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温馨提示docx.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63285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复习温馨提示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复习温馨提示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复习温馨提示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复习温馨提示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复习温馨提示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复习温馨提示docx.docx

《高考化学复习温馨提示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复习温馨提示docx.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复习温馨提示docx.docx

高考化学复习温馨提示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收集整理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二年名校模拟·一年权威预测

【模拟演练】

1.(2012·宿迁模拟)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是()

A.用明矾净水

B.用“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消毒

C.用食盐腌渍食物

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2.(2012·北京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D.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它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3.(2012·哈尔滨模拟)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

下列各组物质中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①Cu与HNO3溶液;

②Fe与HCl溶液;

③Zn与H2SO4溶液;

④铝与NaOH溶液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②③

4.(2012·杭州模拟)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一种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

它无色、无臭,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生下列反应:

3NF3+5H2O====2NO+HNO3+9HF,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B.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若反应中生成0.2molHNO3,则反应共转移0.2mole-

D.NF3在潮湿的空气中泄漏会产生白雾、红棕色气体等现象

5.(2012·天津模拟)取相同体积的KI、Na2S、FeBr2溶液,分别通入足量的Cl2,当反应恰好完成时,消耗Cl2的体积相同(同温、同压条件下),则KI、Na2S、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1∶1∶2B.2∶1∶3

C.6∶3∶2D.3∶2∶1

6.(2011·北京模拟)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浓硝酸

将铁钉放入氯化铁溶液中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①和③中的铁钉只作还原剂

B.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

Fe3+>Fe2+>Cu2+

C.实验②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

D.实验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Fe3+====2Fe2+

7.(2011·合肥模拟)Cl2是纺织工业常用的漂白剂,Na2S2O3可作为漂白布匹后的“脱氯剂”。

S2O32-和Cl2反应的产物之一为SO4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还原剂是S2O32-

B.H2O参与该反应,且作氧化剂

C.根据该反应可判断氧化性:

Cl2>SO42-

D.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SO42-,可脱去2molCl2

8.(2011·合肥模拟)向含有1molFeCl2的溶液中通入0.2molCl2,再加入含0.1molX2O72-的酸性溶液,使溶液中的Fe2+恰好全部氧化,并使X2O72-还原为Xn+,则n值为()

A.2B.3C.4D.5

9.(2011·银川模拟)将磁性氧化铁放入稀硝酸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3Fe3O4+28HNO3

====9Fe(NO3)x+NO↑+14H2O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Fe(NO3)x中的x为2

B.反应中每还原0.4mol氧化剂,就有1.2mol电子转移

C.稀硝酸在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D.磁性氧化铁中的所有铁元素全部被氧化

10.(2011·洛阳模拟)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已知:

2Fe2++Br2====2Fe3++2Br-,2Fe3++2I-====

2Fe2++I2,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还原性:

I->Fe2+>Br-

B.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6mol

C.当通入2molCl2时,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

2Fe2++2I-+2Cl2====2Fe3++I2+4Cl-

D.原溶液中:

n(Fe2+)∶n(I-)∶n(Br-)=2∶1∶3

11.(2012·石家庄模拟)氢化亚铜(CuH)是一种难溶物质,用CuSO4溶液和“另一物质”在40℃~50℃时反应可生成它。

CuH不稳定,易分解;在氯气中能燃烧;与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气体;Cu+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是2Cu+====Cu2++Cu。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回答:

(1)在CuSO4溶液和“另一物质”制CuH的反应中,用氧化还原观点分析,这“另一物质”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

(2)写出CuH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H溶解在稀盐酸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如果反应中生成了标准状况下22.4L的气体,被还原的离子得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

12.(2012·佛山模拟)

(1)已知A、B、C、D、E都是含氮元素的化合物,有下列几个反应(未配平):

①A+O2

C

②C+H2O

A+B

③D+O2

A+H2O

④A+C+NaOH

E+H2O

写出上述五种化合物的分子式:

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D是_________,

E是_________。

(2)某同学写出下面四个不同价态的氮的化合物相互转换的关系(未配平):

