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95268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州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江苏省泰州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江苏省泰州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江苏省泰州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江苏省泰州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州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泰州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泰州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泰州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三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菌中只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

B.葡萄糖、乳糖和糖原均可被水解

C.所有细胞中都含有蛋白质、水和无机盐

D.脂质分子中都含有C、H、O、N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

【详解】A、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A错误;

B、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再水解,B错误;

C、所有细胞中都含有蛋白质、水和无机盐,C正确;

D、脂质分为脂肪、固醇、磷脂,其中脂肪和固醇只含有C、H、O三种元素,D错误。

故选C。

【点睛】

2.下列对"观察细胞质环流"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藓类小叶比黑藻更适宜做材料

B.能观察到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C.视野中所有细胞环流速度一致

D.观察材料必须始终浸润在水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生物学中用显微镜观察一般选择有色结构,而叶绿体呈绿色,可作为运动的参照。

2、在活细胞中,细胞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流动着,包括细胞质环流、穿梭流动和布朗运动。

【详解】A、黑藻的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细胞质的流动比较快,更适宜做材料,藓类小叶适合观察叶绿体,A错误;

B、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只能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B错误;

C、植物活细胞的细胞质都能流动,但有的流动快,有的流动慢,C错误;

D、观察材料必须始终浸润在水中,防止细胞失水,保证细胞的活性,D正确。

故选D。

【点睛】

3.对如图所示酶促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图可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过程

B.专一性底物与酶接触能诱导酶发生变形

C.与底物结合后的酶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D.细胞内合成图示酶的过程一定需要模板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图示表示酶促反应的过程,酶通常是指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由酶催化的化学反应称为酶促反应,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更高。

【详解】A、麦芽糖属于二糖,一分子麦芽糖水解产物为两分子葡萄糖,而图示水解产物为两种不同的物质,因此该图不能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过程,A错误;

B、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定的反应物发生反应,由图示可以看出,专一性底物与酶接触能诱导酶发生变形,结构改变后的酶可与底物完美结合,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B正确;

C、酶的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活化能,与底物结合后的酶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化学反应在较低能量水平上进行,从而加快化学反应,C正确;

D、图示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需要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D正确。

故选A。

4.人类与糖转运相关的载体蛋白共有12种:

GLUT-1~GLUT-12,其中GLUT-2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肠上皮等处的细胞膜上。

当胞外葡萄糖浓度高于胞内时,GLUT-2能将葡萄糖向胞内转运,反之则向胞外转运。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膜上GLUT-2的部分跨膜肽段具有疏水性

B.GLUT-2协助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运出细胞

C.细胞分化导致各种GLUT在细胞中特异性分布

D.小肠上皮细胞上GLUT-2的位置改变可能诱发糖尿病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类与糖转运相关的载体蛋白GLUT-1~GLUT-12中,GLUT-2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肠上皮等处的细胞膜上,能顺浓度梯度运输葡萄糖,维持血糖浓度的平衡。

当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时,肝脏细胞吸收葡萄糖合成糖原,导致血糖浓度下降;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详解】A、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磷脂的一端为亲水的头,两个脂肪酸一端为疏水的尾,而膜上GLUT-2的部分跨膜肽段,大部分是由疏水性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具有疏水性,A正确;

B、分析题干“当胞外葡萄糖浓度高于胞内时,GLUT-2能将葡萄糖向胞内转运,反之则向胞外转运”,GLUT-2协助葡萄糖顺浓度梯度向胞内或胞外运输,B错误;

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通过细胞分化导致各种GLUT在细胞中特异性分布,C正确;

D、小肠上皮细胞从消化道内通过GLUT-2的协助吸收葡萄糖,GLUT-2的位置改变可能有利于葡萄糖的吸收,从而使血糖升高,诱发糖尿病,D正确。

故选B。

5.真核细胞中的细胞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膜性结构可以通过相互接触而协同发挥相应的生理功能。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内质网是关联细胞器互作网络的重要结构

B.膜结构有利于各项生理活动高效、有序地运行

C.线粒体与内质网在结构和生理功能上没有关联

D.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之间存在以囊泡运输为主的物质交流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内膜系统的相关知识点:

1、概念:

细胞内膜系统是指细胞质中在结构与功能上相互联系的一系列膜性细胞器的总称,广义上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等膜性结构。

2、功能:

细胞内膜系统极大的扩大了细胞内膜的表面积,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有利于代谢反应的进行;细胞内膜系统将细胞质区域化与功能化,使相互区别的代谢反应能够同时进行,以满足细胞不同部位的需求。

3、性质:

内膜系统具有动态性质。

虽然内膜系统中各细胞器是一个个封闭的区室,并各具一套独特的酶系,有着各自的功能,在分布上有各自的空间。

实际上,内膜系统中的结构是不断变化的,此为内膜系统的最大特点。

【详解】A、内质网膜面积较大,是关联细胞器互作网络的重要结构,A正确;

B、生物膜系统分隔出了很多细胞器,而不同的细胞器具有不同的功能,从而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B正确;

C、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场所,需要线粒体供能,C错误;

D、分泌蛋白加工和分泌过程,涉及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之间通过囊泡运输为主的物质交流,D正确。

故选C。

【点睛】

6.研究表明,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中高达5%的已知基因发生了启动子高甲基化,从而被沉默,其中大部分是已知的抑癌基因。

而对不同的肿瘤细胞的DNA分析发现,癌变细胞中出现基因突变的概率远低于预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癌变与某些基因特异性开启和关闭有关

B.细胞癌变可能导致某些癌胚抗原高表达

C.细胞癌变可能是因为基因表达的异常调控

D.不同方向分化的细胞中甲基化的基因完全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1、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2、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详解】A、细胞癌变与原癌基因特异性开启、抑癌基因特异性关闭有关,A正确;

B、细胞癌变的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有的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因此细胞癌变可能导致某些癌胚抗原高表达,B正确;

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基因表达的异常调控,从而出现细胞癌变,C正确;

D、不同方向分化的细胞中所含的基因一致,甲基化的基因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D。

7.图表示某油料植物种子萌发为幼苗过程中CO2释放、O2吸收相对速率的变化。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第Ⅰ阶段产生CO2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B.第I阶段CO2释放速率上升的内因是酶活性增强

C.第Ⅲ阶段CO2释放速率上升的内因之一是线粒体增多

D.第III阶段气体变化速率O2大于CO2是因为有脂肪氧化分解

【答案】A

【解析】

【分析】

种子萌发过程中,当胚根未长出时,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进行细胞呼吸作用,消耗细胞中的有机物,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和营养,有机物的总量下降。

当胚根长出后,种子可以从土壤中获取营养物质。

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量等于呼出二氧化碳的量,可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第Ⅰ阶段,种子吸水后呼吸作用增强,释放的CO2增多,而此时氧气的消耗很少,因此,此时主要是无氧呼吸供能,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

B、呼吸作用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第I阶段CO2释放速率上升的内因应该是酶活性增强导致呼吸速率增强引起的,B正确;

C、第Ⅲ阶段,胚根长出后,氧气吸收速率急剧上升,说明此时有氧呼吸较强,因此,此时CO2释放速率上升的内因之一是线粒体增多,因为线粒体主要分布在耗能多的部位,C正确;

D、油料植物种子中富含脂肪,据此可推测第III阶段O2变化速率大于CO2是因为有脂肪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更多的缘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

8.果蝇某品系的眼睛有4种颜色:

野生型、橘色1、橘色2和粉红色。

以下是该品系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

亲代

子代

杂交组1

野生型×橘色1

都是野生型

杂交组2

野生型×橘色2

都是野生型

杂交组3

橘色1×橘色2

都是野生型

杂交组4

橘色2×粉红色

都是橘色2

杂交组5

杂交组3的子代×粉红色

野生型、橘色1、橘色2和粉红色各1/4

如果杂交组3的子代相互杂交,F2中野生型的比例为()

A.3/4B.7/16C.9/16D.1/2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杂交实验,由杂交组1、2的子代均为野生型可知,野生型对橘色1、橘色2均为显性;由杂交组3橘色1×橘色2,子代为野生型可推知,橘色1、橘色2均为单显性,且为纯合体,其子代野生型为杂合子;由杂交组5中杂交组3的子代×粉红色,所得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1∶1∶1,相当于测交,则粉红色为双隐性纯合体,该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结合以上分析,设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为A/a、B/b,可推得杂交组3中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则杂交组3的子代野生型基因型为AaBb,这些子代相互杂交,F2中表现型及比例应为野生型∶橘色1∶橘色2∶粉红色=9∶3∶3∶1,即F2中野生型的比例为9/16。

