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实践报告范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93876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站仪实践报告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站仪实践报告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站仪实践报告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站仪实践报告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站仪实践报告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站仪实践报告范文.docx

《全站仪实践报告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站仪实践报告范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站仪实践报告范文.docx

全站仪实践报告范文

全站仪实践报告范文

一.实习目的:

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

通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强对测绘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提高实际成图技能,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所用仪器设备

1、全站仪

全站仪是指能自动地测量角度和距离,并能按一定程序和格式将测量数据传送给相应的数据采集器。

全站仪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多,精度好,通过配置适当的接口,可使野外采集的测量数据直接进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或进入自动化绘图系统。

与传统的方法相比,省去了大量的中间人工操作环节,使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同时也避免了人工操作,记录等过程中差错率较高的缺陷。

全站仪的工作特点:

1、能同时测角、测距并自动记录测量数据;

2、设有各种野外应用程序,能在测量现场得到归算结果;

3、自动化数据采集,能实现数据流;

4、从高程测量的误差分析可得出结论。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不能因提高测距精度而相应提高高差测量精度,其施测精度远低于水准高程测量。

因此,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无法普遍代替水准高程测量。

只有在精度较低的高程测量中才可使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

外业数据采集:

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步步有检核”的原则。

每次作业顺序为:

1.确定测站点

确定测站点时,要尽量保证大的可视区域,同时还要保证有可通视的已知点。

所以,在实际作业时一般将测站点定在较高的地势,以避免经常迁站。

2.架设仪器

架设仪器时,要保证仪器架稳,一般是将三脚架的腿间距稍微放大些,保证平稳。

角度过大将导致全站仪过低,给观测带来不便,同时也影响观测员的行动;角度过小时全站仪放置不稳,存在仪器损害的潜在危险。

观测前要进行仪器的校验,对准已知点,以保证数据均为可信数据。

3.立棱镜

测量读数。

立镜时要保证镜竿尽量竖直,每个碎布点保持间距35-45米左右。

实际碎部点间距大多在35米左右,符合精度要求。

全站仪能够自动保存数据,读数较快。

一般

有两到三人负责立棱镜,其中两人同时立镜。

4.记录

本次数据一般由一人主测,另一人勾绘草图

5.测站点检验及校和

在测量一定点数(一般为300点)后或迁站时,要进行一次测站点检和。

检和方法为:

重测某一已知点(一般为后视控制点),检验两次误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如果误差超出范围则所测数据有误。

三、测量内容

\全站仪测量和其他测量仪器一样,首先是对中整平,先粗平再精平,过后开机按“菜单”键选择“测量功能”按对应的“F1”键进入测量模式。

水平角的测量:

按角度测量键,使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照准第一个目标A,设置A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照准第二个目标B,此时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即为两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其中在做角度测量时,望眼镜向左边转角度减小,向右边转角度增大。

角度偏差不少于10〃。

水平距离的测量:

测距前将显示器切换到距离界面,须将棱镜常数输入仪器中,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改正。

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大气的温度和气压而变化,15℃和760mmHg是仪器设置的一个标准值,此时的大气改正为0ppm。

实测时,可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大气改正值(也可直接输入大气改正值),并对测距结果进行改正。

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照准目标棱镜中心,按测距键,距离测量开始,测距完成时显示斜距、平距、高差。

其中距离偏差不小于5mm。

坐标测量:

首先在某一个创建的项目内,建站通过已知点测量,设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设定后视点的坐标。

设置棱镜常数。

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

而坐标测量的偏差不小于5mm。

面积测量:

类似于坐标测量,也需要创建一个项目,建站选择已知点那个命令,假定测站点的坐标和高差,输入仪器高和棱镜高,设定后视点的坐标和高差,瞄准地面点测量回车,再测某一块面积的拐角点,先瞄准第一个拐角点测量再编号,然后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瞄准其他拐角点测量回车。

在菜单的计算中选择各点的编号,在选择面积周长那个选项回车测量面积。

其中面积的偏差不少于2cm2。

对边测量:

当两个点之间的地形是不规则的,我们将选择对边测量的方法测量出斜距、高差、水平距离。

首先创建项目,到程序再按“4"按键回车,选择第三项(rsD),瞄准A测量再瞄准B测量。

最后显示斜距、高差、水平距离。

而对边偏差小于5mm

实习体会

首先感谢学校和老师给以了我这次参加工程实践的机会,经过这次实习,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

