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背后的故事汇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55095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7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汇编.docx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背后的故事汇编.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汇编.docx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汇编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

(一)——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原意】“弟子”原指学生,推而广之,可以是每一个人。

按照《弟子规》开篇所述,首先要孝敬父母,善待兄弟姊妹。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故事】孔子讲学

孔子,被世人尊为“至圣先师”、“孔圣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相传,他最早创办私塾,招收学生。

孔子教学生,以《诗》、《书》、《礼》、《易》等儒家典籍为教材;开设了六门课程,分别是:

礼仪、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数学,后人称之为“六艺”。

在孔子看来,教学最重要的是授人以礼。

具体而言,古代的“礼”有五种:

即吉礼(祭祀天地人)、凶礼(丧葬)、宾礼(诸侯朝见天子)、军礼(军中的礼节)、嘉礼(婚礼、冠礼)。

孔子从德行、言语、正事、文学等方面教导学生遵从礼仪。

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培养出了很多贤人。

【今解】《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开章明义,明确指出撰写该书的目的在于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孝顺父母的人、一个有礼貌的人。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

(二)——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原意】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地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三)——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原意】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拖延或推辞偷懒。

【故事】郯子鹿乳

郯(读作tán)子,是春秋时候郯国的第一任君主,品性至孝。

俗话说,人生的四大苦事,莫过于生老病死。

郯子看到父母年老,双目失明,心里头很难过。

他听人说喝鹿乳可以强健身体、治愈眼疾,就借了一件鹿皮的衣服乔装成一只鹿,跑到深山里头,混进鹿群中取鹿乳。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努力,郯子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鹿乳。

回程途中,正巧遇上了猎户。

猎人被郯子逼真的装扮所迷惑,抽出箭想射死这只“猎物”。

危急关头,郯子慌忙立起身来,掀掉鹿皮,大声呼救,这才免掉了被射杀的危险。

猎人问明缘由之后非常感动,交口称赞郯子是个大孝子。

历代帝王视郯子为德、才、威、雅的化身。

郯子死后,后人建郯子庙来纪念他。

据有关资料记载,郯子庙中塑有“三圣”像,即孔子、老子、郯子,人们对郯子的崇拜之情由此可见。

【今解】身为儿女,我们不必刻意模仿“郯子鹿乳”的壮举,但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践“反哺之道”。

推而广之,就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真诚回报曾经帮助过你的人。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四)——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原意】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生气、伤心。

【故事】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孔子有个高徒,叫曾参。

有一天,曾参帮助父亲在瓜田锄草,干活时,一不留神将瓜秧铲断了。

他的父亲曾点看到了这一幕,连忙喊:

“唉,往哪里锄啊,小心瓜秧……”话还没说完,又一棵瓜秧被铲断了!

曾点气急了,一把夺过锄头,大声责骂:

“你瞎了吗?

看看你干的好事!

”曾参这才猛然发觉,小声说:

“可我刚刚在想老师讲的课……”这一辩解,曾点的气就更不打一处来了。

他随手抄过一根粗木棍,对着曾参就是一顿痛打:

“这里是学堂里还是庄稼地?

别人是越学越聪明,你是越学越愚蠢。

有你这样混账的儿子吗?

”曾参既不躲闪也不求饶。

曾点越打越生气,竟然将曾参打昏过去。

孔子得知这件事后,对曾参说:

“你知道舜帝的故事吧?

舜的父亲叫瞽瞍(读作ɡǔsǒu)。

舜非常孝顺他的父亲,父亲要呼唤他,他总是在旁边;但父亲想杀掉他时,他却每次都会想办法逃掉。

父亲用小棍子打他,他就默默忍受,但用大棍子打他,他就会逃走。

舜这样做的结果,使瞽瞍没有犯下不行父道的罪责,而舜也没有丧失孝道。

可你呢,父亲大发雷霆时,你宁死也不躲避。

表面上像是尽了孝道,但万一你被打死了怎么办?

不仅会给你父亲留下一辈子的痛苦和歉疚,而且会让父亲陷于杀子的不义之中。

还有哪一种行为比这更不孝呢?

