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名胜古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63142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浪名胜古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古浪名胜古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古浪名胜古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古浪名胜古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古浪名胜古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浪名胜古迹.docx

《古浪名胜古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浪名胜古迹.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浪名胜古迹.docx

古浪名胜古迹

名胜古迹

旅游景点

古建筑

古墓葬

长城烽燧

红色足迹

旅游景点

瀚海明珠马路滩

  马路滩地处腾格里大沙漠南缘,相传就是被风沙一夜间掩埋了的“沙洲城”所在地。

这里人迹罕至,飞鸟渴绝。

20世纪80年代末,一支“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林业队伍,开进了这个著名的恐怖之地,经过十多年艰苦卓绝地开发治理,昔日那一片片肆虐的荒漠焕发了生机,披上了绿装,变成了新时代生态建设的新绿洲,发挥着防风固沙和生态治理的双重作用,谱写了一阙“人定胜天”的壮丽篇章。

   古浪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风沙线长达132公里,荒漠总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沙漠地区年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5倍,加之气候变化、过度垦荒、樵采及放牧,生态持续恶化,到了最脆弱的地步。

每年发生浮尘和沙尘暴天气达13次左右,年风沙日达到182天,沙丘平均以每年7到10米的速度向南侵移,严重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存。

特别是发生在1993年的“5.5”特大沙尘暴,死亡23人,受伤173人,成为我国沙尘暴灾害中一次死亡人数最多的县。

在巨大的生态压力面前,古浪县果断采取措施,提出“南护水源、中建绿洲、北治风沙”方针,开始了同自然抗争的艰难征程。

马路滩林场便处在全县抗击风沙的最前沿。

   马路滩林场始建于1989年。

林场建设初期,职工们没有基本的吃住条件,常常一两个月不回家,“白天一身汗,晚上一身沙,吃着干馍馍,住着地窝子”,一个人每天平均植树150多株。

他们与甘肃农大、南京农大、省林勘院、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聘请加拿大、美国、以色列、法国等国专家来场进行技术指导。

同时有计划地通过田间试验积极推广外地经验和先进技术成果,对一些有造林可能性的地类固定专人进行造林试验,总结经验,进行推广。

他们在树种选择、造林部位、造林方式、密度配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乔灌草结合、封造管并举、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配套的完整的治沙规范技术。

经过十多年的治理,马路滩林场已经封沙育草10万亩,固沙造林6万亩,工程治沙1万余亩,营造农田防护林500亩,控制了94公里长的风沙线,牢牢锁住了高沙梁、夹墙沙、芦草沙等五个危害严重的内陆沙丘和风沙口,有效遏制了沙进人退的局面。

沙州城

腾格里沙漠绿色行动启动仪式

  90年代中期,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沙产业理论为沙区经济带来了广阔的空间。

他为沙产业确定了发展目标,即“在不毛之地搞农业生产,在沙漠戈壁开发出新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农业,创造上千亿元产值”,并规定了具体的技术路线,即“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

新的理论给马路滩注入了新的活力,马路滩人依据沙漠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气候特点,设计实施了“河西荒漠区生态经济圈模式试点建设方案”,建立经济带、经济生态带、生态带三种镶嵌类型的生态经济圈模式试点工程10万亩,采取乔、灌、草相结合,在沙区大面积封沙育林,人工促成天然林,进行生态保护和治理;在荒漠地种植苜蓿等耐旱饲草,发展舍饲养羊;在半荒漠地进行土地改良,种植葵花、杂粮、玉米等经济作物。

采取治理与产业开发结合的方式,在治理中开发,在开发中治理,发展沙产业、草产业、林果业和旅游业等生态产业,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种草、养畜、加工的循环经济链条,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2万亩,引进以色列滴灌设备,配套滴灌面积5000亩,成为西北地区农业节水灌溉的典范。

示范区内栽植葡萄、美国蛇果、理想大根、牛蒡等特色经济作物。

形成集风沙治理、节水农业、科技示范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沙漠、生态经济圈模式。

