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78289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0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讲座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专题讲座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专题讲座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专题讲座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专题讲座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讲座一.docx

《专题讲座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讲座一.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讲座一.docx

专题讲座一

原平一中高三地理讲座二气候专题

考纲: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新课标卷考情报告:

2013年4、5、6、9、10、1136

(1)、

(2)、32分

2012年6、37

(1)14分

2011年36

(1)4分

2010年2、9、36

(2)14分

气温

1、气温日较差

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14:

00)左右。

一天中,地方时12点时,太阳辐射最强。

但由于比热的差异,海洋上的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的时间都比陆地上的要晚。

2、气温年较差

气温年较差:

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高纬度大于低纬度(一方面纬度低的地方在一年内太阳高度的变化比较小,另一方面纬度越高昼长在一年内的变化也越大)

(2013高考题山东卷)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图3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读图回答5~6题。

6、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A6时B9时C12时D14时

例题:

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

(1)~

(2)题。

(2)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海冰覆盖面积年变化很大,其覆盖面积最大的月份应为

A.2~3月B.8~9月C.11~12月D.6~7月

3、等温线的分析和判断

根据等温线的数值递变规律判断南北半球。

全球气温自低纬向高纬递减,即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判断温差大小并分析原因。

等温线密,区域内温差大;等温疏,区域内温差小。

其温差大小往往与太阳辐射(太阳高度、日照时间)、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差异相关。

根据等温线走向分析影响气温变化的主导因素。

等温线走向大体与纬线平行,说明太阳辐射是影响气温高低的主要因素;与海岸线走向大体平行,说明海洋对气温分布的影响显著;与等高线走向一致,说明影响气温高低的主导因素是地势。

根据等温线弯曲分布情况来判断下垫面状况。

同一纬度二地相比,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说明气温高,向低纬凸出,说明气温低。

造成同纬气温高低差异的因素有:

海陆差异、地势起伏、洋流分布。

(2008上海卷)图3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

(1)

(2)图3

(3)A.南半球7月等温线               B.南半球1月等温线

(4)C.北半球7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等温线

(2010全国文综)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

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9(晴)18时。

监测结果如图2所示。

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4℃            B.12      C.16℃             D.18℃

 8.下午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 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

(2010浙江)读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

完成1~2题。

1.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

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甲盛行风、洋流B.乙纬度、地形

C.丙经度、地形D.丁盛行风、纬度

描述等温

线走向:

与海岸线平行;与某山脉平行;与等高线平行;与纬线平行;或南北走向;东西走向;东南-西北;西北-东南走向等。

(2003年高考文综浙江卷)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

“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

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图3,回答下列问题。

(2)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4、气温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原理: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纬度;

地形、地势;

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植被状况、洋流等);

天气状况。

(1)气温基本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等温线大致东西延伸,北半球南高北低,南半球北高南低。

(2)由于热容量差异,同一纬度气温夏季大陆高于海洋,冬季大陆低于洋,导致等温线发生弯曲,大陆上等温线1月前后向南弯曲(凸出),7月前后向北弯曲(凸出),海洋上相反。

(3)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故大陆上等温线向高温方向弯曲或出现低值中心,一般是受山地或高原的影响;等温线向低温方向弯曲或出现高值中心,一般为高大山脉背风(指冬季风)处或盆地地形。

(4)海洋上暖流经过,气温高,等温线向低值方向弯曲。

寒流经过,气温低,等温线向高值方向弯曲。

例题:

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

(1)~

(2)题。

(1)南极洲的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洋流C.太阳辐射D.大气环流

(2007广东卷)20.图10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等值线图,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B.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

C.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D.两地纬度差异大

5、逆温现象

①什么是逆温:

对流层的温度一般上冷下热,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或者地面上随高度的增加,降温变化率小于0.6°C,称为逆温现象。

即高空的实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理论温度。

②逆温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辐射逆温:

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间,地面很快辐射冷却,使贴近地面的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快,从而产生逆温现象。

这种逆温,在大陆上常年都可出现,尤以冬季最强。

B、平流逆温:

暖空气平流到冷的地面或冷的水面上,由于暖空气的下层受到冷地面或大气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小,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

这种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中纬沿海地区。

C、锋面逆温:

在锋面附近,由于冷暖空气的温度差比较大,暖空气爬到冷空气的上面,也会产生明显的逆温现象。

D、地形逆温:

在山谷盆地中,晚上较重的冷空气,沿山坡流动,聚集在山谷底部,谷底原来的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由此形成逆温,这种逆温一般发生在晚上。

