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鲁一级公路再生基层监理细则.docx
《通鲁一级公路再生基层监理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鲁一级公路再生基层监理细则.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鲁一级公路再生基层监理细则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通鲁一级公路改造处治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内蒙古达能仁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2015.5.10
目录
一、工程概况………………………………………………1
二、路面处治设计及处治段落划分………………………1
三、监理依据………………………………………………3
四、监理人员分工…………………………………………4
五、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组成设计………………5
六、就地再生水稳基层混合料质量监理…………………9
七、就地再生水泥稳定粒料质量检验标准……………14
八、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监理细则………………………15
九、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检验标准、检测方法与频率…8
十、资料记录与整理……………………………………25
十一、路面工程的现场监理程序………………………26
一、工程概况:
1、内蒙古自治区省际通道连接线通辽至舍伯吐一级公路于2007年建成通车该段公路设计等级为一级公路,双向四车道,沥青混凝土面(4.0cmAC+3.0cmAC),路基宽度25.5m,路面宽度22.5m设计速度100Km/h,路线设计桩号K536+000~K542+000,全长6.0公里;设计荷载汽车-超20,挂车-120.路基宽度25.5m:
0.5m(土路肩)+3.25(左硬路肩)+2×3.75(行车带)+0.5(路缘带)+2.00m(中央分隔带)
二、路面处治设计及处治段落划分
(1)对基层和底基层强度不足路段(右幅桩号K537+300~537+517和K537+550~K538+000);处治方案:
①铣刨7.0cm面层运至固定场地;
②铣刨20.0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放置一边;
③对底基层进行水泥就地冷再生;
④回填20.0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然后进行水泥就地冷再生;
⑤喷洒透层油;
⑥加铺5.0cmAC-16中粒式高模量沥青混凝土+4.0cmAC-13细粒式改性混凝土。
基层较差路段处治
⑵一般路段:
包括弯沉值相对较小路段和互通路段处治方案:
铣刨7.0cm沥青面层运至固定场地,对20.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水泥就地冷再生,撒布透层油,然后加铺5.0cmAC-16中粒式高模量沥青混凝土+4.0cmAC-13细粒式改性混凝土。
一般路段处治图
⑶桥面处治方案:
铣刨7.0cm面层,加铺5.0cmAC-16中粒式高模量沥青混凝土+4.0cmAC-13细粒式改性混凝土
图5-4桥面处治
(4)、处治段落划分
序号
桩号
长度(m)
路幅
处治方案
备注
1
K536+000~K536+72.298
712.3
全幅
4.0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
+5.0AC-16高模量沥青混凝土
+20cm基层就地冷再生
一般
路段
K536+809.098~537+300
490.9
K537+300~537+517
667
左幅
K537+550~K538+000
K538+000~K539+293.100
1293.1
全幅
K539+941.900~K540+459.600
517.7
K540+524.400~K540+966.036
441.6
K541+062.836~K541+467.100
404.3
K541+492.900~K542+000
507.1
2
K537+300~537+517
217.6
右幅
4.0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
+5.0AC-16高模量沥青混凝土
+20cm基层就地冷再生
+20cm底基层定就地冷再生
强度
较差
路段
K537+550~K538+000
449.6
3
K536+712.298~K536+809.098
96.8
全幅
4.0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
+5.0AC-16高模量沥青混凝
桥面
铣刨
加铺
K537+517.600~K537+550.400
32.8
K540+459.600~K540+524.400
64.8
K540+966.036~541+062.836
96.8
K541+467.100~K541+492.900
25.8
4
K539+293.100~K539+941.900
648.8
全幅
已重新改造利用
5
合计(m)
6,000
西辽
河大
桥
三、监理依据:
1、施工合同、监理合同。
