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0184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汇总.docx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汇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汇总.docx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广义的教育: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2.狭义的教育:

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教育者:

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广义的教育者指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身心发展方面起到影响作用的人,如家庭中的父母,单位同事等。

但,自学校教育产生以后,教育者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教育人员。

4.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接受影响,从事学习活动的人,既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青少年,也包括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学习的成年人。

5.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6.教育学:

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7.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8.六艺:

“六艺”是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

“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1.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2.学校文化:

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3.学校物质文化:

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4.校风:

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一旦形成往往代代相传,具有不易消散的特点。

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发展

1.个人身心发展:

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2.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3.内发论:

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代表人物主要有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和霍尔等。

4.外铄论:

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代表人物主要有荀子、洛克等。

5.多因素交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2.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

3.素质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就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一种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得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1.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

2.学校教育制度:

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种教育制度的主体。

3.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以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

第六章:

教师与学生

1.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

2.学生义务:

学生的义务是在公民义务的基础上,针对学校、教育及学生的特点而规定的对学生行为的限制和要求。

第七章:

课程

1.课程: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

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的关系。

2.课程设计:

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

3.课程计划:

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是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4.课程标准:

即学科课程标准,就是依据课程计划的要求,以纲要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5.课程目标:

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阐述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如果有学段的话);学段的划分大致规定在一至二、三至四、五至六、七至九年级,有些课程只限在一个学段,有些课程兼两个或两个以上学段。

6.基础课程:

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

基础型课程是由各学习领域体现共同基础要求的学科课程组成,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

7.拓展型课程:

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

8.研究型课程:

是学生运用要就行学习方式,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和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的课程,是全体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

第八章:

教学

1.教学: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使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

2.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健康个性,使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

3.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

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穿于教学过程各个方面的始终。

4.直观性原则:

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及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并发展认识能力。

5.启发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系统性原则:

又称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所传授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7.巩固性原则:

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和技能的运用。

8.量力性原则:

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是学生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9.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教育。

10.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11.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1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与学双边活动过程中为有效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3.讲授法:

是教学的一种主要方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

14.谈话法:

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15.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16.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及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第九章:

教学评价

1.教育评价:

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2.教学评价方法:

是以现代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为依据,以教育评价实践的需要为出发点,借助有关学科的方法,经过评价实践检验、修改、完善而逐步形成的手段的总称。

3.课堂教学评价:

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4.教师评价:

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师的工作任务,运用恰当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对教师个体工作进行的价值判断。

5.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通过单项或综合评估手段,评估学生某方面个性或整体特性。

第十章:

思想品德教育

1.德育:

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相对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而言的;狭义的德育是相对于政治观念、法律观念、宗教观念和艺术观念而言的。

我们平常讲的德育,一般是指广义上的德育,它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和促进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2.德育的任务:

(1)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观;

(2)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3)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3.德育的目标:

德育目标是通过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达到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4.德育过程的要素:

德育过程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施过程,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以及受教者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对受教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教育影响,通过身体力行,以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简言之,德育过程是把一定的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德育过程中的各要素,通过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修养的活动而发生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并在这种矛盾运动中推动受教者的品德发生变化。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通过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规范,引导他们进行道德实践,把他们从原有的道德水平提高到教育者所要求的品德水平上解决。

5.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你需遵循的基本要求。

它概括了德育的宝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

6.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品德的方法。

7.直接的道德教学:

直接的道德教学即学校设立专门的道德教育课,把其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不仅向学生系统地传授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判断能力,而且要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道德观念、改变道德态度,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和行为。

中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而思想品德课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第十一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1.班主任: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指出:

“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2.班主任的责任:

班主任的角色特点决定着他们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有以下责任:

(1)教育的责任,即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2)培养的责任,及利用和创造条件,是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和谐地发展;

(3)发现的责任,即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特殊才能、发展的内驱力等,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得到充分发展;

(4)激活的责任,即启动学生的积极意识和进取心,给予他们成功的体验,引发他们产生健康的、积极的欲望和需求,使他们形成自我教育的要求和能力;

(5)夯实的责任,即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取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4.班级日常管理:

(1)个别化教育:

个别化教育是指根植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变以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真切关照每个学生潜能开发、个性发展的教育;

(2)建立学生档案:

学生档案是指本校在学生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学生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学生和工作表现的、以学生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表格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3)操行评定:

操行评定是指以教育为目的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小学生的操行评定在低年级一般由班主任来做,到高年级可以先由学生小组互相讨论,然后由班主任写出评语。

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可分为:

