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16通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57783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16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16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16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16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16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16通用.docx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16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16通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16通用.docx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16通用

实验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一、实验原理

1.1以太网交换机配置方式

以太网交换机的配置方式很多,如本地Console口配置,Telnet远程登陆配置,FTP、TFTP配置和哑终端方式配置。

其中最为常用的配置方式就是Console口配置和Telnet远程配置。

1.2命令行操作模式

用户模式:

进入交换机后的第一个模式。

提示符为:

switch>

特权模式:

用户模式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对交换机的配置文件进行管理,查看交换机的配置信息等。

提示符为:

switch#

全局配置模式:

特权模式的下一级模式,可配置交换机的全局性参数(如:

名字,登陆信息等);可进入下一级配置模式,对交换机具体的功能进行配置。

提示符为:

switch(config)#

端口模式:

可对交换机的端口进行参数配置。

提示符为:

switch(config-if)#

交换机命令行支持获取帮助信息、命令简写等

1.3交换机的端口

锐捷全系列交换机Fastethernet端口默认情况下是10Mb/s或100Mb/s自适应端口,双工模式也为自适应,且所有交换机端口均打开。

端口支持端口速率、双工模式的配置。

二、实验内容:

交换机基本配置

三、实验目的:

掌握交换机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全局的基本配置和端口的常用配置参数。

四、实验设备:

S2126G交换机、主机

五、实验步骤:

步骤1、交换机命令行操作模式的进入:

switch>enable14!

进入特权模式

switch#

switch#configure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

switch(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5!

进入交换机F0/5的端口模式

switch(config-if)#

switch(config-if)#exit!

退回到上一级操作模式

switch(config)#

switch(config-if)#end!

直接退回到特权模式

switch#

步骤2、交换机命令行基本功能:

帮助信息

switch>?

显示当前模式下所有可执行的命令

switch#copy?

!

显示copy命令后可执行的参数

flash:

copyfromflash:

filesystem

running-configcopyfromcurrentsystemconfiguration

startup-configcopyfromstarupconfiguration

tfip:

copyfromtftp:

filesystem

xmodemcopyfromxmodemfilesyste

步骤3、命令简写:

switch#confter的作用同switch#configureterminal

步骤4、全局的基本配置:

switch(config)#hostname105_switch!

配置交换机的设备名称为105_switch

105_switch(config)#

步骤5、端口参数的配置

switch(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3!

进入F0/3的端口模式

switch(config-if)#speed10!

配置端口速率为10M

switch(config-if)#duplexhalf!

配置端口的双工模式为半双工

switch(config-if)#noshutdown!

开启该端口,使端口转发数据

端口速率参数有:

10(10Mb/s)、100(100Mb/s)、auto(自适应)(默认)

双工模式有:

full(全双工)、half(半双工)、auto(自适应)(默认)

switch#show!

查看命令,后可接参数,用?

可显示出可带参数

switch#showinterfasef0/3!

查看端口配置后的状态

实验二交换机端口隔离

一、实验原理

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LocalAreaNerwork)是指在一个物理网段内进行逻辑的划分,划分成若干个虚拟局域网。

VLAN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灵活的划分。

逻辑网络形成各自的广播域。

VLAN内的主机可互相通信,不同VLAN间的主机不等直接进行互通。

PortVLAN是实现VLAN划分的常用方式之一,一个端口只能属于一个VLAN。

二、实验内容

在一个交换机上实现VLAN的划分

三、实验目的:

掌握通过端口划分VLAN,实现交换机端口的隔离。

四、实验设备:

S2126G交换机、主机

网络拓扑:

F0/15

F0/5

 

五、实验步骤:

步骤1、在未划分VLAN前两台PC机互相ping,可以通。

下面创建VLAN。

switch#configureterminal

switch(config)#vlan10!

创建vlan10

switch(config-vlan)#nametest10!

将其命名为test10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vlan20!

创建vlan20

switch(config-vlan)nametest20!

将其命名为test20

验证测试:

switch#showvlan!