”曾参脸色惨白,额头沁出了汗珠儿,说:

“老师,我知错了,以后一定改。

【今解】学问和道理是死的,假如不知变通和灵活运用,再好的学问和道理,也会变成束缚人的教条。

生搬硬套,就会变成书呆子;活学活用,才能成为聪明和智慧的人!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行孝,做人也是这样。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五)——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原意】冬天要提醒父母多穿衣服,夏天要给父母纳凉。

早晨起床之后,应先向父母请安问好。

傍晚回家之后,要照料父母安睡。

【故事】黄香温席

相传东汉时期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母亲早逝,他和父亲相依为命。

夏天天气热,每天晚上他都为父亲扇枕席,以便父亲安歇;冬天天气寒冷,他每天晚上都要先上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褥焐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黄香的孝行,感动了左邻右舍,传遍了全县,传遍了全国。

当时有“江夏黄香,天下无双”的赞誉。

太守刘护上书朝廷申报,推举黄香为孝廉①,黄香由此成名。

后来,黄香当官做了尚书令,成为以孝闻名、以孝施政的榜样。

黄香的事迹也被历代传颂,被载入“二十四孝”。

注①:

孝廉,原意是指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人。

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

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

后来,孝廉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也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

【今解】现今科技发达了,物质生活富裕了,我们不需要再像黄香那样扇席暖床了,但他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当父母上年纪时,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爱。

如果有时间,应该经常和父母在一起,让父母感到亲情的温暖。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六)——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原意】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

如果任性而为的话,会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

【故事】刘备教子

三国的时候,刘备临终时对太子刘禅不放心,除了把他托付给丞相诸葛亮,还给刘禅留下了一封信来教育他。

信中说: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这就是说,不要认为小的坏事就可以胡作非为,不要认为小的好事就可以不做;只有品德良好才能让人信服。

后来,刘禅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国没有出现大的失误。

诸葛亮死后,刘禅开始宠信宦官,逐渐放纵自己,最终蜀国被曹魏灭掉,刘禅也成了俘虏。

【今解】记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一方面,我们绝对不能做损害他人正当利益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七)——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原意】公物虽然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

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故事】陶母封鱼

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而且注意人品的修养,这一切都与他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

陶侃长大后,担任了管理渔业的小官。

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腌鱼孝敬母亲,母亲却把鱼封好让人退回去,并且给他写了一封信说:

“你是国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母亲呢?

这是为政不廉啊!

”此事虽小,却可以看出陶侃的母亲教子严格。

陶侃始终不忘母亲的教诲,最终成为晋朝著名的清官。

【今解】做人不能太自私,不能总想着公报私囊。

一个总想着占便宜的人,最终会自食其果,害人害己。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八)——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原意】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

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故事】董卓的恶行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军阀,他带领军队占据国都,废掉了汉少帝刘辨另立汉献帝刘协为傀儡皇帝,并从此独揽朝政。

董卓专权期间,对朝廷中的大臣肆意杀戮,对天下百姓任意欺凌。

结果,他的暴行引起了人们的愤怒,司徒王允等人联合起来利用美人计一举将他除掉。

董卓死后,他的家属也因此受到株连,连90岁高龄的母亲也被处死。

董卓的恶行不仅使其家庭受到牵连,连年迈的老母无法尽享天年,实在可悲!

【今解】一个人真正活出做人的尊严,就要把“仁、义、理、智、信”扎根在心里,并且身体力行。

具体而言,“仁”的含义:

处事待人,心存厚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义”的含义:

言行举止,合乎礼仪,不偏不倚,俯仰无愧。

“礼”的含义:

洁身自爱,克己制欲,端正心思,以德治事。

“智”的含义:

随顺不染,明白事理,平心静气,临事不乱。

“信”的含义:

不妄语,不轻诺,言既出,事必行。

以上五点,是做人的根本。

只有做到这些,别人才会从心底里尊敬你。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九)——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原意】父母爱我,我孝敬父母,这并不是一件难事。

