※解答辨析※

(1)根据土壤特点的描述应该是砂土类土壤,其空气含量高,水分少,矿物质颗粒多。

答案为C的是“气候”。

※考点点评※

读图是本题的重点,应在平常的学习中加以重视。

※跟踪练习※

2目前某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与生态示范区建设不相适应。

为此,某校自然科学兴趣小组的成员对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作了调查,结果如图甲。

取市垃圾填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铅(Pb)、砷(A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乙。

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甲可以看出:

该市生活垃圾的成分以为主。

(2)下列对垃圾填埋场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有害元素含量随着垃圾堆放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各种有害元素在0~30cm层的含量低于30—60cm层的含量

C这些垃圾因含有有害元素而毫无价值

(3)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对该市城市垃圾的处理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设想(写出两点)。

专项集训

※能力提升※

1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地区分布极不均衡。

以下对水资源的利用不恰当的是()

A实现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

B推广家用节水器具

C农业灌溉引用工业或生活废水

D提高废水的重复利用率

2某同学与父母去天目山旅游,游览时对青山绿树下的“红土”很好奇,“红土”与嘉兴的“黑土”相比,除颜色不一样外,其他性状还有什么不一样呢?

于是他采样后带了一块回家,并做了如下实验。

从图中的对照实验看,他在探究两种土壤中的()

 

A有机物含量B空气体积分数

C土壤生物数量D无机盐含量

3如图是科学家根据相关研究绘制的60万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和全球温度变化的图线。

据图分析可得()

 

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引起全球温度的变化

B全球温度的变化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

C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D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没有关系

4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其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A上游B中游

C下游D三峡

 

5以下哪种天气符号不是中小学停课的信号()

 

6以下是按各成分体积分数的土壤组成的模型,其中属于壤土类土壤的模型的是()

 

7今年3月21日,温州市区出现r罕见的浮尘天气。

环境监测中心报告,当天空气污染指数为270~290,首要污染物为可吸人颗粒物。

根据表格判断,当天温州空气的质量状况属于()

空气污染指数范围殛相应的空气质量级别表

空气污染

指数(API)

0~50

50~100

l00~200

200~300

>300

空气质

量状况

I(优)

Ⅱ(良)

Ⅲ(轻

度污染)

VI(中度

污染)

V(重度

污染)

A优B良

C轻度污染D中度污染

8小芳同学为了验证土壤的成分,她用矿泉水瓶装了l/3瓶的土壤,盖上瓶盖,放在太阳光下晒了一个小时,结果在矿泉水瓶的内壁出现了大量水珠。

这个实验说明土壤中含有()

A空气B水

C腐殖质D矿物质颗粒

9空气中的负氧离子被人们称为“空气维生素”,是评价环境和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负氧离子浓度越大,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表中为2009年5月上旬丽水市区部分地点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单位:

个/cm3)的检测结果。

从负氧离子浓度的角度看,下列地点中最适合市民休闲锻炼的是()

监测地点

负氧离子浓度

空气清新程度

防洪堤

1062

清新

白云山森林公园

12360

特别清新

处州公园

242I

非常清新

万象山公园

1130

清新

A防洪堤B白云山森林公园

C处州公园D万象山公园

10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是;解决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

11某校905班王红同学利用如图中三个装置探究土壤的透水性,a中砂粒体积是b中的一半,c中黏粒体积和b中砂粒体积相同。

在三个装置中分别倒入半杯水,在相同的时间内,若渗出的水如图所示(三个锥形瓶完全一样)。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上所标的渗出水量有一个是错的,那么最有可能错的是()

Aa装置Bb装置Cc装置

(2)根据装置和中渗出水的多少,可以比较砂粒和黏粒谁的透水性强。

12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6°)发生地震,它位于义鸟(北纬29.3°,东经120.0°)的方向。

地震后,当地又出现大范围的降雪、降温(填“天气”或“气候”),给救灾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13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

(1)资料一和资料二是我国部分省市年人均水量图和水资源紧缺指标。

从空间上看我国水资源分布有南多北少的特点,极度缺水的省市有。

(2)资料三表示广州、杭州、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其中能代表北京的是(填字母)。

资料一:

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图

 

资料二:

水资源紧缺指标

紧缺性

人均水量(m3/年)

极度缺水

<500

重度缺水

500~l000

中度缺水

1000~1700

轻度缺水

1700~3000

 

14夏天烈日暴晒过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50℃以上。

针对这一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汽车遮阳帘。

汽车遮阳帘是否真的有遮阳效果?

