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8609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教案.docx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教案.docx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教案

第五单元《年、月、日》单元分析

本单元教学有关年、月、日和24时记时法的知识。

先通过年历来认识大月、小月,然后通过2005年2月至2016年2月的天数,再认识闰年和平年,结合练习中的习题了解季度的含义。

之后安排了24时记时法的认识,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此外,还结合教学内容简单介绍了计时工具和方法的发展历程以及有关时区和区时的知识。

1.为学生主动探索提供必要的素材。

教材编排时首先安排了一张生活中常用的年历。

通过让学生观察年历,发现和了解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通过对大月小月的区分,让学生发现记忆大月和小月的不同方法;然后安排了两张2月的月历,知道2月有29天或28天,并根据2月有28天或有29天,知道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让学生通过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知道平年和闰年的全年各有多少天,从而了解年、月、日的一些基础知识。

2.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

教材在编排练习时,既注意了知识的及时巩固,更注重知识的运用,强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通过“想想做做”、“你知道吗”以及“思考题”等栏目,将季度、闰年与平年、四季的划分、几种农作物生长情况等知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生活常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4.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学活动。

教材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来进行教学。

如,在教学24时记时法的认识以及计算经过的时间时,都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电视节目预报情境,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这样安排,可以有效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索思考提供支持,从而有助于学生逐步加深对24时记时法的感知和体验。

5.重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材在这部分内容中,注意结合有关知识,为学生提供更为方便的有关时间的知识。

一方面,以“你知道吗”的形式,介绍了人类计时工具和方法发展的大致历程,介绍在同一时刻世界不同地区的时间各不相同这一常识,并鼓励学生通过进一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区时和时区的知识,不断丰富对时间的认识。

另一方面,在“想想做做”中相机穿插大量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体验数学的文化价值。

6.注重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由于时间的概念较为抽象,教材在编写时,力求通过具体场景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感知和体验时间,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有关的时间观念。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以及季度等

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能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转换。

3.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解答一些求经过时间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掌握年、月、日的有关知识,会正确判断平年或闰年。

2.会正确计算一些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难点

1.理解和掌握年、月、日的有关知识,会正确判断平年或闰年。

2.能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的转换。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共6课时:

认识年、月、日3课时

24时记时法3课时

 

第五单元年、月、日(第1课时)

课题

认识年、月、日

(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至46页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小月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和大小月

的判断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

学的兴趣,接受政治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大小月的判断方法。

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创新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1.提问:

今天是哪一年的几月几日?

这里有哪几个新的时间单位?

关于年、月、日,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2.师:

还有一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们还不知道,今天我们

就来了解一下这些知识。

(板书课题,明确目标)

2、探究新知,巡回指导。

(一)通过观察,认识年历,探究有关大月和小月的知识。

1.提问:

你们知道一年有多长?

一个月有多长?

一日呢?

2.认识年、月、日。

(1)谈话:

地球绕太阳一圈是一年,月亮绕地球一圈是一月,地球

自转一圈是一天。

(2)出示2014年年历卡。

观察年历卡,数一数一年有几个月?

(板书:

一年有12个月)

提问:

每月的天数是一样的吗?

有哪几种情况?

每个月都有多

少天?

(31天、30天、28天)

(3)讨论:

31天的月份有哪几个?

30天的月份又有哪几个?

28天的是哪个月?

(4)提问:

谁能告诉大家,31天的月份有哪几个?

(板书:

31天: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30天的月份又有

哪几个?

(板书:

30天:

4月、6月、9月、11月)28天的是

哪个月?

(板书:

28天:

二月)

(5)填表(第45页)

(6)把表格里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

(7)小结:

不管哪一年有31天的都是1月、3月、5月、7月、8月、

10月、12月;30天的都是4月、6月、9月、11月。

它们是不

会发生变化的。

我们把每月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板书:

月)每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

(板书:

小月)

2月即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二月是个特殊月。

(二)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

提问:

一年中大月有几个?

小月有几个?

1.拳头记忆法

(1)谈话:

我们研究了大月、小月,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吗?

我们

古代的劳动人民特别聪明,想出了一种拳头记忆大小月的方法,

有同学会吗?

