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学习质量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4.docx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学习质量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学习质量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4.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学习质量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4
考案1第一单元学习质量检测题
本考案共六大题,16个小题,满分为120分,用时120分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
冯骥才
有时会听到一种抱怨,说我们的生活愈来愈没有诗,这抱怨令我深思。
历史上我们是一个伟大的诗的国度。
诗,曾经让我们为国家民族的兴亡慷慨悲歌,为无所不在的生活与性情之美而吟唱。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诗从我们的生活中离去了。
是它弃我们而去,还是我们主动疏远了它?
我们真的没有诗也一样能活得挺满足,真的不需要享用诗了?
没有诗的生活究竟缺乏了什么?
其实,诗的小众化在世界上已是共同面临的问题。
在许多曾经产生过诗神诗圣的国家,诗也在被公众淡漠。
十多年前,我在维也纳中心拉什马克地铁站内,看到墙壁上贴了许多纸片,以为是留言的条子。
一问方知,这些纸片上写的都是或长或短的诗句。
原来是一些诗人,也有爱好诗的普通人,写了诗无处发表,受众少,便贴在这里,有的纸上还写着个人的手机号码。
如果谁读了,喜欢他的诗,便可以给他打个电话私下交流一下。
后来有了互联网,就很少有人这么做了。
当今的互联网也是诗的传播工具。
我们有出色的诗人和出色的诗,可是与欧洲人不能比,在欧洲还可以见到日常的诗的生活。
我在阿尔卑斯山里碰到过村民的诗会,在俄罗斯遇到过老百姓聚餐时一个个站起身朗诵自己喜爱的诗歌。
可是我们的诗和诗人却身处生活的边缘,可有可无了。
有人说,诗的消退是因为这种文学样式不适于当代人的需要,还说这种文学体裁早已走向衰老,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比如说,宋代之所以盛行长长短短字句的词,正是由于诗的能量已被唐人用尽。
真的是这样吗?
诗只是一种文学体裁吗?
我们读古人的诗句而受到了触动和感动,是因为这种文学体裁,还是其中那些对生活内在的韵致的心灵感知与发现?
我们现在对生活为什么没有这种敏感与发现,没有这种表达的情怀呢?
我们的心灵变得粗糙而愚钝了吗?
其实,问题还是出在我们的心灵上,而不是在文学上。
如果我们现在眼睛里全是微信,问知全靠电脑,天天找寻的大多是商机,心中关切的只是眼前的功利;如果我们的快乐大都从盈利、从物欲、从消费中获得,诗自然与我们无关。
在市场时代里,消费不仅要主导市场,也要主导我们。
消费文化是消费的兴奋剂,所以消费文化都是快餐式的、迎合的、被动的、刺激的、欲望的,又是便捷的。
消费过了就扔掉。
一切都是暂时的快意与满足。
消费方式异化着消费者,商业文化也在把我们商业化、浅薄化、粗鄙化。
这样,诗一定没有立足之地。
诗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呢?
首先,诗是精神的,精神愈纯粹,诗愈响亮。
诗是情感的,情感愈真纯,诗愈打动人。
诗还是敏感的、沉静的、深邃的、唯美的、才情的。
我们的生活能给诗提供这样的生存环境吗?
更关键的是我们有这种精神的需求吗?
如果没有,还奢谈什么诗?
如果有,如果需要,诗可不是奢侈品,它会不请自来。
如果我们不需要它,我们一定会失掉与它相关的那些东西。
那就是精神的纯粹、心境的宁静、生活的韵致,还有对美与才情的崇尚等等。
那么,我们的生活不就会变得平庸、乏味、浅薄和枯索了吗?
有诗与没有诗的生活是不一样的。
如果诗离我们远了,怎样才能把它召唤回来?