2、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3、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4、JTGG10-2006《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5、本工程设计图与设计变更文件
6、《试验段总结会议纪要》
三、监理人员的分工:
姓名
职位
职称
张磊
驻地
高级工程师
左永恒
测量工程师
工程师
邵霞
试验检测工程师
工程师
田凤丽
路面工程师
工程师
黄净伟
合同计量
工程师
徐淑英
监理员
初级
张锁成
监理员
初级
孙经宝
监理员
工程师
王德利
安全员
工程师
于旭安
监理员
工程师
四、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组成设计及试验段的注意事项
4.1.1最大粒径:
铣刨料单颗粒的最大粒径一般不应大于再生厚度的1/3。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层用作基层,铣刨料单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用作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
4.2材料要求:
4.2.1水泥再生结合料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初凝时间不得小于3h,终凝时间宜在6h以上。
快硬水泥、早强水泥或者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水泥应疏松、干燥,无聚团、结块、受潮变质。
水泥技术指标见下表。
水泥技术指标:
水泥种类
技术指标
规范要求
32.5级普通、矿渣、火上灰质硅
酸盐水泥
初凝时间
≥3h
终凝时间
≥6h
安定性(雷氏法)
<5.0mm
抗压强度(Mpa)
3d
≥11.0
28d
≥32.5
抗折强度(Mpa)
3d
≥2.5
28d
≥5.5
标准稠度
不宜>30%
烧失量
不得>5.0%
比表面积
宜在300~450m2/kg
细度(80μm)筛余量
不得>10%
28d干缩率
不得>0.10%
耐磨性
不得>3.6/m
4..2铣刨料
铣刨料应干燥、材料组成稳定,其质量应符合以下的要求。
铣刨料质量要求
项目
单位
指标
试验方法
含水量不大于
%
4.0
T0305
超粒径颗粒(大于31.5mm)含量,不大于
%
15.0
T0312
各筛孔通过率的变异性
0.075
%
±2.0
T0301或T0327
0.6
%
±5.0
4.75
%
±7.0
26.5
%
±10.0
公路水泥稳定再生底基层混合料的颗粒组成范围:
筛孔尺寸(mm)
37.5
4.75
0.6
0.075
通过质量百分率(%)
100
50~100
17~100
0~30
公路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混合料的颗粒组成范围:
筛孔尺寸(mm)
通过质量百分率(%)
筛孔尺寸(mm)
通过质量百分率(%)
31.5
100
2.36
17~35
26.5
90~100
0.6
8~22
19
72~89
0.075
0~7
9.5
47~67
4.75
29~49
注:
①集料中0.5mm以下细粒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细粒土无塑
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
4.3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压实度、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或设计要求。
4.4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应根据表1的强度标准,通过试验确定必需的水泥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在需要改善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或级配时,还应确定掺加新料的规格和比例。
4.5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的各项试验应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进行。
表1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
层位
稳定
类型
重、中交通
压实度(%)
抗压强度(MPa)
基层
集料
≥98
3.0
底基层
集料
≥97
≥2.0
4.6铺筑试验段注意事项
4.6一般规定
4.6.1每一工程开工前应铺筑试验段,
4.6.2根据道路结构形式和损坏状况选取试验段,使试验段具有代表性。
4.6.3试验段的长度不应短于200m。
4.6.4再生时应严格控制再生深度,如遇问题应及时解决。
4.6.5通过试验段的铺筑应获得以下资料:
(1)再生材料的级配。
检验再生后的材料,与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时的级配进行对比,看其是否在允许的波动范围内。
(2)确定再生机的行进速度和转子速度。
(3)确定压实工艺。
(4)了解旧路的膨胀性。
4.7试验段施工