尼纶网沙障

鹅卵石沙障

   马路滩林场注重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引进新品种上百个,主要有以鸣山大枣为主的枣树品种,以丽扎马特为主的鲜食葡萄品种,以黑比诺为主的酿造葡萄品种,以樟子松、金丝垂柳、国槐等为主的风景绿化树种,以重瓣榆叶梅、玫瑰为主的花灌木树种,以麻黄为主的药材等新品种有了一定的规模,丰富了种质资源,提升了育苗档次,填补了一些新品种培育的空白,为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创造了条件。

   为了发展和培育林场优势产业,提高林场经营效益,马路滩人提出林场在确保主导产业的同时,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经营的思路。

马路滩总场组建成立古浪天源农业产业有限公司,采用“协会+基地+公司”的模式,协会带领各村组农户建立饲草、养殖基地,公司实行羊只收购、加工和销售,给养殖户吃上了定心丸,激活了农民种草养畜的积极性,仅马路滩林场及土门、黄花滩、大靖、海子滩等乡镇种草面积就达2.6万亩,养羊15万只。

同时,公司引进国内先进设备,对羔羊进行系列深加工,现已开发出羊肉卷、羊肉片、羊肉棒、羊肉串、龙骨小切、脏器等十多个品种的肉制品,并注册“土门”统一商标,产品销往兰州、新疆、青海等地,年加工羔羊能力达到10万只,使2000多户农民从中直接受益。

过去不景气的草畜业如今迎来一片艳阳天,不仅使全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而且培育了农产品品牌,打开了市场销路,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平衡发展。

公司还以黄羊川小杂粮为原料,加工出各种风味独特的休闲熟食品,成为市场上的俏销货;在蔬菜产区建成漠原香酱菜加工厂,年加工大根、沙葱、苦菜等各类特色酱菜600吨,产品销往兰州、新疆、青海等地。

目前,“土门”羔羊肉、“黄羊川”小杂粮、“红秃头”手工挂面、“漠原香”酱菜已经成为古浪农业产业开发的四大品牌。

基于此,2005年在兰州召开的“甘肃省国家扶贫龙头企业授牌仪式”上,古浪天源农业产业有限公司被国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农业银行认定为“国家扶贫龙头企业”,这是武威市唯一家获此资格的企业,这对壮大武威市龙头企业、推动古浪农民发展种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将产生深远影响。

绿色行动

篝火晚会

  林场同时承担实施了投资5677.4万元的日本协力银行贷款治理风沙、甘肃以工代赈易地移民搬迁试点、恢复和保护祁连山生态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

通过项目工程的建设实施,五年内将使15万亩荒漠化土地披上绿装,为改善全县生态环境,夯实林场基础条件,积蓄产业开发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路滩治沙成果得到了国际、国内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法国、以色列、新西兰等农业发达国家政府官员和专家前来实地进行参观和技术交流;日本草炭协会多次前来考察合作,把马路滩林场作为沙漠绿化基地,每年组织日本民间团体来这里进行沙漠绿化活动;法国葡萄专家托巴斯在马路滩进行技术咨询后感慨地说:

“这里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生态资源,要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发展生态旅游业很有前景!

”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到马路滩林场视察防沙治沙成果;1997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姜春云先后亲临马路滩林场视察和指导工作;全国人大香港代表团视察这里的生态治理后,给予了肯定和高度评价;2001年6月,来自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来到这里,对沿河西走廊的一些地市进行了视察,长城塞障、大漠孤烟,绿纵原野,碧透千里……这些展现在代表们眼前的生态风貌和人文景观令代表们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昔日黄沙漫天地,今朝荒漠变绿洲。

2003年后,马路滩林场着手筹建沙漠生态旅游景区,经几年的不懈建设,现已建成农业观光、治沙成果展示及沙漠自然风光3个景区及生态休闲、生态文化、绿色行动、治沙成果展示和沙漠动感5个游览地带。

旅游区常设旅游活动有沙漠冲浪、沙漠游泳、野营、沙疗、狩猎、沙滩排球、特种养殖观摩、夏令营活动、科普教育、徒步探险和篝火晚会等。

旅游服务设施有农家小院、餐厅、娱乐厅等。

2005年后,每年有国内外游客约10万人(次)来此旅游观光。

2006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乡村旅游观光百强”及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旅游区建有农业观光、治沙成果展示及沙漠自然风光3个景区及生态休闲、生态文化、绿色行动、治沙成果展示和沙漠动感5个游览地带。

