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说理范文4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98610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说理范文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三说理范文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三说理范文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三说理范文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三说理范文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说理范文4篇.docx

《初三说理范文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说理范文4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说理范文4篇.docx

初三说理范文4篇

嘘!

老师在窗外

  “嘘!

老师在窗外。

”不知谁说了一句,乱哄哄的教室顿时安静了下来。

我往窗外望去,看到的却是另一张面孔。

失望之余,我又想起了那一张熟悉的脸,那几乎要贴在玻璃窗上的脸。

现在,每当我上课走神的时候,那张脸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正襟危坐,集中精力。

 

  印象中,她肤色健康,留着清爽的短发,小小的眼睛,笑起来总会眯成一条缝,也许是这个原因吧,我很少看到她笑。

她很朴素,只穿休闲装和运动鞋,不像别的女老师那样爱打扮,因为别的女老师总是把裙子、高跟鞋穿出一道道风景来。

 

  如果你认为我们都喜欢这位朴素的女老师,那就大错特错了。

 

  她教我们语文,管我们管得很严,甚至比班主任还要严。

她有一个习惯,喜欢站在窗边监视我们的一举一动,无论是早自习课还是晚自习课,窗边总少不了她的身影,在任课老师中,她的“出勤率”无疑是最高的。

 

  一次,我们正上着自习课,同桌用书本堆成小山,成功避开了讲台上的班主任的视线,偷偷吃起了早餐。

坐在靠窗位置的我不经意地往窗边看,语文老师竟然像往常一样站在窗外!

毋庸置疑,同桌的一举一动已被她尽收眼底。

为了不“惹祸上身”,我用胳膊肘儿捅了捅正在偷吃早餐的同桌,小声说:

“嘘!

老师在窗外!

”同桌迅速把面包和鸡蛋放回课桌抽屉里,愤愤地说:

“她怎么又来了?

班主任不是在这儿吗?

” 

  “小声点,别让她听到……”我紧张地说。

 

  “靠窗的那两位同学再说话,小心被罚站!

”语文老师走到教室门口,用高八度的声音喊道,把邻班同学都给惊动了,她因此得了一个“高音喇叭”的外号。

 

  每到冬天,她就叫值日生用热水擦掉窗户上的窗花。

对此,我们心知肚明,她是想更方便地监视我们。

她每天都雷打不动地站在窗外,谁迟到,谁旷课,谁生病,她都了若指掌。

虽然她也会主动去关心生病的同学,但没有人领情。

我们这群娇生惯养的孩子屡次向她提建议,希望她不要再监视我们,但每次都被她驳回,她还振振有词地说这样做是为我们好。

后来,我们给校长写了一封匿名信,罗列了她的若干条“罪状”,强烈要求换语文老师。

 

  在写匿名信的第二天,她依旧出现在窗外,但这次好像泪光闪闪。

我与她四目相对时,她朝我笑了笑。

我竟然觉得那是幻觉。

她走进教室,缓缓开口道:

“同学们,对不起,我辞职了。

”她看起来很伤心,而我们却很开心,因为我们终于逃出她这个“恶魔老师”的“魔爪”了…… 

  不知怎的,在她离开后,我总是时不时地想起她的眼泪,她的微笑。

后来我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到了她总是站在窗外看我们的原因:

她曾经当过一个班的班主任,有一天,班上的一位同学在课上突然病发,她目睹了那一切,却没能及时抢救那位同学,从此,她为了不让任何同学遇到危险,就特地学了一些急救知识,还时不时地到窗边观察同学们的动态……听了班主任的解释,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原来,我们大家都错怪她了!

