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语文二轮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题4 提分攻略3 破解分析综合题4大陷阱 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08536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语文二轮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题4 提分攻略3 破解分析综合题4大陷阱 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版语文二轮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题4 提分攻略3 破解分析综合题4大陷阱 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版语文二轮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题4 提分攻略3 破解分析综合题4大陷阱 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版语文二轮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题4 提分攻略3 破解分析综合题4大陷阱 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版语文二轮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题4 提分攻略3 破解分析综合题4大陷阱 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语文二轮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题4 提分攻略3 破解分析综合题4大陷阱 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

《版语文二轮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题4 提分攻略3 破解分析综合题4大陷阱 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语文二轮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题4 提分攻略3 破解分析综合题4大陷阱 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语文二轮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题4 提分攻略3 破解分析综合题4大陷阱 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

版语文二轮教师用书第2部分专题4提分攻略3破解分析综合题4大陷阱Word版含答案解析

提分攻略3 破解分析综合题“4大陷阱”

(对应学生用书第48页)

文言文分析综合题,命题人命制错误选项常见的“4大陷阱”有:

曲解文意,无中生有,错位嫁接,以偏概全。

辨别方法可采用“题文对照”的策略,也就是将每个选项还原到文中的对应区间,每一个内容都应该找到信息源,尤其要重视细节之处,应仔细对照,看有无以假乱真之处。

陷阱1 曲解文意

利用文中有些词句较难理解的特点,在分析、概括、转述的过程中故意曲解文意,这是分析概括题的主要设错手段。

解题时要先找到原句,再细辨原文中的词句在进入选项后是否发生了释义错误,并借助于语境仔细推敲。

原文片段

(2017·天津卷)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

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

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

……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

常言人长,希言人短。

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

……好杰友雅徒,不泛结俗材。

试题选项

B.王充幼年时恭顺仁厚,未曾受父母责备鞭打。

他追求好名声,喜欢结交杰出高雅的朋友。

【对比分析】 原文只是说“不好徼名于世”,而选项表述为“他追求好名声”,属曲解文意。

【参考译文】 (王充)他六岁时,家里人就教他认字写字,他恭厚友爱孝顺,很懂礼貌,庄重寡言,有成年人的气派。

父亲没有打过他,母亲没有责备过他,乡邻没有指责过他。

他八岁进书馆学习,书馆里的小孩子有一百多人,都因为有过失而脱去衣服受责打,或者因为字写得难看而被鞭打。

……王充不图在社会上出名,不为个人的利害去求见长官。

经常说别人的长处,很少说别人的短处。

(他)能够原谅别人的大错,也惋惜别人细小的过失。

……王充好结交一些有才能、有道德的人,不喜欢滥交一些庸俗之辈。

[应用体验]

1.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概括有无“曲解文意”的错误。

原文片段

(2016·全国卷Ⅱ)出按河南。

岁大饥,人相食。

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

试题选项

D.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

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对比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仔细比对后可知,原文中对应的有效信息为“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意思是“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锺化民分发库银赈济百姓”,而选项D中却表述为“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赍”是“赏赐、给予”的意思,不是“筹措”的意思,属曲解文意。

【参考译文】 外出巡视河南。

那年发生大饥荒,人相互吞食。

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陈登云随即送至朝廷。

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锺化民分发库银赈济百姓。

陷阱2 无中生有

这是一种添油加醋、无中生有的设误手段。

解题时要细审选项中的每一个信息点在原文中是否有相关表述,要留意相关的细节,识别选项中自行添加而原文中并未出现的信息。

原文片段

(2017·全国卷Ⅲ)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

“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

“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

”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试题选项

A.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

他入仕不久,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

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

【对比分析】 原文只是说许将回来后向朝廷报告此事,皇帝认为他做得很好,文中并没有说“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属无中生有。

【参考译文】 契丹发兵二十万逼近代州,派遣使者索求代州的土地,每年派遣出使的使者不敢前往,就任命许将前往应对。

……契丹派萧禧接待宾客,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

萧禧又说:

“界线没有定下来,两国以和好为重,我将要到贵国去划分边界了。

”许将说:

“这件事,指示边地官员办理不就行了,要派使者做什么呢?

”萧禧羞惭不能回答。

许将回来报告,神宗认为他做得很好。

[应用体验]

2.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概括有无“无中生有”的错误。

原文片段

(2016·全国卷Ⅰ)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

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

“萌芽不禁,后将奈何?

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试题选项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

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对比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仔细比对后可知,原文中对应的有效信息为“使谕以指意”,意思是“朝廷派人前去向赵滋传达皇上的旨意”,而选项中却表述为“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选项错在“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不是派使者调解,而是派赵滋出使前去告谕旨意。

且派赵滋前去的是皇上而不是曾公亮,此处属曲解文意。

另外,派使者去告诉赵滋,并没说让使者偕同。

此处属无中生有。

【参考译文】 契丹听任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通行盐船,官吏不敢制止,都说:

与他们较量,将要生出事端。

公亮说:

“事情刚开始时不加制止,以后将怎么办?