旅游区常设旅游活动有沙漠冲浪、沙漠游泳、野营、沙疗、狩猎、沙滩排球、特种养殖观摩、夏令营活动、科普教育、徒步探险和篝火晚会等。

旅游服务设施有农家小院、餐厅、娱乐厅等。

2005年后,每年有国内外游客约10万人(次)来此旅游观光。

2006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乡村旅游观光百强”及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站在古浪北部的腾格里沙漠马路滩风沙线上,绿影婆娑,满目苍翠,花棒、柠条、天蒿、沙枣等一株株幼苗正在迎风摇曳,仿佛在召唤着对未来的希望,绿色沙生植物团锦簇拥,笼罩着片片沙丘,在不断向远方绵延。

绿色已经替代了昔日的漫漫黄沙,一道道绿色屏障将肆虐的风沙阻挡在5公里之外,守护着56万亩沙漠前沿的农田。

308省道在绿色长廊的掩映下,一直伸向东方的晨曦中……

沙漠游泳池

驼铃声声

鬼斧神工石门峡

  从古浪县城出发,穿古浪峡,沿十条公路进黄羊川,越过马莲滩到石门山,顺着河水曲曲弯弯前行,一座雄伟奇丽的山壁横空出世。

拦截在前。

惊诧间,这河水从何而出?

随着脚步的移动,渐渐地眼前出现了一道山门,宽约七八丈,高约几十丈,直上直下,哪年哪月.大自然神工鬼斧,劈出诺大一道山缝来,黑压压,阴森森。

这就是石门峡!

从山缝中涌出的水便是石门河水。

   传说,甘州灵石由石门山山神刘仲用赶石鞭赶往黄羊川去堵石门峡,造福于民。

行至古浪峡,被一道人识破,失去灵性,坠落峡中,遂成千古憾事。

   石门峡,半隐半露在轻飘飘的山岚雾霭中,宛若一个羞羞答答的山乡姑娘。

再舔上三两点秋雨,别具一番清丽神秀的情韵。

走近石门峡,迎面而来的就是一座挺拔的山峰。

它紧握饱蘸着松涛的大笔,在蓝天上挥洒着欢迎词。

石门河水拍打着漫河嶙峋的怪石,哗——哗——哗,挟着大山的豪迈,奏着迎宾曲向游客致意。

东边山峰高高耸起,酷似一位冥想的老者,噢!

那是老子在问天: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进入峡中,冷风飕飕。

抬头仰望,峭壁倒悬,隐隐露出一线灰蒙蒙的天。

两边的石壁好似随时都可以合起来。

“地盘仄侧舟难容”,“一线当中吼白龙”。

这是古人的感叹。

行走其间,令人毛骨悚然。

随着峰回路转,一线天曲曲折折地延伸,石峡犹如画廊般缓缓舒展:

峭壁上缭绕着缕缕云烟蜃气,抓一把湿漉漉的,仿佛能捏出水来。

在突兀的崖壁边,贴着一个好大的鹰窝。

据说这里曾住着一只很大的山鹰,随便可以抓起牛犊和黄羊。

也有人说,那是释伽佛祖的护法——盒翅大鹏鸟。

不过现在却是鹰去窝空了。

岩缝中钻出株株挺拔的松树,青翠欲滴、顽强向上。

脚下是那碧茵茵的丛丛细草和一片一片的润润的苔鲜,壁底就是这活泼泼、清亮亮的石峡水。

欢快的浪花,游动的小鱼。

峡中的一切把人们对生活的乐趣和渴望都展示在游人眼前……

石门峡

老子问道

石门河

 将出峡门,在东边石壁上,有一个偌大的山洞名“龙洞”。

这里还有一段美丽传说:

   相传,这石门峡河水,与上界天河水相连。

天河中有一个修炼多年的鲤鱼精,看到石门山风光旖旎,男耕女织、五谷丰登,人们尽享天伦之乐。

便动了凡心,偷偷游出天河。

来到石门峡中,选准峡中水域,修建宫殿,招妖纳怪,生活得好不自在。

有一天,龙王太子触犯天条,逃匿石门峡中。

看到这里也是洞天福地,还有美女作陪,也就乐不思龙宫了,更不想做什么太子了。

整日里寻欢作乐,时间一久,也觉得没什么意思,可鲤鱼精突发奇想,要学龙王太子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的功夫。

