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9533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富阳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富阳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富阳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富阳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富阳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富阳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

《富阳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阳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富阳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

富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杭州富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2月23日在富阳市

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富阳市人民政府市长戚哮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五”时期及2005年工作回顾

“十五”时期是我市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农业税停征,二轮土地承包全面完成,粮食生产稳中有升,产业化步伐加快,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工业功能区布局更趋合理,特色更加鲜明,形成了“国家(富阳)光纤光缆产业园”、“中国白板纸基地”和“中国球拍之乡”三大产业品牌,工业经济长足发展。

商贸旅游和房地产事业欣欣向荣,服务业加速发展。

一、二、三产比重为8.9∶59.9∶31.2,经济发展更加协调。

全市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4.8%,财政收入年均递增2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13.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0.3%。

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9位,被评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的十个县(市)之一。

城镇化进程加快。

城乡环境及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完成富春江防洪体系、苋浦水系整治等基础工程,建成东吴文化公园、儿童公园等一大批休闲园林。

杭富沿江公路、05省道和杭千高速富阳段建成通车,污水处理厂、热电厂等一批环保设施投运,“百千”、“四线供水”和“康庄”工程顺利推进。

在全省县级市中率先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工作。

提前完成“七项创建”,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文明城市、省双拥模范城市和省文化先进县(市)称号。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科技工作硕果累累,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

建成市体育中心、图书馆、人民医院病房大楼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有效防御干旱、台风和“非典”侵袭。

顺利实施新一轮教育发展规划,新建富春中学、富春三中等一批学校,创建成为省教育强市。

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困难人员医疗救助制度,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十五”期末的2005年,我们紧紧围绕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克难攻坚求发展,求真务实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第一产业18亿元、第二产业120.4亿元、第三产业62.6亿元,分别增长15%、18.2%和17.5%。

完成财政总收入24.5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76亿元,分别增长15.7%和17.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6.7亿元,增长13.8%。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78.3亿元,贷款余额153.2亿元,分别增长13.9%和13.2%。

力争上游,续攀新高,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3446公顷,总产量14.35万吨,超额完成杭州市下达的任务。

加强灾害天气预测,有效防治褐稻虱和禽流感。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增至50家,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达到74家,新增6个杭州市都市农业示范园区、7个都市农业专业村。

积极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完成年度农民素质培训任务。

继续加大“扶欠”力度,块状经济得到培育。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积极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4亿元,完成53处重点水利工程和226处以奖代补项目。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6.4亿元,增长16.1%。

工业经济健康发展。

出台加快造纸业结构调整意见,“低小散”造纸生产线关停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作加快推进,发展循环经济先人一步。

完善供地总量调控,确保重点工业项目用地。

工业功能区实现产值308.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51.1%。

科技创新力度加大,产学研合作取得新成绩,新增杭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

完成工业性投入55亿元,增长4.2%。

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完成省级品牌工作试点,新增省级名牌产品3只、省著名商标4件。

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加强银企对话与合作,积极主动参与突发性金融事件的协调和处理。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03.7亿元,比上年增长25.9%。

规模以上企业879家,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达到395.4亿元和14.8亿元,分别增长33%和24.5%。

产值超亿元以上企业达到74家,超10亿元企业9家,超20亿元企业3家。

第三产业加速发展。

编制商业网点和服务业发展规划,成功引进“天润发”超市。

全面完成“千万”工程,建立农村连锁超市29个、放心店586个,并配套成立杭州华辰超市配送中心。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2亿元,增长15.2%。

完成龙门古镇保护与开发一期工程,国贸中心、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二期等休闲旅游项目顺利推进。

富春桃源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东洲白鹤村被认定为省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

全年共接待游客309万人次,增长5.5%,实现旅游总收入16.4亿元,增长12.1%。

外向型经济取得新成绩。

全年自营出口3.36亿美元,增长34.1%,高出杭州五县(市)平均增幅15.5个百分点。

出口商品结构渐趋合理,机电、特色农产品等地产商品出口比重增加,新增境外投资项目3个,自营出口企业增至171家。

全年合同利用外资1.95亿美元,实到外资7949万美元,实到内资13.8亿元,完成杭州市下达的任务。

精绘蓝图,倾力实施,城乡建设加快推进。

城市发展格局更趋合理。

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积极筹措建设用地,主城面积继续拓展,“一城六组团”的发展框架更加明朗。

