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指甲变了》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6747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指甲变了》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指甲变了》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指甲变了》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指甲变了》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指甲变了》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指甲变了》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指甲变了》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指甲变了》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指甲变了》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指甲变了》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指甲变了》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指甲变了》原文

外婆采了一些五彩的凤仙花瓣,抖在粗黑的蒜臼里,下几粒盐,捣成了花泥,又摘来几片绿绿的小苎麻叶。

我,还有西院的晶晶,南院的朵朵,后院的萍萍,都伸出白白胖胖嫩嫩的小手,鸟雀似的叫着:

“给我包,给我包!

外婆笑吟吟地,慢条斯理地包着,捏着小指头儿,用小刀在指甲盖儿上轻轻地刮下一层薄屑儿——哟,好痒人儿哟,放上一点儿花泥——哟,好凉啊!

再取片苎麻叶包上,抽根青线,紧紧地缠上,手一捻,线头儿没啦。

每个小女孩儿都跷着四个小指头,宛如点了金似的,小心翼翼地回家,小心翼翼地躺下,小心翼翼地把点金的指头贴在腮边上。

月儿升高了,风儿更凉了,孩子进入了彩色的梦乡。

晨星落尽,金鸡初啼,女孩子们一骨碌坐起来,撩开了毯儿,咬开了线儿,剥开了叶儿。

啊,小指甲变了,变得红润润,亮晶晶,香喷喷,真像一颗颗玲珑的宝石啊!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指甲变了》教案

1、能独立认识本课“梢、兜、溶、蒜、臼、盐、捣、捏、宛、撩、润”等11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梢、臼、盐、捏、宛、润”6个生字,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词语若干。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到外婆为孩子们染指甲的小节,抓住描写外婆动作的词语,说说外婆为女孩子们染指甲的经过。

3、正确摘录描写景色的语句。

4、体会农村孩子生活的快乐及对外婆的思念。

二、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学习书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农村孩子生活的快乐及对外婆的思念。

三、教学难点

1、在反复读文的基础上,积累本课若干好词及描写景色的语句。

2、学习抓住一连串描写外婆动作的词语,说说外婆为女孩子们染指甲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

课文媒体、凤仙花图片、实物(臼)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放媒体)小朋友,你们看,新月穿过树梢,缓缓爬上了深蓝的天空。

风来了,阵阵槐花香伴着笑声,都吹进溶溶月色中去。

2、夏天的夜晚多么美啊!

请小朋友也来读读这段话。

自由读、指名读。

3、当明亮的月光洒向大地,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无边无际的月色之中,这个词语就是——溶溶月色(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

4、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齐读句子。

5、在这么美的夜晚,一群农村的女孩子做了一件什么快乐的事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十课。

板书课题:

小指甲变了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媒体)小朋友,你们看,每当夏季来临的时候,在农村的道路边就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花,它的名字叫凤仙花,板书:

凤仙花,又叫指甲花。

农村的女孩子就用蒜臼捣碎凤仙花的花瓣,加点盐,用鲜红的花泥染指甲。

2、用凤仙花染出的指甲会变得怎样呢?

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来读读课文。

3、凤仙花把小女孩的指甲变什么样了?

谁来用文中的句子告诉老师?

4、出示最后一句:

啊,小指甲变了,变得红润润,亮晶晶,香喷喷,真像一颗颗玲珑的宝石啊!

学习词语(出示词语卡片):

红润润、亮晶晶、香喷喷

“红润润”写出了小指甲变化后的——可爱的颜色(读词语)

“亮晶晶”写出了小指甲美丽的光泽。

(读词语)

“香喷喷”写出了它的——-迷人的香气(读词语)

板书:

红润润、亮晶晶、香喷喷

5、指导朗读

凤仙花可真神奇啊!

能把小女孩的指甲变得那么美!

就像是一颗颗——-玲珑的宝石啊!

女孩子们的心情一定是——非常高兴。

你能把高兴的语气读出来吗?

指名读、女生读、齐读。

6、读了课文,你们一定知道了是谁用凤仙花把小指甲变得的红润润、亮晶晶、香喷喷的?

板书:

外婆

7、现在你们能看着板书,把这些词语连成一句话说一说课文的大意吗?