还有一种情况是,冬半年冷空气在向低纬地区运动过程中,因冷空气较冷重,把地势较低的盆地和谷地地区填满,而盆地上空是暖空气,在盆地上空暖空气与盆地内冷空气交界的大气层形成逆温。

这种逆温现象发生在冬半年。

③逆温现象与大气污染

无论那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对大气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对流层大气局部上热下冷,大气层结稳定,阻碍了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易产生大雾天气,使能见度变坏,尤其是城市及工业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等。

(2013高考题浙江卷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

读图完成第1题。

.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A.①B.②C.③D.④

(2010山东卷)图2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

读图回答问题。

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2013新课标文综)(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

图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7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

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

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

(8分)

(3)论据:

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

(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

)(8分)

6、气候变暖对近代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存在冷暖干湿交替变化特点,地质时期以温暖期和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气温变化幅度较大(10-15℃;历史时期为温暖和寒冷交替出现为特点(5-10℃),气温变化幅度减小;近代气候以波动上升为特点。

目前气温上升既有自然原因,尤其是气温处于上升阶段,也有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

①对农业:

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大,农业产量增加,热带半干旱地区更加干旱,农作物减产,中纬度地区“谷物带”产量下降,高纬度面积小,世界农业总产量下降。

②对海平面和海岸带: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海水入浸,地下水盐度升高,导致土壤盐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和破坏港口设施,影响航运和水产养殖业。

③对生态系统:

全球变暖使大多数陆地生物不能适应变化,物种减少或消失,也影响海洋渔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

④影响工业:

限制产生温室气体的工业发展,鼓励耐高温干旱产品发展,鼓励节水节能技术发展。

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导致疾病发病率升高,范围扩大。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

17.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2011年高考江苏卷)图1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

读图回答1~2题。

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

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C.黄赤交角变大D.全球气候变暖

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7、气温特点的描述

气温特点要从气温高低、气温年较差、气温日较差方面去描述

(10年海南卷地理)

21.读图7,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

(10分)

 

降水

1、降水的形成条件

水汽、凝结核、冷却

2、降水的类型

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

(2008上海卷)图1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

A.锋面雨     B.对流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

(2009广东卷)我国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冬、春两季有时出现较长时间的连续降水。

与此直接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快行冷锋B.准静止锋C.暖锋D.反气旋

3、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①大气环流(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季风环流)

②海陆位置

③地形

④洋流

④人类活动

(2013天津文综)读图1,回答第1题。

1.下列曲线图,正确反映图气流运动过程中气温、降水可能性变化趋势的是

(2013高考题重庆卷)图1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1回答1~3题。

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海距离B.地形条件C.局地水域D.植被分布

【2013.新课标卷II】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6~8题

6.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

7.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2010新课标卷)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

(2)自2009年冬至20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3)20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A.气旋缓慢过境

B.冷锋缓慢过境

C.反气旋缓慢过境D.暖锋缓慢过境

(2009海南卷)图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mm。

图3示意四地气温年内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D.洋流

2.图3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3.乙地位于亚热带的()

A.常绿阔叶林带B.草原带C.常绿硬叶林带D.荒漠带

4、降水特征描述

降水降水特征从降水总量、季节变化、雨季长短等方面描述。

 

“不同地区的气候要素比较”的分析方法

(1)对两地气温的比较方法

主要从最低气温、最高气温的高低和出现的时间、气温的年较差、年均温、差异原因等方面进行解答;

(2)对两地降水的比较方法:

主要从降水总量的多少、雨季的长短、季节分配和形成原因等方面进行解答;

(2013浙江文综)36.根据下列材料,完成

(1)(3)题。

(30分)

材料一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10分)

(3)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10分)

甲(37°48′N)

乙(36°54′N)

1月气温(℃)

9.3

4.7

7月气温(℃)

17.1

25.7

 

(2013天津文综)13.(26分)结合图文材料。

回答问题。

(2)a、b两城市均位于热带草原气候。

a城市降水特点与b城市相比,有何不同(两气候统计图中左为a城市,右为b坡市)?

为什么?