这龙王太子生性顽劣,想出损招说:

“若每日能吃一对童男女的心肝,百日之后,便可化龙。

化龙后也能在天地间自由往来。

”他们便生出坏注意,要这里的山民们每天献出一对童男女,如果不献,他们就作法,要么白雨冰雹,要么洪水猛兽。

鲤鱼精、龙王太子及其喽罗,兴风作浪,使山民苦不堪言。

忽然有一天。

韩湘子和吕洞宾去终南山做道场,路经此地,觉得这里妖气太重,按下祥云.仔细端详。

发现了藏匿此处的龙王太子和鲤鱼精。

他们决心扫清妖孽,为民除害。

韩湘子先找躲在洞中的龙王太子劝他回心转意,领罪伏法。

可无济于事,便动起干戈。

经过一番雷鸣闪电般的较量,终于把它治服在龙沟。

吕洞宾从峡中龙窝里找出鲤鱼精。

经过再三较量,鲤鱼精逃到西南方的大山沟里,口吐黑雾,藏匿不出。

吕洞宾一剑劈开山沟,活捉了作恶多端的鲤鱼精。

这山沟就叫黑沟。

两位仙人就把龙王太子和鲤鱼精点化成两座山,龙太子在西山,鲤鱼精在东山。

这样就形成一个巨大的山门——石门峡。

众妖精被点化成石门峡河中的石头、虫鱼……如果站在牦牛沟台远远望去,东西龙洞沟山,酷似两条面对面奔突腾飞的苍龙。

由于极度的疲惫、焦渴,一头扎进石门河中再也没有功夫抬起头来。

后来,人们感激这两位仙家的恩德,就在山上修了湘子庙、洞宾庙等年年烧香,岁岁奉祀叩拜,祷告神灵,希望过安宁幸福的生话。

   走出石门峡,眼前展现的就是肖滩,这是个介于两山间的草甸子,因为天有雾,看不了多远,但跟峡中相比,压抑感减少了许多。

空阔的草地被这茫茫的雾填得满满的,透过飘渺惨淡的雾岚,隐隐约约可见黑色山体的轮廓。

沿着牧羊踏出的小路向山顶攀援,越近山顶,游客那颗平淡之心早已是满腔满怀的敬意了。

   环顾四野,那无际的林海和蒙蒙漫漫的云混为一体,一切都沉寂了。

静谧中,从尘世带来的疲累与喧嚣俱逝于九霄云外了。

阵阵冷风直让人感到“高处不胜寒”的冷寂。

爬到山顶,放眼远眺,啊!

起伏的山峦、黛色的森林,如滚滚而来的波涛,恢宏、博大而又气势雄壮,沿山谷流淌的石门河水,恰似一条飘逸的玉带。

真是“一溪清流穿峡过,二龙紧锁石门关”。

远处,白云淡淡,飞鸟点点,山坡下青翠欲滴的松柏深处,散散落落隐出一幢幢红顶屋脊。

再往下看,两山夹着的草甸子,被浮着的碎银般的溪水一分为二。

两岸的草地上洒满了牛群、马群和羊群;花枝招展的放牧姑娘,在草坪上游动,欢快的歌声在山谷中回响……构成这山中乐园特有的景色。

   如果说,石门山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那么,石门峡便是这幅画面的神来之笔。

神来之笔香灵寺

秋天是香林寺最迷人的季节,驱车从古浪县城向南走几里之遥,但见古浪峡以南山粱上,凸现一座庙宇,这就是闻名遐尔的香林寺。

200多年前,这里的山梁洼顶到处是寺庙佛殿,香火鼎盛、僧侣众多、气势恢弘。

一架独木桥凌空横架于铁柜山与香林寺之间,供众僧往来穿行。

远近名流绅士前来避暑旅游,香客拜佛许愿,僧侣诵经讲道……晨昏之时,刹钟声声,余音缭绕,回荡山谷,“香林晨钟”在乾隆年间便被誉为“古浪十景”之一。

   岁月更迭,历史变迁,战乱纷繁,香林寺林区在历史上一度曾遭乱砍滥伐,森林景观几乎被毁坏殆尽。

改革开放以来,古浪县人民政府适时作出了加快香林寺封山育林的决定,将南护水源的重点放在了香林寺封山育林上。

从此香林寺进入了人工管理培育以来的黄金岁月,郁郁葱葱的景色重新得以恢复,林木面积扩大为5086亩,森林郁闭度由0.4提高到了0.8,林缘线每年以20米的速度向外延伸……