成立城市规划委员会,积极推行“阳光规划”,编制完成旧城改造和鹿山新区控规。

场口中学迁建和市文化中心工程动工,鹿山新区建设正式启动。

中心城区功能得到加强,城市化率达到48.6%。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富春江第一大桥加固维修及北岸拓宽、19省道中埠至龙门段、杭千高速富阳段等工程竣工,新中线二期、19省道上官至常绿段工程基本建成,富阳船舶锚地服务区动建。

完成桂花路综合改造、东吴文化公园二期主体工程和二环路、新桥路等一批市政工程,江南水厂、天然气利用和电网建设等工程稳步推进。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积极实施旧城改造,完成拆迁8.6万平方米,动建商品房171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38万平方米。

完成城东村撤村建居和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

“百千”工程深入推进,完成5个示范村、31个重点整治村和133个一般整治村整治任务。

积极实施安保工程和干线畅通工程,农村环境不断改善。

以人为本,尽心为民,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

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高度关注民情民生,基本完成十件实事工程,精心编制“十一五”规划。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03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8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5%和11%。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1.7亿元,比年初增加11.4亿元。

恩格尔系数为39.3%,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破解“七难”工作扎实推进。

逐步健全城乡救助体系,提高低保标准,降低医疗救助门槛,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92.8%,完成298户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

社会保险、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全年净增就业岗位9371个,帮助5719名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和1278名“4050”人员再就业,城镇失业率为3.9%,完成企业基本养老、工伤、医疗等保险年度参保任务。

教育投入力度加大,新一轮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和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十五年基础教育得到普及和巩固。

全市中小学实行“一费制”,“教育券”发放面扩大。

成立富阳社区学院,建成市实验小学虎山校区,基本完成东洲中学“三并一”工程,新登、永昌片初中“三并一”工程积极实施,4所民工子弟学校开学。

城乡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完成13个乡镇(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积极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成应保人数的96.39%,全年核准报销医药费2064万元。

城乡居民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完成部分租住房配租和第三期经济适用房配售工作,出台农村住宅公寓化实施办法。

着力推进农村饮用水工程,加快“四线供水”管网建设改造,完成10座饮用水库建设,新建3座水站,解决农村4.5万人饮水问题,启动场口片供水工程,新增无害化卫生厕所8568只。

积极优化和完善公交网络,改革“四自”路桥收费体制,初步解决东洲、新登往返杭州客运问题。

积极开展社区停车泊位整治,出台城区停车收费实施办法,稳步推进城区停车场建设,全年新增泊位500个。

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进展顺利,为民办事全程代理网络逐步健全。

群众性文体活动精彩纷呈。

“东海文化明珠”工程实现全覆盖,农村和社区文化进一步丰富。

市图书馆荣获“国家一级馆”称号,文物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6个乡镇(街道)创建成为杭州市级以上体育强乡镇(街道),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站,完成第三批健身苑(点)和市体育中心田径场建设。

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事业顺利发展,实现有线电视全覆盖,开播数字电视,完成有线广播进村入户一期工程。

环境治理力度加大。

富春江环保热电和三星、高桥热电厂顺利投运,八一、龙门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转,市污水处理厂三期和春南污水处理厂动工。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试点工作,完成7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关停69条“低小散”造纸生产线。

建成两座富春江水质自动监测站。

建立污水处理收费机制,基本完成剡溪流域整治,扎实推进松溪流域整治,开工建设大源溪截污纳管工程,生态市建设全面拉开。

“平安富阳”创建有成。

建成城区智能监控系统,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治安快速反应能力得到增强。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信访条例,完善信访接待制度,及时排除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和社会矛盾。

单设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年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三项指标”实现零增长。

市消防指挥中心迁建工程扎实推进。

编制完成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应急管理机制,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进一步提高。

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深入。

积极开展基层文明创建活动,成功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郁达夫殉难60周年系列活动。

全面推进人口与计生工作改革,建立计生行政执法协调机制,创建成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2‰。

完成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

人武、人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进一步加强,落实拥军优抚政策,全面完成征兵任务。

工会、共青团、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事业取得进步,科协、工商联、文联、关工委、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务、档案、史志等各项工作得到加强。

严格自律,改革图强,政府建设不断加强。

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

依法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重大工作和事项,认真执行和落实有关决议、决定,接受监督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