4.7.1按要求选定试验段。
4.7.2根据经验和所用再生机械的特点,制定3~5种不同的再生机行进速度和转子速度的组合方案,按再生深度对旧路进行铣刨,取铣刨后具有代表性的材料送往试验室进行筛分,选择级配最接近理想级配的方案作为施工时再生机行进速度和转子速度的方案。
4.7.3按照5.2.2确定的再生机行进速度和转子速度,根据再生深度对旧路铣刨,取铣刨后具有代表性的材料样品送往试验室进行室内配合比设计。
4.7.4取铣刨后具有代表性的材料样品送往试验室进行筛分,如果筛分后的级配与室内设计级配超过允许波动范围,
应调整再生机速度和转子速度,使铣刨后的级配与室内设计级配相比波动在允许范围内。
4.7.5按照本细则进行严格施工,采用1-3种压实方案进行施工(包括压路机吨位、碾压顺序、遍数等),以确定最为合理的碾压方案。
4.7.6取再生机后经铣刨、拌和的混合料,送往试验室,测定再生混合料的含水量、水泥剂量,并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要求成型试件,测定其7d无侧限抗压强度。
4.7.7对试验段的弯沉、压实度、平整度、厚度、宽度进行检测,其应满足现行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
4.7.8根据试验段的结果最终确定再生混合料的级配、施工时采用的再生机行进速度、转子速度及再生结构层压实工艺。
4.8准备新加料
4.8.1计算材料用量
(1)根据原道路再生深度内的干密度,计算每平米水泥的添加量。
(2)根据每车料的质量或体积,计算每车料的喷洒距离。
(3)使用水泥稀浆车,应计算水泥浆的喷入量。
五、就地冷再生施工过程监理
5.1.1冷再生机铣刨与拌和
冷再生机进行速度应根据路面损坏情况和再生深度进行调整,一般为试验段得出,4m/mim-8m/min,使得铣刨后料的级配波动范围不大。
网裂严重地段应降低再生机组行进速度,提高铣刨转子转速。
5.1.2再生机后应有专人跟随,随时检查再生深度、水泥含量和含
水量,并配合再生机操作员进行调整。
5.1.3施工中现场监理再生深度的检查以相邻已经再生或原路面为标准,用钢纤刺入土中,测量其刺入深度,看深度是否合格。
5.1.4要求承包人应在作业面边缘固定导向线以帮助操作员。
5.1.5若进行多刀施工时,应时刻注意搭接宽度,保证搭接宽度。
5.1.6再生机后承包人应安排4-5人处理边线和清理混合料中的杂质以及每刀起始位置的余料,以防止影响纵向接缝、横向接缝、平整度和再生材料的密实性。
5.1.7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监理对混合料的级配、再生深度、含水量、水泥用量、及水泥摊铺的均匀程度进行检测发现问题时,应要求承包人暂停施工,待问题解决后再继续施工。
5.1.8每次再生长度以保证后续作业能正常进行为宜,应认真组织施工,使再生长度尽可能长些,以减少横向裂缝。
一次(不停机)再生长度一般为150m-250m。
5.1.9每段再生结束后,应检查铣刨刀架、刀头,发现损坏立即更换。
5.2、碾压整形
5.2.1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定碾压方案,应使各部分碾压到的次数尽量相同,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5.2.2在再生机后应紧跟一台钢轮振动压路机进行初压,采用高幅
低频进行压实,压实遍数应足以保证再生层底部2/3厚度范围内的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钢轮压路机的工作速度不超过3km/h。
5.2.3在初压完成后,应立即用平地机整形。
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
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
必要时,再返回刮一遍。
5.2.4对于局部低洼处,应用齿耙将其表层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混合料进行找平。
5.2.5整形时应将高处料直接刮出路外,不应形成薄层贴补现象。
5.2.6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保持无明显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5.2.7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时,应立即用光轮压路机先以高幅低频振动模式后以低幅高频模式进行压实。
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路肩向路中心碾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一般需碾压6-8遍。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宜采用2.0-2.5km/h。
5.2.8严禁压路机在已经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应保证再生表面不受破坏。
碾压过程中,再生层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严禁大量洒水碾压。
