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乡镇企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76418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乡镇企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乡镇企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乡镇企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乡镇企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乡镇企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乡镇企业发展规划.docx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乡镇企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乡镇企业发展规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乡镇企业发展规划.docx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乡镇企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乡镇企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乡镇企业局产业指导处

(初稿)

2005年11月20日

 

为了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实现到2010年,北京市领先差不多实现农业现代化,使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特制定本进展规划,用于指导乡镇企业加快改革与进展步伐,深入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实现农村工业化。

一、估量“十五”末京郊乡镇企业进展状况

“十五”以来,北京市乡镇企业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经济进展政策,认真贯彻执行北京市委、市政府6号文件精神,大力进展二、三产业,取得了令人鼓舞成效。

(一)“十五”时期要紧进展目标完成状况

全面超额完成规模、效益进展目标

运算单位:

亿元、万人

项目

2005年

规划

2005年估量

实现

实现

比2000年增长(%)

十五期间

年均递增(%)

比规划增减(%)

总收入

2000

2420

152.3

20.3

21.0

利润总额

140

165

161.9

21.1

17.9

增加值

480

505

140.5

19.2

5.2

资产总额

1500

2225

160.2

21.1

48

出口产品

交货值

84

125

140.4

19.2

48.8

工业增加值

190

254

126.9

17.7

33.7

职工总数

117

142

41.6

19.2

21.4

三大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估量完成情形

按增加值运算,2005年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将达到1.2∶62.1∶36.7。

与2000年产业比重1.9∶66.3∶31.8相比,第一产业减少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减少4.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4.9个百分点。

与规划中的三产、一产和二产年平均递增幅度递减打算相比趋势相同,而第二产业增幅较大。

从增长幅度上来看,由于北京进行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农业企业减少,新建或扩建商业企业的在建项目多,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效益滞后,农业企业、商业企业低于规划目标,其余各行业指标均超过规划目标。

运算单位:

亿元

项目

2005年

规划

2005年估量

实现

实现比2000年增长(%)

十五期间

年均递增(%)

比规划增减(%)

第一产业

11.5

6

50.0

8.7

-47.8

第二产业

249

314

125.9

17.7

26.1

工业

190

254

135.2

18.6

33.7

建筑业

59

60

93.5

14.2

1.7

第三产业

219.5

185

176.1

22.6

-15.7

交通运输业

34

40

166.7

21.2

17.6

批发零售业

82

59

145.8

19.8

-28.0

旅行饮食服务业

67

67

252.6

37.0

0

其他企业

36.5

19

100.0

18.5

-47.1

3、资产总额增长远远高出打算目标

据估量,到2005年乡镇企业拥有资产总额2225亿元,比2000年增长160.2%,2000年—2005年的年平均递增率达到21.1%。

其中固定资产原值达到938.3亿元,比2000年增长138.67%,年平均递增19%;固定资产的净值达到734.9亿元,比2000年增长151.93%,年平均递增20.3%。

(二)“十五”时期经济进展的要紧特点

全市乡镇企业习惯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坚持进展,深化改革,主动推进两个全然性转变,以解决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矛盾为重点,以重组促转制、促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并以乡镇企业群为重要进展载体,在调整结构中实现质的飞跃。

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产业结构日益合理,都市型工业加快

“十五”以来,本市乡镇企业按照产业进展规划和自身优势,主动查找进展空间和经济增长点,加大产业、行业结构调整力度,并取得十分明显的成效。

其要紧表现在:

一是出口产品连续保持稳固增长。

估量2005年出口产品交货值125亿元,比2000年增长140.4%,年平均递增19.2%。

二是农产品加工(按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统计分类运算,要紧包括食品饮料工业,纺织工业,服装鞋帽工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行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估量实现增加值比2000年增长50.4%,比集体工业企业的增长幅度高出12.7个百分点,比重提升2.9个百分点。

