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综合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08646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0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综合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文言文综合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文言文综合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文言文综合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文言文综合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综合练习.docx

《文言文综合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综合练习.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综合练习.docx

文言文综合练习

2016年富岭中学文言文阅读练习

《虽有佳肴》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列【甲】【乙】两篇短文,完成1—5题。

(19分)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①,犹当博学审②问,古人与稽③,以求其是非之所在。

庶几④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⑤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

“十室之邑⑥,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释】①资:

盘缠。

②审:

详细。

③稽:

探究、考察。

④庶几:

差不多。

⑤子羔、原宪:

孔子的弟子。

⑥邑:

地方。

1、请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2分)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②不如丘之好学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4分)

①然后能自强也()②学学半()

③不幸而在穷僻之域()④今人可不勉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

①故曰:

教学相长也。

②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4、请写出一句与【甲】文意思相近的诗句。

(2分)

5、【甲】【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都和什么有关?

有什么不同?

(5分)

二、阅读下列【甲】【乙】两篇短文,完成1—5题。

(19分)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乙】子夏①问曰:

“‘巧笑倩②兮③,美目盼④兮,素以为绚⑤兮’。

何谓也?

”子曰:

“绘事后素⑥。

”曰:

“礼后⑦乎?

”子曰:

“起⑧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⑨矣。

”(选自《论语·八佾》)

【注释】①子夏:

孔子的学生卜商,字子夏。

②倩:

笑得好看。

③兮:

啊。

④盼:

眼睛黑白分明。

⑤素以为绚:

素粉来打扮。

⑥绘事后素:

先有白底,然后画画。

⑦后:

后起,在仁德之后产生。

⑧起:

发,启发。

⑨诗:

指《诗经》。

 

1、请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2分)

①然后能自强也②起予者商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4分)

①不知其旨也()②虽有至道()

③何谓也()④子曰:

“绘事后素。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4、用文中语句填空。

(4分)

【甲】文中的句子“                             ”运用生活事例论述了实践的重要性;【乙】文所述之事印证了甲文中的句子“           ”。

5、读过【甲】【乙】两篇短文,你在学习方面得到了什么启发?

(3分)

三、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5题。

(19分)

【甲】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

“三人

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乙】楚庄王问詹何①曰:

“治国奈何?

”詹何对曰:

“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

”楚庄王曰:

“寡人得奉宗庙社稷②,愿学所以守之。

”詹何对曰:

“臣未尝闻身治③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

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

”楚王曰:

“善。

”  (选自《列子·说符篇》)

【注释】①詹何:

古代哲学家。

②社稷:

指国家。

③身治:

自身修养好。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4分)

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②思而不学则殆          

③詹何对曰      ④故本在身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

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②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

3、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2分)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②寡人得奉宗庙社稷

4.原文语句填空。

(3分)

①【甲】文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文中表明詹何对修身与治国关系的句子是。

5.【甲】【乙】两文内容都与修养有关系,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谈谈得到的启示。

《河中石兽》对比阅读

四、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5题。

(19分)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乙】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

行者见而哂②之,曰:

"甚矣,农夫之惰也!

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数月不成!

"农夫曰:

"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

"

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

未及移时③,气竭汗雨,喘喘焉④不能作声,且仆于田。

谓农夫曰:

"今而后知耕田之难也。

"

农夫曰:

"非耕难,乃子之术谬矣!

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

"行者服

而退。

(节选自《浑然子》)

[注释]①息:

呼吸。

②.哂:

嘲笑;讥笑。

③移时:

不多时。

④.焉:

…的样子。

(喘喘焉:

气喘吁吁的样子)

服:

心服口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求石兽于水中()

(2)湮于沙上()

(3)气竭汗雨()(4)谓农夫曰()

2.翻译下面句子。

(6分)

(1)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2)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

3.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2分)

(1)盖石性坚重

(2)予莫知所以耕

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甲】文中讲学家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B.【甲】文中老河兵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

C.【乙】文中行者解衣下田,最后倒在田里,表现出他劳动非常卖力。

D.【乙】文的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就会“欲速不达”。

5.结合甲乙两文,共同揭示一个什么道理?

(3分)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比较阅读资料

一、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5题。

(19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

“泯然众人矣。

(节选自王安石《伤仲永》)

【乙】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

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

从外兄①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②,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

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

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③以时文名天下。

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

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

(节选自《明史》)

【注释】

①外兄:

表兄。

②句读:

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相当于现在的标点。

③南英辈:

指艾南英等三人,与陈际泰被合称为“临川四才子”。

④经生举业之富:

读书人应试诗文的数量之多。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不能称前时之闻()

(3)取而疾走()(4)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2)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3.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2分)

(1)借旁近与之

(2)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

4.原文语句填空。

(3分)

甲文中方仲永自幼天资聪颖,长大后却“”;乙文中陈际泰小时虽“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后来却能“”。