 

  扭头看窗外,我仿佛又看到了她那泪光闪闪的眼睛和浅浅的笑容。

 

幸福在很近的地方

  天,阴沉沉的。

我独自漫步于街道上,由于天色阴暗,行人也渐少了,我心里不由得埋怨:

她一点都不心疼我,天气不好还叫我出来买东西。

 

  走到商店门口,忽地听到“啪”的一声刺响,似乎是碗摔落在地的声音。

我不由担心起来,担心那个女孩又一次陷入尴尬的境地。

 

  这家商店是一个离异的女人带着她的女儿租下的,她是一个南方女子,有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然而她骨子里的那股执拗劲却与她的外表形成较大反差。

步入这家商店,里里外外的装饰看起来简单、温馨,有着家的味道。

 

  但不知为何,就是这样一个温柔的女子,对她的女儿却异常严厉,甚至可以说是苛刻。

每当有客人光顾,她总会让女儿去准备好客人所需要的物品,然后收钱、找钱。

而她,总是如局外人一般地看着,偶尔会在客人走后淡淡地对女儿说:

“刚才做得很好,但下次还要努力做得更好,知道吗?

”女孩听了总是低头不语。

 

  “芝麻小事都做不好,以后还能干什么!

”女子略带失望和愤怒的声音传来,我被吓了一跳,那声音似乎还掺杂了一丝忧虑。

“我……我,对不起,我以后会注意。

”女孩连忙道歉。

看看那被打翻的碗,已经碎裂了,洒在地上的汤汁还冒着热气,再看看女孩惊恐的眼神,我皱了皱眉,心里越发对这个女子不满:

这哪像是亲妈呀?

 

  “一碗汤都端不好,还好意思吃饭?

快点再去舀一碗!

”女子仍不依不饶地说着。

女孩默默地走进厨房。

在女孩转身的一刹那,我看到了她红肿的眼睛。

每每经过这,耳边总会响起女子对女儿的呵斥声,似乎她对女儿做什么都不满意。

 

  听到收拾碎片的声音,我望过去,竟发现女子的眼睛也是红肿的。

她,还是心疼女儿的吧。

没多久,女孩又端了一碗汤出来,小心翼翼的模样让人看了十分心疼。

“你是把整袋盐都倒进去了是吗?

这么咸!

”女子皱着眉说,声音里带着怒气。

女孩猛地抬起头,稚嫩的两颊全是泪水,她仿佛鼓起了很大的勇气,歇斯底里地对女子喊道:

“你知道吗?

我现在最怕的事情就是回家,因为我怕见到你!

”说完冲出了商店。

我呆呆地看着,直至女孩纤弱的背影在我的视线中消失。

 

  后来,她们搬走了,据知情者说是回老家了。

知情者还说,那个带着执拗劲的女子得了很严重的病,她之所以对女儿那么苛刻,是想让女儿凡事都能做好,哪怕有一天她离开了,女儿也能自食其力,不依赖他人。

她始终是放不下女儿的。

 

  我也渐渐懂得了,女子不是不爱她的女儿,而是太爱。

她不惯养女儿,是因为不想让女儿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禁不住风吹雨打,所以她选择了一种苛刻的方式去爱。

 

  从女子身上,我看到了她的影子。

她对我那么严格,也是爱的一种表现吧。

原来,幸福一直在离我很近的地方,只要伸出手,就能抓住那幸福;只要用心体会,就能感受那幸福。

 

那一年芒果香又香(参考但慎用)

  记得我刚上初中那年夏末的一天,天地间挂上了一道道雨帘。

年迈的姥姥从外面回来了,还带回了两个芒果,刚进屋门,她就连打了几个喷嚏。

她的衣服被雨淋湿了,可她手里的芒果却完好无损,而且还散发着浓郁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

 

  不是芒果上市的季节,这新鲜玩意儿姥姥是打哪儿弄来的?

我们这帮小淘气立即将姥姥围住了。

姥姥爬满皱纹的脸上绽开了幸福的笑容,像海棠红一样灿烂。

 

  “这芒果啊,是河对岸的刘阿姨送的呢!

”姥姥猜透了我们的疑惑,笑着解释道。

 

  晚饭后,两个小表妹盯着厨房里的冰箱出神,姥姥见了,忙不迭地从冰箱里将芒果拿了出来,让她们与我分吃。

我赶忙上前阻止:

“姥姥,我们不吃,我们不吃,你留给自己吃吧!

”我一边说一边使劲儿把两个小表妹往房间里推。

她们愣了一愣,也跟着我一起嚷嚷:

“我们也不吃。

”大的还没忘补上一句:

“姥姥,芒果的味道怪怪的,我们不喜欢吃!

