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价检测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07039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评价检测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单元评价检测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单元评价检测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单元评价检测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单元评价检测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元评价检测一.docx

《单元评价检测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评价检测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元评价检测一.docx

单元评价检测一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单元评价检测

(一)

第一、二单元

(45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2010·铜仁中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你知道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吗()

A.1917年    B.1915年    C.1920年    D.1922年

2.(2011·泰安学业考试)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

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十月革命

D.俄国二月革命

3.毛泽东对俄国十月革命作出了如下评价: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对第一个“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

A.推翻了沙皇专制

B.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C.在俄国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

D.俄国历史上第一次革命

4.列宁说: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导致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

C.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

D.帝国主义仇恨苏俄,对其实行经济封锁

5.(2011·河南学业考试)斯大林指出某一政策的特征是“在于利用市场,通过市场,而不是以直接的产品交换,不要市场,在市场以外来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这一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B.五年计划

C.工业化政策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6.(2010·攀枝花中考)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从下图

数据变化中你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苏联工业发展慢于德国B.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C.苏联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D.苏联农业得到迅速发展

7.(2011·海南中考)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

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

该模式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D.罗斯福新政

8.(2010·潍坊学业考试)斯大林曾说:

“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

”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加速了农业化的发展

D.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9.(2011·宜宾中考)凡尔赛体系建立后,遭到最严重削弱的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10.(2011·襄阳中考)《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有人说: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他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凡尔赛和约》()

A.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地区的统治秩序

B.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

D.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的权利

11.(2011·汕头模拟)毛泽东指出:

“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下列能体现这个观点的内容是()

A.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与行政的完整

B.废除“二十一条”,收回山东主权

C.中国在山东的主权由德国转让给日本

D.中国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

12.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中体现“弱国无外交”的历史事实的有()

①会议排斥美国   ②巴黎和会上规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移交给日本

③签订《九国公约》 ④美国没有参加国联

A.①③B.②③

C.①②D.③④

13.有位西方学者把一战后的国际形势描述为“从和平走向战争”,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A.经济危机的爆发、持续B.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瓦解D.成立国联

14.(2011·六盘水中考)下图中的情景发生在1929年美国纽约街头,汽车上牌子的文字是“100美元可买下这辆车”。

车主愿意以如此低的价格出售这辆轿车的深刻社会原因是()

A.车主想换辆新车B.该车已经无法使用

C.美国受到战争威胁D.美国爆发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

15.“我曾修过一条铁路,使它运行,它与时间赛跑;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

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

我曾建过一座塔楼,直逼太阳,用了砖瓦、铆钉和石灰;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

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

”这是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非常流行的一首歌。

这首歌流行的背景是()

A.工业革命造成贫富两极分化

B.经济危机造成工人生活贫困

C.自由经济带来美国经济普遍繁荣

D.罗斯福新政使经济恢复

16.(2011·岳阳学业考试)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

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改革银行制度B.整顿农业

C.调整工业D.兴建公共工程

17.罗斯福政府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

国家对企业做出上述具体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C.消除经济危机

D.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18.苏联早期领导人之一布哈林曾说:

“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美苏两国采取的措施的相同之处在于()

A.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指导作用

B.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

D.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生产的积极性

19.(2011·山西中考)1929~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面对这场大危机,各国采取的办法是()

①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德国纳粹党建立法西斯政权

③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④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011·深圳中考)下图为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于1970年在华沙一处罹难者纪念碑前下跪,代表德国请求得到战争受害者的宽恕的场景。

这座纪念碑所纪念的罹难者是()

A.塞尔维亚人B.犹太人

C.法兰西人D.希腊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2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领土: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_________。

军事:

禁止该战败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

殖民地:

该战败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几个战胜国瓜分。

材料二 第一条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

(三)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材料三 在对材料二条约评价时,毛泽东说:

它“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1)材料一属于哪个条约的内容?

(2分)其中领土方面法国除收回阿尔萨斯外还收回了什么地方?

(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判断材料二所签订的条约名称叫什么?

(2分)

(3)因材料一中的战败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由日本继承,由此在中国引发了什么事件?

(2分)

(4)根据上述材料,战后确立了怎样的国际关系体系?

(2分)简要评价之。

(4分)

22.(2011·镇江模拟)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

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

为此,列宁说: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二 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

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材料三 列宁说:

“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道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

这样做并不是放弃登山的目标,而是为了更好地向上攀登,到达山顶。

材料四 罗斯福说:

“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简单的信念,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1)据材料,说说列宁与罗斯福面临的相同境况是什么?

(2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列宁的“途径、方法”是什么?

(2分)

(3)罗斯福的“试验”是指什么?

(2分)它有何特点?

(2分)

(4)结合材料三、四,你能从列宁和罗斯福身上感受到哪些相似的精神品质或人格魅力?

(2分)

23.(2011·重庆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危机造成的股市恐慌和损失是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发端于世界金融体系中心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向其他国家蔓延,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

——引自2009年新华网评述

材料二 有人说罗斯福是社会主义者,他实行新政要把美国引向共产主义。

而罗斯福自己说:

“作为一个国家,我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经济危机都发端于哪国?

(2分)

(2)材料一中说的“80年前那次大萧条”是指资本主义世界哪一年开始爆发的经济危机?

(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和美国为摆脱这次经济危机采用了哪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

(4分)

(3)材料二中罗斯福说“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其主要含义是什么?

