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62531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4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顺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安顺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安顺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安顺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安顺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顺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安顺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顺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顺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安顺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描述中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利用天平进行定量试验,验证空气主要成分的科学家是(  )

A.居里夫人B.侯德榜C.诺贝尔D.拉瓦锡

3.双氧水分解成水和氧气的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

A.元素种类B.原子种类C.分子种类D.原子数量

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B.

氧气的验满C.

过滤D.

加热液体

5.目前,安顺市正在积极创建“国家模范文明生态城市”,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

爱护花草树木B.

随意排放废水C.

分类回收垃圾D.

绿色低碳出行

6.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B

C

D

X

化合反应

纯净物

物理变化

化学反应

Y

氧化反应

混合物

化学变化

化合反应

A.AB.BC.CD.D

 

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28分)

7.物质A、B都是由原子序数分别为1、6、8、11四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组成,A物质是常见可乐饮料中的酸,B物质的固体暴露于空气中

易发生潮解,请写出A、B物质的化学式并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1)A的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

      

(2)B的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

      .

8.化学与生活、社会紧密联系,请用下列物质对应字母序号填空:

A、氢气B、二氧化碳C、葡萄糖D、塑料E、黄曲霉素F、碳酸钙

(1)2015年10月在安顺市举办的第一届“石博会”会上,镇宁县某厂展示的大理石石材中主要成分是      .

(2)2015年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与会各国达成协议将控制排放      ,以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剧.

(3)最理性的清洁燃料是      .

(4)淀粉在人体内水解成的重要供能物质是      .

(5)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6)大米、面粉等霉变时可能产生的有毒物质是      .

9.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3个亚铁离子:

      .②分析过氧化氢(H2O2)和过氧化纳(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可写出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      .

(2)如图,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是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      (填祖母序号).

a.8b.10c.11d.12

②若A中x

=13,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      .

(3)“奔跑吧,兄弟”是一档热播的娱乐节目.在某期节目中,蓝色的“污水”中注入“神秘水”后立即变得澄清透明

.“污水”是单宁酸和硫酸亚铁溶液混合后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的,加入无色的“神秘水”草酸后,污水变澄清.其中的一个反应为:

2C76H49O46Fe+H2C2O4═2C76H59O46Fe+2X,则X的化学式为      ,草酸(H2C2O4)属于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10.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①30℃时,丙的溶解

度是      ;②50℃时,在100g水中放入50g乙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至0.1%).③若将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不考虑水的蒸发),可析出晶体的是      .④将5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1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2)常温下欲配置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乙溶液,操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操作有错误的是      (填对应字母).

②量取水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1.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的浓溶液挥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从C→D的反应过程中有黄色沉淀生成,E为白色沉淀.如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物条件已省略.

(1)请写出化学式:

A      、G      .

(2)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C→B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及探究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2.我们已经学习过实验室制取一些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及收集方法.请根据图中仪器及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

④      ,⑤      .

(2)若用加热固体高锰酸钾来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应选用图仪器中的      (填仪器编号),其化学方程式为      .

(3)若用②收集满二氧化碳,将其倒扣于盛有水的⑥中,一段时间后,②中液面      (填“上升”或“不变”)

13.糕点疏松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酸氢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探究实验一】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玻璃棒蘸取碳酸氢钠溶液在pH试纸测上并与      对比,读出其pH值约为10,由此得出结论是:

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探究实验二】碳酸氢钠能否与酸反应:

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现象为      .结论:

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

【探究实验三】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放在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

(2)充分加热后,

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3)通过进一步实验来确定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的成分

.限选试剂及仪器:

稀盐酸、氯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酚酞溶液、蒸馏水、试管、胶头滴管

序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①

 取少量加热后的固体产物放入试管A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滴加足量

氯化钙溶液,振荡,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产物含      

 ②

 取操作①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滴加

      

      

 产物不含NaOH

请分析上述操作①中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替代氯化钙溶液的理由      .

(4)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四、计算题(本题只有1个小题,6分)

14.某品牌洁厕灵的成分是哦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溶液,某课外活动小组想测定该品牌洁厕灵溶液中HCl的质量.取20g该品牌的洁厕灵溶液于烧杯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7.1%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烧杯中产生沉淀质量和烧杯中溶液pH值变化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已知BaCl2溶液的pH=7)

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g

5

10

25

30

烧杯中产生沉淀的质量/g

1.165

2.33

4.66

4.66

求:

(1)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2)计算该洁厕灵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计算结果保留至0.1%)

 

 

2016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描述中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

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爆竹燃放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烈火焚烧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蜡炬成灰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2.利用天平进行定量试验,验证空气主要成分的科学家是(  )

A.居里夫人B.侯德榜C.诺贝尔D.拉瓦锡

【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分析】根据对空气组成研究史的了解、根据各位科学家的突出贡献判断,选择最早提出空气组成的科学家即可.