(选自2016年8月1日《今晚报》,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C )
A.作者认为“我们的生活愈来愈没有诗”这种抱怨的确是事实。
现在,诗已经从我们的生活中离去了,这种现象不止我国存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同样如此。
B.虽然在有了互联网后,已经很少有人通过电话私下交流对诗的体会,但是作者认为,当今的互联网仍然还是诗的传播工具。
C.作者认为,诗的消退是因为诗这种文学样式如今已经不适于当代人的需要,诗这种文学体裁早已走向衰老,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D.对于诗的消退,作者认为原因主要是人们心中关切的只是眼前的功利,人们正在被消费方式异化着,被商业文化变得浅薄和粗鄙。
【解析】 本题中C项错误在于张冠李戴:
根据文本第5自然段,持这种观点的并不是作者,而是“有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D )
A.我们虽然也有过出色的诗人和诗,但还是不能同欧洲相比,这是因为在欧洲还可以看到普通民众的诗的生活,而我们的诗和诗人却变得可有可无了。
B.诗在今天的生活中之所以会逐渐消退,主要原因是诗需要纯粹的精神,需要纯真的感情,而这恰与当前盛行的消费文化、商业文化格格不入。
C.我们读古人的诗句时,诗中那些对生活韵致的感知与发现使我们感动;而现在身处市场时代受消费主导的我们,却已经使诗没有了立足之地。
D.为了把已经远离我们的诗召唤回来,我们应当不再关切眼前的功利,杜绝快餐式的消费文化,不再从盈利、从物欲、从消费中获得我们的快乐。
【解析】 本题中D项错误在于偷换概念,请注意文本“心中关切的只是眼前的功利;如果我们的快乐大都从盈利、从物欲、从消费中获得”一句中的“只是”“大都”两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B )
A.从在维也纳中心拉什马克地铁站内贴着的那些写着或长或短的诗句的纸片,可以看出诗在欧洲虽还没完全消退,但已经属于小众化的东西了。
B.因为我们现在的快乐大都从利益的获得、从物欲的追求、从消费的享受中获得,缺少了对精神美的追求,所以生活中就没有了诗。
C.只要我们的精神能抵制住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的负面影响,保持住对纯粹精神和纯真情感的精神需求,诗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D.有诗的生活是一种有纯粹的精神、宁静的心境、崇尚美与才情的有韵致的生活;而无诗的生活则是一种平庸、乏味、浅薄和枯索的生活。
【解析】 本题中,B项的错误在于“生活中就没有了诗”。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曹禺的剧本《日出》选段,完成4~6题。
剧情简介:
四幕话剧《日出》以都市生活为背景,以交际花陈白露的活动为线索,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
本文节选的是李石清和潘月亭在第二幕中明争暗斗的一场戏。
(潘月亭由中门进。
)
潘月亭 石清!
你回来了。
李石清 (恭谨地)早来了。
我听说您正跟报馆的人谈天,所以没敢叫人请您去。
报馆有什么特别关于时局的消息吗?
潘月亭 你不用管,叫你买的公债都买好了吗?
李石清 买了,一共二百万,本月份。
潘月亭 买了之后,情形怎么样?
李石清 我怕不太好。
外面有谣言,市面很紧,行市只往下落,有公债的都抛出,可是您反而——
潘月亭 我反而买进。
李石清 (表示殷勤)经理,平常做存货没什么大风险,可现在情形特别,行市一个劲儿往下跌。
要是平定一点,行市还有翻回来的那一天,那您就大赚了。
不过这可是由不得我们的事。
潘月亭 (拿吕宋烟)你怎么知道谣言一定可靠?
李石清 (卑屈地笑)是,是,您说这是空气?
这是空户们要买进,故意造出的空气?
潘月亭 空气不空气?
我想我干公债这么多年,总可以知道一点真消息。
李石清 (讨好地)不过金八的消息最灵通,我听说他老人家一点也没有买进,并且——
潘月亭 (不愉快)石清先生,一个人顶好自己管自己的事,在行里,叫你做的你做,不叫你做的就少多事,少问。
这是行里做事的规矩。
李石清 (被这样顶撞,自然不悦,但极力压制着自己)是,经理,我不过是说说,跟您提个醒。
潘月亭 银行里面的事情,不是说说讲讲的事,并且我用不着你提醒。
李石清 是,经理。
潘月亭 你到金八爷那儿去了吗?
李石清 去过了。
我跟他提过这回盖大丰大楼的事情。
他说银行现在怎么会有钱盖房子?
后来他又讲市面太坏,地价落,他说这楼既然刚盖,最好立刻停工。
潘月亭 你没说这房子已经订了合同,定款已经付了吗?
