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第十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时作业30.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7367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第十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时作业3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第十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时作业3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第十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时作业3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第十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时作业3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第十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时作业3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第十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时作业30.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第十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时作业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第十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时作业30.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第十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时作业30.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第十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时作业30

课时作业30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黄冈高三评估)1919年3月,苏俄政府颁布了《关于消费公社》的法令,规定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

该规定(  )

A.提高了苏俄的公有化程度

B.激发了工农的生产积极性

C.有助于保障前线的物资供应

D.易引起工农内部之间的猜疑

解析:

根据“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苏俄加强了对社会物资的控制,体现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正确;A、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体现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利于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保证战争胜利,不利于激发工农的生产积极性,B错误。

答案:

C

2.(2018·张家口高三诊断)1920年末至1921年初,农民暴动席卷西西伯利亚、坦波夫省和沃罗涅日省、伏尔加河中游地区、顿河流域、库班、乌克兰和中亚等地。

到1921年有50多起大规模农民起义发生,几乎没有一个省份不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所谓的“盗匪”。

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是(  )

A.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

B.苏俄国内战争加剧了社会矛盾

C.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到反动派蛊惑

D.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苏俄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暴动,反映了农民的不满;农民不满的原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实行余粮收集制对农民的剥夺,损害了农民的利益,D项正确。

材料强调农民暴动,而不是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排除A。

不是国内战争加剧了社会矛盾,而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社会矛盾,排除B。

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社会矛盾,发生农民暴动,排除C。

所以选D。

答案:

D

3.(2018·沧州高三月考)1921年12月,梁赞省公民拉尼京的姐姐在给列宁的申诉书中这样写道:

“家里一切能拿走的东西都被拿走了:

家具、餐具、水桶,奶牛也被宰杀,部分干草被运往县城,另一部分被警察悄悄据为己有。

……转瞬之间一个能够养家并向国家交税的可怜的小家庭即遭毁灭。

”这反映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去民心

B.农业全盘集体化势在必行

C.新经济政策执行中出现偏差

D.“玉米运动”不符合苏联国情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在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前期,在征收粮食税的过程中,布尔什维克政府不自觉地在实际工作中沿用了以前的方法,强制征收粮食税,在这一过程中的种种行政和司法弊端,深深伤害了农民的感情,甚至使他们的生存状况臻于绝望境地,C项正确。

题干强调的是新经济政策执行中出现偏差,而不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去民心,排除A。

题干强调的是新经济政策执行中出现偏差,而不是农业全盘集体化势在必行,排除B。

“玉米运动”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的措施,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答案:

C

4.(2018·芜湖高三联考)列宁多次接见农民代表团,与各地农民交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

鉴于这一状况,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决定(  )

A.实行《土地法令》

B.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产品交换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选项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土地法令》,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而非列宁,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产品交换属于商业,和材料中的农业、农民关系不大,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答案:

B

5.(2018·潍坊高三测评)1921年5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新经济政策的第八条决议规定:

“通过粮食税和商品交换,至少取得四亿普特粮食作为恢复大工业和实现电气化计划的基础。

”这一规定(  )

A.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开创了计划经济体制新模式

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的推行,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故答案为D项。

材料所述措施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排除A项;工业化战略尚未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尚未确立,排除B、C项。

答案:

D

6.(2018·晋城高三评估)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

为此,苏维埃俄国调整了当时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  )

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B.允许市场发挥作用,体现逐步过渡的思想

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所以A项表述有误,排除。

只有新经济政策才恢复商品贸易,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因此B项正确。

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在斯大林时期,因此不符合列宁这一限制条件,故C排除。

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在斯大林时期,因此不符合列宁这一限制条件,故D排除。

答案:

B

7.(2018·衡水高三质检)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指出:

“我们的工业和我们的经济现状决定暂时不能不向农民征收这种额外税……我们的政策应当是逐渐缩小这种‘剪刀差’,使它一年一年地接近起来……从而在几年以后完全取消对农民的这种额外税。

”这一表述主要意图是(  )

A.强调苏联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紧迫性

B.说明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正确性

C.指出推行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的必要性

D.强调不均衡发展轻重工业、农业的迫切性

解析:

据材料“我们的工业和我们的经济现状决定暂时不能不向农民征收这种额外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斯大林强调暂时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的迫切性,体现了不均衡发展的特点,故D选项正确;当时苏联没有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选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的迫切性,不是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正确性,故B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

故选D。

答案:

D

8.(2018·淮南高三诊断)1928年9月,苏联领导人布哈林认为,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不仅应当保证对建筑材料等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反对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

这表明苏联(  )

A.建筑原料产业供求平衡B.经济建设进程出现了偏差

C.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建立D.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苏联经济建设进程出现了不同的观念,即出现了偏差,选项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当时苏联建筑原料产业供求是不平衡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1928年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建立,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工业化的问题而非成就,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答案:

B

9.(2018·晋中高三质监)1933~1934年苏联粮食产区的小麦交售价格是每公斤3.2~9.4戈比,每公斤面粉的零售价格是35~60戈比。

这主要反映当时苏联(  )

A.抵制欧美国家的倾销B.农业为工业做出牺牲

C.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D.城乡间经济交流频繁

解析: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同时,斯大林提出,工业化的资金来源要“靠自己”,因而国家通过农产品义务交售、机器拖拉机站的实物报酬、农业税以及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等途径为工业化积累了大部分资金,材料信息中小麦交售价格和面粉零售价格的巨大差距,表明此时农业生产服务于工业发展的国家战略的基本情况,故B项正确。

A、D两项材料信息并未体现,排除;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C项错误。

答案:

B

10.(2018·新乡高三摸底)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中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其中约有1700名是美国工程师。

同年,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

这说明(  )

A.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

B.苏联社会制度吸引了大批西方专业人才

C.美英为缓解经济危机向苏联输出资本

D.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意在强调经济危机这个国际环境在客观上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即选项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苏联工业化并未得到西方“国家”的帮助,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苏联吸引了大批西方专业人才是由于经济危机而非苏联社会制度,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输出的是技术人才而非资本,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答案:

D

11.(2018·柳州高三测评)与下图反映的信息最为切合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D.加速发展战略

解析:

图片反映出,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最后形成了个人的高度集权,符合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故C正确;A、B不符合材料,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

C

12.(2018·江西高三六校联考)20世纪30至40年代,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苏联……“我相信思想界、学术界对于苏联模式的推崇可能是‘主流’。

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甚至认为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代市场而做得更好。

”这表明(  )

A.学习苏联成为当时世界潮流

B.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已被摒弃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苏联的敌视态度

D.苏联“五年计划”成就得到一定肯定

解析:

西方经济学家研究苏联和推崇苏联模式,是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当西方经济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候,苏联模式逐渐形成并且在经济建设中取得突出成就,因而苏联模式受到了关注,故D符合题意;A项不能从题干中得出,题干仅仅在说“研究苏联”,故排除A;B、C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

13.(2018·武汉高三评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一个原因是,按照西方人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

苏联人的衣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品匮乏给访问苏联的西方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反映在一党制政治结构中的个人自由缺乏、工会受束缚、教育受统一管理和所有交流媒介受严格控制同样使他们感到震惊。

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的反应则完全不同。

对他们来说,苏联是一个在30年内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的国家。

使这一惊人的变化成为可能的种种制度和技术对这些民族来说非常重要。

尽管大多数民族最近已赢得政治独立,但他们还并没有获得经济独立。

因此,他们是用羡慕而不是同情的眼光来看待苏联的生活水平。

他们不太注意苏联人缺乏个人自由这一点,因为这些人在他们自己的国家里通常还享受不到这样的自由。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

(10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展中国家“用羡慕而不是同情的眼光来看待苏联的生活水平”的原因。

(6分)

(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苏联认识不同的原因。

(12分)

解析:

(1)大多数西方人否认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原因在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依据材料一回答“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弊端。

(2)发展中国家以羡慕眼光看待苏联,原因在于二者之间的差距,一方面是苏联在“斯大林模式”指导下,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科技上的落后。

(3)对苏联认识不同的原因在于,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苏联对比的差距,西方国家民主制度完善、经济发达、科技领先,社会发展超过苏联,因此不太认可苏联的成就;而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落后于苏联,因此苏联成为羡慕学习的对象。

答案:

(1)原因:

苏联在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公民的自由权利得不到保障,法治不健全。

经济上: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重视重工业的发展,轻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经济结构不合理;轻视民生,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

文化上:

教育和文化传媒受到政府的控制。

(2)原因:

苏联在短时期内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落后。

(3)原因:

西方国家:

资本主义民主国家,人民的自由、民主权利得到一定的保障;经济、科技、文化水平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他们看到了苏联民主、民生、民权方面存在的弊端。

发展中国家:

虽然取得了政治独立,但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落后,更关注苏联经济、军事的发展。

14.(2018·安阳高三诊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1年10月14日,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

“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

现实生活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革命发展的客观进程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邓小平曾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

“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

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

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摘自肖枫《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依据两国的具体实践,评述材料中两位领导人的共同观点。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符合逻辑)(24分)

解析:

首先提炼出两位领导人的共同观点,即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重视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正确处理好革命精神与个人物质利益的关系。

然后选取合理的史实加以论证,如选择列宁新经济政策中农业政策以及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说明它们是如何维护农民的利益,进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的,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示例:

观点:

都认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重视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正确处理好革命精神与个人物质利益的关系。

论证:

两位领导人在强调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的同时,更突出强调了重视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的重要性。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粮食税的数额大大低于余粮收集制;中国在农村实行以包产到户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自主权。

两者都充分考虑了农民的个人物质利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