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专题卷全国通用 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02260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9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专题卷全国通用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届二轮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专题卷全国通用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届二轮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专题卷全国通用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届二轮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专题卷全国通用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届二轮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专题卷全国通用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专题卷全国通用 2.docx

《届二轮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专题卷全国通用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专题卷全国通用 2.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专题卷全国通用 2.docx

届二轮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专题卷全国通用2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一、单选题

1.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

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A.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利用而进行的

B.图中甲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

C.该图不够完善,缺少甲中因呼吸以热能散失的能量

D.乙比甲的能量少的原因是甲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而未传递下去

【答案】D

【解析】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因此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利用而进行的,A项正确;依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甲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B项正确;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其中一部分通过初级消费者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即如图中乙所示,所以该图不够完善,缺少甲中因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C项正确;甲(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乙(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初级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所以乙比甲的能量少的原因是:

初级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而未传递下去,D项错误。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名师点睛】本题以“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有关知识点做到准确记忆并系统地全面地构建知识网络,尽可能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建立联系。

2.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不符合上述基本功能的是()

A.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转换

B.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主要原因是每一个营养级都有部分能量未被利用

C.任何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除了被下一级同化之外还有其他去向,所以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D.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而且往往是双向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转换,A正确;每一营养级的生物都因呼吸消耗一部分能量而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是引起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B正确;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是每一营养级生物本身生命活动消耗一部分能量,还有一部分能量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而最终被分解者利用,C错误;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而且往往是双向的,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功能,掌握各功能之间的关系,能结合所需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下表是生态学家对某湖泊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的调查结果。

表中的①~③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④为分解者。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105J·rn-2)

生物同化作用所

固定的能量(GP)

生物体贮存着

的能量(NP)

生物呼吸消耗

的能量(R)

15.91

2.68

13.23

871.27

369.69

501.58

141.20

62.07

79.13

211.85

19.26

192.59

A.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渠道是②→④→③→①

B.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主要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C.第二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l6%

D.②、④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①、③可以加快物质循环

【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渠道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输入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是该营养级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同化量),依题意和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并结合表中信息可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渠道是②→③→①,A项错误;表中信息显示:

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用于生物呼吸消耗的多于生物体贮存的,而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生物体贮存的能量,即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主要用于生物呼吸消耗,B项错误;第二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①的同化量÷③的同化量)×100%=(15.91×105)÷(141.20×105)×100%≈11%,C项错误;[②]生产者、[④]分解者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①、③]消费者可以加快物质循环,D项正确。

4.下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选项

1

2

3

4

A

免疫

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T细胞

B

染色体

DNA

基因

脱氧核苷酸

C

生态系统

群落

种群

个体

D

内环境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答案】ABC

【解析】

试题分析:

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中有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等起作用;A正确;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构成,B正确;

有同种个体构成种群;又多个种群构成群落;群落加上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故C正确

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D错误;

考点:

免疫、染色体、生态系统、内环境等基本概念

点评:

这种题目学生容易出错是因为知识点不清楚,故要识记相应的基本概念。

5.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相邻两营养级上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值。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它也是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

B.图中B代表的是生产者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C.图中C代表的是生产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第一、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D+E+F+G)/C×00%

【答案】D

【解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总的太阳能,即图中A,A项正确;分析题图,图中B为生产者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B项正确;净光合作用也就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项正确;能量在第一、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两营养级的同化量的百分比,即(D+E+F+G)/A×100%,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内容。

要注意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同化量)有四个方面的去处:

呼吸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未利用的能量。

而其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6.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是太阳能照射到生产者上的能量

B.生态系统中能量几乎全部来自太阳能

C.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

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

【答案】A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是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所以答案A。

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农业增加了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将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B.消费者粪便被分解者分解表明该营养级的能量流向了分解者

C.能量传递效率指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而非生物个体

D.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一定多于消费者和分解者同化的总能量

【答案】C

【解析】生态农业增加了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A错误;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是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被分解者分解表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了分解者,B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是指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而非生物个体,C正确;输入人工高产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人类补充的化学能,此时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不一定多于消费者和分解者同化的总能量,D错误。

8.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②可表示该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量

B.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①中的部分能量

C.流经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答案】B

【解析】粪便不属于该动物自身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A错误;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①中的部分能量,B正确;流经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和人工投入的量,C错误;能量逐级递减,②〉③﹢④,D错误;答案是B。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有关能量流动的2个提示

(1)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利用率

①能量传递效率:

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

②能量利用率:

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体中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2)在食物网中,某一营养级同时从上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按一定比例获取能量,则按照单独的食物链进行计算后再合并。

9.下表是某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种群的能量值,下列营养关系不成立的是()

生物

能量(kJ)

2×108

1.5×109

1010

9×107

3×107

A.AB.BC.CD.D

【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是逐级递减的,并且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左右。