研究人员选取了普通型、加厚型和折叠型三款表面镀铝膜的汽车遮阳帘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取三辆颜色、型号相同的同款汽车,并排朝南停放在阳光充足的空旷的地方。

②将三款汽车遮阳帘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后,关上车门,并编号。

③一段时间后,用灵敏温度计分别测量车内的温度。

(1)进行该实验的最佳时间是。

A早晨B中午C傍晚

(2)该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是。

15杭州、宁波、温州是浙江省三个重要的城市,表中为某日杭甬温空气质量预报,由表可知当天三地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是。

城市名称

首要污染物

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杭州

可吸入颗粒物

10l~121

Ⅲ(轻微污染)

宁波

可吸入颗粒物

78~98

Ⅱ(良)

温州

可吸入颗粒物

66~86

Ⅱ(良)

16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写出下列数字所指代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①、③、⑤。

(2)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间循环、内循环和内循环三种。

(3)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4)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或者使水资源遭到,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

1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2007年3月22日是第15个“世界水日”和第20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的宣传主题为“应对水短缺”,中国开展宣传的主题是“水利发展与和谐社会”。

资料二:

我国水资源从时间分配来看,夏季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冬春季节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

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1)漫画反映的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A;B。

解决问题的措施分别是:

A;B。

(2)由资料一可知,2007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

(3)请你为节约用水提出两条建议:

(4)由资料二可知,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的特点是,解决的主要途径是。

 

※冲击高分※

1如图1为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配图,各图反映的气候特征和图乙中四地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甲B②一乙C③一丙D④一丁

2科学家通过打钻井,从某处地表和地下不同深度

取得了一些砂岩和粉砂岩的岩石样本,在实验室

进行这两类岩石样本的孔隙率实验与分析。

如图

为这两类岩石的孔隙率随地下深度变化的关系图

岩石的孔隙率为岩石中的孔隙(空隙)体积除以

岩石的总体积所得到的一个比率,一般以百分比

(%)表示。

所以理论上当孔隙率愈大时,岩石能

提供油气的储存空间愈大。

试根据此图回答问题。

(1)下列有关这两类岩石在相同深度的孔隙率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当深度为0.5公里时,砂岩孔隙率大于粉砂岩孔隙率

B当深度为0.5公里时,砂岩孔隙率小于粉砂岩孔隙率

C当深度小于0.5公里时,砂岩孔隙率大于粉砂岩孔隙率

D当深度小于0.5公里时,砂岩孔隙率小于粉砂岩孔隙率

(2)在深度小于4公里时,下列有关这两类岩石孔隙率随深度的变化率(也就是单位深度的孔隙率变化量)的比较,下列正确的是()

A砂岩的孔隙率变化率较大

B粉砂岩的孔隙率变化率较大

C当深度小于0.5公里时,砂岩的孔隙率变化率较大,而深度大于0.5公里时,粉砂岩的孔隙率变化率较大

D当深度小于0.5公里时,砂岩的孔隙率变化率较小,而深度大干0.5公里时,粉砂岩的孔隙率变化率较小

(3)不考虑其他因素,仅就岩石孔隙率大小和深度的关系来推断,在地下深度为2公里处,若这两类岩石的孔隙中皆充满了油气,则该处砂岩所含的油气量约为同体积粉砂岩所含油气量的多少倍()

A0.3倍B0.57倍

C1.2倍Dl.75倍

3实验设计的严密性、操作的规范性等都很重要,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1)两容器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酒精和水,室温下放置几天后,两者的质量都明显减少,且酒精减少得更多,如图甲所示。

某同学由此得出“酒精比水蒸发得更快”的结论。

但是另一位同学认为不能得出该结论,其理由是实验中没有控制相同,因此无法比较蒸发快慢。

(2)如图乙所示,研究“土壤中是否有其他有机物”的实验

时,用天平称取刚挖出的土壤50克,并放在细密的铁丝

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土壤冷

却后称得其质量为45.2克,实验过程中土壤没有通过铁

丝网流失,则说明土壤中含有的有机物质量为4.8克。

某同学认为没有用做实验,因此得不出有机物

质量为4.8克的结论。

(3)在“证明植物进行呼吸”的实验时,取一个大口塑料瓶,装入豆芽,盖紧瓶盖,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然后打开瓶盖,将点燃的蜡烛放入瓶内,蜡烛立刻熄灭。

甲同学由此得出“塑料瓶内的O2减少了”的结论,乙同学则由此得出“塑料瓶内的CO2增多了”的结论,你认为同学的结论更合理。

4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洋中可提取重要的物质。

请你参与下列问题的讨论:

 

(1)某盐场测得:

①海水中含NaCl约为3.5%;②在海边打深井,井水中含NaCl约为8%。

晒盐最好选择(填序号)作原料,理由是。

(2)关于晒盐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氯化钠蒸发出来

B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析出氯化钠

C降低温度使氯化钠析出

D日光照晒后,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3)晒盐后得到的母液(又称卤水)中含有氯化镁(MgCl2)、硫酸镁(MgSO4)和氯化钾(KCl)等物质。

参照如网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卤水中提取氯化钾晶体采用下列方法:

①将卤水加热到60℃以上蒸发水分就会逐渐析出(填名称)晶体,理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