请据图探究并说明。

(8分)

 

12.(2007·全国文综Ⅱ)读下图,回答

(1)~

(2)题。

(1)图示地区主要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2)导致该地区气候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洋流

C.地形D.大气环流

解析:

该地区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属于东非高原。

由于地势较高,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降水较少,属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

(1)B

(2)C

(2008广东卷)某地房屋墙壁很厚,门窗多达二至三层。

该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B

 

13.(2007·全国文综Ⅱ)下图表示甲、乙两地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甲地为中亚某地(46°N,62°E),乙地为我国吉林省某地(44°N,125°E)。

 

甲地属于________气候,对种植玉米不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适宜发展的农业为______。

乙地属于________气候,对种植玉米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的玉米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的__________平原。

解析:

甲地一月平均气温为一13℃左右,七月平均气温为250℃左右,年较差达38℃左右。

年降水量只有200多毫米,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乙地气温年较差虽然可达40~C:

左右,但年降水量可达700毫米左右,属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

温带大陆性降水少(干旱)畜牧业温带季风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有利于玉米生长松嫩

14.(2O07·全国文综I)读甲图回答

(1)~(3)题。

(1)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A.TBQC.RD.S

(2)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

A.TB.QC.RI]LS

(3)在乙图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P地相符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解析:

(1)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在澳大利亚的东部沿海,分布着东澳大利亚暖流,故东部的R地受暖流的影响明显。

(2)“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是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澳大利亚西南角的Q地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气候。

(3)由图可知,P地位于澳大利亚的中部,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因此对应于降水较少、气温较高且季节变化显著的①。

答案:

(1)C

(2)B(3)A

(2007全国Ⅱ卷)读图3,回答8~9题。

8.图示地区主要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9.导致该地区气候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洋流

C.地形       D.大气环流

1.(2004年湖南)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

(1)~(3)题。

(1)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A.上海莫斯科孟买B.上海罗马孟买

C.北京罗马雅加达D.北京莫斯科雅加达

(2)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大陆西岸B.大陆东岸C.大陆内部D.赤道地区

(3)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B.亚寒带针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分析: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分布及对应自然带。

解答:

(1)由表中数据分析城市①1月均温5℃,7月29℃降水夏季多,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城市②1月均温11℃,7月27℃降水量集中在1月应为地中海气候,城市③1、7月均在20℃以上,降水集中夏季,干湿季分明应为热带季风气候,此三种气候对应城市应为B选项:

上海、罗马、孟买,故选项B正确。

(2)城市②所属气候即地中海气候应分布在大陆西岸,故正确选项为A。

(3)城市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故D选项正确。

[注意]气候类型判断及分布。

19.(2008年广东卷)某地房屋墙壁很厚,门窗多达二至三层,该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解析:

B由于该地房屋墙壁很厚,且门窗多达二至三层,主要起到保温的作用,据此可推测为温带的气候,在冬季时,气候寒冷,房屋需要保温。

 

.(2013高考题新课标I)(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

图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7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8分)

(2)推测攀枝花1月份天气特征。

(6分)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

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

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

(8分)

【答案】

(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8分)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6分)

(3)论据:

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

(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

)(8分)

【命题立意】本题以中国区域图为背景考查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天气状况的分析、大气污染的成因等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结合已知信息读图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难度适中。

【解题思路】

(1)由攀枝花周边地形图可知攀枝花位于河流谷地,北部为山地,冬季能够阻挡北方冷空气,使得当地气温偏高;由于地处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的过程中气温升高,所以攀枝花1月份气温较高。

(2)由于地处谷地,受冷空气影响小,盛行下沉气流,可推出1月份攀枝花多睛朗天气,风力较小,气温较高,变化小,较稳定。

(3)攀枝花是典型的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工矿城市,工业及城市交通排放的废气较多;又由于地处谷地,地形封闭,盛行下沉气流易形成逆温,使得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所以该市虽然冬季气温较高,但空气污染可能较为严重,不适宜打造“避寒之都”。

 

.((2013高考题四川卷)26分)图6和图7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6图7

(1)选择图6和图7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

(6分)

(2)据图6和图7,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

(10分)

(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10分)

【答案】13题:

(1)(6分)

图6:

图示地区域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地区偏低2-4℃)(2分);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2分);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2分)。

图7:

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分);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2分);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1-2倍(2分)。

(2)(10分)

西部平原地区(2分);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2分);降雪(水)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2分);积雪量大(2分);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2分)。

(3)(10分)

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2分);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2分);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2分)。

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2分);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2分);不利于作物生长。

【命题立意】本题首先通过距平这个概念考查了学生对地理信息提取的能力,接着又通过等值线图考查学生的地图判读能力,考查学生准确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从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来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从而考查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本题看似简单,其实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难度较高。

【解题思路】解题的第一步是完整提取地理信息,由题干可知地点是东北地区,时间为冬春季节,距平指与同期多年平均相比的差值;由图例可知气温比常年同期低,降水比常年同期多;同时也可读出气温及降水距平的地区差异,西部地区气温更低,降水更多;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可知西部地区为平原,地势平坦。

影响地表径流的速度。

这样就能够顺利的解答1、2小题了。

第3小题,应当明确是从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两个方面去思考和分析“气温比常年低”和“降水比常年多”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