【解答】解: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以天平作为研究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首先提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舍勒、普利斯特里在空气成分的研究中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并没有得出空气的成分.

故选:

D.

 

3.双氧水分解成水和氧气的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

A.元素种类B.原子种类C.分子种类D.原子数量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元素种类都不变,分子种类改变.

故选C.

 

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B.

氧气的验满C.

过滤D.

加热液体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的验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过滤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给试管中得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要略微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

D.

 

5.目前,安顺市正在积极创建“国家模范文明生态城市”,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

爱护花草树木B.

随意排放废水C.

分类回收垃圾D.

绿色低碳出行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分析】创建国家模范文明生态城市,说的是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环境.

【解答】解:

A、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故A符合主题;

B、随意排放废水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该主题,故B不符合主题;

C、分类回收垃圾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废物利用,符合该主题,故C符合主题;

D、绿色低碳出行,减少了环境污染,符合该主题,故D符合主题.

故选B.

 

6.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B

C

D

X

化合反应

纯净物

物理变化

化学反应

Y

氧化反应

混合物

化学变化

化合反应

A.AB.BC.CD.D

【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的特点;氧化反应.

【分析】A、化合反应中有的属于氧化反应,有的不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中有的属于化合反应,有的不属于化合反应.

B、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关系.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

D、化合反应属于化学反应.

【解答】解:

右图所示关系是交叉关系.

A、化合反应中有的属于氧化反应,有的不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中有的属于化合反应,有的不属于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正确;

B、单质和化合物是并列关系.故错误;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故错误;

D、化合反应属于化学反应,二者是包含关系.故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28分)

7.物质A、B都是由原子序数分别为1、6、8、11四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组成,A物质是常见可乐饮料中的酸,B物质的固体暴露于空气中易发生潮解,请写出A、B物质的化学式并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1)A的化学式:

 H2CO3 相对分子质量:

 62 

(2)B的化学式:

 NaOH 相对分子质量:

 40 .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物质的鉴别、推断;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分析】根据题意,A、B都是由原子序数分别为1、6、8、11四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组成,1、6、8、11四种元素分别是氢、碳、氧、钠;A物质是常见可乐饮料中的酸,则A是碳酸;B物质的固体暴露于空气中易发生潮解,结合氢氧化钠固体暴露于空气中易发生潮解,则B为氢氧化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A、B都是由原子序数分别为1、6、8、11四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组成,1、6、8、11四种元素分别是氢、碳、氧、钠;A物质是常见可乐饮料中的酸,则A是碳酸;B物质的固体暴露于空气中易发生潮解,氢氧化钠固体暴露于空气中易发生潮解,则B为氢氧化钠.

(1)A的化学式为H2CO3;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2+12+16×3=62.

(2)B的化学式为NaOH;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23+16+1=40.

故答案为:

(1)H2CO3;62;

(2)NaOH;40.

 

8.化学与生活、社会紧密联系,请用下列物质对应字母序号填空:

A、氢气B、二氧化碳C、葡萄糖D、塑料E、黄曲霉素F、碳酸钙

(1)2015年10月在安顺市举办的第一届“石博会”会上,镇宁县某厂展示的大理石石材中主要成分是 F .

(2)2015年11月30日,联合国

气候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与会各国达成协议将控制排放 B ,以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剧.

(3)最理性的清洁燃料是 A .

(4)淀粉在人体内水解成的重要供能物质是 C .

(5)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D .

(6)大米、面粉等霉变时可能产生的有毒物质是 E .

【考点】常用盐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氢气B、二氧化碳C、葡萄糖D、塑料E、黄曲霉素F、碳酸钙

(1)大理石石材中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2)控制排放二氧化碳可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剧.

(3)氢气燃烧生成水,是最理性的清洁燃料.

(4)淀粉在人体内水解成的重要供能物质是葡萄糖.

(5)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6)大米、面粉等霉变时可能产生的有毒物质是黄曲霉素.

故填:

(1)F;

(2)B;(3)A;(4)C;(5)D;(6)E.

 

9.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3个亚铁离子:

 3Fe2+ .②分析过氧化氢(H2O2)和过氧化纳(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可写出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 C

aO2 .

(2)如图,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是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 a (填祖母序号).

a.8b.10c.11d.12

②若A中x=13,则

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 AlCl3 .

