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沪教版秋季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真题含答案.docx
《五年级沪教版秋季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真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沪教版秋季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真题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沪教版秋季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真题含答案
五年级2021年沪教版秋季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真题(含答案)
班级:
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
一、课外阅读提升。
生命的一部分(节选)
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每天必看书。
有时忙得团团转,似乎不可能看书,但再忙总得如厕。
如厕时我总要读一点东西,如果不是书,那就一定是报纸杂志。
所以,最忙的时候我也仍然在看书。
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
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丢了固然可惜,但最可惜的是丢了一本心爱的书。
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几本最提神的书,同在家一样,躺在床上也要读书。
我难以想象,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眠。
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后,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
忽然,我眼光扫到了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当作一本书读吗?
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台历。
那是一本有关中外历史知识的台历,真棒!
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我没有感到空虚和寂寞,像往常一样读了书。
在旅行途中,在火车上、飞机上,我自然更要读书。
不可一日无书。
古人早就倡导过抓紧枕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
仔细想来,马背上何等颠簸,古人却仍要抽空读书,我们今天的条件无论如何总要比马背上好,怎能荒废时间,整天不读一页书呢?
当书构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充实而丰富,我们的眼睛必将变得明亮而深邃,我们的行为也必将变得理智而富于创造性。
爱书吧,从你识字开始,书应该是你不可离异的终生伴侣!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兴致勃勃——(______) 索然无味——(______)
2.文中第三自然段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写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文中画“_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怎能荒废时间,整天不读一页书呢”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认为读书的益处有哪些?
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飘香的生命
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
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
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
这时,有人提醒:
“这是桂花香吧。
”
这才恍然醒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
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旁。
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
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
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偷偷地飘香,飘香了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地凋零。
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
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段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
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而那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
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
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
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
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就是如此啊!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嗅( )沁( )人心脾凋( )零静谧( )
2.把下面的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补充成语。
( )醒悟激荡( )
默默( )( )之门
4.第3自然段中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和“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飘香的生命》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一个苹果
张计发
黄昏时,五连派来的一个火线运输员(跳闪)进了我们的防炮洞,他卸完身上背着的弹药,随手递给我一个苹果:
“连长,给您!
”要通过敌人的炮火封锁可不是容易的事,我(惊讶惊慌)地问:
“哪儿来的苹果?
”“半路上捡到的。
连长,您嗓子哑了,吃了润润喉咙吧!
”
说实在的,我们已经几天没喝过一口水,喉咙干得烟熏火燎似的。
我说:
“你太辛苦了,还是你吃了吧。
”“不,我在路上可以喝凉水。
”他非常(固执坚持),说什么也不肯吃。
其实谁都知道,通往后方的三里路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着的。
“给谁吃呢?
”我拿着苹果翻来覆去地想,这时候,我身旁的步话机员小李正用沙哑的声音向上级报告战斗情况。
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小李,这个苹果你吃了吧,好润润喉咙。
”我把苹果递给了他。
小李出神地望着我,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
他接过苹果,转手给了小蓝。
小蓝是通讯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被炮弹打断了右腿,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
小蓝拿起苹果,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围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上了。
他发现,原来只有一个苹果。
“连长,您几天没喝水了。
您吃吧,吃了好指挥我们打仗。
”小蓝把苹果递给了我。
等到发起冲锋的时候,没有号声可不成啊!
我把苹果递给了司号员。
司号员说什么也不肯吃,转手递给了身旁的卫生员,卫生员又把它递给了自己日夜照顾的伤员小蓝。
苹果转了个圈儿,最后又回到我手里。
再这样传下去是没有用的。
我动员道:
“同志们,我们能赶走敌人,夺回阵地,难道我们就不能吃掉这个苹果吗?
来,一人吃一口!
”说完,我先咬了一小口,把苹果传给步话机员小李。
小李放到嘴边,咬了一小口,交给了身旁的小胡。
小胡咬了一小口,传给了小张。
这样一个挨一个地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
“谁没有吃?