查看已配置的VLAN信息

VLANNameStatusPorts

----------------------------------------------------------------------------------------------

1defaultactiveFa0/1,Fa0/2,Fa0/3

Fa0/4,Fa0/5,Fa0/6

Fa0/7,Fa0/8,Fa0/9

Fa0/10,Fa0/11,Fa0/12

Fa0/13,Fa0/14,Fa0/15

Fa0/16,Fa0/17,Fa0/18

Fa0/19,Fa0/20,Fa0/21

Fa0/22,Fa0/23,Fa0/24

默认情况下所有端口都属于VLAN1

10test10active!

创建的VLAN10,没有端口属于VLAN10

20test20active!

创建的VLAN20,没有端口属于VLAN20

步骤2、将端口分配到VLAN

将Fa0/5端口加入到VLAN10中

switch(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5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accessvlan10

switch(config-if)#exit

将Fa0/15端口加入到VLAN20中

switch(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15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accessvlan20

switch(config-if)#exit

步骤3、再次互ping。

验证测试

VLANNameStatusPorts

----------------------------------------------------------------------------------------------

1defaultactiveFa0/1,Fa0/2,Fa0/3

Fa0/4,Fa0/6,Fa0/7

Fa0/8,Fa0/9,Fa0/10

Fa0/11,Fa0/12,Fa0/13

Fa0/14,Fa0/16,Fa0/17,

Fa0/18,Fa0/19,Fa0/20

Fa0/21,Fa0/22,Fa0/23

Fa0/24

10test10activeFa0/5

20test20activeFa0/5

注意:

1、VLAN1属于系统的默认VLAN,不可以被删除

2、删除某个VLAN使用no命令。

例如:

switch(config)#novlan10

3、删除某个VLAN时,应先将属于他的端口加入到别的VLAN中,再删除之。

实验结果应为ping不通。

 

实验三跨交换机实现VLAN

一、实验原理

TagVlan是基于交换机端口的另外一种类型,主要用于实现跨交换机的相同VLAN内的主机之间可以直接访问,同时对于不同VLAN的主机进行隔离。

VLAN端口:

从交换机处理VLAN数据帧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交换机的端口分为两类:

一类是只能传送标准以太网帧的端口,被称为Access端口;另一类是既可以传送有VLAN标签的数据帧,也可以传送标准以太网帧的端口,称为Trunk端口。

Access端口(默认)一般是指那些连接不支持VLAN技术的终端设备的端口,这些端口收到的数据帧都不包含VLAN标签,发送帧中也必须不包含VLAN标签。

Trunk端口一般是指那些连接支持VLAN技术的网络设备的端口。

这些端口接收到的数据帧一般都包含VLAN标签,而向外发送数据帧时也常常需要添加VLAN标签。

switchportmodeaccess/trunk命令可以更改端口的VLAN模式。

二、实验内容

假设某企业有两个主要部门:

销售部和技术部,其中销售部门的个人计算机系统分散连接,它们之间需要进行通信,但为了数据安全起见,销售部和技术部需要进行相互隔离。

现在两台交换机上实现这一目标(可扩展到多台)。

三、实验目的:

掌握垮交换机实现VLAN。

四、实验设备:

S2126G交换机、主机

网络拓扑:

五、实验步骤:

步骤1、在交换机switchA上创建Vlan10,并将0/5端口划分到Vlan10中。

switchA(config)#vlan10!

创建vlan10

switchA(config-vlan)#namesales!

将Vlan10命名为sales

switchA(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5!

进入fastethernet0/5的接口配置模式

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accessvlan10!

将fa0/5端口加入vlan10中

验证测试:

switchA#showvlanid10!

查看某一个VLAN的信息

VLANNameStatusPorts

----------------------------------------------------------------------------------

10salesactiveFa0/5

步骤2、在交换机switchA上创建Vlan20,并将0/15端口划分到Vlan20中。

switchA(config)#vlan20!

创建vlan20

switchA(config-vlan)#nametechnical!

