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 EDA上机指导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56999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9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终 EDA上机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最终 EDA上机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最终 EDA上机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最终 EDA上机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最终 EDA上机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终 EDA上机指导书.docx

《最终 EDA上机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终 EDA上机指导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终 EDA上机指导书.docx

最终EDA上机指导书

EDA技术

上机实验指导书

 

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前言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课程的目的,旨在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加深理解EDA技术的基本方法,帮助和培养学生建立利用原理图和硬件描述语言进行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利用EDA工具软件(MAX+plusⅡ)设计简单数字电子系统的能力,为以后从事有关数字电子系统方面的设计和研究开发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前预习

每次实验前,学生须仔细阅读本实验指导书的相关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明确实验原理与步骤;复习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理论知识;预习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三、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本人的计算机是否安装相关软件,了解其软件的使用方法和要求。

2.实验时每个同学应单独设计程序、操作、记录实验结果等,使每个同学受到全面训练。

3.测量数据或观察现象要认真细致,实事求是。

使用计算机要符合操作规程,切勿随便重启频繁开关计算机。

4.未经许可,不得动用其它人的仪器设备或计算机等物。

5.实验结束后,实验记录交指导教师查看并认为无误后,离开机房。

最后,应清理计算机,备份编写程序。

6.爱护公物,发生仪器设备等损坏事故时,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按有关实验管理规定处理。

7.自觉遵守学校和实验室管理的其它有关规定。

四、实验总结

每次实验后,应对实验进行总结,即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绘制波形和图表,分析实验现象,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除写明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实验日期、实验名称外,还应包括:

1.实验目的

2.实验仪器与设备

3.实验内容

4.实验原理与步骤

5.实验结果与分析

目录

实验一半加器设计1

实验二全加器设计5

实验三译码器设计8

实验四数据选择器设计11

实验五触发器设计14

实验六计数器设计16

实验七计数译码系统电路设计19

实验八BCD数加法系统电路设计24

实验一半加器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学习MAX+plusⅡ工具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学习使用原理图输入法设计半加器,掌握原理图输入法的操作步骤。

3、初步掌握设计电路原理图的编辑、编译、仿真等操作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

1、PC机

2、MAX+plusII软件

三、实验内容

以Altera公司的MAX+plusII为工具软件,采用原理图输入法设计半加器h_adder,生成元件符号,并仿真验证设计结果。

四、实验原理与步骤

1、元件选择

在MAX+plusII工具软件的元件库中已经有与门、或门、与非门和异或门等元件,在设计中可直接调用这些元件,实现电路设计。

图1半加器原理图

在元件选择对话框的符号库“SymbolLibraries”栏目中,用鼠标双击基本元件库文件夹“d:

\maxplus2\max2lib\prim”后,在符号文件“SymbolFiles”栏目中列出了该库的基本元件的元件名,例如and2(二输入端的与门)、xor(异或门)、VCC(电源)、input(输入)和output(输出)等。

在元件选择对话框的符号名“SymbolName”栏目内直接输入xor,或者在“SymbolFiles”栏目中,用鼠标双击“xor”元件名,即可得到异或门的元件符号。

用上述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得到其他元件符号。

2、编辑半加器的原理图

半加器逻辑电路图如图1所示,它由1个异或门和1个与门构成,a、b是输入端,SO是和输出端,CO是向高位的进位输出端。

在元件选择对话框的符号名“SymbolName”栏目内直接输入xor,或者在“SymbolFiles”栏目中,用鼠标双击“xor”元件名,即可得到异或门的元件符号。

用上述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得到与门及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元件符号。

用鼠标双击输入或输出元件中原来的名称,使其变黑后就可以进行名称修改,用这种方法把两个输入端的名称分别更改为“a”和“b”,把两个输出端的名称分别更改为“SO”和“CO”,然后按照图1所示的半加器逻辑电路的连接方式,用鼠标将相应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及电路内部连线连接好,并以“h_adder.gdf”(注意后缀是.gdf)为文件名,存在自己建立的工程目录d:

\myeda\mygdf内。

进行存盘操作时,系统在弹出的存盘操作对话框中,自动保留了上一次存盘时的文件名和文件目录,不要随意单击“OK”按钮结束存盘,一定要填入正确的文件名并选择正确的工程目录后,才能单击“OK”按钮存盘,这是上机实验时最容易忽略和出错的地方。

3、编译设计图形文件

设计好的图形文件一定要通过MAX+plusII的编译。

在MAX+plusII集成环境下,执行“MAX+plus”菜单下的“Compiler”命令,在弹出的编译对话框中单击“Start”按钮,即可对h_adder.gdf文件进行编译。

在编译中,MAX+plusII自动完成编译网表提取(CompilerNetlistExtractor)、数据库建立(DatabaseBuilder)、逻辑综合(LogicSynthesizer)、逻辑分割(Partitioner)、适配(Fitter)、延时网表提取(TimingSNFExtractor)和编程文件汇编(Assembler)等操作,并检查设计文件是否正确。

存在错误的设计文件是不能将编译过程进行到底的,此时计算机会中断编译,并在编译(Compiler)对话框中指出错误类型和个数。

4、生成元件符号

在MAX+plusII集成环境下,执行“File”菜单下的“CreateDefaultSymbol”命令,将通过编译的GDF文件生成一个元件符号,并保存在工程目录中。

这个元件符号可以被其他图形设计文件调用,实现多层次的系统电路设计。

5、功能仿真设计文件

仿真,也称为模拟(Simulation);是对电路设计的一种间接的检测方法。

对电路设计的逻辑行为和功能进行模拟检测,可以获得许多设计错误及改进方面的信息。

对于大型系统的设计,能进行可靠、快速、全面的仿真尤为重要。

①建立波形文件

进行仿真时需要先建立仿真文件。

在Max+p1usII环境执行“File”的“New”命令,再选择弹出的对话框中的WaveformEditorfi1e项,波形编辑窗口即被打开。

②输入信号节点

在波形编辑方式下,执行“Node”的“NodesfromSNF”命令,弹出输入节点“EnterNodesfromSNF”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首先单击“List”按钮,这时在对话框左边的“AvailableNodes&Groups”(可利用的节点与组)框中将列出该设计项目的全部信号节点。

若在仿真中只需要观察部分信号的波形,则首先用鼠标将选中的信号名点黑,然后单击对话框中间的“=>”按钮,选中的信号即进入到对话框右边的“SelectedNodes&Groups”(被选择的节点与组)框中。

如果需要删除“被选择的节点与组”框中的节点信号,也可以用鼠标将其名称点黑,然后单击对话框中间的“<="按钮。

节点信号选择完毕后,单击“OK”按钮即可。

③设置波形参量

在波形编辑对话框中调入了半加器的所有节点信号后,还需要为半加器输入信号a和b设定必要的测试电平等相关的仿真参数。

如果希望能够任意设置输入电平位置或设置输入时钟信号的周期,可以在Options选项中,取消网格对齐SnaptoGrid的选择(取消钩)。

④设定仿真时间宽度

在仿真对话框,默认的仿真时间域是1μS。

如果希望有足够长的时间观察仿真结果,可以选择“File”命令菜单中的“EndTime”选项,在弹出的“EndTime”对证框中,填入适当的仿真时间域(如5μS)即可。

⑤加入输入信号

为输入信号a和b设定测试电平的方法及相关操作如教材图2.1.3所示,利用必要的功能键为a和b加上适当的电平,以便仿真后能测试so和co输出信号。

⑥波形文件存盘

以“h_adder.scf”(注意后缀是.scf)为文件名,存在自己建立的工程目录d:

\myeda\mygdf内。

在波形文件存盘时,系统将本设计电路的波形文件名自动设置为“h_adder.scf”,因此可以直接单击确定按钮。

⑦进行仿真

波形文件存盘后,执行“Max+p1usII”选项中的仿真器“Simulator”命令,单击弹出的“仿真开始”对话框中的“Start”按钮,即可完成对半加器设计电路的仿真,可通过观察仿真波形进行设计电路的功能验证。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编译通过后的原理图