外婆凤仙花小指甲变了红润润亮晶晶香喷喷

指名说、同桌相互说

8、这句话还可以换一种说法,意思也不变(师边说边点板书提示)小指甲被——-指名再说、同桌相互说。

三、深入学习,理解课文

1、请小朋友再来读一读课文。

这回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还要找一找课文哪几节写了外婆给女孩子们染指甲的。

交流:

课文中写外婆给女孩子染指甲的小节是——第二、第四小节。

师:

第二、四节分别写了外婆做准备和外婆染指甲的过程。

指名读第二、四小节(检查字音)

2、外婆在给女孩子染指甲时都做了哪些准备呢?

请小朋友先自己读读第二小节,读完后说一说,外婆是怎样一步步做准备的?

(1)集中学习四个生字:

蒜、臼、盐、捣。

(a)(出示生字卡片):

拼读生字。

提醒:

“蒜”是三拼音,也是平舌音。

(b)去掉拼音,抽读“臼”。

(c)出示实物臼: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样东西,小朋友,你们仔细瞧,这就是臼。

农村里的人们用它来捣碎东西的。

(d)请大家看老师做一个动作,猜一猜老师做的这个动作表示是哪个字?

(捣)

(e)学写臼。

“臼”这个字很容易写错,你们仔细看,你要提醒同学注意哪两笔?

提醒:

“臼”里面的两横不能连起来。

提示:

小朋友,你们可以这样想,完整的东西放进这个臼里,经过这么一捣,都碎了,所以这两横就连不起来了。

记住了吗?

(f)写字指导:

(2)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说一说,外婆是怎样一步步做准备的?

(放媒体)师引读:

外婆先……接着……然后……再……最后……

(3)外婆的准备工作做得多么仔细啊!

你们喜欢这位外婆吗?

(4)现在老师请你们也学着外婆来做一做这些准备。

再读读第二小节,可以边读边做做动作。

自由读。

(5)这一节只有长长的一句话,你们只要抓住外婆的一连串动作,就能把外婆做准备的过程说清楚。

(放媒体)隐去其它内容,留下动词,进行说话训练。

同桌互说、指名说。

5、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外婆要给女孩子们染指甲了。

让我们用刚才的方法,先自己读读第四小节,然后圈一圈外婆是通过哪些动作来完成染指甲的?

(1)(放媒体)出示填空指名说、同桌互说。

(2)外婆染指甲的时候不慌不忙、仅仅有条!

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是——慢条斯理(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读

(3)外婆染指甲的时候不慌不忙、慢条斯理,想一想这段话该怎么读?

指名读

(4)在外婆染指甲的过程中,小女孩心里有什么感觉?

指导朗读:

——哟,好痒人儿哟;原来涂上花泥的感觉就像在挠痒痒,真是太有趣了!

你们读出有趣的感觉吗?

指名读。

——哟,好凉啊!

在炎炎夏日,涂上一层凤仙花染成得花泥,还会有凉飕飕的感觉。

女孩子们一定很兴奋!

你们能读出兴奋的语气吗?

指名读、女生读、全班读。

(5)配合读第四小节:

请一位小朋友读外婆慢条斯理地给女孩子染指甲的过程,其余同学读小女孩的感受

7、小指甲染好了,女孩子是怎么做的?

请你们自读第五小节。

边读边想,你从这些泛红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1)自由读

(2)交流体会:

读了这一小节,你从这些泛红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3)师小结:

小女孩们都把这些小指甲当宝贝了!

该怎么读好这段话呢?

指名读、齐读

8、第二天早上,女孩子们一起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撩开了毯子,咬开了线儿,剥开了叶儿。

她们惊喜的发现——(放媒体)全班齐读:

啊,小指甲变了,变得红润润,亮晶晶,香喷喷,真像一颗颗玲珑的宝石啊!

四、总结全文,复习巩固。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吗?

小结:

是啊!

童年的生活是多么有趣,小朋友一定也有许多开心、有趣的事想告诉老师,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2、课文学好了,词语都会读了吗?

