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G桩基施工方案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7863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FG桩基施工方案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CFG桩基施工方案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CFG桩基施工方案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CFG桩基施工方案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CFG桩基施工方案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FG桩基施工方案要点.docx

《CFG桩基施工方案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FG桩基施工方案要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FG桩基施工方案要点.docx

CFG桩基施工方案要点

项目名称

CFG桩基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日期:

公司名称

1、工程概况1

2、施工方案1

3、项目部组织机构3

4、劳动力计划及主要施工机械计划5

5、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6

&确保安全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9

7、保证文明施工的组织措施10

8、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错误!

未定义书签。

9、施工总平面图错误!

未定义书签。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

1.2、建设单位:

1.3、设计单位:

1.4、监理单位:

1.5、工程地址:

1.6、工程规模:

楼号

桩数

有效桩长

桩间距

桩身强度

备注

1

:

509根

14米

1.5米

C25

局部1.2米

2

481根

15.5米

1.5米

C25

局部1.2米

3

447根

15米

1.5米

C25

局部1.2米

4

310根

14米

1.5米

C25

局部1.2米

5

283根

14米

1.5米

C25

局部1.2米

6

[556根

15米

1.5米

C25

局部1.2米

7

204根

14米

1.5米

C25

局部1.2米

8

405根

15米

1.5米

C25

局部1.2米

9

[372根

15米

1.5米

C25

局部1.2米

合计

3567根

由于天然地基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采用CFG桩进行地基处理,桩端持力层为第四层粉土夹沙层。

2、施工方案:

2.1、桩基施工方法:

2.1.1、桩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2.1.1.1、桩施工工序总体安排见附图1。

2.1.1.2、施工顺序:

采取东向西施工的顺序,依次施工。

2.1.2、施工准备:

2.3.2.1、详细了解场区的工程及水文地质以及其他情况;

2.3.2.2、施工场地要说求:

开工前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使其满足施工要求。

2.3.2.3、施工放线:

采用全站仪定桩位,轴线定位误差小于0.02m,并经甲方代表、监理人员复核、签字,用水准仪

附图1

 

测定施工场地的地面标高。

2.324、标高控制:

在施工现场设置标高控制点,分区分块测量场地标高,在施工图上注明,事先算出施工实钻深度,并在钻机架子上做出实钻深度标记。

2.3.2.5、技术交底:

技术科将施工图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3.2.6、安装钻机,组装设备。

2.3.3重要工序施工方法:

2.3.3.1、润滑砼管:

钻孔前用1:

1水泥砂浆润滑砼输送管及钻杆内壁。

2.3.3.2、钻机就位:

钻头对中,误差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并保证钻机钻架垂直度偏差在1%以内。

2.3.3.3、钻进:

根据施工图纸和地质资料,制定可行的进尺。

2.3.3.4、终孔:

在钻至设计桩底标高后,先自检后报监理双方复核无误后,可进行下步工序施工。

2.3.3.5、灌注成桩:

采用管内泵压砼工艺,当钻至桩底设计标高时,待混凝土进入钻杆同时,先预提升钻杆200-300使混凝土冲开钻门5-10秒后提升,。

提升速度控制在3米/分钟以内,保证钻杆内始终保持一定咼度的砼,防止提空,保证砼浇注质量。

2.3.3.6、砼试块制作:

每台设备每天随机取样一次。

3、项目部组织机构:

3.1、项目经理部的组成、分工及各职能部门的权限:

项目经理部的组成

姓名

分工及职能权限

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项目经理部的管理工作

技术负责人

负责整个项目的技术的管理,指导。

施工员(技术员)

负责施工现场平面管理、施工调度及内外协调;负责机械设备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

质检员

负责工程质量的检查、监督,进行分部、分项工程的自检评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QC小组的活动

安全员

负责做好经常性的安全生产宣传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材料员

负责编制材料供应计划、保管,监督送样员进行原材料的检验、化验、抽检

造价员

负责编制工程造价编与。

以及整个工程中工程量及费用的编制,审核。

资料员

负责整个工程中资料的编写,审核。

3.2、项目部机构安排(见下页附图4)

附图4:

项目部组织机构

4、劳动力计划及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4.1、劳动力计划:

劳动力计划见表4

表4:

一套设备桩基施工劳动力安排计划一览表

4工作分区

 