2、绘出生成的元件符号

3、绘出仿真波形图

4、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二全加器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学习MAX+plusⅡ工具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学习使用原理图输入法层次化设计全加器的方法。

3、掌握设计电路原理图的编辑、编译、仿真等操作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

1、PC机

2、MAX+plusII软件

三、实验内容

以Altera公司的MAX+plusII为工具软件,采用层次化原理图输入法设计1位全加器f_adder,生成元件符号,并仿真验证设计结果。

在此基础上设计4位加法器。

四、实验原理与步骤

1、编辑1位全加器的原理图

1位全加器可以用两个半加器及一个或门连接而成。

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

在MAX+plusII图形编辑方式下,在用户目录中找到自己设计的半加器元件h_adder,并把它调入原理图编辑框中(调入两个),另外从d:

\maxplus2\max2lib\prim元件库中调出一个两输入端的或门,并加入相应的输入和输出元件,按照图1所示电路连线,得到1位全加器电路的设计结果。

电路中的a和b是两个1位二进制加数输入,cin是低位来的进位输入,sum是和输出,cout是向高位进位输出。

2、设计文件存盘与编译

完成1位全加器电路原理图的编辑后,以f_adder.gdf为文件名将1位全加器电路原理图设计文件保存在工程目录中,“.gdf”表示图形文件。

进行存盘操作时,系统在弹出的存盘操作对话框中,自动保留了上一次存盘时的文件名和文件目录,操作者不要随意单击“OK”按钮结束存盘,一定要填入正确的文件名并选择正确的工程目录后,才能单击“OK”按钮存盘,这是初学者上机实验时最容易忽略和出错的地方。

图11位全加器原理图

全加器的原理图文件包括两个层次的设计。

半加器h_adder.gdf是底层设计文件,全加器f_adder.gdf是顶层设计文件。

在编译顶层文件之前要设置此文件为顶层文件,操作方法是先打开f_adder.gdf,执行“file”菜单下“project”的“setprojecttocurrentfile”命令即可。

完成图形文件编辑并存盘后,执行MAX+plusII的“Compiler”命令对设计文件进行编译,检查设计文件中的错误。

如果设计文件不存在错误,则可以开始进一步对设计文件进行网表文件提取、设计文件排错、逻辑综合、逻辑分配、适配(结构综合)、时序仿真文件提取和编程下载文件装配等操作。

在MAX+plusII集成环境下,执行“File”菜单中的“CreateDefaultSymbol”命令,可为通过编译的图形设计文件产生一个元件符号,并被保存在工程目录中,该元件符号可以被其他电路系统设计调用,成为该系统的一个基本元件。

其输入/输出端口名由系统自动改为大写字母。

3、仿真设计文件

在MAX+plusII波形编辑方式下,编辑f_adder.gdf的波形文件,并完成输入信号a、b和cin输入电平的设置。

波形文件编辑结束后也要将波形文件保存在工程目录中,在存盘操作时,系统会自动将当前设计的文件名作为波形文件名,并以.scf为文件类型(例如1位全加器的波形文件是f_adder.scf),所以操作者可以直接单击“OK”按钮结束波形文件的存盘操作。

波形文件存盘后,执行启动仿真器“Simulator”命令开始仿真,可通过观察仿真波形进行设计电路的功能验证。

4、4位加法器设计(设计深入)

4位加法器的设计中,全加器成为底层文件ain[3..0]和bin[3..0]是两个4位二进制输入端,cin是低位来得进位输入端,sum[3..0]是4位和输出端,cout是向高位进位的输出端。

原理图如图2所示。

图24位加法器原理图

ain[3..0]的右边连接了一条粗的信号线,表示该信号与有ain[3]~ain[0]文字标注的4个全加器的ain输入端连接。

同理bin[3..0]和sum[3..0]。

粗线表示多条信号线组成的总线,细线表示单信号线。

用鼠标左键单击信号线,使之变成红色,然后在红线上单击右键,选择“linestyle”命令,然后选择相应的粗或细信号线即可。

单击编辑窗口左边“A”按钮可以在信号线上添加文字标注。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编译通过后的原理图