香林寺

  沿着山坡徒步登上山顶,目所能及的山粱沟壑里,到处是金黄色的山杨,火红的黄刺,紫色的桦树,与苍翠欲滴的松柏交相辉映,形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绢。

走进茂密的灌木林中,到处是野草莓、山梅子,水褡裢,野葡萄,酸酒缸,马奶头,野山杏,沙刺果,白豆豆……一串串、一颗颗,红得似火燃烧,黄得金光灿灿,白得楚楚动人,绿得娇艳欲滴,紫得令人心醉……五颜六色,各放异彩,美不胜收。

如果不揉一揉自己的眼睛,你一定会怀疑又走进梦的海洋。

山坡深沟之间,到处布满山柳、金露梅、珍珠梅、冬青、香柴、沙棘、黄白刺、降龙木、野蔷薇、野樱桃、串地柏等。

雪线之上还盛开着雪莲花。

满山的杜鹃花竞相开放,紫色的香柴花铺天盖地,雪青的映山花层层叠叠……

   整个山岭郁郁葱葱,五彩缤纷,花香四溢,蝶飞蜂舞,鸟雀和鸣,使人如入仙境。

在这片绿的海洋、花的世界中飞翔着鹰、雕、鹞、雪鸡、兰麻鸡、山雀、蜡嘴等几十种飞禽。

早已不见的麝獐、石羊、獾猪、猞猁、旱獭、时不时在森林中奔驰着……

   沟壑之下,密林之中,忽见一眼清泉自草丛之中潺潺流过,掬一口,甘甜纯美,洗一把,清爽可人,这就是传说中能治病强身“香林神泉”。

几十年前,香林神泉还是方圆几里人们主要饮水源泉。

每天清晨,村民们纷纷从对面的铁柜山过来挑一担水,然后心惊胆颤地从陡峭的独木桥上回去,回想一下真令人心悸!

   美丽如画的香林寺是一段剪不完的情愫,流不尽的山韵,唱不完的恋歌……当耳畔再度响起余音袅袅的香灵晨钟时,人们又仿佛听到千百年来历史的衷诉,仿佛看到香灵寺林区更加美好的未来。

(朱兆臻)

昌灵秀色天下殊

昌灵山位于古浪县东端,与景泰县寿鹿山连脉,因山上旧有远近闻名的文昌宫和灵隐寺而得名。

山脉呈东西走向,横卧腾格里沙漠南缘,全长约12公里,宽约4公里,面积48平方公里,海拔2150米至2954米。

属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上距离沙漠最近的原始次生林区。

   巍峨的山峰,茂密的原始森林,清冽的泉水,历史悠久的道观庙宇,珍贵奇异的动植物种构成了昌灵山独具特色的森林景观。

昌灵山系祁连山东麓北端的独立山体,从东向西,依次有小龙沟、大龙沟、大油松沟、小油松沟,山脉走向一致,山势东高西低,山形聚集挺拔,整个山体在平缓的沙漠边缘拔地而起,主峰海拔2954米,更显得高耸巍峨。

登峰向西北方极目远眺,百里之遥的沙洲民勤、古凉州新城依稀可辨;鸟瞰山脚,古城大靖的财神阁、蜿蜒起伏的古长城、引黄工程的总干渠、锃亮的干武铁道线、浩瀚的“三北”防护林、移民新居袅袅的炊烟,清晰可见,俗有登山观八景之说。