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

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

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

作为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

通过这次全站仪测量实习,加强了自身掌握数字测图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与内业作图方法,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数字测图在野外的运用,数字测图带来的不但是数据采集速度的提高,工作效率的增加,更加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明白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使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在实际中的运用,在学习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学会了分析数据。

实习期间每天都要操作全站仪,培养了我对全站仪的操作熟练程度,增加了我对测绘的热爱之情,与此同时,在实习中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人就应该不怕辛苦,要认真对待自己所测的每一个数据,每一件事情,只要这样自己才能够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无论你在什么岗位上均是如此。

通过内业实习的数据和作图,将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到了一起,又一次感受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更加培养了我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忙完一天的工作我们总是一起共同探讨今天的收获,共同解决今天遇见的问题。

也许生活就是一种态度,只要你认真面对它,你的日子总会充满阳光的

测量学实习报告

学校;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院系;测绘工程系

班级;123001

学号;xx30xx14

姓名;袁晨鑫

时间;xx,4,6

实习时间,xx年4月6日

实习地点,蘑菇云广场

实习小组,第三小组210宿舍集体

辅导老师,王老师

实习目的,

通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强对测绘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提高实际成图技能,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仪器,

1、全站仪,三脚架,尺垫,棱镜等

外业数据采集:

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步步有检核”的原则。

每次作业顺序为:

1.确定测站点

确定测站点时,要尽量保证大的可视区域,同时还要保证有可通视的已知点。

所以,在实际作业时一般将测站点定在较高的地势,以避免经常迁站。

2.架设仪器

架设仪器时,要保证仪器架稳,一般是将三脚架的腿间距稍微放大些,保证平稳。

角度过大将导致全站仪过低,给观测带来不便,同时也影响观测员的行动;角度过小时全站仪放置不稳,存在仪器损害的潜在危险。

观测前要进行仪器的校验,对准已知点,以保证数据均为可信数据。

3.立棱镜

测量读数。

立镜时要保证镜竿尽量竖直,每个碎布点保持间距35-45米左右。

实际碎部点间距大多在35米左右,符合精度要求。

全站仪能够自动保存数据,读数较快。

一般有两到三人负责立棱镜,其中两人同时立镜。

4.记录

本次数据一般由一人主测,另一人勾绘草图

5.测站点检验及校正

在测量一定点数(一般为300点)后或迁站时,要进行一次测站点检和。

检和方法为:

重测某一已知点(一般为后视控制点),检验两次误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如果误差超出范围则所测数据有误。

测量内容

[1]是对中整平,先粗平再精平,过后开机按“菜单”键选择“测量功能”按对应的“F1”键进入测量模式。

水平角的测量:

按角度测量键,使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照准第一个目标A,设置A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照准第二个目标B,此时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即为两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其中在做角度测量时,望远镜向左边转角度减小,向右边转角度增大。

角度偏差不少于10〃。

水平距离的测量:

测距前将显示器切换到距离界面,须将棱镜常数输入仪器中,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改正。

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大气的温度和气压而变化,15℃和760mmHg是仪器设置的一个标准值,此时的大气改正为0ppm。

实测时,可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大气改正值(也可直接输入大气改正值),并对测距结果进行改正。

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照准目标棱镜中心,按测距键,距离测量开始,测距完成时显示斜距、平距、高差。

其中距离偏差不小于5mm。

坐标测量:

首先在某一个创建的项目内,建站通过已知点测量,设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设定后视点的坐标。

设置棱镜常数。

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

而坐标测量的偏差不小于5mm。

实习体会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

通过这次全站仪测量实习,加强了自身掌握数字测图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与内业作图方法,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数字测图在野外的运用,数字测图带来的不但是数据采集速度的提高,工作效率的增加,更加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明白了在数据

采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使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在实际中的运用,在学习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学会了分析数据。

实习期间每天都要操作全站仪,培养了我对全站仪的操作熟练程度,增加了我对测绘的热爱之情,与此同时,在实习中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人就应该不怕辛苦,要认真对待自己所测的每一个数据,每一件事情,只要这样自己才能够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无论你在什么岗位上均是如此。