2、绘出生成的元件符号

3、绘出仿真波形图

4、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三译码器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学习MAX+plusⅡ工具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通过上机实验掌握VerilogHDL文本输入语言和设计法,学习用VerilogHDL语言设计3线-8线译码器的方法。

3、掌握设计文本输入法的编辑、编译、仿真等操作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

1、PC机

2、MAX+plusII软件

三、实验内容

以Altera公司的MAX+plusII为工具软件,采用VerilogHDL文本输入设计法设计3线-8线译码器,生成元件符号,并仿真验证和分析设计结果。

四、实验原理与步骤

设ENA是低电平有效的使能控制输入端,C,B,A是数据输入端,Y7~Y0是输出端。

3线-8线译码器的功能表如表1所示。

表13线-8线译码器功能表

ENA

C

B

A

Y7

Y6

Y5

Y4

Y3

Y2

Y1

Y0

0

0

0

0

1

1

1

1

1

1

1

0

0

0

0

1

1

1

1

1

1

1

0

1

0

0

1

0

1

1

1

1

1

0

1

1

0

0

1

1

1

1

1

1

0

1

1

1

0

1

0

0

1

1

1

0

1

1

1

1

0

1

0

1

1

1

0

1

1

1

1

1

0

1

1

0

1

0

1

1

1

1

1

1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x

x

x

1

1

1

1

1

1

1

1

1、编辑3线-8线译码器的源程序

3线-8线译码器的VerilogHDL源代码如下:

moduledecoder(a,b,c,ena,y);

inputa,b,c,ena;

output[7:

0]y;

reg[7:

0]y;

always

begin

if(ena==1)y='b11111111;

else

case({c,b,a})

'b000:

y='b11111110;

'b001:

y='b11111101;

'b010:

y='b11111011;

'b011:

y='b11110111;

'b100:

y='b11101111;

'b101:

y='b11011111;

'b110:

y='b10111111;

'b111:

y='b01111111;

default:

y='b11111111;

endcase

end

endmodule

2、设计文件存盘和编译

完成3线-8线译码器的文本编辑后,以decoder.v为文件名将设计文件保存在工程目录中,“.v”表示VerilogHDL源程序文件。

注意:

VerilogHDL源程序的文件名应与设计模块名相同,否则将是一个错误,无法通过编译。

完成文本文件编辑并存盘后,执行MAX+plusII的“Compiler”命令对设计文件进行编译,检查设计文件中的错误。

3、生成元件符号

在MAX+plusII集成环境下,执行“File”菜单中的“CreateDefaultSymbol”命令,可为通过编译的设计文件产生一个元件符号,并被保存在工程目录中,该元件符号可以被其他电路系统设计调用,成为该系统的一个基本元件。

其输入/输出端口名由系统自动改为大写字母。

4、仿真设计文件

在MAX+plusII波形编辑方式下,编辑3线-8线译码器的波形文件,并完成输入信号a、b、c和ena输入电平的设置。

波形文件编辑结束后也要将波形文件保存在工程目录中,在存盘操作时,系统会自动将当前设计的文件名作为波形文件名,并以.scf为文件类型,所以可以直接单击“OK”按钮结束波形文件的存盘操作。

波形文件存盘后,执行启动仿真器“Simulator”命令开始仿真,可通过观察仿真波形进行设计电路的功能验证。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编译通过后的源程序代码

2、绘出生成的元件符号

3、绘出仿真波形图

4、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四数据选择器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学习MAX+plusⅡ工具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通过上机实验掌握VerilogHDL文本输入语言和设计法,学习用VerilogHDL语言设计16选1数据选择器的方法。