将Vlan20命名为technical

switchA(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15!

进入fa0/15的接口配置模式

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accessvlan20!

将fa0/15端口加入vlan20中

验证测试:

switchA#showvlanid20!

查看某一个VLAN的信息

VLANNameStatusPorts

-------------------------------------------------------------------------------------

20technicalactiveFa0/15

步骤3、把交换机switchA与交换机switchB相连的端口定义为tagvlan模式。

switchA(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24

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modetrunk!

将fa0/24端口设为tagvlan模式

验证测试:

switchA#showinterfacesfastEthernet0/24switchport

InterfaceSwitchportModeAccessNativeProtectedVLANlists

----------------------------------------------------------------------------------------------

Fa0/24EnabledTrunk11DisabledAll

步骤4、在交换机switchB上创建Vlan10,并将0/5端口划分到Vlan10中

switchB(config)#vlan10!

创建vlan10

switchB(config-vlan)#namesales!

将Vlan10命名为sales

switchB(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5!

进入fastethernet0/5的接口配置模式

switchB(config-if)#switchportaccessvlan10!

将fa0/5端口加入vlan10中

验证测试:

switchB#showvlanid10!

查看某一个VLAN的信息

VLANNameStatusPorts

----------------------------------------------------------------------------

10salesactiveFa0/5

步骤5、把交换机switchB与交换机switchA相连的端口定义为tagvlan模式。

switchB(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24

switchB(config-if)#switchportmodetrunk!

将fa0/24端口设为tagvlan模式

验证测试:

switchB#showinterfacesfastEthernet0/24switchport

InterfaceSwitchportModeAccessNativeProtectedVLANlists

----------------------------------------------------------------------------------------------

Fa0/24EnabledTrunk11DisabledAll

步骤6、验证PC1与PC3能互相通信,但PC2与PC3不能互相通信。

C:

\>pingPC3的IP地址!

在PC1的命令行方式下验证

C:

\>pingPC3的IP地址!

在PC2的命令行方式下验证

结果应为PC1pingPC3可以通,PC2pingPC3不通。

注意:

1、两台交换机之间相连的端口应该设置为tagvlan模式。

2、Trunk端口在默认情况下支持所有VLAN的传输。

 

实验四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一、实验原理

1.1路由器简介

路由器是一个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第三层的网络设备,其主要功能是检查数据包中与网络层相关的信息,然后根据某些规则转发数据包。

路由器的硬件组件包括如下:

中央处理单元,随即存储器,闪存,非易失的RAM,只读内存,路由器接口。

路由器的软件同交换机一样,也包括一个引导系统和核心操作系统。

1.2路由器的配置方式

路由器可以通过5种方式来配置:

Console终端视图、AUX口远程视图、远程TELNET视图、哑终端视图和FTP下载配置文件视图。

其中通过Console口和远程TELNET配置方式是最常用的两种。

1.3命令行操作模式

用户模式:

进入路由器后的第一个模式。

提示符为:

Red-Giant>

特权模式:

用户模式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对路由器的配置文件进行管理,查看路由器的配置信息等。

提示符为:

Red-Giant#

全局配置模式:

特权模式的下一级模式,可配置路由器的全局性参数(如:

名字,登陆信息等);可进入下一级配置模式,对路由器具体的功能进行配置。

提示符为:

Red-Giant(config)#

端口模式:

可对路由器的端口进行参数配置。

路由器的fastethernet接口:

默认情况下,10M/100M自适应、双工模式自适应;且默认处于关闭状态。

可为端口配置IP地址。

路由器命令行支持获取帮助信息、命令简写等

二、实验内容:

路由器基本配置

三、实验目的:

掌握路由器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全局的基本配置和fastethernet端口的配置。

四、实验设备:

R2632路由器、主机

五、实验步骤:

步骤1、路由器命令行操作模式的进入:

Red-Giant>enable14!

进入特权模式

Red-Giant#

Red-Giant#configure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ed-Giant(config)#

Red-Giant(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1/0!