因此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DNA指纹技术可用于进行身份鉴定,法医部门对在一次事故中死亡的某男子进行了DNA指纹分析。

随后对4对该男子可能的父母做了DNA分析。

与这名男子的DNA指纹相匹配的一对父母是()

男子

A

B

C

D

|母

|母

|母

|母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1、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1)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2)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这也是DNA指纹的主要依据。

2、DNA指纹是指DNA中脱氧核苷酸的独特的排列顺序,每个人的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都是特有的,不同的,所以可作为DNA指纹术帮助人们确认亲子关系的理论依据。

【详解】应用DNA指纹技术,首先需要用合适的酶将待检测的样品DNA切成片段,然后用电泳的方法将这些片段按大小分开,再经过一系列步骤,最后形成DNA指纹图。

子代的DNA是亲代DNA复制一份传来的,故子代与亲代的DNA相同。

分析图中的条带,对比题表中DNA指纹图,从条带的大小和位置可以判断,男子的条带一半与B组母亲相同,另一半与B组父亲相同,故与这名男子的DNA指纹相匹配的是B组父母,即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0.下列关于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变既可能改变基因的结构又可能改变基因的序列

B.自然选择通过选择个体的表型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C.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生物在不断进化

D.地理隔离使不同种群基因库出现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1)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2)联系:

①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手段和动力,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②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

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由分析可知,突变既可能改变基因的结构,又可能改变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A正确;

B、自然选择通过选择个体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生物在不断进化,C正确;

D、地理隔离会使种群基因库差生差异,但是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D错误。

故选D。

【点睛】

11.研究小组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估测大肠杆菌的数量,每一个浓度涂布四个平板。

下列关于操作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实验前后形成对照,因此本实验不必设置空白对照组

B.涂布前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引燃,待涂布器冷却后再涂布

C.为避免混淆应在培养皿的皿盖上做标记,并将培养皿倒置培养

D.用此法估测的数值往往偏小,故应以菌落数最多平板计数为准

【答案】B

【解析】

【分析】

稀释平板计数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单个菌落,即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这一培养特征设计的计数方法,即一个菌落代表一个单细胞。

计数时,首先将待测样品制成均匀的系列稀释液,尽量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分散开,使成单个细胞存在,再取一定稀释度、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中,使其均匀分布于平板中的培养基内。

经培养后,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统计菌落数目,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详解】A、需要一个空白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做对照,可以判断出是否被杂菌污染,A错误;

B、涂布器灭菌时,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s再用,B正确;

C、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

因为如果把标签写在盖子上,培养皿倒置后标签就看不到了,C错误;

D、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

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密度过大会使计数结果偏小,影响结果的准确性,D错误。

故选B。

12.下图甲乙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染色体行为,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若在细胞分裂时图中染色体能正常分离和组合,配子中基因齐全即可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变异分别属于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B.甲乙两种染色体行为都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C.甲图中染色体可能出现了部分基因缺失或重复

D.乙图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一定比例的可育配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甲图所示现象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其中形成的环,可能是重复环或缺失环,是由于两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上面一条多了一段或是下面一条少了一段,因此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或缺失;图乙中的“十字形结构”的出现,是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出现的同源区段发生了联会现象,该种变异应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或缺失,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甲乙两种染色体行为都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正确;

C、甲图所示现象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其中形成的环,可能是重复环或缺失环,是由于两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上面一条多了一段或是下面一条少了一段,因此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或缺失,C正确;

D、根据题意,若在细胞分裂时图中染色体能正常分离和组合,配子中基因齐全即可育,图乙中配子若得到左上和右下未发生易位的染色体,或者是右上和左下发生易位的染色体,则配子可育,D正确。

故选A。

1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有专门的内分泌器官分泌具有调节功能的激素

B.赤霉素和脱落酸在对种子萌发的作用上具有协同关系

C.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植物生长与其诱导乙烯的产生有关

D.温特研究植物向光性时最早鉴定出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

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

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详解】A、植物没有专门的内分泌器官分泌植物激素,动物有专门的内分泌器官分泌具有调节功能的激素,A错误;

B、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因此赤霉素和脱落酸在对种子萌发的作用上具有拮抗关系,B错误;

C、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植物生长,同时诱导乙烯的产生,C正确;

