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样本09061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89990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样本0906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论文样本0906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论文样本0906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论文样本0906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论文样本0906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样本090613.docx

《论文样本0906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样本090613.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文样本090613.docx

论文样本090613

论文题目,居中,小二,黑体

氟维司群中间体9-氯-1-壬醇的合成

空一行

居中,四号,黑体

空一行

摘要

正文500~800字,小四号,宋体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

氟维司群(Fulvestrant)是一种新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作为绝经后妇女转移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二线药物,药效好,副作用小。

目前国内氟维司群原料药的市场售价为**万元/kg,表现出极好的市场前景。

氟维司群的结构包括母核和侧链两部分,……,合成也未见报道。

本文设计了……的合成路线。

建立了……合成方法。

……。

3-5个,中间用”,”号分开,小四号,黑体,按照外延层次由大到小排列。

空一行

关键词:

乳腺癌,氟维司群,合成,9-氯-1-壬醇

全选,设定固定行间距20磅

 

标题,小三号,ArialBlack字体,全部字母大写

Thesyntheticprocesseof9-Chloro-1-nonanol

四号,ArialBlack字体,首字母大写

asanintermediateofFulvestrant

(空一行)

正文400个左右实词,小四号,TimesNewRoman字体

Abstract

(空一行)

Breastcancerisoneofthedominatingmalignancyintimidatingwomen.Fulvestrantisanewkindofantibreastcancerdrug,whichistheestrogenreceptorantagonist.Ithasagoodcurativeeffectandfewlesssideeffectsasasecondlinedrugtocurepostmenopausalwomen’sadvancedandmetastaticbreastcancer.Nowitspriceisupto4,000,000RMBperkilograminChinaandhasagoodmarketprospect.

4,4,5,5,5-pentafluoropentan-9-chloro-nonylthioether,asthesidechainintermediateofFulvestrant,isnotsoldinmarket,anditssyntheticprocesseisnotreportedinreferences.Obviously,9-chloro-1-nonanolistheintermediateforsynthesizingthissidechainintermediateanditssyntheticprocessisnotreportedinliteratures,either.Inviewofthis,anewsyntheticprocesseforsynthesizing9-chloro-1-nonanolisgiveninthispaper.

Insteadof6-bromo-1-hexanol,3-bromo-1-propanolwasusedastherawmaterial.ThroughhydroxylprotectionusingTBDMSin98%yield,Grignardreactionin90%yield,couplingreactionwith3-chloro-1-propanolfor2.5hin78%yield,theproductofsilyletherwasobtained.Thehydroxyldeprotectionofthissilyletherisunderstudynow.Inaddition,theexperimentalresultsshowthatwhethertheinitiatorwasneededtobeaddedisdependantontheanhydrousdegreeofTHF;theaddingorderofreactantsforcouplingreactionclearlyaffectedthechemoselectivity.

(空一行)

全选,设定固定行间距20磅

首字母大写

3-5个,中间用”,”号分开,小四号,ArialBlack字体,排列顺序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Keywords:

Breastcancer,Fulvestrant,Synthesis,9-Chloro-1-nonanol

黑体,小二号,段前13,段后30

目录

摘要I

宋体,五号

AbstractII

第1章绪论1

1.1乳腺癌概况1

1.1.1乳腺癌发病机理1

这是由于缺失相应内容造成的,请勿模仿。

1.1.2乳腺癌治疗方案1

1.1.3乳腺癌治疗方法及药物1

1.2氟维司群2

1.2.1氟维司群基本信息3

1.2.2氟维司群已报道工艺合成路线错误!

未定义书签。

1.3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2章氟维司群中间体9-氯-1-壬醇合成路线设计4

2.1中间体9-氯-1-壬醇合成路线设计4

2.1.16-氯(溴)-1-己醇的羟基保护方法的选择错误!

未定义书签。

2.1.2格氏试剂制备条件的选择错误!

未定义书签。

2.1.3偶联反应合成条件的选择错误!

未定义书签。

2.1.4脱保护条件的选择错误!

未定义书签。

2.2中间体9-氯-1-壬醇合成方案初步筛选错误!

未定义书签。

2.3中间体9-氯-1-壬醇合成路线确定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全选,固定间距20磅

第3章实验部分5

3.1仪器与药品5

3.1.1仪器5

3.1.2药品5

3.2中间体6-氯-1-己醇合成的原料预处理5

3.3中间体6-氯-1-己醇的合成6

3.3.13-溴-1-丙醇的羟基保护6

3.3.2格氏试剂的制备错误!

未定义书签。

3.3.3偶联反应错误!

未定义书签。

3.3.4脱保护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4章结果与讨论7

4.1实验结果错误!

未定义书签。

4.1.1羟基保护错误!