A.NO+HNO3

N2O3+H2O

B.NH3+NO

HNO2+H2O

C.N2O4+H2O

HNO3+HNO2

D.NH3+HNO2

N2+H2O

其中你认为一定不可能实现的是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13.(2011·柳州模拟)已知将盐酸滴入高锰酸钾溶液中,产生黄绿色气体,而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现有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体系,共有KCl、Cl2、H2SO4、H2O、KMnO4、MnSO4、K2SO4七种物质:

(1)该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

(2)写出一个包含上述七种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需配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__________mol电子。

(4)如果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NaBiO3,溶液又变紫红色。

说出NaBiO3的一个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12·北京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想将少量Cl2通入Fe2+和I-的混合溶液中,探究Fe2+和I-的还原性强弱。

【提出假设】假设1:

Fe2+还原性比I-强。

假设2:

I-还原性比Fe2+强。

【验证假设】选择几种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必需的装置是A→__________(按Cl2气流方向的顺序填写)

(2)实验开始后,控制通入氯气的量,当通入少量氯气时,通过观察混合溶液颜色的变化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3)请在下表中写出实验步骤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分置于A、B两试管中:

往A中滴加__________溶液;

往B中滴加__________溶液。

①A:

__________,

B:

__________,

则假设1成立。

②A:

__________,

B:

__________,

则假设2成立。

(4)为了实验成功,必须控制各物质的量。

该小组称取1.52gFeSO4固体,同时称取1.66gKI固体,溶于水中配成混合溶液。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通入的Cl2体积最多不能超过__________L(标准状况)。

【思考与交流】

(5)有同学质疑,上述实验中Cl2量很难控制,无法验证Fe2+和I-反应的先后顺序。

于是提出另一方案:

往KI溶液中滴入__________溶液,如果能发生反应,即可证明I-的还原性强于Fe2+。

【高考预测】

在综合考试的背景下,把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及相关实验知识综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在2013年的高考中预计还将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甚至是写出未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如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数目的计算。

预测如下:

命题角度

高考预测

依据化学反应或生活背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1、2、3、5

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背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规律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4

氧化还原反应与实验和计算相结合

6、7

1.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它以N2H4和N2O4为动力源,反应方程式为:

2N2H4+N2O4====3N2+4H2O,反应温度可高达270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N2H4是氧化剂

C.N2O4是还原剂

D.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2.由于环保方面的原因,目前要推广使用以水为溶剂的防锈漆——水基防锈漆,但水基漆较易溶解O2,在干燥之前易导致金属表面产生锈斑,为此要在水基漆中加入缓蚀剂,以下可作为缓蚀剂添加的是()

A.KMnO4B.NaNO2C.FeCl3D.HNO3

3.卫生部发出公告,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钙(CaO2)等食品添加剂。

下列对于过氧化钙(CaO2)的叙述错误的是()

A.CaO2具有氧化性,对面粉可能具有增白作用

B.Ca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

C.CaO2和水反应时,每产生1molO2转移电子4mol

D.Ca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O2+2CO2====2CaCO3+O2

4.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序号

氧化剂

还原剂

其他反应物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Cl2

FeBr2

/

Cl-

KMnO4

H2O2

H2SO4

O2

Mn2+

KClO3

浓盐酸

/

Cl2

A.表中①组反应可能有一种或两种元素被氧化

B.氧化性强弱比较:

KClO3>Fe3+>Cl2>Br2

C.表中②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MnO4-+3H2O2+6H+====2Mn2++4O2↑+6H2O

D.表中③组反应的还原产物是KCl,电子转移数目是6e-

5.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SnCl2+12Cl-+2H3AsO3+6H+====

2As+3SnCl62-+6M,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氧化剂是H3AsO3;②还原性:

Cl->As;

③每生成1molAs,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

④M为OH-;⑤SnCl62-是氧化产物。

A.①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只有①③

6.如图(Ⅰ)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种发生装置。

(1)若用上述装置制取O2,除了可选择二氧化锰和__________(物质名称)反应外,还能选择__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和水反应,写出后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排空气法收集H2,可选择图(Ⅱ)中的甲装置,收集时气体应从_________口进气。

(填“a”或“b”)

(3)实验室以KMnO4和浓盐酸为反应物,利用(Ⅰ)、(Ⅱ)装置组合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KMnO4+□HCl====□KCl+□MnCl2+□Cl2↑+□H2O