5.2.9碾压过程中,如“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的水泥)或用其他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5.2.10经过拌和、整形的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层,宜在水泥初凝前并应在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没有明显轮迹。
5.2.11在碾压结束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拱和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终平应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除路外;对于局部低洼之处,不在进行找补,可留待铺筑沥青面层时处理。
5.3、再生现场的试验控制
5.3.1水泥剂量的控制:
现场监理再生前应检查水泥布放面积,再生后要求承包现场试验人员及时取样,做EDTA滴定试验,快速测定水泥含量及混合料拌和的均匀程度,及时准确的对水泥剂量进行修正。
总监办试验监理人员随时抽检。
5.3.2含水量的控制:
再生后现场及时用酒精燃烧法做含水量试验,测定含水量,计算用水量;确定现场施工所得的最佳含水量是否与实验室内配合比设计规定的最佳含水量相符。
应另取样品,用烘干法测含水量。
5.4、接缝处的处理
5.4.1纵向接缝的处理道路宽度小于7m,纵向重叠较多时,不宜半幅施工,应考虑全幅施工,以减少重叠量,提高施工效率;纵向接缝一般重叠宽度为50-150mm,路面材料越厚,材料粒度越粗,重叠量越大;相邻两次作业间隔12h以上,重叠量应增加;在纵向接缝上,根据已建再生层的完成时间,改变水的喷入量;纵向接缝的位置应尽量避开慢行、重型车辆的轮迹。
5.4.2横向接缝的处理
应对所形成的横向接缝认真处理,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停机现象;停机超过水泥处凝时间,再生机再次施工时,必须将整个再生机后退至再生过的路段1.5m的距离,并重新喷撒水泥。
5.4.3、调头处的处理
如机械必须到已压成的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层上调头,应采取措施保护调头作业段,一般可在准备用于调头的约8-10m长的稳定土上先覆盖一张厚塑料布或油毡纸,然后铺上约10cm厚的土、砂或砂砾石。
5.5、养生及交通管制
5.5.1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层宜养生7d后铺筑上层混合料。
如果上层混合料仍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时,宜在下层表面撒少量水泥或沙浆。
5.5.2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
5.5.3宜采用覆盖(吸水土工布等)进行养生。
养生结束后,必须将覆盖物清除干净。
5.5.4对于基层,可采用沥青乳液进行养生。
整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稳定土层表面湿润。
5.5.5基层养生期不宜少于7d。
5.5.6在基层养生期间采用覆盖措施的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层上,除洒水外,应封闭交通。
5.5.7、取芯和试验7d养生后,试验监理和承包人试验人员在施工段落钻心取样如取不出完整芯样,应划清段落返工处理。
6、现场安全、文明、环保监理
(1)、要求承包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设专职安全员1名,各班组长兼任班组兼职安全员,安全管理层层承包,责任到人。
总监办安全监理工程师和现场监理人员要检查承包人安保体系运行情况。
(2)、承包各工种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检查承包人机械操作人员持证情况,严禁无证上岗及酒后上岗。
(3)、施工中与被交道发生冲突时,承包人要设置临时便道,安装明显的标志标牌并设专人指挥交通。
现场监理人员要检查标志标牌设置是否规范有效。
(4)、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避免地方车辆误入造成安全事故。
7、在所有施工现场做到车辆摆放有序,材料不乱放。
六、就地再生水泥稳定粒料质量检验标准:
就地再生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
项
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和频率
基 层
底基层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1△
压实度(%)
代表值
98
96
每200m每车道2处
极值
94
92
2
平整度(mm)
8
12
3m直尺:
每200m测2处10尺
3
纵断高程(mm)
+5,-10
+5,-15
水准仪:
每200m测4断面
4
宽度(mm)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
每200m测4处
5△
厚度
(mm)
代表值
-8
-10
按附录H检查
每200m每车道1点
合格值
-15
-25
6
横坡(%)
0.3
0.3
水准仪:
每200m测4断面
7△