” 

  姥姥许是没有料到,倒有些局促不安,最后她把芒果塞回冰箱,说:

“那——好吧,留给你们明天吃吧。

”说完,还不忘在表妹脸上亲昵地捏了一把。

 

  我一直都不放心那两个芒果,更确切地说,是不放心那两个像馋猫一样的小表妹。

临睡前,我特意打开冰箱瞧一瞧:

还好,还好,两个小芒果一个都没少,小馋猫们没“偷腥”,表现还真不错!

 

  忽然,我听见有脚步声朝厨房这边传来,心想:

坏了,一定是那两个小馋猫打起芒果的主意来了!

白天还说什么“味道怪怪的”,哼,假惺惺,这会儿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

我赶紧躲了起来,果然不出我所料,她们径直走进了厨房……我屏住呼吸,心里愤愤地想:

“小馋猫,明天有你们好看的!

” 

  第二天一早,姥姥刚迈出大门,我就“逮”住两个表妹“兴师问罪”:

“你俩为什么要偷吃芒果?

要知道姥姥最喜欢吃芒果了,她是心疼我们才让给我们吃的,难道你们看不出来吗?

” 

  两个小表妹显然是被我的举动吓着了,小的一边慌慌地哭一边大声嚷嚷:

“我没有吃芒果,我没吃!

” 

  “没有?

我昨晚明明看到你们走进了厨房,现在芒果不见了,不是你们会是谁?

总不会是姥姥自己吧?

”我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架势。

 

  这个时候,姥姥恰巧从屋外进来,看到眼前的一幕,大笑起来:

“你错怪她们啦。

昨晚,她们把芒果送到我房间,硬逼着我吃了一个。

我把另一个拿给你王阿姨吃了,她身体不好,这水果有营养呢……” 

  我愣住了,没想到少不更事的表妹们也长大了,懂事了。

我们四个人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欢笑声回荡在客厅里,久久不散。

 

  那一年的芒果香又香,那香味让我品尝到了成长的快乐,更让我品味到了邻里之谊和亲人之爱的温馨美好。

 

(九年级)一张假币

  第五单元: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金钱”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写作这个作文题我们可以讲述一个与“金钱”有关的故事。

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也可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可以是人们为了追求金钱而迷失自我的事情,也可以是体现真、善、美,弘扬正能量的故事。

记叙过程中,要表达一个观点。

关于“金钱”,人们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金钱是肮脏的,但也有人认为,只要取之有道,金钱就是干净的;有人觉得,有钱能使鬼推磨,但也有人认为,金钱不是万能的;有人视金钱如粪土,但也有人认为,没有金钱绝对是不行的……那么,你对金钱持什么样的观点呢?

可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引经据典,加以论证。

 

  马路对面有一家小面摊,卖我们这儿的特色面条——鱼汤面,由于口味正宗,价廉物美,再加上店主服务热情,生意一直红红火火。

现在,我揣着一张50元假币,准备前去品尝一碗鱼汤面,完成父亲下达的任务——把这张假钱花掉。

 

  今天早上,我和父亲一起去菜市场卖芸豆,刚进市场没多久,就来了一个骑电单车的中年人,看上去一脸的坏笑。

只见那人先在其他摊位买了一些青菜,最后径直来到我们的摊前,开口便说买10斤芸豆,掏出一把钱,漫不经心地从中间抽出一张50元递给父亲。

父亲接过钱,脸上笑开了花,忙让我找那人20元,还多抓一大把毛豆送给他。

 

  哪曾想,卖完芸豆后,父亲拿着这张“大票子”去小店买酱油,顺便兑换些零钱回来时,却被告知钱是假的。

父亲气得脸色发青,眼里满是痛楚,午饭也没吃。

 

  很快,父亲便有了主意,他“命令”我拿着假钱去消费,把它“转”掉。

 

  我虽然一百个不情愿,但迫于无奈,还是骑着车出了家门。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一家面摊。

这家面摊的老板娘人老实,就来这试试吧!