结合表中数据计算可知,不可能出现C种情况,故选C。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名师点睛】在解题过程中,首先根据能量的流动特点判断表格中生物的营养关系,写出食物链,然后再结合各选项逐项分析。

10.如图表示初级消费者能量流动的部分过程,括号中的数值表示能量,初级消费者呼吸散失的能量为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在B处加上标有细胞呼吸的箭头

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n—a

C.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n—a—b

D.B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依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A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B表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D项错误;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其中一部分通过初级消费者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所以应在A处加上标有细胞呼吸的箭头,A项错误;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n-粪便中的能量a,B项正确;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n-a-b-分解者利用,C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1.以下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应用或实例中,属于化学信息传递作用的是

①当蜜蜂散失时,雌蜂(蜂王)能分泌一种“聚集激素”,最后把所有的蜜蜂聚集在它的周围

②蜜蜂采花酿蜜,当少数蜜蜂发现蜜源后,就能很快把几里路外的蜂群都引来采集花蜜,到蜜囊装满仍返回原地,而不迷失方向,就是因为蜜蜂分泌的“追踪激素”

③当个别兵蚁发现敌害时,立即向体外释放一种“告警激素”向同伴告警,从而保护种群

④养鸡时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

⑤用一定频率的声波、磁场、光辐射处理谷物、蔬菜作物及树木等的种子,可提高其发芽率,获得高产

⑥利用装有性外激素的诱捕器来捕获害虫,预测、预报短期害虫发生的时间和范围,以预防害虫大面积发生

A.①②③⑥B.①②④⑥

C.①④⑤⑥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雌蜂(蜂王)通过分泌一种称作“聚集激素”的化学物质,把散失的蜜蜂聚集在它的周围,这属于化学信息传递作用,①正确;少数蜜蜂通过分泌被称作“追踪激素”的化学物质,把几里路外的蜂群都引来采集花蜜,这属于化学信息传递作用,②正确;当个别兵蚁发现敌害时,立即向体外释放一种被称作“告警激素”的化学物质向同伴告警,从而保护种群,这属于化学信息传递作用,③正确;光照属于物理信息,养鸡时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这属于物理信息传递作用,④错误;声波、磁场、光辐射都属于物理信息,用一定频率的声波、磁场、光辐射处理谷物、蔬菜作物及树木等的种子,可提高其发芽率,获得高产,这属于物理信息传递作用,⑤错误;性外激素属于化学信息,利用装有性外激素的诱捕器来捕获害虫,预测、预报短期害虫发生的时间和范围,以预防害虫大面积发生,这属于化学信息传递作用,⑥正确。

综上所述,供选答案组合,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2.欧亚苔原生态系统的旅鼠以苔草为主要食物。

苔草被旅鼠大量啃食时,可产生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抑制旅鼠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水解,减少了旅鼠小肠上皮细胞对氨基酸的吸收,即苔草的“化学防御”。

右图为某一时期旅鼠种群密度与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研究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生产者苔草的种群增长受其密度制约

B.可推测此前一段时间样地一中旅鼠种群密度过高

C.可预测样地三中的苔草化学防御水平此后将会降低

D.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维持苔原生态系统稳态

【答案】C

【解析】苔草的种群增长会受到密度制约因素制约,如受到资源空间、食物的限制,A项不符合题意;苔草的“化学防御”是苔草被旅鼠大量啃食时,可产生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抑制旅鼠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水解,减少了旅鼠小肠上皮细胞对氨基酸的吸收的现象。

由图可知,样地一种苔草化学防御水平很高,可推测此前一段时间样地一中旅鼠种群密度过高,B项不符合题意;样地三旅鼠种群密度很高,苔草化学防御不高,但是随着旅鼠的大量啃食,可预测样地三中的苔草化学防御水平此后将会升高,C项符合题意;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变化可抑制旅鼠的种群数量变化,有助于维持苔原生态系统稳态,D项不符合题意。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个:

一是读懂什么是“苔原化学防御”、二是读懂柱形图、三是明白苔原和旅鼠是捕食关系,两者数量存在“不同步”变化。

13.由于赤潮的影响,一条4kg重的杂食性海洋鱼死亡,假如该杂食性海洋鱼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该杂食性鱼从出生到死亡,最少共需海洋食物()

A.120kgB.160kg

C.60kgD.100kg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海洋鱼重4kg,其食物需4÷20%=20kg,其中来自植物20×1/2=10kg,来自草食鱼类20×1/4=5kg,来自小型肉食鱼类20×1/4=5kg,5kg小型肉食鱼类需要草食鱼类5÷20%=25kg,草食鱼类需要30÷20%=125kg植物,所以植物共10+25+125=160kg。

考点: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14.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个主要功能

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

D.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的循环利用离不开能量的作用。

但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D错误。

考点: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名师点睛】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区别与联系