强度(MPa)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按附录G检查
七、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监理细则
一、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沥青面层用粗集料的质量技术要求
检测项目
标准
下面层
上面层
石料压碎值(Qa)(%)
<24
<15(20)
洛杉矶磨耗损失(LA)(%)
<30
<28
表观相对密度(ρa)(g/cm3)
>2.6
>2.6
吸水率(WX)(%)
<2.0
<2
对沥青粘附性
≥4级
≥5级
坚固性(%)
≤12
≤12
化学成分方解石不大于
10
10
混合料
≤15
≤12
细长扁平颗粒含量(QC)(%)
4.75~13.2
≤18
≤15
13.2以上
≤12
≤10
水洗法小于0.075mm含量(%)
粒径大于4.75mm
1.0
0.8
2.36~4.75mm间
2.0
2.0
软石含量(%)
<3.5
<2.5
石料磨光值(PSV)(BPN)
-
≥42
2、细集料
细集料可用天然砂、机制砂,其应由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组成,并与沥青有良好的粘附性,其质量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沥青面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指标
标准
密度(g/cm3)
>2.6
坚固性(>0.3mm部分)(%)
<12
砂当量(%)
≥60
棱角性(%)
≥30
3、填料
沥青混合料的填料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渗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中不得含有泥土等杂质,其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
填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沥青混合料的填料,应采用水泥厂专项生产的石灰岩矿粉,其质量应符合表规定。
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技术要求
表观密度(g/cm3)
≥2.6
含水量(%)
≤1
粒度范围
(%)
<0.6mm
100
<0.15mm
90~100
<0.075mm
75~100
外观
无团粒结块
亲水系数
<1
沥青面层用矿粉必须采用洁净的石灰岩磨制,拌合机二级除尘必须全部废弃,塑性指数﹤4。
2)生产矿粉用石灰岩块片石中的泥土杂质(包括石英、长石、方解石等侵入体)应清除干净。
3)应控制引风机的阀门,使拌和机排除的粉尘全部废弃,不得回收利用。
4)当采用水泥、石灰做填料时,其用量不得超过矿料总量的2%;
4、SBS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要求采用AH-90号重交道路石油沥青。
对改性沥青的生产、使用应遵守以下规定
AH-90石油沥青的质量技术要求
指标
单位
AH-90
针入度(25℃,100g,5s)
0.1mm
80~100
针入度指数PI
-1.5~+1.0
延度(5cm/min,15℃)不小于
cm
100
软化点(环球法)不小于
℃
45
闪点(COC)不小于
℃
245
含腊量(蒸馏法)不大于
%
2.2
密度(15℃)
g/cm3
实测
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
%
99.5
老化试验163℃、85min
质量损失不大于
%
±0.8
针入度比不小于
%
57
残留延度(10℃)不小于
cm
8
SBS改性沥青质量要求(PG70-28)
项目
技术指标
针入度(25℃,100g,5s),(0.1mm)
40~75
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
0
延度5℃(cm)不小于
20
软化点(℃)不小于
60
60℃粘度(pa.s)不小于
1000
运动粘度135℃(Pa.s)不大于
3
闪点(℃)不小于
230
溶解度,(%)不小于
99
离析48h软化点差(℃)不大于
2.5
弹性恢复25℃(%)不小于
75
RTFOT后残留物
质量损失(%)不大于
±1.0
针入度比25℃(%)不小于
65
残留延度5℃(cm)不小于
15
动态剪切70℃G*/sinδ(kpa)不小于
1.0
动态剪切70℃G*/sinδ(kpa)不小于
2.2
动态剪切25℃G*sinδ(kpa)不大于
5000
蠕变劲度-18℃(Mpa)不大于
300
m值-18℃不小于
0.3
路用性能分级
(1)工厂生产、供应的改性沥青,交货时除应附质量检验单外,还应附详细的产品说明,包括基质沥青的品种与标号,改性剂品种,采用的分散剂及稳定剂品种,生产日期与保质期,使用注意事项等。
使用前,规定进行抽样试验,非全面符合表的各项指标者不得使用。
(2)当厂商在现场制备、供应改性沥青时,宜采用胶乳法或母体法生产。
并应将生产条件、工艺、采用的胶乳或母体的品种与改性剂固体物含量、胶乳或母体的掺配量,以及试生产的改性沥青质量检验报告总监办审批后方可生产。
(3)现场生产的改性沥青亦应按规定进行抽样试验,符合表所列要求者方可使用,并宜随产随用。
(4)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