3、掌握设计文本输入法的编辑、编译、仿真等操作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

1、PC机

2、MAX+plusII软件

三、实验内容

以Altera公司的MAX+plusII为工具软件,采用VerilogHDL文本输入设计法设计16选1数据选择器,生成元件符号,并仿真验证和分析设计结果。

四、实验原理与步骤

16选1数据选择器的功能,是在输入的信号控制下,选出16个数据中的一个作为输出。

设ENA是低电平有效的使能控制输入端,S0,S1,S2,S3是数据选择控制端,A0~A15是16个待选数据,Y是输出端。

16选1数据选择器的功能表如表1所示。

表116选1数据选择器功能表

ENA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S0

×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S1

×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S2

×

0

0

0

0

1

1

1

1

0

0

0

0

1

1

1

1

S3

×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Y

0

A0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10

A11

A12

A13

A14

A15

1、编辑16选1数据选择器的源程序

16选1数据选择器的VerilogHDL源代码如下:

modulemux16_1(a,s3,s2,s1,s0,ena,y);

inputs3,s2,s1,s0,ena;

input[15:

0]a;

outputy;

regy;

always

begin

if(ena==1)y=0;

else

case({s3,s2,s1,s0})

'b0000:

y=a[0];

'b0001:

y=a[1];

'b0010:

y=a[2];

'b0011:

y=a[3];

'b0100:

y=a[4];

'b0101:

y=a[5];

4'b0110:

y=a[6];

4'b0111:

y=a[7];

4'b1000:

y=a[8];

4'b1001:

y=a[9];

4'b1010:

y=a[10];

4'b1011:

y=a[11];

4'b1100:

y=a[12];

4'b1101:

y=a[13];

4'b1110:

y=a[14];

4'b1111:

y=a[15];

default:

y=0;

endcase

end

endmodule

2、设计文件存盘和编译

完成16选1数据选择器的文本编辑后,以mux16_1.v为文件名将设计文件保存在工程目录中,“.v”表示VerilogHDL源程序文件。

完成文本文件编辑并存盘后,执行MAX+plusII的“Compiler”命令对设计文件进行编译,检查设计文件中的错误。

3、生成元件符号

在MAX+plusII集成环境下,执行“File”菜单中的“CreateDefaultSymbol”命令,可为通过编译的设计文件产生一个元件符号,并被保存在工程目录中,该元件符号可以被其他电路系统设计调用,成为该系统的一个基本元件。

其输入/输出端口名由系统自动改为大写字母。

4、仿真设计文件

在MAX+plusII波形编辑方式下,编辑16选1数据选择器的波形文件,并完成输入信号s0,s1,s2,s3和a输入电平的设置。

波形文件编辑结束后也要将波形文件保存在工程目录中,在存盘操作时,系统会自动将当前设计的文件名作为波形文件名,并以.scf为文件类型,所以可以直接单击“OK”按钮结束波形文件的存盘操作。

波形文件存盘后,执行启动仿真器“Simulator”命令开始仿真,可通过观察仿真波形进行设计电路的功能验证。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编译通过后的原程序代码

2、绘出生成的元件符号。

3、绘出仿真波形图

4、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五触发器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学习MAX+plusⅡ工具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通过上机实验掌握VerilogHDL文本输入语言和设计法,学习用VerilogHDL语言设计JK触发器的方法

3、掌握设计文本输入法的编辑、编译、仿真等操作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

1、PC机

2、MAX+plusII软件

三、实验内容

以Altera公司的MAX+plusII为工具软件,采用VerilogHDL文本输入设计法设计JK触发器,生成元件符号,并仿真验证和分析设计结果。

四、实验原理与步骤

设J和K是数据输入端;CLR是异步复位输入端,低电平有效;CLK是时钟输入端,下降沿有效;Q是触发器的输出端,QN是反相输出端。

1、编辑下降沿触发JK触发器源程序

在MAX+plusII集成环境下,进入文本编辑方式,并在文本框中编辑时钟输入下降沿触发JK触发器的VerilogHDL源程序。

下降沿触发JK触发器的VerilogHDL源程序如下:

modulemyjkff(j,k,clr,clk,q,qn);

inputj,k,clr,clk;

outputq,qn;

regq,qn;

always@(negedgeclrornegedgeclk)

begin

if(~clr)beginq=0;qn=1;end

else

case({j,k})

'b00:

beginq=q;qn=qn;end

'b01:

beginq=0;qn=1;end

'b10:

beginq=1;qn=0;end

'b11:

beginq=~q;qn=~qn;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