进入路由器F1/0的端口模式

Red-Giant(config-if)#

Red-Giant(config-if)#exit!

退回到上一级操作模式

Red-Giant(config)#

Red-Giant(config-if)#end!

直接退回到特权模式

Red-Giant#

步骤2、路由器命令行基本功能:

帮助信息

Red-Giant>?

显示当前模式下所有可执行的命令

Red-Giant#copy?

!

显示copy命令后可执行的参数

flash:

copyfromflash:

filesystem

running-configcopyfromcurrentsystemconfiguration

startup-configcopyfromstarupconfiguration

tfip:

copyfromtftp:

filesystem

xmodemcopyfromxmodemfilesyste

步骤3、命令简写:

Red-Giant#confter的作用同Red-Giant#configureterminal

步骤4、全局的基本配置:

Red-Giant(config)#hostnameRouterA!

配置路由器的设备名称为RouterA

RouterA(config)#

步骤5、端口参数的配置

Red-Giant(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1/0!

进入F1/0的端口模式

Red-Giant(config-if)#speed10!

配置端口速率为10M

Red-Giant(config-if)#duplexhalf!

配置端口的双工模式为半双工

Red-Giant(config-if)#ipaddress192.168.1.101255.255.255.0!

为端口配置IP

Red-Giant(config-if)#noshutdown!

开启该端口,使端口转发数据

端口速率参数有:

10(10Mb/s)、100(100Mb/s)、auto(自适应)(默认)

双工模式有:

full(全双工)、half(半双工)、auto(自适应)(默认)

Red-Giant#show!

查看命令,后可接参数,用?

可显示出可带参数

Red-Giant#showinterfacefastethernet1/0!

查看路由器端口的配置

 

实验五路由器serial端口的基本配置

一、实验原理

路由器提供广域网接口(serial高速同步串口),使用V.35线缆连接广域网接口链路。

在广域网连接时一端为DCE,一端为DTE。

要求必须在DCE端配置时钟频率(clockrate)才能保证链路的连通。

注:

在使用V.35线缆连接两台路由器的同步串口时,注意区分DCE端和DTE端。

二、实验内容:

对路由器serial端口配置基本参数

三、实验目的:

掌握路由器端口的基本配置

四、实验设备:

R2632路由器、主机、V.35线缆

网络拓扑:

五、实验步骤:

两台路由器使用serial端口连接的配置

步骤1、对路由器A的serial端口和进行配置

Red-GiantA(config)#interfaceserial1/2!

进入S1/2的端口模式

Red-GiantA(config-if)#ipaddress1.1.1.1255.255.255.0!

为端口配置IP地址

Red-GiantA(config-if)#clockrate64000!

在DCE接口上配置时钟频率64000

Red-GiantA(config-if)#bandwidth512!

配置端口的带宽速率为512KB

Red-GiantA(config-if)#noshutdown

    Red-GiantA(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1/0

Red-GiantA(config-if)#ipaddress1.1.2.1255.255.255.0

Red-GiantA(config-if)#noshutdown

步骤2、同样的方法对路由器B进行配置

Red-GiantB(config)#interfaceserial1/2!

进入S1/2的端口模式

Red-GiantB(config-if)#ipaddress1.1.1.2255.255.255.0!

为端口配置IP地址

Red-GiantB(config-if)#bandwidth512!

配置端口的带宽速率为512KB

Red-GiantB(config-if)#noshutdown

Red-GiantB(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1/0

Red-GiantB(config-if)#ipaddress1.1.3.1255.255.255.0

Red-GiantB(config-if)#noshutdown

步骤3、分别查看两台路由器的端口配置情况

Red-GiantA(config-if)#showinterfaceserial1/2!

查看接口1/2的状态

Red-GiantA(config-if)#showipinterfaceserial1/2!

查看该端口的IP协议相关属性

Red-GiantB(config-if)#showinterfaceserial1/2!

查看接口1/2的状态

Red-GiantB(config-if)#showipinterf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