(放媒体)读词语。

3、课文中有一些描写景色的句子,下节课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找一找这些句子,并且把这些句子摘抄下来。

【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指甲变了》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也许更能引起女同学的共鸣,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进入文本,在课堂学习中,我紧紧抓住外婆的一系列动作让学生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一说,演一演。

外婆帮小女孩染指甲可以分成准备和正式两部分。

准备部分是我扶着学生一起学,外婆给孩子染指甲其实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进行的,因此,我出示“外婆先……接着……然后……再……最后……”让学生看着书,试着说一说外婆的准备过程。

外婆的动作有“采、抖、下、捣、摘”,是本段的中心词,我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用上这些关键的动词和表示顺序的词尝试复述这段话。

有了准备部分的搀扶,学生练说染指甲的过程时就显得驾轻就熟了。

我先让学生找出描写外婆动作的词,自己试着做一做这些动作,接着让小朋友边读边做这个动作,最后让学生运用表示顺序的词说一说这些动作,虽然这个过程的动词比较多,一开始我还担心先后顺序的词语不够用,但是学生开动脑筋,把有些动词合并在一起。

如:

先捏、刮,然后放,再取、包,最后抽、缠、捻,这样的话,先后顺序的词语就不会不够用了。

在外婆染指甲的过程中,小女孩的感觉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句子。

因此,在这里我重点指导了学生的朗读:

“——哟,好痒人儿哟,”读出有趣的感觉;“——哟,好凉啊!

”读出女孩子的兴奋。

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而且体会了女孩子的。

心情,感受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会写“汇、挡、献、刮”,初步领会左右结构生字宽窄布局的迎让规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尝试运用立桩记忆的方法背诵喜欢的段落。

3.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

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

教学难点:

文中介绍的景象及动物、物产等,学生不够熟悉,可能感到生疏,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关键:

在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构段规律时,让学生探究课文为什么,每段都是先写“树木”,再写“其它景物”,从而领悟,树木是小兴安岭的主体,而有了其它景物,则使小兴安岭更加丰富,更加富于变化,也更加体现了小兴安岭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的主题。

教学手段: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引导法,自助、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

2.准备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导入,板书课题:

美丽的小兴安岭

1.认读字词,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白桦、淙淙、嫩绿、涨满、蘑菇、脑袋、葱葱茏茏(树木青翠茂盛)、当美餐

2.请六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

要求和评价指标:

声音洪亮,正确流利。

这节课重点探究课文中间部分的行文顺序和组段的规律。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由教师背诵第一段导入,学习第二段──感受春天活力之美。

(1)指导感受“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中“抽出”用得准确、生动,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2)交流汇报。

重点感悟:

“汇”也用得生动形象,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第一步,读“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溪里涨满了春水。

第二步,出示“汇”字。

课件演示,理解“汇”字的意思,形象记忆字形:

三点水就如同积雪化成的水,淙淙地流进小溪(“象形”的半口匡)。

第三步,指导书写“汇”字。

指导要点:

偏旁三点水,写在弧线上,上面两点要写紧凑一些。

第四步,学生练习写“汇”字。

第五步,再读带有“汇”字的句子。

师:

想象雪水“汇”成小溪的景象,有感情朗读。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写小鹿的句子。

引导学生体会关于小鹿的描写也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指导要点。

(4)交流感受,体会春天的活力之美。

教师板书:

活力之美

(5)感悟第二自然段的组成

师生合作配乐读第二自然段(老师读树,女同学读春水,男同学读小鹿)强化对组段特点的感受。

(6)指导学生用立桩记忆法背诵这一段。

第一步,展示记忆立桩词:

树木抽出____长出____;积雪汇成____流着________涨满____;小鹿____散步俯下____侧着____欣赏____。

第二步,解释立桩词师:

左边是关于“春天小兴安岭的主要景物”的三个词语,右边是关于“主要景物具体形象”的若干词语。

第三步,指导立桩记忆的方法师:

要做到高效背诵,就要找到一根支持背诵的拐杖──先记住要点之间的关系,再利用这种联系加快记忆。

第四步,练习背诵

2.学习第三段──感受夏天葱茏之美。

(1)默读第三自然段,探究发现这段与前一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

(也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2)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夏天草木葱茏的特点的。

(3)书写“挡”字。

三、提示重点,明确目标

1.教师指导书写。

2.师生合作再读这句话。

再读此段描写树木周围美丽景象的部分。

交流感受,体会夏季的葱茏之美。

突出对“浸”的揣摩感悟。

教师板书:

葱茏之美

3.学生分组自学四、五段──感受秋、冬之美

(1)学生分为自学第四段的和自学第五的两大群体,每一群体

(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自己组的体会。

四、读中感悟,积累语言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献”和“刮”两个词的生动形象。

相机板书:

丰收之美和生命之美,随文指导学写“献”字和“刮”字。

回答课后第二题:

“如果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

”鼓励运用立桩记忆法背诵文中相关的段落。

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题。

五、回归整体,表达感受

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字音同位互相纠正。

明确

练习朗读,要读出树木的生机勃勃。

学生自读、探究整段,找找还有哪些词“用得真好”。

有感情齐声朗读:

“小鹿在溪边散步。

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加入动作演示,想象、感受小鹿愉快、得意的心情。

不仅写了树木抽枝长叶,还写了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①学生自己试背。

②指名背诵,会背的同学一起背,背不熟的可以读文。

③齐声背诵。

学生练习书写。

学生自读

各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四段或五段。

探究发现这两段与前两个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品味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在《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及丰富的物产,抒发了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文章语言生动,文笔优美,学生对学习本篇课文充满了热情。

我在教学本课,首先抓住了文中作者的写作思路,步步深入激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最后使学生达到情感的升华,整个教学过程中感到比较成功之处有:

1、创设情境感受“美”在教学本课时,我先通过视频,让学生一边听着舒缓的音乐,一边欣赏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让学生在激情的语言和优美的画片中欣赏、感受小兴安岭的美,然后把文章的中心问题抛给学生:

“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2、情感朗读品味“美”《课标》中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创设了美的情境,引导学生分层次的朗读,在读中品味小兴安岭的美。

读中找景,读与评相结合。

使学生在品评中,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同时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3,抓住词句体味“美”:

课文描写小兴安岭的春天时有这样一句话:

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在学习这句话时,我问学生:

“如果用一个词替换抽出,你会用哪一个词?

”学生说:

“长出。

”我马上问:

“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用长出呢?

”有学生说:

“在这里用抽出比较恰当,它写出了新芽长得很快,另外还给我们一种动感。

”有的学生说:

“抽出要好,如果一个句子中用两个长出,读起来就比较单调。

”通过词语的比较,让学生体会文章中用词的精确性和重要性,感受小兴安岭勃勃生机的春景。

4,知识延伸创造“美”:

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小兴安岭的喜爱”。

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顿时课堂活跃起来,朗诵诗的、写小文章的、唱歌的、画画的、……将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

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上,没有让学生抓住字词的深刻内涵,展开想象,深入体会。

学生对小兴安岭的美景了解不够,在加上学生的朗读水平还不高,对朗读的指导还需加强,以情动人的“品读”还不够,大胆放手的“自读”,读写结合的“创读”等还不够,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朗读的启示不大。

在资料汇报方面,许多学生家庭没电脑,可查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有限,不能让学生对兴安岭有更多的了解。

猜你感兴趣:

二年级下册语文《朋友之间》教案及教学反思模板

二年级下册语文《朋友之间》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生字,其中会写“漠、克、坚、尽、量、持、拖、扶”8个。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朋友之间在艰苦的环境中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真挚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个生字的音、形、义,品读、背诵课文。

难点:

理解朋友摘下果子悄悄离去的原因。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借用汉语拼音自由小声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先拼读再直读。

并标上自然段序号。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3.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注意长句的停顿。

4.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出示课后生字卡片面性,指名学生读字并组词。

指导学生分析记忆字形。

练习书写,巩固识字

5.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书空练习。

6.老师强调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窄右宽,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上下相等。

7.认读生字,识记生字,练习朗读,熟悉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想思考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自然段学习文章。

(1)全体男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这一段有几句话?

②第一句写什么?

③第二句写什么?

(2)全体女生齐读第二自然界面,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②投影显示“两人看了,都坚持要对方摘大的,自己吃小的。

争来争去,谁也没说服谁。

”老师领读。

两个人都有抢着吃小果子,说明两个朋友内心是怎么想的?

③出示课文挂图,边看边想,两个人看到树上的果子时,各是怎能样说的?

试着表演一下。

(指名两名学生上台表演)

(3)老师读第三自然界段,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望着一行远去的脚印,他心里有点纳闷”,他纳闷什么?

②“拖着沉重的脚步步”与树上的果子之间是否有联系?

(4)学习第四自然段,全班齐读。

①朗读,比较句子,体会“忙“字的作用。

②示句“他看见朋友们手中握着的果子,比自己的更小……”后面用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根据课文内容,当他到朋友的手中拿着比自己还小的果子时,会怎么想?