①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在空格里填上适合的化学计量数)。

②组合装置乙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广口瓶被称为气体实验的“万能瓶”,是因为它可以配

合玻璃管和其他简单仪器组成各种用途的装置。

如充当集气瓶,还可作

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两种即可)

7.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有杀菌消毒作用来清洗伤口。

关于双氧水,回答下列问题:

A.Na2O2+2HCl====2NaCl+H2O2

B.Ag2O+H2O2====2Ag+O2↑+H2O

C.2H2O2====2H2O+O2↑

D.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

(1)上述反应中,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填代号,下同)__________,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__________。

(2)保存过氧化氢的试剂瓶上最适合贴上的一个标签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某强酸性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物质或离子:

O2、MnO4-、H2O、Mn2+、H2O2、H+。

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了如下过程:

H2O2→O2↑。

①该反应应选择的酸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盐酸B.浓硫酸C.稀硫酸D.醋酸

②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上述反应中有6.72L(标准状况)气体生成,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mol。

(4)H2O2有时可作为矿业废液消毒剂,有“绿色氧化剂”的美称;如消除采矿业胶液中的氰化物(如KCN),经以下反应实现:

KCN+H2O2+H2O====A+NH3↑,试指出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并阐明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设计一个简单易行的实验证明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实验条件:

试剂只有过氧化氢溶液、氯水、稀硝酸、淀粉碘化钾溶液、饱和硫化氢溶液,实验仪器及用品可自选)

请将他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填入下表:

实验内容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验证氧化性

验证不稳定性

 

答案解析

【模拟演练】

1.【解析】选B。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杀灭细菌,所以其消毒的性质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2.【解析】选D。

A项,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是一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如3NO2+H2O====2HNO3+NO;B项,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2O3====3O2;C项,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强,如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得失电子都很难。

3.【解析】选A。

Cu与HNO3溶液反应,浓时生成NO2,稀时生成NO;Zn与浓硫酸溶液反应生成SO2,Zn与稀硫酸溶液反应生成H2。

4.【解析】选D。

此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NF3中N是+3价,NO中N是+2价,HNO3中N是+5价,故此反应是歧化反应,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都是N。

反应中NF3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2;若反应中生成0.2molHNO3,则反应共转移0.4mole-。

5.【解析】选C。

设分别消耗Cl2的量为1mol,反应时都是作氧化剂,转移的电子数都是2mol,此时I-转化为I2,S2-转化为S,Fe2+和Br-转化为Fe3+和Br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相等,反应的I-、S2-、FeBr2的量分别为2mol,1mol,2/3mol,体积相等,所以浓度比也就是物质的量之比,C正确。

6.【解析】选A。

B项,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

HNO3>Fe3+>Fe2+,Cu2+>Fe2+;C项,实验②中Fe2+只显还原性;D项,实验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Fe3+====3Fe2+。

7.【解析】选B。

题目中发生的反应为:

4Cl2+S2O32-+5H2O====8Cl-+2SO42-+10H+,可判断A、C、D正确,H2O参与该反应,但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8.【解析】选B。

反应中的化合价变化为:

Fe2+→Fe3+;Cl2→2Cl-;X2O72-→2Xn+。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

n(Fe2+)×1=n(Cl2)×2+n(X2O72-)×2×(6-n),即:

1mol×1=0.2mol×2+0.1mol×2×(6-n),解得n=3,选B。

9.【解析】选B。

A项,根据原子守恒得,Fe(NO3)x中的x为3;B项,若28molHNO3参加反应,只有1molHNO3被还原,得到3mol电子,故反应中每还原0.4mol氧化剂,就有1.2mol电子转移;C项,稀硝酸在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也表现酸性;D项,磁性氧化铁中只有+2价铁元素被氧化。

10.【解析】选B。

由题干给出的两个反应方程式可知,还原性:

I->Fe2+>Br-,A正确;溶液中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次序为I-、Fe2+和Br-,由图可知I-、Fe2+和Br-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4mol、6mol,故B错,D对;通入2mol氯气时,Fe2+、I-反应的物质的量均为2mol,C正确。

11.【解析】

(1)用CuSO4溶液和“另一物质”在40℃~50℃时反应可生成CuH,反应前后铜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加入的应该是还原剂;

