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58484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周.docx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周.docx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周

添画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依图联想、激发创意的方法和简单的添画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思考、分析与交流,掌握添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传统文化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会因势利导,鼓励学生亲身实践,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依图联想、激发创意的方法和简单的添画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思考、分析与交流,掌握添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ppt课件、报纸剪贴出的风景图片。

2.学生准备:

剪刀、报纸、固体胶、彩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1.师吟诵唐代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力成就了这首佳作,今天你们就来比比,谁最有想象力。

2、探究与思索。

1.看书:

说说这些作品在什么样的图片中添加了哪些内容?

你觉得这样添画好吗?

2.说一说,你选择哪类风景图片做底图。

3.学生齐读书中的介绍性文字,体会添画的作用。

4.继续观察书中的学生作品,思考、总结添画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5.分组观察、分析作业本中的图片适合添画什么内容,看看哪个组的想法富有个性,与众不同。

3、艺术实践。

1.学生艺术实践,教师巡视指导。

2.利用绘画与剪贴结合的方法,添画有趣的情节。

4、展示评价。

1.我知道添画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

2.看谁的画添加的生动有趣。

作业布置

利用剪下来得风景照片再添画不同作品。

板书设计

添画

添加物体要与环境相适应

大小远近关系

课后反思

吃虫草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有关吃虫草的自然知识,并选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吃虫草捕虫的情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观察、表演等形式了解吃虫草捕虫的经过,并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绘画、制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吃虫草的知识,能用所学的方法来表现吃虫草吃虫的情景。

教学难点

画面表达清晰,有遮挡关系,具有情趣性。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ppt课件、吃虫草图片和范画。

2.学生准备:

吃虫草图片,彩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1.你见过吃虫子的草吗?

生答

2.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吃虫草是怎样吃虫子的?

(教师出示课件:

放录像学生观看,毛毡苔、猪笼草、捕蝇草、狸藻捕虫的情景。

2、探究与思索。

1.看了这些吃虫草捕虫子的情景,你们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课件出示吃虫草图片和它的名称,学生了解吃虫草的种类)

2.如果你是一株吃虫草,你会怎样吃掉小虫子?

请同学上台表演。

(用肢体语言表现吃虫草吃虫子的情景,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问:

你是靠什么来吸引小虫子的?

(生答)

4.我们来看看吃虫草是怎样吸引小虫子的(出示课件:

吃虫草各种形态、不同色彩的图片,学生欣赏。

学生总结并板书:

形状:

奇特、颜色:

鲜艳。

气味:

芬芳

教师小结:

吃虫草的捕虫器总是散发着迷虫的魅力。

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地方还有其他的吃虫草,我们没有见到过,你们来看小朋友们想象中的吃虫草是什么样子的。

(课件出示小朋友们的画。

让学生了解表现吃虫草不同的方法,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

三、艺术实践。

1.教师示范:

这么多漂亮的吃虫草,我也想做一个(教师拿出纸盒用彩色纸装饰成吃虫草,贴在准备好的吃虫草画中。

)我将它种在吃虫草丛中,让它多吸引小虫子,为我们的庄家多消灭害虫。

2.你是不是也想拥有一株漂亮的吃虫草呢?

同学们来看要求:

(课件出示)

3.学生创作要求:

①吃虫器要新奇独特,画面要饱满,有疏密变化。

②添画草梗、叶梗、叶子、小虫等,要变化形状。

③色彩要丰富鲜艳,尽最大可能来吸引小虫。

④可自己表现,也可以小组合作。

四、展示评价。

1.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设计的吃虫草,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2.其他同学对他的设计有什么好的建议?

五、小结。

同学们都能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你学过的方法表现吃虫草捕食的情景,非常棒!

作业布置

再用剪贴、绘画等多种方法表现吃虫草的情景。

板书设计

吃虫草

种类造型

课后反思

认识身边的树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校园晨各种树的有关知识,以及树木对人类的自下而上环境所起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搜集有关信息,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树木的外形对比,找出树的不同特点,并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方法,来表现树的不同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以树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加强对身边环境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树木的不同种类、不同作用、不同生长特点以及树木与人类密切的关系,加深对树的认识和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

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树。

教学难点

通过树的外形特征来表现不同的树。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ppt课件、音乐、动画。

2.学生准备:

图片、彩笔、油画棒、颜料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让学生看一段录像,观察各种树木的成长过程。

提出问题:

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讲出它们的名字吗?

它们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吗?

你们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二、探究与思索。

1.组织学生展示图片。

提出问题①你都认识哪些树?

②这些树的生长特点?

③树的各部分都有哪些作用?

2.课件。

带领学生观察分析。

解决的问题:

①“树”大体可分为几大部分。

②在表现不同树种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区分。

③同一种树,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其姿态也不同。

3.教师展示各种绘画。

提出问题:

画面在构图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三、艺术实践。

1.教师进行有目的的辅导。

2.学生散开,自由观察、写生。

四、小结评价。

1.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

2.学生评价:

先自评,再大家评,在评论时要简单地介绍一下树的知识。

五、拓展延伸。

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作业布置

从不同的角度写生身边的树。

板书设计

认识身边的树

生长特点组成部分种类写生

课后反思

 

绘画游戏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形象,完成一幅有趣的画。

2.过程与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了解线条游戏的方法与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学习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教学难点

巧妙地利用随意形,添加生动有趣的形象。

课前准备

2.教师准备:

ppt课件、音乐、范画。

2.学生准备:

美术本、彩笔、油画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1.画线游戏。

规则:

请你在一张纸上随意画一条线,要连贯画满画面。

(可以闭上眼睛画。

3.请你看看这幅画好看吗?