其中食品饮料工业估量比2000年增长135%,比集体工业企业的增长幅度高出97.3个百分点,比重提升6个百分点。

三是新兴工业增长迅速。

医药化学工业估量比2000年增长88.8%,比集体工业企业的增长幅度高出50.1个百分点,比重提升3.6个百分点。

四是传统机械电子和文化工艺品业仍呈稳步增长之势。

五是不符合首都经济进展特点的行业负增长或增速减缓,比重明显下降。

纺织工业,采掘工业,建材工业的比重下降4.9个百分点。

2、规模企业成为进展的中坚力量

十五期间,规模企业稳步增长,奉献率大。

2005年估量其企业个数达到3098个,年平均增长10.33%,比整体乡镇企业年均递增率8.31%高出2.02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153.3亿元,年平均增长22.11%,比整体乡镇企业年均递增率14.83%高出7.28个百分点,比重提升18.76个百分点。

估量占企业总数1.75%、占职工人数28.04%的规模企业,对新增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增加值的奉献率分别达到45.51%、34.40%和34.73%。

3、规模以下企业进展迅猛

规模以下企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镇企业连续快速进展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估量职工人数达到97.7万人,年平均增长7.84%,比规模企业年均递增率2.05%高出5.79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1423.3亿元,利润总额119.0亿元,增加值357.9亿元,平均递增分别为22.6%、24.45%和24.15%,比规模企业分别高出0.5、1.96和4.81个百分点。

4、资本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京郊乡镇企业连续实施高起点、大范畴、宽领域的重组引资战略。

估量“十五”期间京郊乡镇企业重组引进千万元以上的企业?

个,总投资?

亿元,实际到位资金?

亿元,其中对方到位资金?

亿元,占?

%。

由于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投资方式由过去的集体单一投资,转变为投资主体多元化,迅速地增加了郊区经济总量。

5、外向型经济快速增长

“十五”以来,乡镇企业面对猛烈的国际、国内竞争新形势,利用WTO新机遇,采取主动的调整结构、开拓市场、招商引资和引进技术与人才等应对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估量2005年可实现出口产品交货值125亿元,年均递增19.2%。

其中符合乡镇企业特点的食品类、矿产类、土畜产类和轻工类产品增长幅度超过整体增幅,其增幅分别是89.95%、56.4%、55.14%和25.94%;机械类、化工类、纺织服装类年均增幅在22.09%-17.06%之间。

估量十五末,食品类、土畜产类、矿产类、轻工类稳步增长,服装纺织类、机械类和化工类比重有所下降,工艺品类呈负增长趋势。

出口产品的支柱行业是纺织服装类、食品类、轻工类和机械,这四类产品的合计比重达到82.01%。

“十五”期间,全市乡镇企业利用外资协议总金额累计已达?

亿美元,外商投资额?

亿美元。

其中,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为?

亿美元和?

亿美元,分别是“九五”期间同口径?

亿美元的?

倍;投资范畴由工业为主,向第三产业扩大;在投资重点上,高新技术产业和仓储物流业出现出专门强的吸引力。

估量2005年年出口交货值超过500万元以上企业可达到?

家,实现年出口交货值?

万元,占全市乡镇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的?

%。

企业出口平均规模?

万元,与2000年相比提升了?

%,成为出口增长的主体力量。

6、对农民就业增收作出新奉献

估量2005年末,近郊乡镇企业拥有职工143万名,“十五”期间增长41.6%,年平均递增7.1%。

估量2005年乡镇企业职工工资总额达到166.4亿元,年均递增17.86%。

2005年人均工资1.23万元/年,比2000年的0.72万元/年增长70.8%。

(三)“十五”时期经济进展存在的要紧咨询题

“十五”期间,乡镇企业行业结构得到优化和调整,但经济总量不足,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占农业人口的比重偏低;企业规模偏小,附加值低的产品所占比重仍较高,出口产品比重偏低,各区县的特色产品较少,产品结构雷同。

二、“十一五”时期乡镇企业进展的指导思想、要紧任务、奋斗目标和进展环境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本市乡镇企业进展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市委、市政府有关进展乡镇企业一系列指示与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进展循环经济理念,树立全面、和谐、可连续的科学进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而进展乡镇企业。

坚持城乡统筹进展方针,以建设都市型工业为重心,大力进展创新型、节能型的农村二、三产业,为探究具有首都特色的新型农业工业化道路发挥政府作用,营造优良进展环境。

坚持促进农民就业与增收,农业进展和农村稳固,拓宽农业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为要紧任务,为实现农民富裕,农村繁荣做出新奉献。