 

  已经过了午饭时间,没几个顾客,见有客人上门,老板娘忙招呼我坐下,然后熟练地抓起一把面条下到锅中,一只手不停地用长筷子搅拌,另一只手取碗,舀鱼汤,添佐料……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鱼汤面就端到了我面前。

 

  “孩子,快吃吧,一定饿坏了……”老板娘一脸温和地看着我。

 

  我不禁想起了我的母亲,她平时也是这么温柔地看着我吃饭的,我顿时觉得心里暖暖的。

我更想起了我的父亲,为了维持生计,给母亲看病,供我上学,父亲起早贪黑地劳作着,满脸风霜,就像这位老板娘一样。

老板娘赚钱也不容易呀,我怎么能把假钱“转”给她?

 

  用筷子搅了一下面条,一个荷包蛋静静地卧在碗底,我的心猛地一颤。

老板娘笑了:

“吃吧,免费送给你的,你正长身体呢,中午光吃一碗面条可不行。

” 

  我的眼睛瞬间湿润了,一滴眼泪悄然落进了碗里。

 

  吃完面条,我拿出自己的5元钱,交给了老板娘。

然后找个僻静处,咬着牙,把那张50元假币撕得粉碎。

 

  点评 

  本文围绕一张假钱,记叙了父亲收到假钱后让“我”花掉假钱,最终“我”却把假钱撕掉的全过程,既描写了面摊老板娘的热情、温和,也表现了“我”的幡然醒悟,可谓曲折生动。

在行文过程中,既有精彩的动作描写,如老板娘下面条时的“抓”“搅拌”“取”“舀”“添”等;也有生动的心理描写,如面对温和的老板娘,“我”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起老板娘的不容易;还有鲜活的神态描写,如父亲“脸上笑开了花”“脸色发青”等,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遇见

  夏日的中午,燥热无比。

烦人的蝉儿“知了——知了——”地叫着,使我的内心更加烦躁不安。

刚买的自行车被粗心的我撞坏了,可明天外出还需要用车,我便就近找了个修车摊。

“老板,修车。

”心急火燎的我叫道。

 

  “好嘞。

”正在打盹的摊主立刻坐了起来,竟是个满脸横肉的大汉,小眼睛眨呀眨的,他胡子拉碴,头发似乎好久没理了,浑身散发着一股熏人的汗臭味。

我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家伙是修车的吗?

分明像个恶霸。

他瞪大眼睛,仔细看了看我的车,手拍着阔嘴打了个哈欠:

“晚上来拿吧。

”我的心顿时“咯噔”一下:

“莫非他看我是个中学生,想狠狠敲我一笔?

”尽管有些不放心,但我还是把车留在了修车摊。

 

  回到家,我便忘了取车的事。

时间不知不觉逝去。

晚上看电视时,我才突然记起车还没取。

我匆匆收拾,准备出门。

爸爸叫住了我:

“你干什么去?

”“拿车。

”“别去了吧,都九点了,这么晚了,人家早走了。

”我的心中也打起了退堂鼓,可想到明天还需要用车,便只好在令人窒息的热风中急急向修车摊奔去。

 

  本是抱着碰运气的心态出门的,没想到,去到修车摊时,我欣喜地发现,摊主还没收摊,不过他趴着桌子睡着了,还打着重重的鼾。

他身旁是一辆修好了的自行车,真不敢相信那是我的车,全身都锃亮锃亮的。

这么晚了,也没有什么生意了,摊主还守候在这里,想必是为了等我来取车……我心里一暖,由衷感激地说:

“老板,辛苦你了。

”摊主猛然惊醒,揉着惺忪的睡眼,迷迷糊糊地看着我。

我从衣兜里翻出二十元钱给他。

“不用找了,老板。

”说着,我便准备离去。

可他叫住了我。

我回头,看见他从一个破布囊里翻出三张皱巴巴的五元钱递给我。

“做人要厚道,我不能白收你这么多钱。

如果说收五元靠的是我的手艺,那收二十元就是贪心了。

这是找你的钱,拿好啊小同学。

晚上一定要小心骑车啊!

”他憨憨地说道。

我接过那还带着他大手余温的钱。

什么?

他这么辛苦却只收五元钱!

