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突破检测9.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6579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1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突破检测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突破检测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突破检测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突破检测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突破检测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突破检测9.docx

《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突破检测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突破检测9.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突破检测9.docx

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突破检测9

松口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8实验操作、实验装置

1.(2018广东)(双选)对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Ⅰ:

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B.实验Ⅱ:

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C.实验Ⅲ:

试管中溶液颜色变为红色

D.实验Ⅳ:

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2.(2018广东)(双选)下列试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I:

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B.实验II:

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C.实验III:

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IV:

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3.(2018广州调研)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B.用加热蒸干CuCl2溶液的方法制备无水CuCl2固体

C.用分液漏斗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D.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4.(2018广州调研)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尾气处理(或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此装置和下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

I中的物质

II中收集的气体

III中的物质

A

Cu和浓硝酸

NO

NaOH溶液

B

浓盐酸和MnO2

Cl2

NaOH溶液

C

碳酸钙和盐酸

CO2

澄清石灰水

D

浓氨水和CaO

NH3

酚酞溶液

5.(2018广州调研)(双选)下列实验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SO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BaSO3难溶于盐酸

B

Al放入浓HNO3中

无明显现象

Al表面被浓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C

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H2Si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

D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浓氨水呈碱性

6.(2018广州一模)(双选)下列实验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将Cu片放入浓H2SO4中

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Cu与浓H2SO4反应生成SO2

B

Al2(SO4)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生成白色胶状物质

Al(OH)3不溶于氨水

C

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

溶液先不显红色,加入氯水后变红色

该溶液中含有Fe2+

D

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

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该溶液中存在I-

7.(2018广州二模)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新制氯水滴到淀粉KI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氧化性:

I2>Cl2

B

将过量的CO2通入CaCl2溶液中

产生白色沉淀

酸性:

HCl>H2CO3

C

FeSO4溶液中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紫色褪色

Fe2+有还原性

D

SO2通入溴水中

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8.(2018广州三模)(双选)关于下列图示装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装置①中,c为阴极,d为阳极

B.装置②可用于实验室蒸馏石油

C.装置③中的X为CCl4时,可用于吸收氯化氢气体,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氨气及并进行尾气吸收

9.(2018佛山二模)(双选)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某钠盐溶液滴入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钠盐不一定是NaCl

B

浓硫酸与NaCl固体混合加热

有气体产生

硫酸的酸性比HCl强

C

某无色气体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C2H4

D

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的Pb(NO3)2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PbI2)

KSP(PbI2)<KSP(PbCl2)

10.(2018惠州一模)(双选)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NaCl溶液先滴加少量AgNO3溶液,后滴加少量NaI溶液,先有白色沉淀,后变成黄色沉淀

说明Ksp(AgI)

B

将SO2通人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

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C

向FeCl3、CuCl2混合溶液加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

说明氧化性:

Cu2+>Fe3+

D

向某溶液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g+

11.(2018江门调研)(双选)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有I-

B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少量氯水

先无明显现象,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原溶液中含有Fe2+和Fe3+

C

将铜片放入浓硝酸中

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蓝绿色

浓硝酸有强氧化性和酸性

D

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

2min后,试管里出现凝胶

酸性:

硅酸>盐酸

12.(2018江门一模)(双选)下列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中通入SO2

有白色沉淀生成

BaSO3难溶于酸

B

向等浓度的KCl、KI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

先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C

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共热后,加HNO3酸化,滴加AgNO3溶液

出现淡黄色沉淀

溴乙烷含溴元素

D

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

Na2O2没有变质

13.(2018揭阳模拟)下述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A

B

C

D

实验

方案

食盐水

片刻后在Fe电极附近滴入K3[Fe(CN)6]溶液

置于光亮处

实验

目的

验证铁钉发生

析氢腐蚀

验证Fe电极被保护

验证乙炔的还原性

验证甲烷与氯气发生

化学反应

14.(2018茂名一模)下列实验方法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IIIIIIIV

A.用装置I除去CO2中的SO2

B.实验室用装置II制备NH3

C.用装置III制备乙烯

D.装置IV比较酸性H2CO3>苯酚

15.(2018清远一模)下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喷泉实验

B.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

C.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白色沉淀

D.验证苯中是否有碳碳双键

16.(2018韶关一模)(双选)下列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A

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气体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

试纸变蓝

NO2为酸性气体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沉淀可能是BaSO4,该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

C

向甲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振荡,静置

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

甲苯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D

在稀AgNO3溶液中先加入过量0.1mol/LNaCl溶液,再加入少量0.1mol/LNaI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出现黄色沉淀

说明Ksp(AgCl)>Ksp(AgI)

17.(2018韶关二模)(双选)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所示装置可制备氨气

B.图2所示装置可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的混合液

C.图3所示装置可制备、收集乙烯并验证其易被氧化

D.图4所示装置可制备氧气

18.(2018深圳一模)(双选)下列实验操作和对应的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

溶液变红褐色

有Fe(OH)3生成

B

用燃烧的镁条引燃铝热剂

剧烈反应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

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有SO42-

D

用导线连接铜片和锌片后插进盐酸中

铜片上有气泡

铜片是原电池的正极

19.(2018深圳二模)下列实验现象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1气密性检查②气体性质检验③化学平衡的探究④喷泉实验

选项

现象

结论

A

①中导管口冒气泡,手松开无现象

气密性良好

B

②中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C

③中关闭K,气体颜色在热水中比冷水深

NO2生成N2O4为吸热反应

D

④中烧瓶中形成喷泉

Cl2易溶于CCl4

20.(2018湛江一模)下述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证明Ksp(AgCl)﹥Ksp(AgI)

往AgCl悬浊液中滴入几滴KI溶液

B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向混合物中滴加适量稀硝酸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向溶液中滴入氯水后,再滴加KSCN溶液

D

证明H2CO3酸性比H2SiO3强

Na2CO3和SiO2在高温下熔融反应

23.(2018湛江二模)(双选)下列实验中,依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操 作

现 象

结 论

A

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

前者pH比后者的大

非金属性:

B

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有

C

向溶液X中加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生成白色沉淀

溶液X中一定含有

D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不一定含有

24.(2018肇庆一模)(双选)实验室中以下物质的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用带橡胶塞的细口、棕色试剂瓶盛放,并贮存在阴凉处

B.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要向其中加入少量硫酸和铁粉

C.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D.试剂瓶中的液溴可用水封存,防止溴挥发

25.(2018肇庆一模)(双选)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

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B.

新制Fe(OH)2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白色固体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说明Fe(OH)2易被氧化成Fe(OH)3

C.

在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

上层呈紫红色,下层有白色沉淀生产

铜离子可以氧化碘离子,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D.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26.(2018梅州一模)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加热),下列试纸的选用、现象、对应结论都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试剂B

湿润的试纸A

现象

结论

A

碘水

淀粉试纸

变蓝

碘具有氧化性

B

浓氨水,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