(2分)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分)

24.中国、苏俄(苏联)两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此进行学习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步骤一活动探究

活动Ⅰ 对两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1)要求:

模仿小芳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解说,帮小军将俄国革命道路开辟的解说词补充完整。

(2分)

活动Ⅱ 以两国建设道路的探索为研究对象,结合以下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2)材料中“列宁的思路”有什么特点?

(1分)起到了什么作用?

(1分)

(3)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年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我们成功仿效了苏联的很多做法,但也有自己的创新,同时也出现过严重失误。

请就“成功仿效”、“创新”和“失误”各举一例。

(6分)

步骤二 感悟提高

(4)比较两国探索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你得到的最大启迪是什么?

(2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1917年11月7日。

2.【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A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最终失败;B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D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故本题选C。

3.【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从此,俄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的新时期。

故本题选C。

4.【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国内形势极端恶劣的情况下采取的,巩固了新生的苏俄政权。

但是这种政策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不适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引起了人民强烈不满。

依此可判定本题选C。

5.【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由“在于利用市场,通过市场,而不是以直接的产品交换”可判定该政策是新经济政策。

而B、C、D三项均排斥和否认市场的作用,属于计划体制下采取的措施或政策。

6.【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

两图为工业总产值的变化,故D项错误。

结合数据可知苏联工业发展快于德国,1937年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故A、C两项错误。

7.【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理解的能力。

据所学知识,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政治经济模式是斯大林模式,该模式使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大林模式的一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8.【解析】选B。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苏联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从而使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严重失调的现象,制约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故本题选B。

9.【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凡尔赛体系是指1919~1920年,协约国分别与战败国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成凡尔赛体系。

德国在领土、军事、政治、殖民地、赔款方面受到的打击最严重,实力大大削弱。

故选B。

英国、日本、美国是战胜国,是凡尔赛体系的受益者。

10.【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抓住题干的主要信息“这是20年的休战!

”说明《凡尔赛和约》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战争依然会发生,故选B。

11.【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华盛顿会议以后,签订了《九国公约》主张中国“门户开放”,使中国又回复到了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故选D。

12.【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弱国无外交”指的是国力衰弱的国家,在国际上毫无地位,其主权也难以保障。

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主权遭到严重践踏。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通过签订《九国公约》,使中国重新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这些史实充分证明了“弱国无外交”,故选B。

13.【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史实阐释历史结论的能力。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但这只是暂时的和平,因为这一体系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加剧了,为新的世界大战埋下了隐患。

随着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世界和平再次受到战争的严重威胁,该体系也开始走向瓦解。

14.【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分析的能力。

由题中“1929年美国”“100美元可买下这辆车”,可知当时美国正遭受经济危机的打击,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窘,购买能力低下。

从而出现了题中表述的情景。

15.【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链接史实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分析题中的歌词,由“能给我一角钱吗”可知这首歌反映了当时工人生活是非常贫困的。

而工人的贫困是由于当时美国遭受经济大危机打击而造成的。

故本题选B。

16.【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为了使美国摆脱危机,1933年美国开始实行罗斯福新政,其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

17.【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A项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C、D两项是新政的根本目的,显然以上三项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因为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就是通过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防止出现因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18.【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史料、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干中涉及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两者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分析其共同原因是两者都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故答案选C。

19.【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

面对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各国都在寻找出路,有的国家实行新政,如美国,还有的国家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如德国、日本。

据此,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20.【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

由题干中“华沙”等信息,可直接排除A、C、D三项。

故本题选B。

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大量屠杀犹太人,导致600多万犹太人失去生命,题中图片,便是勃兰特代表德国人对于这一暴行的忏悔。

21.【解析】第

(1)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能力,《凡尔赛和约》规定将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第

(2)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由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机会均等”可判断为《九国公约》;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由此回答第(3)题;第(4)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能力,评价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凡尔赛和约》。

洛林。

(2)《九国公约》。

(3)五四运动。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这是由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而形成的暂时“和平”的体系,随着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个体系必然被打破。

2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材料一中“苏俄遭遇大旱灾……”、“水兵叛乱”等可判断当时面临的是经济、政治危机;材料二中的“大萧条”指的是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第

(1)题答案可得。

结合背景和教材知识可知列宁的“途径、方法”是指新经济政策,罗斯福的“试验”是指罗斯福新政,由此可轻松回答第

(2)、(3)题。

第(4)题是开放性题目,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可以从列宁和罗斯福面对困境所表现的精神面貌及应对举措来分析归纳。

答案:

(1)面临危机。

(或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意思相近即可)

(2)新经济政策。

(3)罗斯福新政。

特点: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乐观自信、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意志坚强等。

2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分析及归纳的能力。

依据从材料一中获得“80年前”、“危机”、“2009年”等有效信息,可知“80年前那次大萧条”指的是爆发于美国的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面对这次大危机,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美国开始实行新政,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危机。

新政取得显著成效,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据此,便可完成第

(1)、

(2)、(3)题的解答。

答案:

(1)美国。

(2)1929年。

德国:

战争(或建立法西斯专政)、美国:

改革(或罗斯福新政)。

(3)含义: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影响:

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2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1)题是对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俄国是中心城市(彼得格勒)起义。

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行了新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

(1)、

(2)题;解答第(3)题的关键是限制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年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即1956~1966年。

第(4)题是开放性题目,通过分析两国的探索历程,不难发现:

成功是因为经济政策的制定依据了国情,遵循了客观规律,失败则反之。

答案:

(1)彼得格勒。

(2)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3)“成功仿效”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创新”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赎买政策);“失误”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要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发展政策。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