组织如下活动:

讲解: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注意两点:

①讲清数的方法;②数

到2月虽然在拳头的凹处,但2月不是小月。

学生伸出自己的左拳,跟老师一起数。

(2)电脑演示:

出示拳头示意图,小组同学尝试数出各月,再指名

数给同学看。

(3)提问:

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你会利用拳头帮助记忆大月和

小月吗?

(4)反馈:

凸起的月是哪几个月?

每月有多少天?

(1、3、5、7、8、

10、12,每月31天)凹下去的是哪几个月?

每月有多少天?

(2月28天,4、6、10、11每月30天)

2.儿歌记忆法

谁会用儿歌形式教给大家记住大月?

1、三、五、七、八、十、腊(十二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十一月),三十整。

平年二月28,闰年二月把一加。

3.记7月8月

要找大月你记住,

七、八俩月换着数,

七月以前找单数,

八月以后找双数。

三、互评互议,小结提升。

看来,记大、小月的方法比较多,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呢?

同桌相互

说一说。

4、精当练习,适度拓展。

1.小游戏。

(1)站起来游戏。

老师报的如果是大月,男生起立,如果是小月,

女生起立!

(2)猜生日游戏。

小红的生日比教师节晚一天。

小明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小月的第一天出生的。

小亮是9月30日的后一天出生的。

小芳出生在8月1日的前一天。

2.看来同学们掌握得不错,敢继续接受挑战吗?

(1)一年有365天。

()

(2)24个月就是两年。

()

(3)2011年5月30日是星期一,6月1日就是星期二。

()

(4)今年第一季度有90天。

()

(5)奶奶说不记得自己的生日,好像是11月31日。

()

(6)小明暑假在外婆家住了7月和8月整整两个月,一共62天。

()

(7)今天是10月30日,明天就是11月1日。

()

3.完成“想想做做”第1、6题。

引导学生了解一些重要的节日,比如:

国庆节、教师节、建党节、

植树节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4.完成“想想做做”第2、3题。

(1)出示题目,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在年历里圈出来。

(2)组织交流,并适时地进行一些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

(3)谈话:

你还知道哪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

在小组内交流。

小组交流后反馈。

5.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吗?

板书设计

认识年、月、日

(一)

大月31天1、3、5、7、8、10、12(月)

一年有12个月小月30天4、6、9、11(月)

二月28天或29天

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年、月、日(第2课时)

课题

认识年、月、日

(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7-48页例题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归纳的过程,知道平年、闰年及季度;记住平年、闰年的

天数;掌握判断平年与闰年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培养

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3.了解四季的划分,引发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激发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掌握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

学具准备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1.回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年、月、日的哪

些知识?

2.谈话:

小明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弟弟,他是2012年二月份出生的,

为了迎接弟弟一周岁生日,全家人都在精心准备着,小明也为弟

弟买了一份生日礼物,准备在弟弟生日那天送给他。

可他在2013

年的年历上怎么都找不到弟弟的生日。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

么回事吗?

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帮助小明解开谜团了。

(板书标题,口述目标)

二、探究自学,巡回指导。

1.探究活动一

(1)提问:

请同学们看2012年、2013年二月份的天数,你有什么

发现?

(同样是二月,但天数是不一样的)

(2)小明的弟弟应该是2012年哪一天出生的?

小结:

2012年2月的天数和2013年2月的是不同的。

小明的弟弟

应该是2012年2月29日出生的。

可2013年的年历上找不到2月

29日。

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

(3)问:

谁来说一说,2012年和2013年,哪一年是平年?

哪一年

是闰年?

2.探究活动二

观察1999-2010年的2月的天数,完成下面的问题。

(1)先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哪些年份是平年,哪些年份是闰年?

(2)你还有什么发现?

将你的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3)各小组在1999-2010年这12个年份中找平年和闰年,分工计算

这些年份除以4,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汇报归纳: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除以4没有余数

的是4的倍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三、互评互议,小结提升。

1.质疑:

“通常”是什么意思?

“一般”呢?

说明了什么?

(还有特

殊情况)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例如,2000

年是闰年,而2100年是平年。

2.闰年比平年多一天,为什么会多出来一天呢?