未定义书签。

4.1.2格氏试剂的制备错误!

未定义书签。

4.1.3偶联反应错误!

未定义书签。

4.1.4脱保护错误!

未定义书签。

4.2讨论错误!

未定义书签。

4.2.1羟基保护错误!

未定义书签。

4.2.2格氏试剂的制备错误!

未定义书签。

4.2.3偶联反应错误!

未定义书签。

4.2.4脱保护错误!

未定义书签。

结论10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第1章

一级标题,黑体,小二,居中,段前13,段后30

正文,宋体,小四号

阿拉伯数字

绪论

二级标题序数顶格书写,后空一格接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黑体,三号,段前17磅,段后18磅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在城市已占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

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

北美、北欧是乳腺癌的高发地区,其发病率约为亚、非、拉美地区的4倍。

我国虽是乳腺癌的低发地区,但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

从卫生部“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癌症·2006)”获得了国际乳腺癌研究最新的数字。

每3分钟增加一名乳腺癌患者,每13分钟死亡一人。

发病率每年递增0.3%,而死亡率每年递减2.3%[1]。

说明药物对乳腺癌的治疗有一定功效。

因此,对其治疗药物的研发将有效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乳腺癌的治疗药物也将拥有开阔的市场前景。

三级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书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黑体,小三号,段前13磅,段后12磅

1.1乳腺癌概况

1.1.1乳腺癌发病机理

乳腺癌是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在各种内外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细胞失去正常特性而异常增生,导致超过自我修复的限度而发生癌变的疾病。

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其发病率高、颇具侵袭性但病程进缓慢、自然生存期长[2]。

全选,固定间距20磅

1.1.2乳腺癌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自然编号,一般序码宜用方括号括起,置于所引内容的末尾的右上角。

参考文献不能标注在标题上。

目前,随着乳腺癌的诊断方法的不断改进,同时妇女对乳腺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乳腺癌的生存率已有很大提高。

现在Ⅰ期乳腺癌的10年生存率可达90%,早期乳腺癌患者不但可以获很长期生存,而且可以保留乳房,无论是功能和美容都可以达到十分完美的效果,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从这一意义上说乳腺癌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某些中晚期患者通过综合治疗,亦可以延长生命[3]。

1.1.3乳腺癌治疗方法及药物

四级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书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黑体,小四号;段前13磅,段后6磅。

用于治疗乳腺癌的药物接近30种,约一半药物是在过去10年注册上市的,其中10种为近5年内上市的。

目前,乳腺癌的死亡率有所降低,空前活跃的药物开发也预示了乳腺癌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乳腺癌的治疗主要分为:

化疗和内分泌疗法[4]。

1.1.3.1化疗

乳腺癌的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一种应用抗癌药物抑制癌细胞的分裂,破坏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化疗方法是在20世纪初叶德国的近代治疗学家首先使用的名词,它包括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和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化疗。

抗癌药物经静脉注射或口服进入血液后,将随血流被运至周身,攻击体内隐藏的癌细胞将其破坏。

无论是身体什么地方存在有癌细胞,抗癌药物都可以将其全部破坏,所以有良好的全身治疗效果,是一种全身治疗方法。

乳腺癌主要化疗药物为:

紫杉类药物、烷化剂抗癌药、抗代谢化疗药物、抗生物化疗药物[5]。

……

抗生素化疗药物有多柔比星(阿霉素,ADM)、丝裂霉素(MMC)、顺铂(DDP)、长春花碱(VGR)、吡柔比星、异长春花碱等均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对乳腺癌细胞有较高的活性。

对乳腺癌的化疗包括:

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转移性乳腺癌的化疗[7]。

(1)辅助化疗

乳腺癌经根治性的切除后,为了进一步消灭体内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癌灶,会在手术后实施应用抗癌药物进一步进行治疗的辅助治疗方法,临床上称之为辅助化疗,亦称保驾化疗。

对辅助化疗的研究始于1958年,接下来近半世纪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了乳腺癌的术后辅助化疗能减少复发率和死亡率。

……

(2)新辅助化疗

将化疗时间提早到手术之前实施的方法,即术前化疗方法,称之为“新辅助化疗方法”。

新辅助化疗方法的主要优点是:

控制原发病灶,最大限度地使晚期肿瘤缩小,临床期别降低,以便能够手术切除或能够放疗。

此外,还可以控制微小转移病灶,癌瘤往往不是一个局部性疾病,应用手术治疗或手术+放疗的综合治疗后可使全身治疗推迟1~4个月。

……

(3)转移性乳腺癌的化疗

……

1.1.3.2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早在十九世纪末,人们已经开始应用双侧卵巢切除治疗绝经前晚期乳腺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三苯氧胺的问世成为乳腺癌内分泌药物治疗新的里程碑;九十年代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问世则使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近20年来,乳腺癌的内分泌药物治疗有了很大发展,随着新的调节体内激素水平的有效药物的出现,人们对乳腺癌的内分泌药物治疗的兴趣与日俱增,无论是作为乳腺癌术后预防复发转移的辅助治疗,还是复发转移后的解救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1.2氟维司群