如果父母不爱我,我又能孝敬父母,这才是真正的大孝。

【故事】虞舜至孝

上古时代,舜因“至孝”而感动天地,被尧帝选为继承人,他的故事也被列为“二十四孝”故事之首。

虞舜,本姓姚,名重华。

他的母亲过世后,父亲娶了一个悍妇。

父亲、后母和弟弟三个人经常联合起来欺负舜。

有一次,父亲让舜去修补仓库的屋顶。

舜刚刚爬上屋顶,父亲就抽走梯子,还在下面放起大火。

舜急中生智,双手抓着两顶大竹笠,像鸟一样“飞”下屋顶,逃过一劫。

还有一次,父亲让舜去挖井。

舜多了个心眼,预先在井壁上掏了个洞。

当舜挖到井底时,父亲和弟弟就开始往井里抛石头,想砸死舜。

幸亏舜躲进井壁上的洞,又逃过一劫。

尽管多次遭父亲毒害,舜却并不记恨父亲。

他反而更加谨慎地伺候父母,善待弟弟,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家人。

统治天下的帝王尧听说舜的事迹后,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许配给舜,并将帝王之位禅让给他。

【今解】人的天性中都有一颗至善、至敬、至仁、至慈的爱心。

从这个角度说,舜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们也能。

只要我们能够凭心做事,孝敬父母,就一定能够缔造美满幸福的家庭。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十)——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原意】如果父母有过失,我们就应该劝他改过。

在劝诫的过程中,一定要和颜悦色,声调柔和。

【故事】苦心劝父

有一天,孙元觉的父亲要把病弱的爷爷扔到深山里去。

孙元觉哭着跪倒在父亲面前,恳求他不要这样做。

父亲哄骗他说:

“爷爷年老了,年老不死会变成妖怪的。

孙元觉一路苦劝,但父亲始终坚持要扔掉爷爷。

到了山里,父亲把爷爷从筐中放下来就要离开。

这时,孙元觉心生一计,他对父亲说:

“扔了爷爷把筐子拿回去吧。

”父亲一愣,不明白他的意思。

孙元觉接着说:

“等到你老了,我好用它来装你,把你扔到山里来呀。

”父亲听了大吃一惊,赶紧把爷爷接回了家。

【今解】劝诫父母也是一门艺术。

《礼记》中说: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

有和气者,必有愉色。

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

换句话说,遇到父母不对的地方,我们要婉言劝止,还要讲究方法,切不可恶语相向。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十一)——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原意】如果父母不接受子女的规劝,要反复的再劝,甚至哭泣恳求。

如果因此而遭到父母的鞭打,也不要怨恨父母。

【故事】芦衣顺母

闵子骞年幼丧母,父亲再婚。

不久,后娘为闵家生了两个儿子。

从此,后娘就开始虐待小子骞。

在一个北风呼啸的冬日,父亲叫小子骞帮他去拉车。

可是一出门,小子骞就冻得发抖,无法帮助父亲拉车。

父亲问小子骞是不是病了,他低着头不敢说话。

父亲感到奇怪,就去拉扯小子骞。

哪里知道小子骞的棉衣一扯就破,露出里面的芦花。

原来,后母将前些天新买来的棉絮全部放在自己亲生儿子穿的棉衣里,而小子骞的棉衣里放的却是不保暖的芦花。

难怪他冻得瑟瑟发抖。

父亲怒气冲冲地回到家,对后妻吼道:

“你现在就收拾行李,滚回娘家,我要休了你!

”后母心知不妙,只好跪在地下求饶。

这时,小子骞也连忙跪下,替后娘求情:

“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这句话的意思是:

后娘在家,最多只是孩儿我一人受罪;如果您将后娘赶出家门,两个小弟弟也要孤单无依了!

听到这句话,父亲非常感动。

他忙将小子骞扶起,并对后妻说:

“今天,当着子骞的话,我先让你留下来。

但是,你该学学如何做人!

”事已至此,后娘终于低头认错。

后来,父亲四处托人,想将小子骞送到孔子门下求学。

孔夫子听说闵子骞的事迹,毫不犹豫地接收了这个学生。

闵子骞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他逐渐成长为孔门高徒,并以“德行”名垂青史。

【今解】人生在世,难免遇到对自己不好的人,应该怎么对待这些人呢?

记仇?

报复?