”我问,可是谁也不回答。
我刚想命令大家把剩下的苹果吃掉,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安静平静)。
我看见步话机员小李的面颊上闪动着晶莹的泪珠,再看看周围,别的同志也都在擦眼睛。
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涌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
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晩,我被这种战友间的关怀感动着,眼里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1.用“\”画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字词。
2.请根据文章内容,结合下面的提示,概括故事情节。
送来苹果—传苹果—(__________)—(__________)—感动落泪。
3.找出两个表现战士们干渴而迫切需要苹果润喉的句子,用“”在文中画出来。
4.画“﹏﹏”的句子是对战士们___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大家都______。
这是否与上面写到的战士们干渴而迫切需要苹果矛盾呢?
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我的喉咙被心中涌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垃圾堆上的阅读
米凯·阿尔伯特是美国一名自由摄影师,一天,他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旅游,经过一处约15公顷大的垃圾场时,一个不可思议的情景映入他的眼帘:
一个靠捡拾垃圾卖钱为生的妇女,头顶鸭舌帽,身着长袖夹克,腰围长裙,戴着手套,腿套长袜,脚穿线绑鞋,正坐在如山的垃圾堆上的一个蓝色塑料袋上,聚精会神地阅读一本捡来的书。
此时,天空悬浮着乌云,一场暴雨即将降落,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她遨游于知识海洋的专注……米凯迅速端起相机,凝神屏气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个震撼人心的镜头。
阅读的妇女叫安杨拉布尼,就住在附近的贫民窟里。
“我从小喜欢读书,因家境贫寒,小学没上完就开始捡垃圾卖钱补贴家用,长大结婚后,丈夫没有固定工作,要养活四个孩子,靠他打零工挣的那点钱根本不够,我只好继续捡垃圾。
虽然又苦又脏,但毕竟有些收入,孩子们也勉强能够吃饱,这让我很欣慰。
”说完她又笑了。
米凯被安杨拉布尼的乐观情绪所感染,也跟着笑起来:
“你的生活如此艰辛贫困,在这样的环境竟还能热爱阅读,确实令人钦佩。
”对于赞扬她显然有点不适应,脸也微微涨红了:
“看书让我在捡垃圾外,还能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同时也改变了我的内心世界,安慰了我不安的灵魂,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
在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评选中,《垃圾堆上的阅读》从来自124个国家和地区5666名摄影师提交的10万余份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当代热点类单幅作品一等奖。
评委会的颁奖词是:
“这张照片既让人心碎,又让人充满希望。
那位肯尼亚妇女生活虽然艰辛,但她只要捡到书就会花时间去阅读。
她用知识武装起来的强大的内心世界,嘲笑了世间不肯阅读的卑微。
她拥有好奇心,这好奇心将引导她走向外面的世界,那是远比这里的垃圾场宽广得多的世界。
”
1.“米凯迅速端起相机,凝神屏气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个震撼人心的镜头。
”之所以说这个镜头“震撼人心”是因为()。
(多选)
A.靠捡垃圾为生的妇女,却如此热爱阅读。
B.暴雨即将来临,却丝毫没有影响她专注地阅读。
C.妇女善良而又好学的精神,打动了摄影师。
D.她的身份与装扮和她此时的行为形成极大的反差。
2.第2自然段主要运用的是______描写。
“说完她又笑了”,从这句话中,我们体会到她的____________。
3.摄影作品《垃圾堆上的阅读》获奖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析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
她用知识武装起来的强大的内心世界,嘲笑了世间不肯阅读的卑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品析题目的亮点。
亮点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亮点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暖冬
小的时候,是那么疯。
数九寒天的,跑到村东小河上砸开一块冰,蹿上去,拿一根细竹竿撑着河床,那冰就行驶开来,成一条冰船。
那是一个午后,我把一根竹竿挥得虎虎生风,突然从脚下传来断裂的咔嚓声。
低头一看,一块冰分离成两块,慢慢漂向相反的方向。
我急了,大叫一声,人掉进了河里,好在河水不深,我颤抖着牙关爬出来,跑回了家。
我被母亲大骂一通,屁股上,落了母亲恶狠狠的笤帚。
母亲说那河那么深,你不知道?