主动向市政协通报工作,积极听取意见建议。

认真办结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2件、建议案117件,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案2件、提案241件。

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提高。

完成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各项改革继续深化。

顺利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行政机构职能。

积极开展乡镇事业单位改制,圆满完成电影公司、五交化公司体制改革,基本完成非建制乡镇卫生院产权制度改革。

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加强财政监督,完善政府采购及招投标工作。

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组织、群众、制度和舆论监督。

继续开展“双争”评比活动,认真执行机关效能各项规定,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

电子政务建设加快,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得到推进,政务公开力度加大。

各位代表,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也是全社会关心支持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对政府工作给予热情支持和帮助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和公安政法干警、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部队以及国家、省属驻富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向所有参与、支持、关心富阳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大的成绩,是因为始终牢牢把握了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坚持“稳中求快、好中求快、能快则快”的发展方针;是因为认真落实了“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工作要求,永不满足,务实创新;是因为确立了和谐发展的主题,关注民生,统筹并进,多方支持,配合有力。

当然,富阳的发展也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主要是: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增收办法不多,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工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层次较低,大项目不多,推进速度不快;第三产业发展亮点不足,优势和带动作用不强;土地利用率不高,节能降耗、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不断加大;社会事业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要;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政府职能转变和机关作风建设与形势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二、“十一五”时期发展思路和2006年主要工作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放眼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恢复和增长期,但也面临竞争加剧、能源价格上涨等复杂多变的因素。

近观国内,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将继续在较高的增长平台上运行,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对经济结构、增长方式、体制改革和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审视富阳,我市已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至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将更加多变,各种社会矛盾、问题和不稳定因素将进一步凸显,驾驭全局、协调各方利益、推进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任务将更为艰巨。

为此,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一心,持续奋战,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体制与科技创新为动力,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总体工作目标是: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

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5%。

到2008年,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6000美元。

2006年是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之年、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的届末之年,因此,做好今年工作对富阳今后的发展,对圆满完成本届政府预期的各项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认真贯彻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加快发展、协调发展两大主题,注重提高驾驭全局、务实创新、处理关系三大能力,着力突破要素、结构、“七难”、环境四大难题,继续深化工业立市、开放带动、城市化、科教兴市、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十一五”期间更快更好的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建议今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

生产总值增长13%,工业总产值增长20%,农业总产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自营出口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财政总收入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职工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

为此,今年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抓生产,促发展,增收入。

大力扶持欠发达乡镇,通过技术、人才、项目和资金的传送,增强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洪排涝与抗旱能力,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重视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和推广,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发挥气象预测作用,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及贩销队伍,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促进农业园区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乡镇工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拓宽就业渠道;深入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建立劳动技能培训基地,提高农民创业致富能力。

抓建设,美村容,提质量。

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加强农村道路、安全饮用水、医疗保障等公共事业建设,完善电力、通讯、电视、广播等设施,不断促进农村设施配套。

深入实施“百千工程”,优化村庄规划,大力整治卫生环境,完成3个示范村、30个重点整治村、120个一般整治村建设,加大小流域综合整治力度,积极实施富春江东洲北江综合整治工程,不断促进村容整洁。

抓载体,强素质,倡文明。

大力推进“双建设、双整治”和“双百结对”活动,深入开展文明乡镇(街道)、村创建和科技、法制、文体、卫生下乡活动,加强综合素质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着力优化农村人文环境,促进乡风文明。

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推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

积极开展村级领导素质培训工程,切实提高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全面推行村务公开,促进管理民主。

规范土地征收,完善被征地人员补偿机制。

加强农村土地动态管理,推进土地依法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二)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真抓实干调结构。

农业调特。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大力推广绿色有机农产品,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打响农产品知名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工业调优。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抓好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采取淘汰、限制、扶持等措施,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发展规模经济,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抓好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积极发展机械电子、生物医药、新型建材、体育用品等行业,大力培育高新技术和环保产业,努力打造产业结构合理、基础稳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坚持扶优扶强,重点培育主业突出、行业带动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规模企业。

积极扶持重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努力形成工业经济发展梯队。

三产调强。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好扩张和品质提升,形成以旅游与房地产业为前驱,商贸物流与中介服务为支撑,金融服务业为动力源的现代服务业框架。

千方百计促投入。

突出工业经济的龙头领跑地位,以项目建设和工业功能区建设为载体,加大工业投入,全年力争完成工业性投入68亿元。

以大项目为带动,突出抓好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和资源消耗低的重点工业项目,努力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以产业政策激励为引导,鼓励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增加生产性投入。