15.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四项各自对应的层次依次是()

①池塘中的一条鲫鱼②池塘中的所有鲫鱼③池塘中的所有生物④池塘

A.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B.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C.细胞、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D.细胞、群落、种群、生物圈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①池塘中的一条鲫鱼是一个生物个体;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所以②池塘中的所有鲫鱼构成一个种群;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生物群落,所以③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群落;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所以④池塘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6.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被污染后,滋生了许多杂菌,它们共同构成种群

B.一只飞翔的鸽子是属于生命系统中的个体层次

C.木棉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D.生命系统各个层次各自独立,各层次之间无联系

【答案】B

【解析】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被污染后,滋生了许多杂菌,它们共同构成群落,A错误;一只飞翔的鸽子是属于生命系统中的个体层次,B正确;木棉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有细胞→组织→器官→个体,C错误;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它们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D错误。

【考点定位】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名师点睛】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结构层次。

2.比细胞小的病毒、分子、原子等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单细胞生物同时占有细胞层次和个体层次。

4.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5.介于两相邻结构层次之间的组成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如“微山湖中所有鱼”是多个种群而不是群落,不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一个结构层次。

17.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隐含了一条食物链。

绿色植物属于第一营养级,则螳螂位于这条食物链的()

A.第二营养级B.第三营养级

C.第四营养级D.第五营养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可知食物链为:

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所以螳螂位于这条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选B。

考点:

本题考查食物链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8.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是来自()

A.食物中的碳

B.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

C.燃料中的碳

D.非生物环境中的碳

【答案】B

【解析】人在生态系统中是消费者,所需要的碳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生产者,但是生产者中的碳都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19.从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农民采用的下列方法不能使农作物增加产量的是

A.使用除草剂或人工除草

B.使用农药消灭害虫

C.温室种植时,降低夜间的温度

D.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

【答案】D

【解析】使用除草剂或人工除草,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农作物,A正确;使用农药消灭害虫,减少了农作物流向害虫的能量,B正确;降低夜间的温度,减少了农作物呼吸消耗的能量,C正确;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消耗更多能量,D错误。

【考点定位】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生态系统的功能

20.广西沿海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物种多样,在净化环境、防护海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具有

A.间接价值B.潜在价值

C.工业价值D.食用价值

【答案】A

【解析】广西沿海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物种多样,在净化环境、防护海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属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作用,故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项正确,B、C、D项错误。

2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生活在山洼草丛中的昆虫

②某一湖泊中的全部生物

③酿制葡萄酒时发酵罐中所有的酵母菌

④一片果园及其中的全部生物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②①D.③②④

【答案】D

【解析】①生活在山洼草丛中的昆虫有多种,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②某一湖泊中的全部生物属于群落;③酿制葡萄酒时发酵罐中的酵母菌属于种群;④一片果园属于生态系统。

所以,③②④依次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考点定位】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22.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生态系统都必须有能量输入,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A正确,分解者所需的能量来自各营养级生物的遗体,B正确,由于能量的单向流动,生态系统都必须有能量输入,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确,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一部分流入下一营养级,另外一部分流向分解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名师点睛】能量单向流动的原因:

1.捕食关系不能逆转:

能量只能由被捕食者流向捕食者,而不能由捕食者流向被捕食者。

2.热能不能被利用:

生物体可以利用光能或化学能,生物体呼吸作用过程中散失的热能不能被生物体利用,所以能量以光能的形式输入生态系统,以热能的形式离开生态系统。

23.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情况,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的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五个钟群存在营养关系,并且乙与丙占有的能量相差不多,故乙与丙为同一个营养级,故食物链应为

,①错误,②正确;由于乙与丙的关系为竞争,而③图中两种生物关系为捕食,故③错误;除去甲和丁后,乙与丙的竞争关系可能会造成一种生物被淘汰,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

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答案】A

【解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与食物网,A正确;少数细菌为生产者,如硝化细菌,利用氨氧化的能量合成有机物,B错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C错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D错误。

25.如图为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丙种群在A,B,C,D,E五点中,A点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B.图中的食物链为:

乙→丙→甲

C.图中曲线变化的事实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图中曲线的振幅缩小

【答案】A

【解析】据图分析,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互为消长非同步性变化,其中先增加者先减少为被捕食者,食物链为乙→丙→甲。

分析丙曲线图,其中A点种群数量最多,种内斗争激烈,在D点处,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丙种群在A、B、C、D、E五点中,A点后丙数量下降,所以A点年龄组成应为衰退型,A错误;据图分析,三个种群数量为互为消长的非同步性变化,说明三者为捕食关系,根据“先增加者先减少”为被捕食者,食物链为乙→丙→甲,B正确;图中曲线处于动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C正确;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图中曲线的振幅振幅减小,周期变短,D正确。

26.某同学做了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