师陈述:

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实际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

当我们把每年看成是365天的话,这样每年都会多出来5小时48

分46秒。

我们可以估算一下:

5小时48分46秒看成是6时,这

样一年下来多6小时,2年多12小时,3年多18小时,4年就多

24小时了。

到第四年多出来的24小时也就是一天了,所以这一年

就要多算一天。

因为二月的天数最少,所以就加二月上,闰年的二

月有29天。

四、精当练习,适度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了解这些有意义的日子,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并会判断

是平年还是闰年。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引导学生明白4年过一个生日,说明他的生日一定是闰年的2月29

日。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问:

看了这个问题后,你知道了什么?

说明:

季度也是常用的时间单位,从每年的1月份起,3个月

为一个季度,一年有四个季度。

(2)独立解决问题。

(3)补充:

一年有四个季度,和通常所说的一年有四季:

春、夏、

秋、冬不是一回事。

4.适时引导学生了解:

“你知道吗?

五、全课总结,完善认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吗?

教学创新

板书设计

认识年、月、日

(二)

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除以4没有余数的

是4的倍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公历年

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年、月、日(第3课时)

课题

练习六

课型

活动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至50页。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年、月、日和统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

和合作意识,培养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

练习重点

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练习难点

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创新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谈话:

小朋友们,瞧,今天四个小朋友坐在一起谈话。

四位朋友都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生日,各说了一句有关自己生日的话,你们愿意猜一猜他们的生日各是几月几日吗?

(板书标题,口述目标)

二、探究自学,互评互议。

1.出示“练习六”第1题。

(1)先猜课本中小朋友的生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并确定是几月几日。

然后,

全班交流,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

(2)让同学猜自己的生日。

谈话:

大家都很聪明,猜出了课本中四位小朋友的生日。

你能想办法

让同学也猜猜你的生日吗?

先编一句话,暗示自己的生日,要想办法

增加一点儿难度,使别人不那么容易猜出来。

学生各自编一句话暗示自己的生日。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猜生日,并把猜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2.出示“练习六”第2题。

了解爸爸妈妈的生日分别是哪一天,在日历上圈出来,进行感恩教育。

3.出示“练习六”第3题。

制作今年某个月的月历。

在表中圈出节日、纪念日。

看看这个月应上

课多少天,休息多少天?

三、适度拓展,活动小结。

1.出示“练习六”动手做。

(1)四人一组做游戏,每次用长方形框出3个数,说出这3个数之间的

关系,并算出它们的和。

(2)竖着用长方形框出3个数,可以怎样框?

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并说一说怎样求它们的和?

(3)还可以框出几个数?

怎样框?

试一试,并在小组里交流。

2.了解你知道吗?

四、全课小结,知识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吗?

板书设计

练习六

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年、月、日(第4课时)

课题

24时记时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51-5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能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的转换,了解24时记时法的应用,进一步增强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的转换。

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创新

1、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同学们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什么时候播出吗?

让我们来看看节目预报吧。

提问:

怎么这里不是晚上7:

00?

而是19:

00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晚上7:

00就是19:

00。

(晚上7:

0019:

00)晚上7时和19时是同一时刻吗?

指出:

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他们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记时法。

像晚上7:

00这种记时法称为“普通记时法”(板书),像19:

00是“24时记时法”(板书)。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24时记时法”。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2、探究新知,巡回指导。

1.初步认识24时记时法。

(1)出示画面:

同学们,你们知道钟面上是几时吗?

这是在什么时候?

(板书:

深夜12:

00)

说明:

深夜的12时是旧的一天的结束,又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可以说成是新的一天的0时。

(2)继续演示说明:

24时记时法就是从这个时刻0时开始记时的。

新的一天开始了,仔细观察钟面:

时针停在8时,你在干什么?

时针转动了一周,回到了12时,这是什么时候的12时?

(中午)时针从0时走到中午12时,一共走了几小时?

(12个小时)(彩图演示)一天结束了吗?

(3)时针继续走,这时时针在钟面上走第几圈了?

时针回到了12时,这是什么时候的12时?

(深夜)时针从中午12时到深夜12时,走了多长时间?