通过内业实习的数据和作图,将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到了一起,又一次感受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一.实习时间:

xx年4月

二.实习地点:

学校公路

三.小组成员:

组员:

_全站仪实践报告。

四.指导教师:

五.实习目的:

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的手段。

通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强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实习设备:

全站仪、棱镜、脚架、铅笔、图纸

七.实习内容

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由高级到低级”、“步步有检核”的原则,实行外业的碎部点测量。

测5个地貌

八.实习步骤:

1.确定测站点

确定测站点时,尽量保证大的可视区域,同时还要保证有可通过的已知点。

所以一般将测站点定在较高的地势,以避免经常迁站。

2.架设仪器

架设仪器时,要保证仪器架稳,一般是将三脚架的腿间距稍微放大些,保证平稳。

角度大将导致全站仪过低,给观测者带来不便,同时也影响观测员的观测;角度过小是,存在仪器损害的潜在危险。

观测钱要进行仪器的校验,对准已知点,以保证数据的精准度。

3.立棱镜

测量读数,立镜是要保证镜杆尽量竖直。

九、实习过程

1.我们把仪器架在操场的点,摆好仪器后,看光学对中器把仪器和地面点对中并升降两支脚架(另一只固定不动)使圆气泡居中,这就完成了对中整平。

旋转两个螺旋按钮,将仪器来回90度旋转使管气泡居中这完成了精平。

把棱镜放在看台上的点。

2.按开机键开机——按“菜单”键选择“测量功能”按对应的“F1”键进入测量模式——选择测站点,输入测视点点号QS和坐标、仪器的高,将仪器对准后视点的棱镜,并输入后视点的点好HS和坐标、棱镜高。

3.将仪器对准地物,依次按输入点号、按测量键。

五个地貌测量

仪器在已知点放好后,把测站及后视坐标给弄好,后视定向,检核之

后,新建一个文件(注意了有些全站仪在新建文件的时候分为测量文件与坐标文件)然后就可以采集数据了。

我们组测了一段公路,一个花坛,灯,一棵树,还有一个下水道井盖,采集好数据后,并制图。

测量的时候画了草图。

十、实习收获

实习期间操作全站仪,也使我对全站仪的操作熟练程度加深,学会了对地貌的基本测量,对制图也有了了解,采集数据速度也有了提高,增加了我对测绘的了解及兴趣,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测绘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在实习中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认真对待自己所测的每一个数据,每一件事情,这对我们以后做事有了一个很大的帮助。

全站仪

专业:

班级教导老师:

小组成员:

李小李学习李嘻嘻

日期:

一,实习目的:

理论需要实践来证明,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

通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强对测绘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提高实际成图技能,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所用仪器设备及成图软件:

1、全站仪

全站仪是指能自动地测量角度和距离,并能按一定程序和格式将测量数据传送给相应的数据采集器。

全站仪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多,精度好,通过配置适当的接口,可使野外采集的测量数据直接进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或进入自动化绘图系统。

与传统的方法相比,省去了大量的中间人工操作环节,使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同时也避免了人工操作,记录等过程中差错率较高的缺陷。

全站仪的测距模式有精测模式、跟踪模式、粗测模式三种。

精测模式是最常用的测距模式,测量时间约2.5S,最小显示单位1mm;跟踪模式,常用于跟踪移动目标或放样时连续测距,最小显示一般为1cm,每次测距时间约0.3S;粗测模式,测量时间约0.7S,最小显

示单位1cm或1mm。

在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时,可按测距模式(MODE)键选择不同的测距模式。

应注意,有些型号的全站仪在距离测量时不能设定仪器高和棱镜高,显示的高差值是全站仪横轴中心与棱镜中心的高差。

3)坐标测量

(1)设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2)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或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当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时,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后视方向的方位角,并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3)设置棱镜常数。

(4)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5)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6)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

三,注意事项

1)运输仪器时,应采用原装的包装箱运输、搬动。

2)近距离将仪器和脚架一起搬动时,应保持仪器竖直向上。

3)拔出插头之前应先关机。

在测量过程中,若拔出插头,则可能丢失数据。

4)换电池前必须关机。

5)仪器只能存放在干燥的室内。

充电时,周围温度应在10~30℃之间。

6)全站仪是精

本文: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