   山上林木葱茏,森林类型为原始次生林。

乔木树种有青海云杉、油松、山杨等,灌木夹杂其间,有野榆、海棠、山柳、花楸、忍冬、野蔷薇、锦鸡儿、金樱子等。

野生植物主要有火绒草、鹅冠草、莎草、野菊、党参、黄芪、秦艽、柴胡、赤芍、升麻、麻醉草等,林间山坡奇花异草丛生。

灌木簇拥着参天青松、云杉,树在花丛中,花在林中笑,交相辉映,堪称自然奇观。

野生动物有石貂、旱獭、獾猪、麝、岩羊等,均属国家级保护珍贵动物。

涉足林间,或许有幸一睹它们穿梭嬉戏、觅食纳凉的丰采。

昌灵山天然原始次生林,因北距沙漠仅8公里,南接高寒祁连山区,林木花草郁郁葱葱。

色调斑驳丰富,原始神韵犹存,自然景观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被誉为镶嵌在荒漠边上的一颗绿色珍珠。

这种独特的自然生态风景和植物区系,是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生物种源库和物种遗传基因库,在科研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昌灵山迎客松

梅鹿听经

  早在唐宋时期,附近僧众就在大沟和小泉沟间的山梁上设坛建庙,西夏王朝时辟为避暑行宫,每年农历六月至八月,王公大臣在这里设立行辕,搭建蓬帐,一边避暑,一边处理军国大事。

至清时,山上已建有三清殿、祖师殿、药王殿、救苦楼、玉皇阁、七圣宫、娘娘殿等十多座庙殿,山麓庙宇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山间香烟缭绕,晨昏之时刹钟声声,回荡山谷,吸引着远近名人僧侣,不辞山高路远,避暑游览,诵经谈道,有“西北小武当”之美名。

庙宇虽几经战火人为损毁,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多次修复,基本恢复了原貌。

已建成玉皇殿、祖师殿、金花娘娘殿、三霄娘娘殿、磨针殿、文昌宫和百子洞,其他道观尚在修建之中。

每到盛夏酷暑,山间游人络绎不绝,六、七月避暑高峰时,游人每天达2万多人。

林间三眼神泉、石棺卧路、六月冻冰、舍身石崖、梅鹿听经、断雪奇峰、天生涝池、百草神岭、不老仙台、金鸡报晓、寿柏参天、神仙古洞等昌灵十二景相映生辉,自成一景,浑然天成。

小龙沟的泉流飞挂石崖成小瀑布,涓涓流淌;大龙沟、马莲沟、大沟的泉水晶莹碧透,甘甜清冽,与周围的山林、花草相映成趣。

游人每到此地,或敛足凝视,或掬水小饮,顿感心清气爽,疲劳与炎暑皆消。

   昌灵山森林旅游交通便利,省道308线与甘武铁路线在山脚穿过,通往林区的公路直达山腰,林间小道和石阶小路或直或迂伸向山顶和景点。

山脚下有几处停车场供旅游车辆方便出入,山间设有小木屋、蒙古包多处,住宿、饮食、服务和水、电、音响设备一应俱全。

纪念品出售、饮料、风味小吃摊点随处可见。

还有搭建的简易凉亭和茶座,出租吊床、躺椅、木凳,供游人小憩、集会和野炊。

景区管理规范,安全防范配套措施齐全。

森林区松杉挺拔,杨柳吐翠,花草遍地,麝、马鸡、岩羊,时隐时现,流泉淙淙,庙宇点缀,是天然的避暑游览好去处。

昌灵山引人入胜的森林资源和人文景观,常使游人驻足欣赏,在感叹大自然的神工和猎奇求新中怡情健身,流连忘返。

层林尽染寺洼台

  夏日,沿着油菜花包裹的山路,蜿蜒来到古浪县城西南约10公里的寺洼台林区。

但见群山起伏,气势磅礴,树木葱茏叠翠,峻峰雾岚缭绕。

清澈的河水,唱着欢快的歌从宽阔的河床上哗哗流过,如诗如画的景色就像一首首荡气回肠的歌谣,和着缕缕飘香的清风向你满怀涌来……

   顺山坡有几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引领你依山而上,左边是一条深深的沟壑,沟底流淌着清澈的泉水,一直通向山顶。