母亲把我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
冬天的阳光,象征性地洒在上面。
那些衣服很快冻成冰棍。
母亲坐在炕沿,看着我,愁眉不展。
那些年月,家里没有多余的棉衣棉裤,冰天雪地的,明天怎么上学?
我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
我小心翼翼地吃饭,小心翼翼地和母亲说话,小心翼翼地写作业和睡觉……
夜里我醒来,看到微黄的光圈和一抹年轻的剪影,那是母亲和她的油灯。
早晨我被母亲推醒。
我惊奇地发现,母亲竟给我捧来了新的棉袄棉裤。
干燥的棉袄棉裤穿在身上,暖和并贴身。
每一个扣子都亮闪闪的,像从夜空中摘下的星星。
我背着书包上学,走到院子里,突然回头。
母亲正在玻璃窗后看着我。
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我,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那年冬天特别冷。
但我一直认为,那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1.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由于忧愁而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
(________)
(2)言行举止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
(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与题目相对应的一句话,用“___________”画出来。
3.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中,母亲“愤怒”的原因是_______;“愁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短文第5自然段连用三个“小心翼翼”,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我,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A.思乡
B.对童年快乐生活的怀念,对母爱的赞美
六、课外阅读。
梁山伯与祝英台
越州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外出求学,但是当时的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她就和丫头银心乔装成男子,前往杭州读书。
二人在半途遇见了也要前往杭州念书的书生梁山伯,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见如故,就义结金兰,一同前往杭州。
在杭州三年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内心暗暗地爱慕梁山伯,但梁山伯个性憨直,始终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
有一次清明节放假,二人去西湖游玩的时候,祝英台借景屡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无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后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
可是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马文才得知,马文才也知道了祝英台原来是个女子。
后来家人写信催祝英台回家,临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诉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亲,但是梁山伯却以为是三个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个月后才去提亲。
等到梁山伯欢欢喜喜赶到祝家时,才知道马文才已经抢先一步提亲,并且下了聘礼。
梁山伯只得伤心地离开,祝英台沿路相送、难舍难分。
梁山伯回家后,相思病重,写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药方,表示病情绝望了,同时希望祝英台能前来探望一番。
祝英台则回信告诉梁山伯,今生无缘,只希望二人死后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
后来梁山伯病逝,祝英台假意应允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亲队伍必须从南山经过,并且让她下轿祭拜梁山伯。
当祝英台下轿拜墓时,一时之间风雨大作、阴风惨惨,梁山伯的坟墓竟然裂开,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便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一见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义结金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前后照应的两个句子。
3.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多年,可谓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有东方________之称。
4.从本文的介绍中,可以看出祝英台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鸟类,并没有确切数字,估计大约有近万种,分为3个总目。
据统计,北极的鸟类共有120多种,其中多为候鸟,常驻的鸟类有十余种,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
南极的鸟类只有40多种,永久性的“居民”大概只有企鹅和贼鸥而已。
生活在北半球的所有鸟类,大约有六分之一要到北极繁衍后代。
据一位在北极草原观察和研究了十多年的鸟类专家说,光在阿拉斯加北极地区,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候鸟在这里安家落户。
北极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乐园和故土。
这是因为,北极不仅有辽阔的草原,丰富的食物,而且还有安静而干净的环境,很少有人类干扰。
南极则没有这个条件,南极的候鸟只能在附近作短距离的南北迁移,飞得最远的是信天翁,可以绕南极作长距离的迁移,但却并不往北飞行。
南半球的许多候鸟宁可遥遥数万千米飞到北极来越冬,也不愿意到南极去送死。
1.给文段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两种说明方法。
3.“北极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乐园和故土”一句中“几乎”一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北极是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乐园和故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外阅读。
不识字的老师
①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唯一能延续求学的方法。
②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
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
——一个壮硕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
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③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
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④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了个大包。
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
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
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
“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
”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
“别怕,孩子。
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
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
”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
⑤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
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语”他说:
“我只是告诉他俩:
你们正好站在地狱边,快退后一步。
”
⑥午餐时,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
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
“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分享吧。
”从此我常常在午
餐中,掰一段他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⑦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
“如果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顺而甜美的话说。
”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⑧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
“我不识字。
”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
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
“孩子,上天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
⑨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给加点字注音。
长者(______)边缘(_______)咀嚼(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两个词语的近义词。
温柔(___________)粗壮(_________)
3.第④自然段中“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句用了什么修辞?