李石清 我自然说了,我说包给一个外国公司,钱决不能退,所以金八爷在银行的存款一时实在周转不过来,请缓一两天提。
潘月亭 他怎么样?
李石清 他想了想,他说“再看吧”,看神气仿佛还免不了有变故。
潘月亭 这个流氓!
一点交情也不讲!
李石清 (偷看他)哦,他还问我现在银行所有的房地产是不是已经都抵押出去了?
潘月亭 怎么,他会问你这些事情?
李石清 是,我也奇怪呢,可是我也没怎么说。
潘月亭 你对他说什么?
李石清 我说银行的房地产并没有抵押出去。
(停一下。
又偷看潘的脸,胆子大起来)固然我知道银行的产业早已全部押给别人了。
潘月亭 (愣住)你——谁跟你说押给人了?
李石清 (抬起头)经理,您不是在前几个月把最后的一片房产都给押出去了吗?
潘月亭 笑话。
这是谁说的?
李石清 经理,您不是全部都押给友华公司了吗?
潘月亭 哦,哦,(走了两步)哦,石清,你从哪儿得来这个消息?
(坐下)怎么,这件事会有人知道吗?
李石清 (明白已抓住了潘月亭的短处)您放心,放心,没有人知道。
就是我自己看见您签字的合同。
潘月亭 你在哪儿看见这个合同?
李石清 在您的抽屉里。
潘月亭 你怎么敢——
李石清 不瞒您说,(狞笑)因为我在行里觉得很奇怪,经理忽而又是盖大楼,又是买公债的,我就有一天趁您见客的那一会工夫,开了您的抽屉看看。
(笑)可是,我知道我这一举动是有点多事。
潘月亭 (呆了半天)石清,不不——这不算什么。
不算多事。
(不安地笑着)互相监督也是好的。
你请坐,你请坐,我们可以谈谈。
李石清 经理。
您何必这么客气?
潘月亭 不,你坐坐,不要再拘束了。
(坐下)你既然知道了这件事,你自然明白这件事的秘密性,这决不可泄露出去。
李石清 是,我知道最近银行大宗提款的不算少。
潘月亭 好了,我们是一个船上的人啦。
我们应该互相帮助,团结起来。
这些日子关于银行的谣言很多,他们都疑惑行里的准备金不够的。
李石清 (故意再顶一句)的的确确行里准备金不足,而且有点周转不灵。
金八爷这次提款不就是个例子吗?
潘月亭 (不安地)可是,石清——
李石清 (抢一句)可是,经理,自从您宣布银行赚了钱,把银行又要盖大楼的计划宣布出去,大家提款的又平稳了些。
潘月亭 你很聪明,你明白我的用意。
所以大楼必须盖,哪一天盖齐不管他,这一期的建筑费拿得出去,那就是银行准备金充足,是巩固的。
李石清 然而不赚钱,行里的人是知道的。
潘月亭 所以抵押房产,同金八提款这两个消息千万不要让人知道。
李石清 我自然会小心,伺候经理我一向谨慎,这件事我不会做错的。
潘月亭 这一次公债只要买得顺当,我们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去。
这关度过去,你这点功劳我要充分酬报的。
李石清 我总是为经理服务的。
呃,呃,最近我听说襄理张先生要调到旁的地方去?
潘月亭 (沉吟)是,襄理,——是啊,只要你不嫌地位小,那件事我总可以帮忙。
李石清 谢谢,谢谢,经理,您放心,我总是尽我的全力为您做事。
潘月亭 好,好。
……(潘下)
4.下列对剧本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BE)
A.(李石清提及金八爷问现在是不是把银行所有的房地产已经都抵押出去了,这引起了潘月亭对李石清的追问,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B.剧中李石清说:
“可是我也没怎么说。
”言外之意是我也说了一些事。
与“可是我也没说什么”意思差不多。
C.“(故意再顶一句):
的的确确行里准备金不足,而且有点周转不灵。
金八爷这次提款不就是个例子吗?