说说理由。

学生活动,相互观看、分析。

2、探究与思索。

1.想象练习

利用实物投影仪放映学生作品中的某一个形状,奖形状上下左右翻转让学生联想像什么。

看书第4页、第5页,讨论:

① 欣赏米罗的作品(色彩、线条、构图)都表现了什么?

② 你在自己和别人的线条中发现了什么?

线的排列,哪张疏密关系处理得好?

③ 添加什么色彩和图形可以使形象更加有趣?

学生分组讨论:

分别讨论三个问题,组内进行交流,小组代表进行典型发言,其他成员补充。

2.教师利用学生作业演示。

(实物投影)

利用学生画面上的图形添加具象和抽象形象,学生观察了解绘画方法。

三、艺术实践。

1.作业要求:

① 在一张图画纸上随意画线,最好一笔画完,注意疏密关系。

② 利用自己画好的或与别人交换的图形,联想进行添画,注意巧妙利用随意形。

分析作业要求,准备作业用具,选择作业形式,学生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教师辅导要点:

① 随意形的疏密关系。

② 添加内容是否生动。

③ 调整画面的整体感觉。

四、小结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结合。

按照作业要求评价作业。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随意画的线条经过想象和发挥也能变成有趣的画)

5、拓展延伸

我们还可以将将线条绘画游戏运用到哪里?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生活的热情。

作业布置

在家继续练习线条绘画游戏。

板书设计

绘画游戏

①随意形的疏密关系。

②添加内容是否生动。

③调整画面的整体感觉。

课后反思

纸盒变家具

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感受材料的特性,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交流,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得以发展。

教学重点

打开学生的思路和创作欲望,能从纸盒的造型中展开联想,动手设计和制作家具作品。

教学难点

家具作品的新颖、美观,造型多样。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音乐。

学生准备:

彩笔、油画棒、纸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组研究:

展示家具图片

1.请学生认一认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木头、铁、玻璃……

2.问题:

你们收集了什么样子的家具?

它们最有特点的地方是什么?

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4.继续欣赏不同造型的同类家具。

例如多种造型的椅子,说说椅背有哪些造型?

椅面有哪些形状?

椅腿有什么不同?

你能想出和它们不一样的造型吗?

二、探究与思索。

1.探究纸盒家具

请小组同学来研究一下,你们面前的家具是用哪些形状的纸盒制作的?

使用了什么方法?

分小组研究,可拆开分析。

(小组教具:

铁丝椅子和药盒写字台;纸盒椅子和光盘桌子;牙膏盒沙发;酸奶瓶桌子。

2.分组介绍,总结制作方法。

课件展示制作方法:

挖、刻、折、剪、装饰粘贴、插、组合。

3.分小组研究创作

(1)请各小组选择一套家具,全组分工合作完成。

(2)小组研究讨论:

①分别说说家具各部分的形状?

②选择适合的纸盒,想想用什么方法制作家具?

③展示图片提出思考问题:

你还能想出和作者不一样的制作方法吗?

(3)学生讨论交流。

(4)你认为制作纸盒家具都应该注意什么?

(5)欣赏多种纸盒家具的作品,例如椅子的多种制作方法。

三、展示评价。

全班家居展览会,互动交流,为最好的作品投票不,评选出集体奖和家具设计奖。

四、小结拓展。

1.这些家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用我们灵巧的双手还可以将废旧纸盒制作出什么艺术作品?

(纸盒动物、飞盘、指偶)

3.制作方法:

挖、刻、折、剪、装饰粘贴、插、组合。

作业布置

请大家到生活中找一找利用废旧材料变出的艺术品或生活用品

板书设计

纸盒变家具

挖、刻、折、剪、

装饰粘贴、插、组合

 

节节虫

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知道节节虫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有关节肢动物的知识,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教学难点

创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音乐。

学生准备:

彩色纸、广告纸、饮料瓶、纸杯、酸奶杯、果冻盒、胶卷外壳、发卷、剪子、胶水或强力胶、刻刀、细绳、小饰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ppt播放昆虫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组织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出示课题――节节虫

二、探究与思索。

1.结合资料谈谈节节虫的制作要点:

有几部分组成?

有什么特点?

节节虫的主要结构:

头部、身体……

特点:

身体是一节一节的,由粗变细,头上有触角爬行……

2.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废旧物可以用来制作节节虫吗?

3.组织学生欣赏作品

(1)作品利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哪些地方有创新表现?