1.2.1氟维司群基本信息

当在文中直接提及参考文献时,其编号应与正文排齐,不需要标在右上角

由参考文献[14]可知,氟维司群由AstraZeneca制药公司研发,以Faslodex作为商品名,Fulvestrant(氟维司群)作为通用名,于2002年4月25日FDA批准上市,2004年4月欧盟批准上市。

其化学名称为7-α-[9-(4,4,5,5,5-五氟戊亚磺酰基)壬烷基]雌体-1,3,5-(10)-三烯-3,17-β-二醇{7-alpha-[9-(4,4,5,5,5-pentafluoropentylsulphinyl)nonyl]estra-1,3,5-(10)-triene-3,17-beta-diol}结构式如下所示:

……

第2章氟维司群中间体9-氯-1-壬醇合成路线设计

新的一章,另起一页

2.1中间体9-氯-1-壬醇合成路线设计

中间体9-氯-1-壬醇(Cl(CH2)9OH),可用3碳和6碳通过偶联合成,即有下述两种拆分方案。

……

第3章实验部分

一般表一定有个表题

3.1仪器与药品

3.1.1仪器

表3-1实验所使用的主要仪器

所有表格采用三线表,三线宽度从上至下为1.5磅、1磅和1.5磅。

字体为宋体,五号,居中,数字和字母为TimesNewRoman.固定间距20磅。

仪器名称

厂家

型号

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

乐清市乐成电器厂

DF-10113

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

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SHB-Ⅲ

旋转蒸发议

TOKYORIKAKIKAICO.LTD

N-1000

恒温水浴锅

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

F5-H

气相色谱仪

SHIMADIUCORPORATION

GC-14C

3.1.2药品

表3-2实验所使用的主要原料

试剂

纯度

厂家

3-溴-1-丙醇

》97.5%

浙江联盛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二甲基叔丁基氯硅烷

AR

启东市三利化工有限公司

1-溴-3-氯-丙烷

》99.5%

山东默锐化学有限公司

四丁基氟化铵

》97%

浙江省仙居县医药化工实验厂

3.2中间体6-氯-1-己醇合成的原料预处理

干燥剂的干燥:

将氯化钙、分子筛、硫酸钠、氯化铜、氯化锂分别盛放在坩锅内,在200℃干燥30min。

二氯甲烷干燥处理:

通N2,在放有二氯甲烷的三口烧瓶内加入无水氯化钙回流1.5h,蒸出。

3-溴-1-己醇干燥处理:

在盛放有3-溴-1-己醇的试剂瓶内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密封。

……

3.3中间体6-氯-1-己醇的合成

3.3.13-溴-1-丙醇的羟基保护

反应中字母的大小需要调整与正文相匹配,字体为Arial,字号10.

干燥仪器并组装,通N2气排出三口圆底烧瓶内的气体。

加入3-溴-1-己醇2.73g(20mmol)和二氯甲烷(20ml)得橙黄色溶液。

加入咪唑(30mmol)后得乳黄色液体。

在冰浴条件下控制温度在10℃~20℃加入t-C4H9(CH3)2SiCl3.92g(26mmol),得到乳白色溶液,搅拌过夜(约15h)。

然后加入10ml水室温继续搅拌1h。

调水相PH=7(澄清)分液,以CH2Cl2(20ml)提取,合并有机相,以无水MgSO4干燥4h,减压蒸除溶剂。

用重量法计算,得到Br(CH2)3OSi(CH3)2C4H9-t半透明溶液4.86g(19.2mmol),收率约为96%。

用TLC监测纯度。

展开剂为:

乙酸乙酯:

石油醚=1:

3,碘显色,再用高锰酸钾显色。

……

其他图表实例:

………

3.4.3流动相的确定

图随文给出,先见文字,后见图。

也就是说,图不能放在文字说明的前面。

流动相中甲醇的比例很重要,对分析结果很大,随着甲醇体积分数增加,流动相的洗脱能力增强,保留时间减小。

本文选择甲醇:

水=1:

0的比例,在此条件下调节PH。

由可见,当纯甲醇下,峰形现脱尾现象,不适宜定量分析。

加入1%醋酸能得到较好的峰形,但随着PH的降低,保留时间增大,如图3-3所示。

直接拷贝出来的色谱图坐标的文字都太小,利用画图软件改为五号字,大小与图题相匹配。

图题和说明,说明写在图题的下方,五号宋体

表3-3和图3-5给出了十五碳二元酸单钠盐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由此可见,当温度小于60℃以下时,温度对十五碳二元酸单钠盐的溶解度的影响很小;当温度超过60℃以后,十五碳二元酸单钠盐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急剧增加,……