(2)CuH在氯气中能燃烧,铜元素和氢元素都被氯气氧化,故可推知产物为氯化铜和氯化氢,根据得失电子和原子守恒就可以配平方程式;(3)CuH溶解在稀盐酸中,氢元素发生归中反应,生成的气体为氢气,同时根据信息Cu+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是2Cu+====Cu2++Cu,综上所述总化学方程式是:

2CuH+2HCl====CuCl2+Cu+2H2↑,被还原的离子是Cu+和H+,共转移1.5mol电子。

答案:

(1)作还原剂

(2)2CuH+3Cl2====2CuCl2+2HCl

(3)H21.5mol

12.【解析】

(1)在①中,O2应是氧化剂,故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A

同理③中D

②应是歧化反应,C的化合价在A、B之间,结合①知,化合价是A

④应是归中反应,E的化合价应介于A、C之间,结合A

综合得化合价:

D

根据化合价高低,结合①②③④方程式中的产物,可知A是NO,B是HNO3,C是NO2,D是NH3,E是NaNO2。

(2)A、D项中氮元素价态归中,可能实现。

C项中+4价氮元素歧化,可能实现。

B项中-3价氮元素与+2价氮元素不可能发生反应生成+3价氮元素,故选B。

答案:

(1)NOHNO3NO2NH3NaNO2

(2)B

【方法技巧】解答氧化还原反应综合题的“2231”

(1)理清两条主线:

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

(2)抓住两个相等:

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相等。

(3)理解三个同时:

氧化剂与还原剂同时存在;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同时生成。

(4)做好一个标注:

标注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3.【解析】

(1)反应原理为在酸性条件下,KMnO4将Cl-氧化为Cl2,自身被还原成Mn2+。

(2)由

(1)可知反应物为KMnO4、KCl、H2SO4,其余4种物质为生成物,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即可。

(4)中溶液又显紫红色,说明NaBiO3将Mn2+氧化成了MnO4-。

答案:

(1)KClH2SO4

(2)2KMnO4+10KCl+8H2SO4====6K2SO4+2MnSO4+5Cl2↑+8H2O

(3)KMnO4得到5

(4)NaBiO3具有强氧化性(比KMnO4氧化性强)

14.【解析】

(1)Cl2中的水蒸气、HCl不影响Cl2与Fe2+、I-的反应,故不必除去,但尾气要进行处理,故必需装置是A→C→E。

(2)因为Fe2+、I-被Cl2氧化后生成的Fe3+、I2溶液均显黄色,故不能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3)检验Fe3+一般选用KSCN溶液,检验I2一般选用淀粉溶液。

然后根据A、B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判断假设1、2的正确性。

(4)1.52gFeSO4固体的物质的量为0.01mol,1.66gKI固体的物质的量也是0.01mol,与Cl2的反应分别为:

2Fe2++Cl2====2Fe3++2Cl-,2I-+Cl2====I2+2Cl-,故通入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不能超过0.005mol,即0.112L(标准状况)。

(5)可直接利用2Fe3++2I-====I2+2Fe2+,判断I-与Fe2+的还原性强弱。

答案:

(1)C→E

(2)不能

(3)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分置于A、B两试管中:

往A中滴加KSCN溶液;

往B中滴加淀粉溶液。

①A:

变红色,B:

不变色,

则假设1成立。

②A:

不变色,B:

变蓝色,

则假设2成立。

(4)0.112(5)FeCl3(合理即可)

【高考预测】

1.【解析】选D。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故A项错;在该氧化还原反应中N2H4是还原剂,N2O4是氧化剂,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B、C两项错,D项正确。

2.【解析】选B。

因为水基漆较易溶解O2,易导致金属表面产生锈斑,所以应该加入还原剂除去氧气,A、C、D都是常见的氧化剂,NaNO2具有还原性,可被O2氧化为NaNO3,化学方程式为2NaNO2+O2====2NaNO3,可作缓蚀剂。

3.【解析】选C。

2CaO2+2H2O====2Ca(OH)2+O2↑反应中Ca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产生1molO2转移电子2mol。

故C不正确。

4.【解析】选A。

Cl2与FeBr2反应,Cl2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