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但是没有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D错误。

故选C。

【点睛】

14.细菌生物膜是指细菌粘附于接触表面,分泌多糖基质、纤维蛋白等黏质,将其自身包绕其中而形成

大量细菌聚集膜样物。

为评估鱼腥草素钠、红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研究者设置不同组合,将预先灭菌的盖玻片浸在适宜的菌液培养基中,使之形成生物膜,然后再分别置于4种加药或不加药的培养基中培养。

3天后观察并记录结果见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

药物组合及浓度

3天后观察的实验结果

1

不加药

盖玻片表面形成了厚厚的生物膜

2

1/4MIC红霉素

密集的生物膜被显著破坏,细菌数量较多,细胞间存在少量黏质

3

1/4MIC鱼腥草素钠

生物膜破坏严重,只剩下分散的细菌,细胞间黏质不易见

4

1/16MIC鱼腥草素钠+1/4MIC红霉素

生物膜破坏严重,细菌数量最少,细胞间无黏质

注:

MIC指最小抑菌浓度

A.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双层磷脂分子

B.盖玻片作为玻璃制品最适宜的灭菌方法是高温灼烧

C.盖玻片所浸的菌液培养基制备时要添加琼脂使之凝固

D.鱼腥草素钠和红霉素联合使用为药物减量增效提供选择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生物膜系统是指由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膜形成的。

2、灭菌是指在强烈的理化因素条件下,杀死物体内外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3、灭菌的常用方法

(1)灼烧灭菌法,例如:

接种工具

(2)干热灭菌法,例如:

玻璃器皿、金属用具

(3)高压蒸汽灭菌法,例如:

培养基及容器

【详解】A、由题干“细菌生物膜是指细菌粘附于接触表面,分泌多糖基质、纤维蛋白等黏质,将其自身包绕其中而形成的大量细菌聚集膜样物”可知,与真核生物的生物膜不同,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并不是双层磷脂分子,A错误;

B、盖玻片作为玻璃制品,最适宜的灭菌方法是干热灭菌法,B错误;

C、盖玻片所浸的菌液应采用半固体或液体,不能加过多琼脂使之凝固,C错误;

D、通过比较1-4组的3天后观察的实验结果表明:

鱼腥草素钠和红霉素联合使用为药物减量增效提供选择,D正确。

故选D。

15.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中枢神经系统调控免疫应答活动的主要途径之一,肾上腺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几乎对所有的免疫细胞都有抑制作用。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通过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糖皮质激素含量相对稳定

B.激素通过体液的定向运输分别定向作用于相关的靶器官

C.应激时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糖皮质激素分泌量增加抑制免疫功能

D.新冠肺炎患者适度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因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导致的免疫损伤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下丘脑受到刺激时,可通过分泌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引起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通过血液循环,ACTH可促进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的含量升高后,又可以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分泌,故可维持糖皮质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

【详解】A、下丘脑通过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引起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再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这体现了激素的分解调节,同时糖皮质激素的含量升高后,又可以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分泌,通过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维持糖皮质激素含量相对稳定,A正确;

B、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没有定向运输,B错误;

C、在机体受到突然的刺激,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作用,对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C正确;

D、适度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因此可抑制因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导致的免疫损伤,D正确。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

16.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胚胎或幼龄动物组织制成单细胞后需去除胰蛋白酶

B.细胞膜外表面糖蛋白是培养细胞发生贴壁的重要因素

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更换培养基的操作

D.宜在低渗溶液中用酶解法处理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

根据细胞类型的不同,可以把细胞工程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两大类。

【详解】A、将胚胎或幼龄动物组织制成单细胞后需去除胰蛋白酶,以免对细胞培养过程造成影响,A正确;

B、细胞膜外表面糖蛋白的存在导致了培养细胞贴壁生长的现象,B正确;

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更换培养基以实现脱分化、诱导生根和诱导生芽的过程,C正确;

D、宜在高渗溶液中用酶解法处理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D错误。

故选ABC。

17.果蝇的眼色遗传受多对基因控制,遗传学家对眼色为砖红色的野生型果蝇进行诱变,获得了多种眼色的隐性纯合突变体,为确定这些突变是否在同一基因位点上,将每种突变的纯合果蝇互相交配,它们子代的眼色被记录在下表中

白色

石榴红

宝石红

樱桃红

珊瑚红

杏黄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