16

32

小计(人)

合计(人)

4.2、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本工程计划进两套设备,具体内容详见表5

表5:

桩施工机具一览表

设备名称

数量

工作内容

型号

长螺旋钻机

2台

成孔灌注

KL600B/C型CFG26

砼输送泵|2台

输送砼[HBT-60BHBTS-80

全站仪

1套

桩位放线

822A

水准仪

1套

测量高程

DSZ-32

电焊机

2台

■■■・

设备维修

・・・・・・“・・■」

300A

挖掘机

1台

1台

清理置换土

80

5、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5.1、质量目标及要求:

5.1.1、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是:

满足业主要求为宗旨,质量优良。

5.1.2、本工程的质量要求是:

5.121、垂直度按1%以内控制;

5.122、桩位偏差按0.1m以内控制;

5.123、桩径按-20偏差控制;

5.1.2.4、混凝土坍落度按180mm-220mm控制;

5.1.2.5、混凝土出场后的使用时间按6小时控制;

5.1.2.1、CFG桩的保护桩头按大于500mn控制。

5.2、确保质量的技术保证措施:

5.2.1、图纸审核:

施工前项目总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审核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切实领会设计意图。

5.2.2、技术交底:

技术人员对每项工程都进行技术交底,各施工队对无技术交底的工程项目不得施工。

5.2.3、测量定位放样:

拿到设计图纸后,及时对轴线、方向控制桩、水准基点进行复测、固桩工作。

5.2.4、桩位及标高控制方法:

5.2.4.1、桩位控制:

A:

根据轴线放出具体桩位,并作有固定标记,严格控制桩位。

B:

班前施工人员应自检桩位,并经现场质检人员复核。

5.2.5、材料实验:

本工程采用商品砼量约为6700m3,严格按照现行“试验规程”认真做好商品砼的试块留置和各种原材报告的收集工作。

每天留置一组试块。

拆模后放饮用水中养护。

以保证试块满足荷载实验要求。

砼原材及出厂合格证有砼公司提供,随后报验。

526、强度控制措施:

5.2.6.1、所用材料控制:

严把施工中所用材料进货关,所用商品砼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5.262、水灰比及坍落度控制:

每天抽查砼坍落度,及时调整水灰比。

5.2.7、不出现缩径、夹泥、断桩的保证措施:

5.2.7.1、泵送速度及钻杆提升速度控制:

根据地质情况确定合适的泵送速度为30mVh;提升速度为不大于3米/分钟。

5.2.7.2、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堵塞现象:

A:

控制好所用砼的和易性,严格控制施工配合比的水灰比;

B:

开盘前必须用水泥砂浆冲刷输送管道;

C:

控制好所用石材的最大粒径不大于是1/3的输送管内径;

D:

每4〜5根后清理排气阀,保证排气畅通;

E:

输送泵操作人员每根桩结束后应及清理输送泵进料斗入口处的积料:

F:

下钻深度应比预设进尺深20〜30cm,送料前先提起20〜30cm等待送料,这样确保钻头上的活门能顺利打开,等砼料确实进入钻杆内3米以上,再开始上提。

G选用公司特制的平开钻头,保证打开顺利。

5.2.8、隐蔽工程的检查签证:

隐蔽工程施工时,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后,方可进行下根桩的施工。

5.2.9、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质量保证体系:

针对本工程的创优目标,我公司建立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见附图4)和质量保证体

系,并制定了具体的质量保证措施。

5.2.9.1、组织保证: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责任体系,将质量责任层层分解下去,形成完整的责任制度。

附图4: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529.2、制度保证:

由项目总工牵头,详细定出各工序的操作规程。

5.2.9.3、技术保证:

严格执行国家的标准、规范、规程,认真检查工程所需的原材料的质量。

5.2.9.4、设备、材料、劳力保证:

5.2.9.4.1、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维修工作,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程度,避免由于机械设备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事故。

5.2.942、按规定对操作工组织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

5.2.9.5、检查落实措施:

工程质量检查,贯彻“自检”和“互检”制度相结合,做到层层工序做到质量谁施

工谁负责。

529.5.1、自检程序:

5.2.9.5.1.1、施工班组的每一个操作者对自己施工的工程应随时进行自检,发现有不

合格的及时汇报并返工,不留质量隐患。

5.2.9.5.2、互检程序:

5.2.9.5.2.1、施工班组或操作者所施工的工程应相互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处及时互相通报,加以改正。

5.2.9.522、项目经理或总工程师、专职质检员及时组织班组长、兼职质检员、操作者互相检查,促进"三工序"互检活动的开展(督促上道工序,搞好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

529.5.3交接检查程序:

5.2.9.5.3.1、树立为下道工序服务的思想,工序交接检查在双方自检的基础上进行,经抽查认定后方能办理工序交接手续,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办理交接手续。

5.2.9.532、班组内工序交接,由班组长或兼职质检员负责,班组间的交接必须由项目经理或专职质检员组织技术交接和手续移交。

5.2.9.5.4工程质量的量化检查:

对分部工程检查进行实测实量和观感检查。

实测实量为随机抽样检查,能以量定性的项目均要检查。

5.2.9.6、质量管理及检验的标准:

制定技术管理制度。

我们将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砼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等有关规范执行。

6、确保安全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6.1、安全管理目标:

杜绝一切公伤亡事故、火灾和交通等各类事故发生

6.2、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6.2.1、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同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从技术措施上保证安全生产。

622、在施工前组织安全技术交底。

并在施工中检查安全保证措施的执行情况。

623、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6.2.4、制定安全措施,保证机电设备、车辆、起重等设备的安全运行,配齐安全防护保险装置,建立加强检查、维修保养制度。

6.2.5、采购的劳动保护用品、漏电保护开关等,必须符合规格标准。

特别是漏电保护器、安全带、安全帽等,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6.2.6、各类用电人员必须执证上岗。

6.2.7、实行“一机、一闸、一箱”的原则。

6.2.8、严格遵守各种施工规范要求。

7、保证文明施工的组织措施

7.1、文明施工的组织措施、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

文明施工关系到施工现场周围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将严格按照“集中施工、快速施工、文明施工”的十二字方针,精心组织,文明施工。

7.1.1、建立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全面开展创建文明工地的活动。

7.2、文明施工管理办法:

7.2.1、组建文明施工小分队对施工现场、环保、疏导交通、护栏的整理及临近通道进行监察,以及排除污水及路障,确保平整、畅通、清洁。

7.2.2、施工内业资料齐全、整洁、数据可靠,办公室内按要求布置各类图表,及时反映现场状况及工程进度状况。

7.2.3、创建美好环境,在工地现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每天清扫处理。

7.3、加强施工管理、严格保护环境:

本工程施工位于市中心,我们将以保护环境、美化环境为原则组织施工。

7.3.1、施工作业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7.3.1.1、控制噪音污染:

施工中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噪音标准(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GB12523-90》,采取适当的措施使施工噪声控制在国家噪声标准极限内。

7.3.1.2、减少粉尘污染:

7.3.1.2.1、施工中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确保由于施工产生的空气悬浮颗粒(TSP)不超标。

7.3.1.2.2、在材料搬运过程中,可能产生粉尘的材料用水处理器喷洒水湿润。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8.1、工期目标及保证体系:

8.1.1、组织保证:

派有丰富施工经验、良好组织才能技术骨干,组织精干过硬的施工队伍施工。

8.1.2、制度保证: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充分发挥项目经理的工作才能。

8.1.3、技术保证:

运用网络技术,对整个工程进行系统化、规范化施工技术管理,严格按照基建程序组织各项工程施工。

8.1.4、设备、劳力保证:

采取动态管理措施,切实保证本工程所需各种设备和材料供应(特别是设备易损件,开工前备足)。

8.2、施工进度计划:

桩基工程计划于2014年3月21日开工,施工工期为50天

施工进度网络图

时间

内容

2〜3天

46天

1天

管理人员进场

测量放线定位

设备进场报验

设备安装调试

施工方案报验

—►

测量放线报验

—*

工程桩施工

资料整理

9、施工总平面图

9.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9.1.1、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9.1.1.1、施工现场在征地范围内进行布置,临时用地使用业主指定的区域

9.1.1.2、尽可能减少施工期间的相互干扰,并注意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噪音、污染影响。

9.1.2、平面布置:

计划一砼输送泵布置在场

地中,保证施工中泵送混凝土距离最近。

 

施工平面布置图

 

 

桩基施工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