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自然段中说:
“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
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老人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我”为什么开始“怕他”,到后来又“欣赏”他,以至“永远忘不了”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全文,请谈谈,为什么老人不识字而“我”还要称他为“老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月亮
①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古往今来,它有很多好听的名字,诸如玉盘、冰镜、蟾宫、婵娟等。
这说明人类对月亮有深厚的感情。
②月亮比地球小得多,直径约3476千米,约为地球的四分之一。
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万多千米。
③月亮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这样,地球上的夜空便有了一个天然光源。
④月亮上的环境很恶劣。
没有空气,没有水,也没有风、云、雨、雪。
声音不能传播,热量无法对流。
白天,被阳光直射的地方,中午温度高达127摄氏度,夜间则又降到零下183摄氏度。
⑤月亮上有山脉、高原、平原、低地和坑穴。
最高的山峰达9000多米,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它那明亮的部分,是山脉和高原,而黑暗部分则是平原和低地,所以,它的地形是多样的。
⑥中国人对月亮情有独钟,常有人用月亮表达思乡之情。
补充材料:
(资料一)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地球上最常见的17种元素,在月球上比比皆是。
(资料二)到目前为止只有三个国家的航天器降落过月球,但都是从正面。
2019年1月3号上午10点26分,我国“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背面着陆的航天器。
此次“嫦娥四号”携带的月球车“玉兔二号”,将对月球背面的表面、浅深层、深层进行研究,并利用低频射电探测仪探测宇宙天体。
可见,我国对月球背面的研究已走在世界前列。
1.文章第③至⑤自然段是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介绍月亮的。
2.第②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3.(资料一)它对短文起到了()作用。
A.点明中心B.承上启下C.补充说明D.总起下文
4.结合短文中“中国人对月亮情有独钟,常有人用月亮表达思乡之情。
”这句话,请你写出借月思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资料二)“我国‘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背面着陆的航天器。
”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
十、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爱的力学
①他是一个研究力学的专家,在学术界成绩斐然,也曾经再三提醒自己的学生们:
“在力学里,物体是没有大小之分的,主要看它飞行的距离和速度。
一个玻璃跳棋弹子,如果从十万米的高空中自由落体掉下来,也足以把一块一米厚的钢板砸穿一个小孔。
如果是一只乌鸦和一架正高速飞行的飞机相撞,那么肉体的乌鸦一定会把钢铁制造的飞机一瞬间撞出一个孔来。
”
②他说:
“这种事在前苏联已经屡次发生,所以我提醒大家,千万别抱幻想把高空里掉落的东西稳稳接住,即使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石子!
”
③那一天,他正在实验室里做力学实验,忽然门被砰的一声推开了,他的妻子惊恐万分地告诉他,他们那先天有些痴呆的女儿爬上了一座四层楼的楼顶,正站在楼顶边缘要练习飞翔。
④他的心一下子就悬到嗓子眼,他一把推开椅子,连鞋都没有来得及穿就赤着脚跑出去了。
他赶到那座楼下的时候,他的许多学生都已经惊慌失措地站在那里了。
他的女儿穿着一条天蓝色的小裙子,正站在高高的楼顶边上,两只小胳膊一伸一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