”李石清有意再抛出事实,向潘施加压力,逼其就范,以便谋得升迁。
D.“(不安地)可是,石清——”显示秘密被揭穿,潘月亭惊恐的心理状态,也表明潘月亭此时在想对策。
E.“(沉吟)是,襄理,——是啊,只要你不嫌地位小,那件事我总可以帮忙。
”表现出潘月亭对手下人乘机要挟谋利有些意外,但还是痛快地答应了李石清的要求。
【解析】 B.与“可是我也没说什么”意思不同,“可是我也没说什么”表明我什么也没说。
E.潘月亭没有痛快地答应了李石清的要求,是眼下先稳住对方,有机会再除去他。
5.潘月亭、李石清二人说话的态度、语气前后变化极大,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分)
答:
当李石清说出了他趁潘月亭不在,打开了潘的抽屉,偷看了潘月亭把最后的一片房产都押给友华公司签字的合同,知道了银行的准备金不足之后,潘月亭怕李石清将这一秘密暴露出去,而李石清又想借此谋得升迁,于是二人说话的态度、语气前后都发生了极大变化。
6.请简要分析潘月亭、李石清的性格特征。
(6分)
答:
潘:
狡诈奸滑、投机钻营、唯利是图。
李:
卑鄙阴险,别有用心。
(应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三、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7~8题。
忆 昔
韦 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华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注】本诗作于诗人来长安应试之时,也是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城之日。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CD)
A.全诗紧扣“忆昔”二字,首联以“昔年”领起,前六句回忆长安昔日繁华,尾联转向“今日”,抚今追昔,感慨遥深。
B.首联采用“五陵”之典故和“子夜”双关手法,展现了达官权贵声色犬马、笙歌达旦的奢靡生活,这也是唐王朝走向衰亡的表征。
C.颔联“长似昼”“不知秋”二语讽刺统治阶层沉迷酒色以致昼夜不分、春秋不辨,直抒胸臆,辞旨显达。
D.颈联中的西园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所在的邺都名园,曹丕、曹植兄弟有清夜游西园之举,故名“西园公子”。
而“无忌”是战国四公子之一魏国信陵君的名号,这里显然是张冠李戴。
E.莫愁是古代洛阳女子,李商隐《马嵬》中就有“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这里取“不知愁”之意,暗含浮华歌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哀痛。
【解析】 C项不是直抒胸臆,辞旨较为含蓄;D项不是张冠李戴,无忌既可指信陵君,又有肆无忌惮、放荡无忌之意。
选对一项3分,两项全对5分)
8.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5分)
答:
采用虚实结合、以景结情的手法(或答象征比喻亦得分),往昔的繁华如梦般烟消云散,诗人由回忆转入现实,“夕阳”象征唐末国运已日薄西山,“水东流”象征唐王朝崩溃的大势如江水滚滚流去不复返,表达了诗人对社稷倾覆的担忧和唐王朝走向衰亡的无限怆怀感伤之情。
四、文学知识填空(5分)
9.补写出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空缺部分。
(5分)
(1)元代杂剧代表作家__关汉卿__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他的《窦娥冤》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大悲剧。
(2)曹禺是中国现当代剧作家,在大学行将毕业时,就写出了震惊文坛的处女作《__雷雨__》,该剧集中反映了周、鲁两家激烈的矛盾冲突。
以后,他又陆续创作了__《原野》(或《蜕变》)《北京人》__等剧本。
(3)《哈姆莱特》的作者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__英__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该剧主要是围绕哈姆莱特和新国王__克劳狄斯__之间的矛盾冲突展开情节的。
五、语言文字运用(23分)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C )
①对联合乎格律规范,那是习作阶段的要求。
进入创作阶段,从立意到语言,都要有所创新,而不是随大流,人云亦云,陈陈相因。
②北京时间今日凌晨,世界杯预赛欧洲赛区第六轮瑞典队对战法国队,在关键时刻瑞典队反戈一击,最终以2比1的比分反败为胜。
③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刚进入5G时代,几大运营商为抢占市场,争相推出各种优恵套餐,在价格上做足了文章。
④班长让李明在元旦晚会上准备一个独唱节目,李明说:
“班长,你这是赶鸭子上架,大家都知道我五音不全,你还让我去出丑?