而我却以貌取人,误以为他会“敲竹杠”……想到这里,我鼻子陡然一酸,热泪盈眶…… 

  摊主的话语,如一股暖流,涌入了我的心田,使我感到无限暖意。

骑车在回家的路上,我蓦然回首,那个车摊看似很普通,却又那么引人注目。

从此,我再也没见过那个摊主,但与他的这次萍水相逢,如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镶嵌在我的记忆里,因为它融化了我内心的坚冰,时时给我带来暖意。

 

捐款

  小时候,我很喜欢帮助别人,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心中的那一点点爱心被慢慢地磨去了。

有时,同学向我借一块橡皮擦或是一张草稿纸,我都会吝啬地说“不”。

 

  上个月,我们年级的一位女生不幸患上了白血病。

这种病治好的可能性很小,治疗费用又相当高。

对于家境贫寒的患病女生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消息传开后,学校领导立即号召全体师生捐款,为白血病女生雪中送炭。

 

  “捐款?

又是捐款!

”我心里默默地想着,“真是的,我一个月就那么一点零花钱,还不够自己花,真讨厌!

”第二天组长收钱时,我只从钱包里抠出了三枚一元硬币。

再看看其他同学,大多数都是捐十元、二十元,有的更是“大手笔”,捐了五十元甚至上百元。

看见其他同学都捐那么多,我感到有点难堪,不过,想到自己的零花钱不够花,我很快又平静下来了。

 

  第二天,校长利用早操时间在广播室里作了一个报告。

当他讲到,学校从教育基金里拿出了一万元来帮助那位患病女生时,同学们都感到非常吃惊。

我心想:

“学校多傻呀!

一万元可以做多少事,干吗要捐出去?

白血病属于重疾,这病还不一定能治好呢,假如治不好,那钱岂不是打水漂了吗?

”后来校长又说到同学们的捐款已送到医院,患病女生已经度过了危险期时,同学们都欢呼起来。

那是发自内心的祝福声,也是由衷的喝彩声。

此时,我感到了孤独,似乎成了一个被抛弃的孩子,心里真不是滋味…… 

  “丁零零……”整个上午在铃声中溜走了。

走到校门口,我发现同学们站在公告栏前看着什么,我好奇地挤上前去。

哦,原来是老师们的捐款明细。

哇!

老师们捐得好多呀,全都在百元以上,最多的捐了一千多元,所有老师一共捐了三万多元。

我吃惊地睁大了双眼,同学们也发出了惊叹声:

“老师们捐了五位数呀,真了不起!

” 

  公告栏旁边还有一封感谢信。

不知怎的,我看了信后,鼻子酸酸的,开始后悔自己没有多捐一些钱。

“家里的经济又不是十分紧张,我怎么这样小气呢?

我现在真的变得自私了吗?

”想着想着,我感觉脸上火辣辣的。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校园里正播放着《爱的奉献》。

此刻,我才领悟到了捐款的意义——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帮助他人,无私给予,倾情奉献,多一片爱心,就会多一分希望,而世间也将会拥有更多的温暖和奇迹。

 

  下一次捐款,我再也不会这么吝啬了。

 

万万没想到

  我将文学课作业夹在腋下,内心很纠结、很焦急,我已经在文学课老师的办公室外踱来踱去十几分钟了。

 

  此情此景又能怪谁呢?

只能怪我自己脑子不够用,一连几天都忘了交作业,一直到快上文学课了,我才匆匆忙忙带着作业本赶到办公室。

要知道,文学社社规严格,迟交作业一向为老师所不喜,文学课前后交作业更是大忌。

然而,身为社员的我偏偏摊上了这个事儿,所以只好在文学课前“亡羊补牢”,这实在是别无选择之举。

 

  我咬咬牙,一狠心,视死如归一般地推开办公室的门。

门是虚掩的,一推便“砰”地弹开老远—— 

  办公室里没人。

 

  我小心翼翼地探头探脑张望了一阵,带着些许愧疚将作业本搁在老师的办公桌上,然后一溜烟地跑开了,临走时还不忘心虚地关上办公室的门。

 

  我顺着楼梯飞奔而下,直奔文学社教室。

当我推开教室大门时,几十双眼睛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来,似乎要把我的“罪行”照得无所遁形。

我低下头,极度心虚、不安地用手指搓着衣角。

 

  老师问:

“你怎么迟了?