(12个小时)(演示指针转动)一天结束了吗?

(4)谈话:

经过整整一天,时针转动了几圈?

(2圈)一共是多少小时?

(24个小时)谁能说一说,时针走第一圈就是从几时到几时?

时针走第二圈呢?

(5)根据学生发言归纳:

在一日(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

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探索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1)讨论:

24时计时法究竟是怎样计时的呢?

(2)时间彩条演示:

24时计时法,从深夜0时到中午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中午12时之后到夜里12时,时针指向的数要加上第一圈走过的12小时。

(3)举例:

上午9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几时?

那晚上9时呢?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1)探索把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

出示三幅图,先用普通计时法说说是几时?

再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

此环节主要让学生把钟面上的时间和彩条上的时间相结合观察得出结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

小结:

中午12时之前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计时就是钟面上的时间。

中午12时之后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计时就是钟面上的数字加上12,得到几就是几时。

提问:

深夜12:

00,用24时记时法还可以怎么表示?

你是怎么想的?

(2)探索把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

谈话:

刚才大家已经会把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那如果把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你会吗?

请问:

16:

00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什么时间?

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方法:

把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如果是12时之前的时间,在原来的时刻数前加上早晨、上午、中午即可。

如果是12小时之后的时间,要把时刻数减12时,再添上下午、晚上就是普通计时法。

4.系统感知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不同与互换。

(1)出示节目预报表:

提问:

观察两张报表,它们在表示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你能用24时记时法报一下这张节目单吗?

指名回答。

(3)你能用普通记时法报一下这张节目单吗?

指名回答。

5.想一想,16:

00是下午几时?

18:

30呢?

同桌说说你怎么想的?

6.及时巩固:

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说说他们都在做什么?

你能用24时记时法表示出来吗?

三、互评互议,小结提升。

1.活学活用。

想想做做第2题。

看车的通行标志,标志下面表示这段时间内此处禁止车辆的通行。

思考:

从上午几时几分到晚上几时几分这段路禁止汽车通行?

四、精当练习,适当拓展。

1.自我超越。

想想做做第3题。

提醒学生:

把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转换成用普通记时法表示,再考虑时针的位置。

2.能力提升。

(1)用请你来当节目主持人的形式进行。

男女生比赛,看哪一队播得更准确?

还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4题。

看着钟面想一想,这时你可能在做什么?

引导学生:

每个钟面所表示的时间可能是上午,也可能是下午;可能是白天,也可能是夜晚。

五、课堂小结,完善认知。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你有哪些收获?

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24时记时法

普通记时法24时记时法

上午7:

007:

00

上午8:

008:

00

中午12:

0012:

00

下午4:

0016:

00

下午6:

3018:

30

晚上8:

0020:

00

深夜12:

0024:

00(第二天的0时)

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年、月、日(第5课时)

课题

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53-5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培养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和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计算从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经过的时间。

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创新

一、复习导入,板题示标。

1.热身复习。

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上午7时下午2时30分晚上9时

中午12时晚上11时下午5时

2.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上午几时开始上第一节课吗?

几点几分下课?

一节课经过多长时间吗?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同探讨简单的时间计算。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二、探究新知,巡回指导。

1.整时段的时间计算。

(1)课件出示节目预报表。

提问:

请仔细观察节目表,你喜欢看哪个节目?

你知道哪个电视节目播放时间比较长?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问题:

“动画剧场”播放了多长时间?

引导学生观察“动画剧场”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同桌交流讨论,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全班反馈。

可能有以下方法:

①拨钟表的方法,走几格就是几小时。

②画图可知:

16-14=2(小时)

16:

00-14:

00=2(小时)(板书)

2.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的计算。

(1)提问:

“智慧树”播放了多长时间?

说说“智慧树”播放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

(2)出示时间线段图,在时间线段图上找出8:

10和8:

40。

你是怎样算的?

同桌相互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集体反馈。

可能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拨钟表的方法数方格求经过的时间。

②画图可知:

8:

40-8:

10=30(分)

3、互评互议,小结提升。

1.基础巩固。

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图片:

观察提问:

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再问:

每天的借书时间分成了几段?

你能算出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吗?

(2)组织学生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