(二)要紧任务

乡镇企业要以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动身点,以提升乡镇企业整体素养和增强乡镇企业的国内、国际竞争能力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符合首都经济进展方向为前提,加大整合资源工作力度,发挥首都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进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行业与产品。

按照“五个统筹”和“五个坚持”的要求,搭建好乡镇企业与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乡镇企业与国际产业梯度转移、乡镇企业与农民增收的三个承接平台,实现乡镇企业立足“三农”,服务“三农”,全面、和谐和可连续的进展,为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就业做出新的历史性奉献。

(三)进展目标

1、要紧经济指标目标

2010年规划实现(亿元)年均增长

总收入456513%

利润总额28111%

增加值89012%

出口产品交货值23013%

工业增加值44812%

乡镇企业职工人数163万人(比2005年增加20.4万人)

2、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按增加值运算,预期2010年乡镇企业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为0.8%、54.2%、45.0%。

其中:

农业达到7亿元,年均递增3%;工业达到398亿元,年均递增9%;建筑业达到84亿元,年均递增7%;交通运输业达到82亿元,年均递增15%;批发零售业达到164亿元,年均递增23%;旅行饮食服务业达到123亿元,年均递增13%;其他达到32亿元,年均递增11%。

3、资产总额与重点项目投资目标

到2010年,预期乡镇企业资产总额3446亿元,比2005年增长54.8%,年均增长9%。

“十一五”期间,以调整产业、行业和产品结构为目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8亿元。

(四)进展环境

从宏观进展环境上看,知识经济的快速进展,为内涵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制造了条件;全球化及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展趋势和加入WTO承诺的全面履行,为京郊乡镇企业连续坚持外延式和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并重的原则,在更大范畴内和更高层次上与国际接轨,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改造现有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环节,提升知识效益比重,为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与两个资源,达到最佳配置,快速进展制造了必要条件。

从政策环境上看:

经济领域要坚持全面、和谐、可连续的进展观,要按照“五个统筹”和“五个坚持”的要求进展,专门在农业调整结构,农村进展二、三产业,以及解决农民就业与增收咨询题上,乡镇企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亦为进展乡镇企业制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确保目标实现的要紧措施

(一)加大五个方面结构调整的措施

本市在“十一五”期间,着力对乡镇企业的区位布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五个方面加快调整,力争达到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产品更新和优势突出的目标。

1、区位布局调整

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引导乡镇企业在小城镇区域内以园区为中心集中进展,在北京要重点进展10个乡镇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基地、44个农民就业产业基地、9个乡镇工业区(园),力争形成区位布局合理、功能设施配套、集聚效应明显、优势特色突出的乡镇企业园区新格局。

要抓好乡镇企业在小城镇区域内的进展规划和园区内的土地平坦、给排水、道路、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境卫生、科教文化和污染治理等公益事业建设,为企业的进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引导和鼓舞各类投资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乡镇企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投资、建设、经营和治理。

引导和鼓舞现有乡镇企业向园区集聚,引导和鼓舞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和周边都市进展。

对集聚进展,形成“块状经济”的乡镇企业群在企业创办、土地征用、税费缴纳、信贷、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适当优待,提升乡镇企业产业集合度,进而发挥其集合效应,壮大城镇经济,营造吸取富余劳动力的载体,促进农业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实现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中进展相互依靠,和谐进展的新格局。

2、产业结构调整

与京津冀经济圈的经济进展相结合,与首都经济进展相结合,着重改造第一产业,优化第二产业,进展第三产业。

(1)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的调整方向是:

①建立一批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的原料生产基地,使其为加工企业而种,为加工企业而养,成为龙头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

②培养扶持一批农业企业的科技孵化基地,使其成为提供籽种的集散地。

③进展完善一批休闲、观光农业,为进展休闲旅行业制造条件。

(2)第二产业

工业企业

进展工业是规划期调整的首要任务,本着“整合资源、改造提升”的方针,以进展都市型工业为重心,加快进展农产品加工业,主动进展高新技术产业,适度进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进展的主导行业和产品是:

①农副产品加工业是乡镇企业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首都市场优势的重点行业之一,是吸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要紧途径,是加快进展的重点工业行业。