” 

  我支支吾吾道:

“被班主任扣的……”不得已,我撒了个小谎。

 

  老师没有接话,他翻了翻手中的花名册:

“作业怎么没交?

” 

  我愣了一下,心“扑通扑通”跳得厉害,我鼓起勇气,嗫嚅道:

“我,我放在您桌上了呀……” 

  老师的目光里瞬间带上了审视的意味:

“什么时候?

” 

  我歪着头回答:

“大概是……好像是……我……” 

  “算了,进来吧。

”老师不耐烦地摆摆手,示意我入座,“下次注意。

”我小鸡啄米般点头,心中的大石总算是落下了。

 

  因为这一次还算顺利地蒙混过关,第二周我便有些肆无忌惮了。

文学社作业一拖再拖,而且拖得淡定自若。

转眼又到文学课前,我抱着本子,来到老师办公室门前,然后“坦然”地推门。

门依旧是虚掩的,轻轻一推便开了—— 

  办公室里依然没人。

 

  我大摇大摆地将本子放在办公桌上,走时豪气地“砰”一声拉上了门。

接下来的事顺理成章,老师拉长了的脸不出所料地出现在我眼前。

我使劲地在心里笑,面上却装出一副纯良无辜的样子。

 

  再次在文学课前来到办公室时,我哼着歌,心情愉悦地推开大门—— 

  办公室里果然又没人,但这次却出了点小问题。

我在办公桌上发现了一张小字条,上面写着:

“老师因公离开,请将作业交至××楼××办公室……”于是我颇为无奈地走出办公室,右手捏着作业本的一角,七拐八弯费了好长时间才找到字条上指定的交作业的地方。

这个办公室里只有一张桌子,简约大方,没错儿,这正是文学课老师喜欢的那种风格。

心中原存的一点小疑惑瞬间烟消云散,我没多想便把作业本扔在办公桌上:

哈哈,这下安心啦!

交完作业,一切好办!

 

  我一边轻松自在地向文学社走去,一边脑补着老师“万万没想到”的神情,不禁笑出了声。

在教室前,我酝酿了情绪,清清嗓子推门。

 

  几十双眼睛毫无悬念地扫过来,我“不甘示弱”地抬起头,正对上老师那又似笑非笑的眼睛。

 

  我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老师摸摸下巴:

“怎么又迟了?

” 

  “帮班主任批改作业……”我看着自己的脚尖,对答如流。

 

  “哦?

”老师陡然提高声音,“那作业呢?

” 

  我想也不想就答道:

“放在您字条上指定的××楼××办公室了。

” 

  底下霎时骚动起来,同学们的议论清晰地传入我的耳朵里—— 

  “什么字条,我怎么没看见?

” 

  “对呀,难道不是直接放在老师的办公桌上吗?

何来××办公室之说?

” 

  我有些弄不明白,而老师脸上得意的笑容更让我不安。

只见他挥手,示意同学们安静,然后缓缓开口:

“××同学,真是不好意思。

那张字条是我课前刚刚写的,是专门为总是迟交作业的‘某人’准备的,没想到被你撞上了。

” 

  同学们的哄堂大笑在我耳边越发模糊,我脸色灰白,恨不得有个地洞钻进去。

 

  万万没想到,我这样的“惯犯”也会失手啊!

 

记忆中的淡淡花香

  有些黑暗,只能自己穿越;有些痛苦,只能自己体验;有些孤独,只能自己品尝…… 

  ——题记 

  我,只是最普通的农村留守儿童中的一员,而我这个平凡的留守儿童,却有着快乐的童年,还有一个爱我和我爱的外婆…… 

  我依稀记得妈妈曾经对我说过,在我还未来到这个温暖的世界时,家里的橱柜中就摆放着一个花瓶。

这个花瓶是外婆从外面捡来的,之后就一直摆在家里,外婆说留给我当作玩具。

起先,妈妈认为这只是一个花瓶而已,孩子不会喜欢的,于是妈妈就谢绝了。

但是随后妈妈看到外婆那憔悴、疲惫的脸上多出了一丝丝希望,又想到外婆已经那么大的年纪了,还在为这个家而操劳,还在用那佝偻的身躯和无力的臂膀努力支撑着这个不完整的家,妈妈含泪收下了这个做工普通、色泽暗淡的花瓶。