表3-3十五碳二元酸单钠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数据

温度(℃)

溶解度(g/L)

80

164.0

70

118.0

60

14.0

50

11.0

40

9.0

26

5.0

最好用origin画图,图中字的大小与五号图题相仿,图中变量要有单位。

变量可以用英文,也可用中文表示。

 

第4章结果与讨论

结论

本论文实验以3-溴-1-丙醇代替6-溴-1-己醇建立了9-氯-1-壬醇的合成方法。

实验以3-溴-1-丙醇为原料,用二甲基叔丁基氯硅烷(TBDMS)进行羟基保护、碘活化条件下制备格氏试剂、再与1-氯-3-溴-丙烷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以CuCl2和LiCl为催化剂偶联得到6-氯-1-己醇,其脱保护在进一步研究中。

结果表明,

(1)TBDMS的保护……;

(2)在制备格氏试剂时……;

(3)偶联反应中……;

存在问题及建议(可选)

本文对……,但是……,建议如下:

(1)反应……。

(2)反应产物的表征……。

(3)从TLC薄层色谱板中……。

(4)无水无氧操作一直是影响反应产率的主要因素……。

 

致谢

感谢…….。

 

参考文献

选中这四个字,黑体,小二,段后30磅,固定间距17磅

[1]杨云,冯卫生.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手册.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55-58.

正文取固定行距17磅,段前加间距3磅。

注意不要在一篇参考文献段落的中间换页。

汉字宋体,五号。

英文字请用NewTimesRoman.

[2]李开泉,陈武,熊筱娟,等.乌索酸的化学、药理及临床应用进展沙.中成药,2002,24(9):

709-711.

[3]邹盛勤,陈武,李开泉,等.30种省产天然植物中乌索酸含量的HPLC测定.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

(1):

22-24.

[4]孙晓飞,姚乾元.山植提取物对动物实验性高血脂的作用.山西中医,1988,4(9):

44-55.

[5]李贵海,孙敬勇,张希林,等.山楂降血脂有效成分的研究.中草药,2002,33

(1):

50-53.

[6]胡润生.日本对八味丸中抗糖尿病成分的研究.中成药研究,1982,

(1):

46-48.

[7]NiikawaM.Isolationofsubstancesfromglossyprivetinbitingthemutagenieityofbenzopyreneinbaeteria.MutatRes,1993,319

(1):

1-10.

[8]YoungHS.UrsolicacidinbitsaflatoxionB1-indueedmutagenieityinaSalmo-nellaassaysystem.BiolPharmBull,1994,17(7):

990-998.

[9]GuevaraA.AntimutagensfromPlumeriaacuminataAit.MutatRes,1996,361(23):

67-76.

[10]SubbaralnaiahK.Ursolicacidinbitscyclooxygenase-2transcriptioninhumanmammaryepithelialcells.CancerRes,1997,60(9):

2399-2404.

[11]LeeKH.ThecytotoxicprinciplesofPrunellavulgaris,Psychotriaserpens,andHyptiscapitata:

ursolicacidandrelatedderivatives.PlantaMed,1988,54(4):

308-315.

[12]MutoY.PresentstatusofresearchoncancerchemopreventioninJapan.JpnJClinOncol,1990,20(3):

219-225.

[13]SohnKH.Anti-angiogernicactivityoftriterpeneacids.CancerLett,1995,94

(2):

213-217.

[14]黄镜,孙燕,陆士新,等.芦笋有效成分熊果酸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5):

296-298.

[15]LathaPG.Modulatoryeffectsofixoracoeeineafloweroncyclophosphamideinducedtoxicityinmice.PhytotherRes,1999,13(6):

517-521.

[16]ArenddsMJ,WvllieAH.Apoptosis:

meehanismsandrolesinPathology.InvRevExpPath,1991,32:

233-254.

[17]BarryMA,behnkeCA,EastmanA.Aetivationofprogrammedcelldeath(apoptosis)bycisplatinotherantieancerdrugstoxinsandhyperthermia.BiochemPharmacol,1990,40:

2353-2362.

[18]KimDK,BackJH,KangCM,etal.ApoptoticactivityofursolicacidmaycorrelatewiththeinhibitionofinitiationofDNAreplication.IntJcancer,2000,87:

629-636.

[19]ChoiBM,ParkR,PaeH,etal.Cyclicadenosinemonophosphateinhibitsursolicacid-inducedapoptosisviaactivationofproteinkinaseAinhumanleukaemicHL-60cells.PharmacolToxieol,2000,86:

53-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