三、艺术创作。

提作业要求:

1.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和制作一个富有想像力的节节虫。

2.采取合作或个人完成的形式。

四、展示评价。

我知道了重复能产生节奏的美感。

看谁做的节节虫既精美又富有想象力。

五、小结。

同学们能够利用各种材料和废旧物,运用重复排列的方法设计制作一条富有想象力又精致的节节虫。

作业布置

用线连接的方法做一种节节虫。

板书设计

节节虫

结构重复排列节奏美感

 

吊饰

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吊饰与生活的关系,了解吊饰的结构和基本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学习吊饰的装饰方法,能利用纸材制作平面或立体的吊饰,通过本课教学让沉重了解吊饰在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吊饰的种类,了解吊饰的结构,掌握制作方法设计吊饰。

教学难点

造型的新颖美观。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音乐。

学生准备:

彩色纸、剪子、刻刀、胶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组织学生观察吊饰作品,激发制作兴趣。

二、探究与思考。

1.出示课题,讲授新课。

问题:

①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到过吊饰?

②说一说吊饰的样子。

③为什么要挂吊饰。

④分析结构。

⑤为什么叫吊饰?

2.以一个吊饰为例分析:

由哪些部分组成?

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吊饰――用来装饰环境并能悬挂的饰物。

①主体部分可以设计什么形状?

你有什么创新设计?

②在什么部位装饰效果最好?

说说装饰内容和怎样装饰。

③你能设计几种悬挂方法?

(主体部分:

吊饰的主体形状,有平面的、立体的。

装饰部分:

吊饰的关键部位,使吊饰美观漂亮。

悬挂部分:

吊饰的悬挂部位。

3.看教材第15、16页,分析了解制作过程。

4.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展品。

讨论:

准备制作什么样的吊饰,确定小组合作内容。

5.播放课件或相关资料,启发创新设计,学习基本制作方法。

三、艺术实践。

1.确定制作方案:

小组合作研究制定方案,落实主体、装饰、悬挂部分的具体设计,进行分工。

2.教师辅导要点:

主体形象设计新颖美观;

装饰部分特点突出;

创新使用材料。

四、评价小结。

集体布置教室,请各小组将作品悬挂起来展示。

观看作品,评价作品。

作业布置

自由完成一件有吉祥寓意并造型美观的吊饰。

板书设计

吊饰

材料形状颜色寓意

 

洗澡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抓住洗澡时的动态,场景等特点,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有相同特点的场景。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丰富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

抓住洗澡的特点大胆想象。

 

教学难点

各种方法,突出洗澡的趣味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音乐、范画。

学生准备:

彩笔、美术本。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音乐《洗澡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探究与思考。

1.观察,说一说自己洗澡的趣事。

 

2.作出洗澡的动作,问:

老师在做什么?

 

3.观察,讨论,交流。

 

观看,分析动物洗澡的录像片。

 

4.欣赏范画,谈感受。

 

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洗澡?

启发学生多角度地表现洗澡情节。

 

5.思考如何表现。

 

要求:

 

(1)先体验洗澡时的情绪,选择表现方式。

 

(2)再用不同方式对主题进行表现。

 

三、艺术实践。

1.自由组合,完成作品。

 

 2.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自由,快乐,创造性地进行表现。

 

 

(1)结合成小组。

 

 

(2)根据大家的特长,爱好选择表现方式。

 

 (3)筹备,完成。

 

 3.巡视,及时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

 

 1.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想法。

 

 2.展示、表演。

 

 3.组织活动,营造气氛。

 

 五、课后小结。

 

 让学生能学会简单的评述,并相互起到推动作用。

 

 用一两句话对同学的作品发表看法。

 

作业布置

再用绘画的方式画一幅记忆画,表现出洗澡时的有趣场景。

板书设计

洗澡

突出主体画面安排特点

假如我是巨人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充分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常规,自由、大胆、快乐地想象与表现。

 

2.过程与方法:

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利用灵活的比较,启发多种奇妙的联想,力求创新。

 

教学难点

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音乐、范画。

学生准备:

学生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过卡通片《小人国》吗?

故事讲的是海上的风浪打翻了一艘轮船,水手格列佛河漂流到了一个神奇小岛,这个小岛就是小人国。

你们知道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看到了什么?

遇到了哪些奇怪的事情吗?

2、探究与思考。

1.欣赏

卡通片《小人国》片断。

引导学生观察格列佛在小人国的奇遇,及小人国景物与格列佛的对比。

2.想象

(1)你们想像格列佛一样成为巨人吗?

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去现代的小人国,让你们每个人都成为巨人。

板书课题:

假如我是巨人

(2)播放多媒体课件:

出现一个“巨人”和小人国城门。

学生设想在小人国的各种场面组织在一个画面中,讲给同学们听。

学生操作时,可以任意放大或缩小各种景物。

(3)小组讨论:

把你在小人国里和别人不一样的奇遇讲给小组的同学听,并把你们小组同学认为最有创意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3.欣赏学生作品

分析教材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谈感受。

三、艺术实践。

作业要求:

想象你成为巨人的奇遇,并把它画下来,要注意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

四、评价小结。

自评:

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作品。

互评:

说出你喜欢的其他同学的作品给你的感受。

作业布置

把巨人做的好事给班上的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假如我是巨人

小人国巨人景物故事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