 

  随着一声啼哭,我的出生给家庭带来了欢笑,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从我记事开始,这个花瓶就摆放在橱柜里,上面插着一束塑料的花,当我又哭又闹的时候,妈妈就会晃着花瓶哄我玩,渐渐地,当我会走会跑的时候,我就经常拿着它到外面灌土、灌沙子玩,花瓶就成为我儿时的玩具,也是我唯一的玩具。

 

  后来,我渐渐长大,花瓶不再是我的玩具了,慢慢地被我和我的家人所淡忘。

 

  在我十二岁的时候,外婆离我们而去。

外婆走得是那么突然,让我无法接受。

我慈祥的外婆,把她给我的关爱全部化于这只极其寻常的瓶子之中,其他的什么也没有留下。

每当我感觉孤单、困惑时,我都会端详这只花瓶,就好像外婆在和我说话。

之后,我把花瓶藏在我的卧室里,花瓶一直陪着我,陪着我一直向前走,无论以后我到何方,我都会身怀花瓶,一路走下去...... 

  这几年,每到清明时节,我都会到外婆的坟前去看看她,拿着我的花瓶,把我的幸福与苦恼统统告诉外婆,让她在另一个世界,感受到外孙的祝福。

 

  我不会表达爱,但我确实懂得爱,此时花瓶里没有花,但却有记忆中的淡淡花香……

现在的你,更美

  正午时分,阳光细腻绵软地铺开,在我们发梢停留、跳跃。

 

  我伏在母亲膝上,任她梳理我的头发。

母亲轻轻抚摸着我的长发,爱怜又好像叹了口气似地说:

“你的头发可比不上我,我年轻的时候头发又黑又长,可鲜亮了。

” 

  我不服气地抬起头,只见母亲鬓角的银丝在阳光下分外扎眼。

母亲像是知道了些什么,抬手摩挲着自己鬓角的一绺白发,这次是真真切切地叹了口气:

“现在老了,比不上你了啊。

” 

  我却不依,直视着母亲已不复晶亮的眼睛:

“我才不信你呢。

”母亲笑了笑,阳光涂抹在她脸上深深浅浅的沟壑中。

她没说话,起身进屋翻找了一阵,将一张纸片递给了我:

“你看。

” 

  我接住纸片,翻过来一看,是一张老照片。

照片上的女孩儿和我年纪一般大,圆润的鹅蛋脸,一双大眼睛像星儿一般闪亮,乌黑亮丽的头发被仔细地梳理成麻花辫垂在脑后,密密的刘海儿衬得她有几分羞涩。

我笑了:

“这女孩谁呀,这么漂……”话说了一半,却看见母亲也朝着我笑了。

我好像看到她的眼里有灿烂的阳光的影子。

 

  “呀,这是你的照片啊。

”我突然明白过来。

母亲从我手中拿过照片,轻轻用指尖擦着照片上因年代久远而产生的黄斑,语气里带着一点小骄傲:

“你妈妈年轻的时候漂亮吧!

” 

  我没有答话,眼睛却有些酸涩的胀痛感——曾几何时,她也是一个拥有着美好青春与活力的女子。

玲珑的面容是她的骄傲,她应该满怀期待憧憬着未来的吧!

岁月像一把无情的刻刀,一点一点琢去她的青春,将她变成一个母亲。

她开始为了我日夜奔波操劳,她开始为了与我有关的一点小事斤斤计较。

皱纹悄悄爬上她的眼角,她曾经清亮的双眸里有了几分浑浊,她曾经圆润的脸庞变得瘦削,曾经如云的青丝里也夹杂了白发。

 

  “妈妈……”我不禁开了口,却不知要说些什么。

母亲抬起头,眼里似乎还带着点疑惑,一绺长发从她耳边垂落,阳光将她的睫毛染成了金色,把她的皮肤衬得更加白皙,她的声音平缓而又溢满慈爱:

“怎么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