以项目准入为关口,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入质量。

坚持“两项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重点项目的协调督查,确保项目开工率和投产率。

以功能区建设为抓手,加快各工业功能区和工业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以杭千高速通车为契机,加快开发富春江经济开发区场口扩容区,完成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

发挥优势求创新。

以创建省科技强市为目标,加大科技投入,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

以重点骨干企业为龙头,鼓励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积极从事自主开发创新,增强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

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整合行业科技资源,建立市级造纸、球拍行业研发中心,积极发挥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作用,推动企业精诚协作,合力攻关,增强产业的集成创新能力。

充分利用通信产业的科技平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开展科技攻关,大力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精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努力打造尖端技术和“拳头产品”,增强全市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注重制度、组织、文化、市场、观念等一系列的创新,发挥创新的整体效应。

积极实施质量振兴和品牌战略,鼓励与支持企业创名牌。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创新企业管理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效益。

(三)着力加快生态市建设,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山水文化名市。

大力开展生态和绿色单位创建。

结合小流域综合整治,对“低小散”、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电镀、印染、化工等企业进行限期治理,督促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治污能力。

加快春南污水处理厂建设,启动灵桥、大源、新登污水处理工程,推进功能区企业的污水纳管工作,实现统一治污。

以富春江环保、三星、永泰、高桥等热电企业为龙头,实现区内企业统一供气供热,减少污染物排放。

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进一步限制、规范富春江流域黄砂采挖。

完成省控重点污染企业在线监测装置安装,试行重点污染源网上直报。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饮用水源保护。

积极开展城乡绿化,大力发展生态公益林,推进“一江两路”景观林、矿山石宕整治复绿和“三沿五区”坟墓整治工作。

结合我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秀美的山水,加大宣传和环保执法力度,加强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努力打造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现代产业新城。

以造纸、建材、化工等行业为重点,进一步推行清洁生产,引导企业逐步建立清洁生产管理体制和实施机制,努力打造生态企业。

以高桥工业功能区、富春江化工、永泰纸业、富伦造纸成为杭州市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为基础和平台,结合工业功能区生态改造,积极构建企业共生网络,实现企业间资源的梯级利用,努力打造生态工业功能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逐步推进城乡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市民资源忧患意识,不断推进资源、能源的集约利用,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的良好氛围,努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社会。

突出山水优势,建设人居休闲胜地。

整合旅游资源,串珠成链,整体推进,打响富春江休闲度假区品牌。

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提升的要求,抓好龙门古镇保护与开发二期、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风景区的升级改造。

因地制宜发展城市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和新型农业观光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

办好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富阳分会场各项活动。

巩固完善“千万”工程,深化商贸流通企业改革,积极实施商贸网点规划,着力优化商业布局。

加快商贸项目建设,推进国际口岸物流中心二期等工程建设,改造提升综合市场和城东市场,加快专业市场建设,促进市场上规模,上档次。

有序推进房地产开发建设,积极发展中介、信息、广告以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业。

(四)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再接再厉,推进改革增动力。

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投资领域和渠道,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

鼓励发展民间信用担保机构,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增强企业防范金融风险能力。

调整乡镇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构建公共财政框架。

整合经济扶持政策,加强财政资金的监控和审计力度,提高使用效益和调控能力。

以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为方向,扎实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市属医院改制试点工作。

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的政策体系,为外资引进和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克难制胜,保障要素增动力。

有效缓解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创造良好的投资硬件基础。

珍惜土地资源,坚持高效集约利用土地。

积极探索建立土地退出机制,依法收回长期闲置土地,盘活存量土地。

加大土地整理和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力度,积极争取重点项目用地指标。

搭建平台,促进银企合作,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维护经济和金融正常秩序。

深化行政服务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继续开展“两项活动”,强化物价、工商、质监等部门的监管职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合力招商,更新理念增动力。

坚持“三个一”制度。

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利用市政府驻上海工作处等媒介,主动接轨大都市,积极参与“长三角”合作与交流,广泛开展上门招商、敲门招商等活动。

坚持“大、高、外”原则。

注重选择性招商,着力引进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有利于结构调整的大项目。

以企业为主体,进一步推进“以民引外”、“以外引外”。

坚持全面引进原则。

尽力拓展领域,在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