在农副产品加工业中,要紧进展奶业、屠宰及肉类加工业、豆制品业、果蔬加工业、休闲食品业等以食品加工为主的细分行业,建立以农业为基础、以食品加工为龙头的现代食物产业体系;以供应食品加工企业绿色、有机原料为主体的原料生产基地。

满足中高档消费需求为要紧方向的系列食品和医疗保健产品,供给城乡居民多样化的系列生活食品;供应出口的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的系列食品。

②机械电子、食品加工机械是我国的薄弱行业之一,也是我市需要着力进展的重要行业之一。

要大力进展食品加工机械、包装、贮运技术,营建集科学研究、工业生产、使用培训、售后服务为一体的食品加工机械基地,使其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汽车工业要紧进展为福田农用车,现代轿车和马上生产的北京奔腾等汽车的配套产品;电子类要紧进展电子、通讯产品的配件,形成食品机械、汽车配件和电子产品配件的三大类生产基地。

③医药化工业:

要紧进展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工程塑料及深加工产品、石化综合利用产品等精细化工类产品,拟于房山科技园区建立32.5平方公里的石油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基地。

大力进展农用生物菌肥、复合肥、专用肥、杀虫剂等产品,满足扩大有机农产品的需要;大力进展中成药和西药中间品产品,满足传统中药和新型医药产品的需要。

④建材行业:

大力进展新型节能门窗,玻璃幕墙,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等产品,建立新型建筑材料生产基地。

大力进展习惯现代生活品质要求的自然、安全环保的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家居厨卫、家具产品。

⑤文化工艺品业:

紧紧围绕旅行产业、会展产业和教育产业,重点进展旅行产品、广告展具产品、教育书刊和教育用品。

建筑业

建筑业是乡镇企业重点进展的支柱产业。

规划期内,差不多进展方向是与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道路交通建设相结合,组建以建筑业为龙头,有关企业为辅的产业链。

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满足市场需求。

(3)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提供农民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进展第三产业是规划期内的要紧任务之一。

“十一五”期间要紧进展的重点行业:

旅行饮食服务业:

围绕近郊的观光农业、人文景观、休闲场所和远郊区的自然景点、景观、教育基地,以旅行乡(镇)、村、户为单位,以吃、住、行、游、娱、购、教为要紧内容,开展以民俗游、风景游、红色游、知识游等有特色的专项旅行项目,形成产业,繁荣农村经济。

商贸流通业:

与北京市绿化隔离二、三产业用地建设、11个新城建设、8个都市职能中心、33个中心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首都人口多,消费水平高的特点,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多的科研优势,23个奥运场馆与众多的体育健身设施资源,大型、高档的展览资源,加快建设集散能力强、辐射范畴广、交易规模大、治理水平高的农产品、文教用品、体育健身、电子科技、服装服饰、建材装饰、汽车与配件等特色专业市场、物流配送中心,满足北京及周边地区进展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需要。

3、产品结构调整

产品调整的差不多原则:

按照环保、节能、节水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对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行调整。

建立、完善乡镇企业自主开发技术产品和市场的能力,形成具有进展前景的特色经济、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

4、企业结构调整

“十一五”期间,要鼓舞农民创业,大力进展中小企业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持续增加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的比重。

要在现有乡镇企业中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带动和辐射作用、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乡镇企业。

逐步形成大、中、小型乡镇企业优势互补,龙头乡镇企业与专业化配套乡镇企业有机结合的合理企业结构。

5、资本结构调整

加快乡镇企业集体资产治理体制的改革和改组步伐,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增量资产。

通过资源开发、资本经营、合资参股、资产治理和社区服务等多种途径,实现乡镇企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同时,连续坚持“多轮驱动、多轨运行”的方针,鼓舞和支持乡镇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以资本、技术、治理为纽带,通过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兼并、收购、控股等多种方式,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淌和重组,提升乡镇企业资产质量。

建立国际资本、企业资本、民间资本的对接平台,加快资本结构调整步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经济效益一体化。

(二)鼓舞企业加大自身建设的三项措施

1、促进企业治理体制创新建设,提升治理水平

(1)推进乡镇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乡镇企业所有制形式和组织形式的选择应与生产力进展水平相习惯,尊重农民在实践中的选择,在进展独资、合伙、股份合作、中外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乡镇企业的基础上,加快规范步伐,鼓舞和引导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治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鼓舞和支持个体私营企业和家族企业走向联合和合作,有条件的向股份制企业进展。