”
⑤对很多南港人来说,随着缴纳的地价税、房屋税逐年增值,那块曾经逢水必淹、毫无价值的土地,竟摇身一变成为炙手可热的宝地。
⑥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常常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解析】 ①陈陈相因:
比喻沿袭旧的一套,没有改进和创新。
符合语境。
②反戈一击:
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用于此句属于望文生义;③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
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但这一准备工作仅限于后勤工作,不包括“抢占市场”等行为。
不符合语境;④赶鸭子上架:
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
符合语境;⑤炙手可热:
炙,烤,指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
含贬义。
不符合语境;⑥左支右绌:
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问题。
符合语境。
故选C。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D
A.在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争鸣性质的学术文章,更强调要得到作者本人认可的文本为学术争论的起点。
B.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有学者提议,应倡导全民重温中华经典,对弘扬民族文化更具积极意义。
C.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的白鹿原影视城通过入口雕塑、作品故事主题浮雕等多种形式,展现了白鹿原特别是陕西地方文学这道靓丽的风景。
D.实践证明,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提升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的前提条件,是平安中国建设的基础工程。
【解析】 A.成分残缺,缺介词“以”,改为“更强调要以得到作者本人认可的文本为学术争论的起点”。
B.句式杂糅,应该为“应倡导全民重温中华经典,弘扬民族文化”或“全民重温中华经典,对弘扬民族文化更具积极意义”。
C.语序不当,应为“展现了陕西特别是白鹿原”或者“白鹿原乃至陕西”。
1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D )
A.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B.因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C.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按时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解析】 D项,“敬请谅解”,恭敬地希望被(您)原谅,句中使用正确。
A项,“光临”是一个敬辞,只能用于对方,不能用于自己,句中说“自己”,故错误。
B项,“欠安”是对人生病的婉辞,不能用于自己,而句中说的是自己生病,故错误。
C项,“特此通知”一般用于上级对下级,句中使用不当。
13.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①_____________。
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
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②____________。
礼和法③____________。
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答案】 示例:
①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②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③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
14.下面是考研查分调剂复试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简洁明了。
(5分)
【答案】 考生查分后,查询分数线。
同时上国家线和学校线的考生进入复试,复试成功则准备入学。
如考生仅未上学校线通过调剂可参加复试。
所有考研不成功的考生可以选择其他出路。
15.下面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4分)
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和精神传承,工匠精神为各行各业所必需。
一个员工只要恪尽职业操守,就可以具备工匠精神,一个企业只要重视产品质量提升,就能够打造出自己的企业品牌。
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体现创新价值的激励机制,一定能够培养出众多“中国工匠”,打造出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①员工能够恪尽职业操守未必可以具备工匠精神。
②企业重视产品的质量提升未必能打造出自己的企业品牌。
③建立起了体现创新价值的激励机制未必能够培育出众多“中国工匠”,打造出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名牌”。
六、写作(60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当旅游大巴进入山区的一个拐弯处时,车上一对情侣被窗外的美景所吸引,便招呼司机停车。
他们下车后,巴士继续前行。
就在这对情侣驻足欣赏山景时,只听前方轰隆一声巨响,那辆巴士被山体滑坡滚落下来的巨石砸中,落入万丈深谷。
事后得知,车上乘客无一生还。
惊魂甫定之后,这对情侣不无感慨地说了一句话。
按常理,一般人都会说:
“幸好我们不在车上!
”而这对情侣却说:
“假如我们不中途下车,那辆大巴就能赶在山石滑落之前驶过,车上的人也许就不会遭遇这场劫难。
”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请写一篇议论文,立意自定,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航】 面对突发劫难,我们都不是先知先觉,无法事先作出选择。
但事后,我们是先庆幸自己侥幸躲过一劫,还是先悲悯同行者的不幸罹难?
这是对我们心灵的拷问,拷问着我们的良知,拷问着我们的情怀,拷问着我们的道德水准,拷问着我们的精神境界。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不是处于“命悬一线”之际,但也时常会闪出“这一念”,而“这一念”往往就是一块试金石,在测试着我们心灵的“善恶、美丑、高下”。
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记叙文要紧紧扣住“这一念”的萌生过程、感受感悟去演绎、铺染,议论文则要紧紧扣住“这一念”的前因和后果、趋势和制导去生发、透析,从而彰显人性中“真、善、美”的光辉,鞭挞人性中“假、丑、恶”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