(3)“奔跑吧,兄弟”是一档热播的娱乐节目.在某期节目中,蓝色的“污水”中注入“神秘水”后立即变得澄清透明

.“污水”是单宁酸和硫酸亚铁溶液混合后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的,加入无色的“神秘水”草酸后,污水变澄清.其中的一个反应为:

2C76H49O46Fe+H2C2O4═2C76H59O46Fe+2X,则X的化学式为 CO2 ,草酸(H2C2O4)属于 有机化合物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

(1)①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

3Fe2+;

②过氧化氢(H2O2)和过氧化纳(Na2O2)中氧元素显﹣1价,故在过氧化钙中也显﹣1价,钙元素通常显+2价,根据化合价原则,过氧化钙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CaO2;

(2)①在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x小于10,故x可能是8;故选:

a;

②若A中x=13,则A为铝离子,B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故为氯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铝,其化学式为:

AlCl3;

(3)2C76H49O46Fe+H2C2O4═2C76H50O46Fe+2X

,反应前含有152个C原子,100个H原子,96个O原子,2个C原子,2个Fe原子,反应后含有反应前含有152个C原子,100个H原子,92个O原子,2个Fe原子,2X,故2X中含有2个C原子和4个O原子,X中含有1个C原子和2个氧原子,是二氧化碳,故填:

CO2,

草酸是含有碳的化合

物,属于有机化合物;

故答案为:

(1)①3Fe2+;②CaO2;

(2)①a;②AlCl3;(3)CO2;有机化合物;

 

10.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①30℃时,丙的溶解度是 10g ;②50℃时,在100g水中放入50g乙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8.6% .(计算结果保留至0.1%).③若将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不考虑水的蒸发),可析出晶体的是 丙 .④将5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1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乙、甲、丙 .

(2)常温下欲配置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乙溶液,操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操作有错误的是 B (填对应字母).

②量取水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据图可以查出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解答;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确定析出晶体的物质;根据溶液配制的方法以及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的因素解答即可.

【解答】解:

(1)①据图可以看出,在30℃时,丙的溶解度是10g,故填:

10g;

②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在100g水中放入50g乙物质,只能溶解40g,故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8.6%,故填:

28.6%.

③若将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不考虑水的蒸发),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可析出晶体的是丙,故填:

丙.

④将5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1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填:

乙、甲、丙.

(2)①称量物质时要左物右码,故图中操作有错误的是B,故填:

B;

②量取水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则水会增大,故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填:

偏小.

 

11.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的浓溶液挥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从C→D的反应过程中有黄色沉淀生成,E为白色沉淀.如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物条件已省略.

(1)请写出化学式:

A HCl 、G AgNO3 .

(2)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

 NaCl+AgNO3=NaNO3+AgCl↓ 

(3)写出C→B的化学方程式:

 2FeCl3+Fe=3FeCl2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根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的浓溶液能挥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和铁粉、氢氧化钠会

反应,所以A是盐酸,从C→D的反应过程中有黄色沉淀生成,依据复分解反应原理可知C中含有铁离子,盐酸和F会生成含有铁离子的C,所以F可以是氧化铁或氢氧化铁,C就是氯化铁,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黄色的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也会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D是氯化钠,氯化铁和铁粉反应会生成氯化亚铁,盐酸和铁反应会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B是氯化亚铁,E为白色沉淀,A、B、D中都含有氯离子,和G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G是硝酸银,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

【解答】解:

(1)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的浓溶液能挥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和铁粉、氢氧化钠会反应,所以A是盐酸,从C→D的反应过程中有黄色沉淀生成,依据复分解反应原理可知C中含有铁离子,盐酸和F会生成含有铁离子的C,所以F可以是氧化铁或氢氧化铁,C就是氯

化铁,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黄色的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也会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D是氯化钠,氯化铁和铁粉反应会生成氯化亚铁,盐酸和铁反应会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B是氯化亚铁,E为白色沉淀,A、B、D中都含有氯离子,和G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G是硝酸银,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HCl,G是AgNO3;

(2)D→E的反应是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NaCl+AgNO3=NaNO3+AgCl↓;

(3)C→B的反应是氯化铁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化学方程式为:

2FeCl3+Fe=3FeCl2.

故答案为:

(1)HCl,AgNO3;

(2)NaCl+AgNO3=NaNO3+AgCl↓;

(3)2FeCl3+Fe=3FeCl2.

 

三、实验及探究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2.我们已经学习过实验室制取一些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及收集方法.请根据图中仪器及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

④ 长颈漏斗 ,⑤ 铁架台 .

(2)若用加热固体高锰酸钾来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应选用图仪器中的 ②③⑤⑥⑦⑩ (填仪器编号),其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 .

(3)若用②收集满二氧化碳,将其倒扣于盛有水的⑥中,一段时间后,②中液面 上升 (填“上升”或“不变”)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

(1)熟记仪器的名称;

(2)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时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试管、集气瓶、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酒精灯等;

(3)根据二氧化碳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分析.

【解答】解:

(1)④是长颈漏斗,⑤是铁架台;故填:

长颈漏斗;铁架台;

(2)用上图所给仪器组装出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需要的仪器是②③⑤⑥⑦⑩,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填:

②③⑤⑥⑦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