快到半山腰,山路突然一拐,先横穿两山相夹的深涧,然后再逐步上行。

深涧里布满茂密的金腊梅、野刺梅、沙棘、黄白刺、降龙木、野蔷薇、野樱桃等灌木,灌木林中果实累累,有酸酒瓶、地飘儿、黑眼睛、红珍珠等,望着都令人心醉。

登临山顶,极目四眺,但见山连山,岭叠岭,密林遮天,纵横交错。

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面进入眼帘,北面依山而立的山白杨、桦树、云杉等树种将山坡覆盖的严严实实,像一幅挂在天山的巨型水墨画。

南面的阴坡上,生长着茂密的云杉、针叶松、油松、落叶松等常绿树种,还有葱茏有致的桧柏、桦、杨、楸等混交林。

盛开的香柴花,一片连着一片,如熊熊燃烧的烈火,把半个山腰都染红了。

绿色中夹杂着雪白的枇杷花,金色的腊梅,娇艳欲滴的月季……满山遍野之中,一朵朵红的、黄的、白的、紫的、蓝的花儿争奇斗艳,沁人心脾。

远处,洁白的羊群仿佛散落的珍珠,点缀在墨绿色的山坡上。

近处,乱石林立,层林尽染,姹紫嫣红,环境绮丽独特,空气清新可人。

天上白云飘渺、苍鹰翱翔,地上山花烂漫、彩蝶飞舞,把一个寺洼山装点的五彩斑斓,如梦如幻。

   半山腰有一石崖突兀而出,石壁上不知何许人随意书写了“冰峡”两个鲜红的大字,与布满青苔的石壁形成鲜明的对比。

炎炎夏日,何来冰峡?

正思酌间,忽闻山泉哗哗流淌之声,循声找去,但见山腰石峡深处,冰雪皑皑,凉风习习,有一弘清泉自晶莹的冰雪之间汩汩流出,水清如玉,冰凉透心,爽甜可口,掬之品饮,一缕夏日的清凉顿然传遍你的全身。

你仿佛置身于四季不分的迷宫,迷惘中举目四望,山上繁花似锦,彩蝶飞舞,脚下却冰雪封泉,寒气逼人,令你惊诧不已,感叹不已!

“冰峡”可谓寺洼山之一大奇观!

五月端午,慕名前来寺洼台观看冰峡者络绎不绝。

游人经过此处,必要观冰拍照,顺便敲一块冰舒心吮吸一番,凉快凉快,方才罢休。

据说此冰吃了之后,肠胃清洁,少生疾病。

寺洼风光

(一)

寺洼风光

(二)

冰峡

  最特别的当属寺洼的天气,那可真是猴子的脸啊!

喜怒无常,说变就变。

先前还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忽见一朵朵云雾从天上飘过,紧接着,豆大的雨点便噼里啪啦、劈头盖脸砸下来。

乌云霎时便遮盖了天空,随着一道耀眼的闪电划破天空,山摇地动的雷声便在耳边炸响,接着倾盆大雨瓢泼而下。

正当你失魂落魄,惊恐万状地四处躲避之时,却见那片乌云已随风而去,山顶瞬间烟消云散,万顷烟波弥漫在山脚下,似云似雾。

天上艳阳高照,地上牛羊悠然自得地在山坡上吃草,似乎什么也未曾发生过似的。

一切仍旧那样恬静,只有树叶上挂着一滴滴晶莹的露珠,留恋不舍地同叶片告别,地上便淌满了回忆……

   走进寺洼台,就如同走进了植物的王国,到处是花的世界,绿的海洋。

在这些鲜花绿叶之间,有许许多多奇异古怪的植物,足以够你玩味半天。

最特别当属食虫树,用它艳丽的花朵引诱虫子深入,然后将它当做美餐消化吸收,简直能推崇为植物吃动物的英雄!

还有会咬人的萱麻,沁人心脾的香草,以及那些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人参、黄芪、甘草、益母等等。

   徜徉在这片绿色的海洋中,听鸟雀在林间啼叫,蜂蝶在花中翩跹,松涛从耳畔阵阵传来,心中会产生无尽的追忆和遐想。

正当闭目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时,忽听一声悠扬的牧歌从山那边飘来,歌声委婉嘹亮,如同仙乐,袅袅传来,每一个人的心中顿时像喝了一杯醇香浓郁的美酒,久久无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