5.方仲永与陈际泰最终不同的结果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请简要回答。

(4分)

答:

二、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5题。

(19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叹日:

“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释:

①[让]责备。

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不辞而别B.自以为大有所益精益求精

C.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寻根问底D.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品学兼优

2.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C.策之不以其道D.愿陛下亲之信之

3.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2分)

(1)卿今当涂掌事

(2)永乃发愤读书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5.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1)

(2)两题任选一题作答,第(3)题必答。

(4分)

(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3分)

(3)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3分)

三、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5题。

(19分)

【甲】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乙】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

反身入室,即闻三姑作别,三婢作别,小儿哑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

九姑之声清以越①,六姑之声缓以苍②,四姑之声娇以婉③,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④。

群讶以为真神。

而试其方亦不甚效。

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

然亦奇矣!

【注释】①清以越:

轻亮而高扬。

②缓以苍:

缓慢而苍老。

③娇以婉:

娇柔而和婉。

④了了可辨:

明白清晰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4分)

⑴会宾客大宴会()  ⑵不能名其一处  ()    

⑶反身入室 ()⑷以售其术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而试其方亦不甚效。

3.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2分)

(1)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2)此即所谓口技

 4.原文语句填空。

(2分)

(1)指出甲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

            

(2)乙文中女子表演口技有何目的?

                

5.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对刻画口技表演者起什么作用?

请从乙文中找出具有同样作用的一句话并写在下面。

(4分)

                                  

四、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5题。

(19分)

【甲】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乙】帝俊①赐羿彤弓素矰②,以扶下国③,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

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④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注释]

①帝俊:

神话中的天帝,名俊。

②矰(zèng):

一种系着细丝的短箭。

③下国:

人间诸国。

此从上天而言,故称“下”④猰貐(yàyú亚余):

怪兽名,形状似龙首,或谓似狸,善跑,叫声似婴儿啼哭,吃人。

凿齿:

怪兽名,齿长三尺,其状如凿。

九婴:

长着九个脑袋的水火之怪,害人。

大风:

即风伯,一种极凶猛的大鸟,飞过后能坏人房屋,被视为风神。

封豨(xī希):

大野猪。

脩蛇:

长长的大莽蛇。

脩,同“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与日逐走()

(2)北饮大泽()

(3)彤弓素矰()(4)恤下地之百艰()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饮于河、渭诛凿齿于畴华之野

B.以扶下国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C.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如土石何?

D.而民无所食。

思而不学则怠

3.翻译下面句子。

(6分)

(1)未至,道渴而死。

(2)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4.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2分)

(1)弃其杖

(2)杀九婴于凶水之上

5.甲文中的夸父和乙文中的后羿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英雄形象性格上有何相同之处?

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五、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5题。

(19分)

【甲】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乙】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拓木①,有鸟焉,其状如乌②,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③。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注释]

①拓木:

拓树,桑树的一种②乌:

乌鸦③其鸣自詨:

它的叫声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触不周之山()

(2)天倾西北()

(3)其状如乌()(4)溺而不返()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怒而触不周之山学而不思则罔

B.其上多拓木其如土石何

C.东流注于河皆朝于齐

D.炎帝之少女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3.翻译下面句子。

(6分)

(1)天柱折,地维绝。

(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4.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2分)

(1)地不满东南

(2)女娃游于东海

5.结合甲乙两文划横线的句子,思考并归纳古代神话小说的某些写作特点。

六、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5题。

(19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

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释①牧竖:

牧童;竖,童仆②跑:

同“刨”,兽类用足扒土。

③奄奄:

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D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

2、划分句子的停顿(两处)(2分)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4、甲、乙两文同样写狼,同样都采用了和描写方法,但是写作角度却有所不同,甲文主要表现狼的,

乙文则通过描写大狼的行为体现了它。

(4分)

5、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

为什么?

(4分)

八上文言文练习

一、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6题。

(19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

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

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

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

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

②甫:

刚。

③洵(xún):

确实。

④浣:

洗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仿佛若有光()

(2)悉如外人()

(3)其丈夫方担粪灌园()(4)自恨不如远甚也()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屋舍俨然见四野禾苗油油然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余顾而慕之

C、具答之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D、不足为外人道也以为此一家之中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只标一处)(2分)

(1)其中往来种作

(2)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4.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2分)

二、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6题。

(19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

“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

”而曰:

“然!

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

“何为不去也?

”曰:

“无苛政。

”夫子曰:

“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

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

②壹:

真是,实在。

③舅:

公公。

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

④小子:

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才通人才:

仅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

妻子儿女

C子之哭也子:

儿子D苛政猛于虎也苛:

繁重,使人难以忍受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只标一处)(2分)

(1)皆出酒食

(2)夫子式而听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6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今吾子又死焉

4.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

(3分)

5.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

(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6.甲文反映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乙文哪一句话能体现文章主旨,它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4分)

三、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6题。

(19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