试写出来。

第三课时

一、我会组词。

坚()量()持()扶()

竖()里()待()夫()

二、我会选。

尽头(jìngjìn)坚持(chící)重量(liàngniàng)

三、我会写类似的词。

例:

迷迷糊糊

()()()

()()()

二年级下册语文《朋友之间》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朋友之间不仅需要互相信任和尊重,还需要沟通,

交流和爱护,得到对方的肯定和鼓励,并感受到友谊的珍贵。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朋友之间情感交流的方法,感受友谊的珍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

怎样才算朋友?

怎样才能保持真正的友谊?

同学们自己去读课文弄明白,好吗?

2.生自读课文。

1)默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解决。

2)师查学生默读课文后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

3)生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

4)生说说自己又了解些什么?

5)生大声朗读课文一遍。

二.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男生读第一段,想想这段讲什么?

(两个好朋友被干渴威胁着,互相鼓励,克服困难,凭着坚强的意志往前迈步。

哪些词写出了他们的艰难,想想下他们艰难的处境。

2.学习第二自然段。

了解两个好朋友在极其艰难的处境中相互谦让。

1)生自读一次,自己去体会意思。

2)同桌赛读。

3)找三名学生朗读。

(1)找出描写他们处境危险的句子。

拼尽力量向前爬去。

(2)他们对待果子的态度,认真读读,体会他们的友谊。

坚持让对方吃大的果子,谁也说服不了谁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齐读

2)指名读

3)思考:

醒过来的朋友发现了什么?

他纳闷什么?

猜猜此时他心里想些什么?

朋友不见了

发现{}纳闷:

为什么丢下我一个人先走了?

树上留下一个小果子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读课文

3)思考:

前行的朋友再次发现了什么?

明白了什么?

你从这里明白了什么?

1)同桌讨论

2)生汇报

3)师引导学生小结:

朋友晕倒在水洼边

发现{}明白:

朋友是要把大的果子留给我

发现朋友摘下的果子比自己的小

三.生熟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说说学了《朋友之间》你懂得了什么?

二.学习生字

1)生快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一类字:

漠,克,坚,尽,量,持,拖,扶

2)生汇报生字学习情况

3)师归纳生识记方法

(1)比较法:

坚__竖

(2)巧计:

十兄弟____克

(3)形声字识记:

扶,漠

......

三.生独立写生字

四.学习二类字

1)生独立学习

2)同桌讨论

3)师出示二类字,生上黑板注音

4)齐读二类字

五.生熟读课文

二年级下册语文《朋友之间》教学反思模板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十一二岁的儿童逐渐进入青春期,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提高,有了更多交往的需求,也开始形成相对固定的伙伴,但随之也会遇到一些困惑与烦恼,例如:

如何建立真正的友谊,应该如何交朋友,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等等。

到了六年级,学生对友谊和朋友有了自己较为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教学中注意借助学生已有的体验,帮助学生一步步提升对朋友的理解。

二、围绕一条主线认识、感受,落实教学。

课堂设计以“朋友”为主线,以活动、拓展故事、谈感受为主要形式,不断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逐渐深入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并潜移默化地指导他们的交友行为,以实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坚持正面引导。

教师以朋友的身份,站在学生的角度,本着理解和关心的态度,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和探讨问题,以寻求正确的交友方法。

突出正确区分哪些行为和做法是有益的,懂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之上。

从正面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交朋友。

五、临别留言,内化情感和技能,实现教学升华。

教学的最后,我设计了听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学生默写临别留言的活动,借助六年级学生马上就要毕业了,应该相互真是彼此的友谊,给他们一个可以诉述说的平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使得对友谊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这样的内化过程更为扎实有效,也是对全课教学的总结和升华。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正确地口算几千几百减几千几百的不退位减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技能。

4、培养良好的检验习惯。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78-40=46-20=86-30=78-40=

38-2=26-5=56-4=86-34=

(1)、先口算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一组3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结:

上面两题是下面这道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过程。

二、引入

1、根据下面有联系的算式合并在一道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题目。

68-30=53-20=

38-2=33-1=

2、例1:

口算

86-34=

想:

把两位数减两位数转化成口算过程

86-30=56

56-4=

3、试一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