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班主任计划与总结。

5.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班级工作力量是由多方面教育力量构成的教育整体,除学校领导外,任课教师、少先队组织、学生家长也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力量,只有协调并发挥好这些力量,才能保持教育方向的一致性、教育要求的统一性、教育活动的协调性。

因此,需要做到:

(1)加强与任课教师的团结合作;

(2)做好班级少先队工作;(3)做好家长工作。

第一章心理与心理学

1.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但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2.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过程。

3.个性心理:

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特征。

4.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第二章认知发展和教育

1.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可以说感觉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2.视觉:

是由外界物体所发生的或反射出的光波作用于视分析器而引起的感觉。

眼睛的视网膜是视觉的感觉器官。

3.听觉:

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分析器所产生的感觉。

内耳耳蜗是听觉的感觉器官。

4.嗅觉:

是对物质固有的气味的感觉。

嗅觉是由散布在空气中有气味的物质微粒作用于鼻黏膜中的嗅觉细胞引起的。

5.味觉:

味觉是对物质的某些特征,如酸、甜、苦、辣、咸等味道的感觉。

它是有溶解在水中或唾液中的有味的物质引起的。

6.肤觉:

又叫皮肤觉,是对于物质接触皮肤的情况及温度的感觉。

当外界有足够强度的、机械的、化学的、温度的或电的刺激作用于皮肤时,就产生不同的皮肤觉。

7.知觉: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8.首因效应:

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即“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9.近因效应:

又叫最近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先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

10.刻板印象:

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

11.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12.观察:

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在开始前需要提出目的、拟定计划,在观察过程中自始至终伴随着思维和语言的活动,观察后还要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所以观察又叫“思维的知觉”。

13.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它是比感知觉更复杂的心理现象。

人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绪情感、做过的活动及动作等都可能在头脑中留下痕迹,以后还会再认或回忆出来,这就是记忆现象。

14.识记: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即对信息的识记具有选择性。

15.保持:

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

但是,识记的材料在保持过程中总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和遗忘。

16.遗忘:

识记过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活错误地恢复和提取都叫遗忘。

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货错误提取。

17.回忆:

回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18.再认:

指人们对甘志国、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19.瞬时记忆: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做瞬时记忆或感觉记忆、感光登记,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20.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瞬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

处在工作状态中的短时记忆,或者在完成当前任务时起作用的短时记忆,就是工作记忆。

21.长时记忆:

是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

长时记忆就像一个巨大的图书馆,它保存着我们将来可以运用的各种事实、表象和知识。

22.表象: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23.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4.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知过程。

25.概念: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的思维形式。

概念是用一定的词语来记载和标志的。

词语是概念的物质外壳,概念给词语一定的内容和意义。

26.判断:

判断是指认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

它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

判断大都是借助语言、词汇并用句子的形式来实现。

27.创造性思维:

是指用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最高表现。

28.注意:

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它与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难以分开,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

注意是人们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和做出更有准备反映的保证,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

29.无意注意:

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须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产生的注意。

30.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产生的注意。

第三章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1.情绪与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情感的中介。

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事物和对象,能引起各种肯定的态度,使人产生满意、愉快的情绪体验。

不同的态度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不同关系。

2.心境:

心境是一张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心理状态。

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感色彩,影响人的整个行为表现,成为情绪生活的背景。

3.激情:

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例如:

狂喜、暴怒、恐惧、绝望、剧烈的悲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

它往往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外部行为表现,如暴跳如雷、浑身战栗、手舞足蹈等。

4.压力:

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情景时,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变化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称应激状态。

在压力状态下,个体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呼吸急促、激素分泌增加、消化道蠕动和分泌减少等。

5.意志: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志总是表现在人们的实际行动中,也被称为意志行动。

意志是人心理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的体现。

第四章个性发展与教育

1.需要:

需要是有集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由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需要是活动的原动力,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2.兴趣:

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知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动机: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动机可以激起或抑制人行动的愿望和意图,是推动人行动的内在原因。

4.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它是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必要的心理条件和直接有效的可能性心理特征,但不是全部心理条件。

5.气质: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各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

6.性格:

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变化与习惯了的行为相结合而形成的人的特征。

在个性心理特征中,性格最具有核心意义。

它是一种与社会最亲密相关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第五章学生心理

1.同化:

是指在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

2.顺应:

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新刺激的影响。

3.形式运算:

指对抽象的假设或命题进行逻辑转换。

4.认知风格:

又称认知方式,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第六章教师心理

1.教师的职业信念:

是指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教师成长的巨大动力。

2.教学归因:

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原因的解释和推测。

3.教师期望效应:

又称罗森他尔效应或皮革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4.反思:

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教学过程来分析自己,从而做出某种行为、决策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