鼓舞和支持乡镇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进行改制和再改制。

(2)完善乡镇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引导和鼓舞各种形式的乡镇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已进行公司制改造的乡镇企业,要按照《公司法》要求,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责权分明、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

不管什么形式的乡镇企业,都要解决“所有者在位”和产权清晰的咨询题,都要使企业内部各利益主体之间责权益关系分明,形成规范的契约关系和相互制衡关系,对经营者的鼓舞和约束要对称。

形成企业内部有效的鼓舞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

(3)完善乡镇企业经营机制

通过制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典型示范,引导和鼓舞乡镇企业深化企业内部各项改革,完善企业经营机制。

建立健全与现代企业制度相习惯的决策制度、人力资源治理制度、分配鼓舞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等,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能上能下的干部治理机制、绩效挂钩的分配机制、奖惩分明的鼓舞约束机制等。

建立健全包括技术质量、治理和工作标准等标准化体系,主动运用电子和网络治理技术,实现治理运作市场化、治理组织高效化、治理制度规范化、治理手段现代化,形成具有京郊乡镇企业特色的治理方式。

2、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建设,整合科技资源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动力。

以提升企业产品更新能力,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升采纳先进工艺、技术、材料的能力,提升工艺装备水平的能力;提升职工操作水平,提升职工素养水平为重点,增强企业的新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革新与改造能力,持续提升科技奉献率。

(1)实施“彩虹工程”,强化技术支撑体系

扩大“彩虹工程”实施的行业、企业范畴和领域,增强与科研院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市场运作、校企双赢、稳固高效、连续健康进展的科技创新平台。

鼓舞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形成乡镇企业自主开发或联合开发的技术创新机制。

大中型乡镇企业可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面向市场需求,研制和开发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和产品。

中小型乡镇企业有条件的可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也可在企业间联合组建技术开发机构。

总只,充分利用院校专长,利用企业资源,研究解决乡镇企业生产和治理实践中的难题,为乡镇企业进展提供全新的思路和强大的技术支持。

(2)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技术更新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坚持高起点、高效益的原则,主动采纳先进的设备和工艺,使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相结合,推进企业对高新技术研究成果的采纳和消化,加大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先进适用技术为主体、一样有用技术和传统技术并存的多层次技术支撑体系。

税收和财政部门要对乡镇企业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技术创新项目、为大企业产品配套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税收优待和贷款贴息支持。

金融机构应加大对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的贷款支持。

主动争取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的“火炬打算”和“星火打算”项目对乡镇企业的支持。

引导和鼓舞乡镇企业提升技术创新投入占销售收入或总投入的比重,自主研发或引进消化技术,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优化升级。

(3)整合人才资源,提升企业素养的措施

坚持企业内外人员并重的原则,整合各类人才资源和教育资源,依靠乡镇企业信息网络,建立乡镇企业人才库,主动关心乡镇企业采取多种措施从国内外吸引各种所需人才,形成结构合理、习惯企业进展的科技人才队伍;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途径的职工教育培训体系,建立一套科学的人力资源治理机制。

3、促进企业的诚信建设,提升乡镇企业的市场美誉度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

新世纪新时期,加大诚信建设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良性进展紧密有关。

企业负有诚信经营、净化市场环境的责任。

政府治理部门能够通过立法、执法等活动来引导、监管信用市场机构的建立和运作;主动扶持行业协会的进展,鼓舞行业协会制订行业的准入、评定、规则;引导信用中介机构,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发挥消费者的监督作用。

(三)引导企业进展两种经济的措施

1、引导企业进展外向型经济的措施

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坚持开拓与进展并重的原则,整合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的合作和竞争,加快进展外向型经济。

(1)鼓舞和支持企业整合两个市场,主动开拓新市场

鼓舞和支持乡镇企业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走出国门。

关心企业了解促进乡镇企业产品出口的政策;组织乡镇企业赴国外进行市场调研和商贸考察,关心其加大境外市场调研力度,深入研究国外的消费需求、法律法规和市场渠道等;关心乡镇企业与国内外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乡镇企业要着力针对国际市场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增加产品出口量。

鼓舞和支持乡镇企业申办自营出口经营权,大力进展自营出口,提升直截了当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