雄州赵滋勇猛有计谋,可认任用。

”朝廷派人前去向赵滋传达皇上的旨意,边境的危害终于平息了。

陷阱3 错位嫁接

以故意颠倒多个事件的先后顺序或因果关系而设错。

答题时要理清文段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并弄清楚事件的前后顺序与经过,留意相关事件经过转述后是否存在前后错位或因果倒置,以便识别出人事混淆、顺序倒置、张冠李戴等错误。

原文片段

(2017·全国卷Ⅰ)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试题选项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

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对比分析】 根据原文可知“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有误,原文有“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的是谢混,不是谢弘微。

属张冠李戴。

【参考译文】 谢弘微自己家里一向贫穷、节俭,而嗣父家产业都很丰盈,但他只承继了嗣父的几千卷书,其他遗产俸禄,全不过问。

谢混风格高尚峻洁,很少同人结交,只和同族兄弟的儿子谢灵运、谢瞻、谢曜、谢弘微等人以文学互相赏析而聚会,常常共同宴饮相处,住在乌衣巷,所以称为乌衣之游。

谢瞻等人富有才华,能言善辩,谢弘微每每以简要的话说服他们,谢混特别敬重珍视他这一点,称他为“微子”。

[应用体验]

3.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概括有无“错位嫁接”的错误。

原文片段

(2017·全国卷Ⅱ)其年,迁憙平原太守。

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

憙上言:

“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

”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

试题选项

C.赵憙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

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对比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选项中“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有误,根据原文“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可知,将盗贼余党迁往异地的不是赵憙,而是皇上。

属张冠李戴。

另外“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属无中生有。

【参考译文】 这一年,赵憙升任平原太守,当时平原有许多盗贼,赵憙与各郡一起讨伐追捕,杀死他们的头领,其余同党应判罪的有好几千人。

赵憙上书称:

“憎恶邪恶的人只应限于他自身,可以把其余同党都迁移到京城边上的郡里。

”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就把他们全部搬迁安置到颍川、陈留。

陷阱4 以偏概全

用部分代替整体的意思来设置错误点。

答题时要特别关注表示范围的词语或概念,对文段中所述的相关内容进行仔细核对,看事物的范围在转述的过程中是否被放大或缩小。

原文片段

(2017·山东卷)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

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

太建五年,贞乃还朝。

试题选项

C.谢贞非常孝顺,小时候祖母因病难以进食,他便也不进食;父亲去世他悲痛欲绝,之后,奉养母亲未曾间断。

【对比分析】 选项中说“之后,奉养母亲未曾间断”,根据原文“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

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可知,中间有二十年是谢暠替谢贞供养其母亲的。

供养时间上属以偏概全。

【参考译文】 太清之乱,亲属离散亡失,谢贞在江陵落入敌手,谢暠逃难到番禺,谢贞的母亲在宣明寺出家。

到了高祖受禅即位,谢暠回到乡里,供养谢贞的母亲,将近二十年。

太建五年,谢贞才回朝。

[应用体验]

4.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概括有无“以偏概全”的错误。

原文片段

(2015·全国卷Ⅰ)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

“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

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

“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

苟不已,则以死继之。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

傅曰:

“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遂从太子出。

试题选项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

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对比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以偏概全,原文中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实际上是杀了两个外貌像宦官的人和十几个犯了死罪的人,而不是只杀了两个宦官。

【参考译文】 等到废除钦宗另立皇帝的檄文到来,孙傅大声恸哭说:

“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

”金人前来索要太上皇、皇后、各位王爷、嫔妃、公主,孙傅留下太子不让前去。

密谋把太子藏到民间,另外找两个外貌像宦官的人杀掉,同时杀了十几个死刑犯,拿着这些人的脑袋送给金人,欺骗金人说:

“宦官打算把太子秘密送出,都城里的人争相斗杀宦官,误伤了太子。

于是带兵讨伐平定叛乱,杀了作乱的人来献给你们。

如果不停止索求,太子就会自杀。

”过了五天,没有愿意承担藏匿太子这件事的人。

孙傅说:

“我是太子傅,应当和太子同生共死。

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

”于是跟随太子出城。

[对点即时训练]

请判断以下各题内容概括和分析的正误,错误的请给出原因。

【导学号:

74364030】

1.[原文] (2016·汕头二模)殿中侍御史刘光祖以论带御器械吴端,徙太府少卿,龟年(彭龟年)上疏乞复其位,贻书宰相云:

“祖宗尝改易差除以伸台谏之气,不闻改易台谏以伸幸臣之私。

[选项] B.彭龟年对善恶是非,辨析很严格。

殿中侍御史刘光祖因为指责带御器械吴端,被改任太府少卿,彭龟年上疏宰相乞求恢复他的职位。

彭龟年认为皇帝这样调换谏官是维护宠臣私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错误。

选项张冠李戴。

“上疏”的对象错,应为“上疏皇上”。

2.[原文] (2016·黄冈二模)永贞中,(韦贯之)始除监察御史,上书举季弟

自代,时议不以为私。

转右补阙,而

代为御史。

元和元年,宰相杜佑子从郁为补阙,贯之持不可,寻降为左拾遗。

复奏:

“拾遗、补阙虽品不同,皆是谏官。

父为宰相,子为谏官,若政有得失,不可使子论父。

”改为秘书丞。

[选项] B.韦贯之坚持原则,不徇私情。

上书推荐弟弟韦

代替自己做监察御史,当时人们并不认为他偏私;宰相儿子杜从郁做补阙,韦贯之却两次上奏,致使杜从郁的官职一降再降,做了秘书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错误。

选项曲解文意。

“宰相儿子杜从郁做补阙,韦贯之却两次上奏”错,两次上奏一次是针对“补阙”,一次是针对“左拾遗”;且“一降再降,做了秘书丞”错,原文是“改为秘书丞”。

3.[原文] (2016·武汉模拟)天泽平居,未尝自矜其能,及临大节毅然以天下之重自任。

年四十,始折节读书,尤熟于《资治通鉴》,立论多出人意表。

[选项] D.史天泽在青年时期忙于军务,无暇读书,由于感觉知识不够用,他被迫在四十岁以后发奋读书,从此所发的议论常常出人意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错误。

选项无中生有。

“感觉知识不够用”“被迫”缺乏依据,原文“始折节读书”指开始改变志向而读书。

4.[原文]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

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

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

终不一语加咎巫。

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

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

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虽上智鲜不惑。

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求利益,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

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

[选项] A.楚地的风俗是信巫不信医。

长久以来,巫祸横行,巫师把人治死也很少受到谴责,医生要取信于民不得不装神弄鬼,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错误。

选项以偏概全。

选项“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原文中对应的内容是“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

原文有两个限制词“或”“数郡”,对时间和范围有限制,而选项没有限制就变得绝对了。

5.[原文] (2016·衡阳模拟)绍圣中,坐元祐党,降左朝议大夫,再谪崇信军节度副使,均州安置。

诸子乞纳官爵,听父里居。

哲宗览奏恻然,许之。

元符元年,以幸睿成宫,复左朝议大夫,是岁卒。

年八十二。

徽宗初,悉追复旧官。

[选项] C.韩维仕途坎坷,死后尽享哀荣。

绍圣年间因元祐党案,他被降职,后因儿子们的请求,哲宗恢复其左朝议大夫的官职。

死后受徽宗追赠并恢复以前所任官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6.[原文] (2016·江西八校联考)十三年方遣葵及都统扈再兴攻金人至高头。

高头,金人必守之处也,出劲兵拒战,葵率先锋奋击,再兴继进歼之。

翼日,葵麾军进击,金兵亦大出合战,大破之,俘斩及降者几二万,获万户而下十数人,夺马八百,逐北直傅城下而还。

【导学号:

74364031】

[选项] B.赵葵是一位身先士卒、英勇善战的将领。

嘉定十三年,当金兵进犯时,赵葵率先带领士兵奋勇出击,并大败金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错误。

选项曲解文意。

“嘉定十三年,当金兵进犯时”错误,嘉定十三年的战争是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应战。

7.[原文] (2016·抚顺模拟)太祖征太原,已济河。

诸州馈集上党城中,车乘塞路,上闻之,将以稽留罪转运使。

赵普曰:

“六师方至,而转运使以获罪闻,敌必谓储峙不充,有以窥我矣,非威远之道也。

俾能治剧者,往莅其州足矣。

”即命祐知潞州。

及至,馈饷无乏,路亦无壅,班师,召还。

[选项] B.王祐有政治才能,很受皇帝重用。

太祖征讨太原时,因运粮车辆堵塞道路而欲治罪转运使,赵普劝说太祖原谅他,并举荐王祐去治理,果然形势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错误。

选项无中生有。

王祐去治理并非赵普举荐。

8.[原文] (2016·晋城模拟)从帝入蜀,以监察御史为剑南节度行军司马、置顿判官。

时中人卫卒多侵暴,尤难治,伦以清俭自将,西人赖湃。

中宦疾之,以谗贬衡州司户参军。

度支使第五琦荐伦才,擢商州刺史、荆襄道租庸使。

[选项] B.韦伦为官清廉,面对宦官禁军大肆侵夺,他坚守原则,自我约束,不与其同流合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