这些都是胸怀狭窄的表现。

我们要学习闵子骞以德报怨的高尚品格。

如果我们也能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能像闵子骞那样感动“后妈”,赢得别人的尊重。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十二)——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原意】当父母生大病的时候,父母所吃的药要先尝,要昼夜照料在生病的父母身边。

【故事】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

母亲薄太后卧病期间,文帝刘恒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常言道:

久病床前无孝子。

汉文帝侍奉母亲,却从不懈怠,长达三年之久。

不仅如此,汉文帝在位时期,重德治,兴礼仪,重视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终于开创了“文景之治”的良好局面。

【今解】天之大,孝为先。

很多未尽孝道的人都在为自己找借口:

学习忙、工作忙、生意忙、事情多、应酬多。

但是,普通人总不会比皇帝还忙吧?

看看汉文帝刘恒,他不仅日理万机,还能尽心孝顺父母,这才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十三)——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原意】举行丧礼,要按照礼法;祭奠时,要表现得诚恳。

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对待在世的父母一样尽孝道。

【故事】卖身葬父

董永,汉代人,他从小失去母亲,和父亲相依为命。

父亲去世后,他没钱办丧事,便向财主借了些钱。

董永对财主说:

“日后无钱还债,甘愿做您的奴仆!

董永在家守完三年丧,就去财主那里做奴仆。

路过槐荫时,董永遇到一位女子。

这位女子对他说:

“我不嫌弃你贫贱,愿意作你的妻子。

”于是,董永带她到财主家。

财主对董永说:

“那些钱就送给你吧!

”董永回答说:

“蒙您的恩德,先父得以安葬。

我虽是贫贱之人,但一定要尽心尽力,报答您的大恩大德。

”财主问:

“跟你一起来的女子是谁?

”董永答:

“是我妻子。

”财主又问:

“你妻子能干什么?

”董永答:

“她会织布。

”财主说:

“你一定要报答我的话,就让你妻子为我织一百匹缣(读作jiān,是一种比较贵重的丝织品)。

”没想到董永的妻子只用十天时间就织完一百匹缣,还清了董永的欠债。

于是,董永夫妻踏上了回家的归途。

走到槐荫时,那位女子向董永辞别说:

“我是天上的织女,看到你如此孝敬父母,天帝命我下凡来帮你偿还债务。

现在你已还了债,我也要回天庭去了。

”说完,仙女便凌空飞走了。

董永泪流满面,感激不已。

后人有感于董永的孝行,将槐荫改名为“孝感”(意思是孝行感动天地)。

【今解】敬老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是和谐社会的稳定基石。

我们要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切实为老人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十四)——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原意】做兄长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长。

兄弟和睦,这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孝道。

【故事】兄弟和睦

缪彤,汉朝人,字豫公。

在他小的时候,父母双双过世,留下缪彤兄弟四人相依为命。

作为长兄,缪彤自然就承担起了照顾抚养弟弟们的重担。

转眼间,兄弟四人均已娶妻。

同处一个屋檐下,妯娌们往往都在打着自家的“小算盘”,生活中不时出现不和谐音符。

一天,两个弟媳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执不休。

缪彤听到了,心里说不出的难过。

他想:

“都是因为自己没做好,家中才会矛盾重重。

”为此,缪彤关锁门户,一边抽打自己,一边厉声自责道:

“缪彤啊缪彤,你天天都说要修身谨行,齐整风俗,匡扶正气。

可怎么现在连自己的家庭都不能导正,看来都是妄谈,你辜负了祖宗的谆谆教诲,实是不孝子孙啊!

”说罢,缪彤便失声恸哭起来。

弟弟、弟媳们循着哭声聚拢过来,他们静静地守候在屋外。

听到长兄的自责,大家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惭愧地低下了头。

从这一天起,缪家又恢复了往日的和乐气氛。

【今解】四海之内皆兄弟,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每一个人都要互相帮助,互相尊敬。

这是一种大爱,有了这种爱,我们才能获得幸福和快乐。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十五)——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原意】把财物看得淡些,兄弟之间就不会相互怨恨;处处忍让,和言爱语便不会引起忿怒。

【故事】重义轻财

卜式,西汉人,是一个重亲情、不爱财、一心为国的君子。

卜式以牧羊为业。

父母去世后,兄弟俩分家,卜式把家中财产都让给了弟弟,自己只要了一百多头羊。

他很会养羊,又善于理财,十年后,羊群已繁殖到千余头,他买了房屋,又置办了土地,成为当地很有名的富户。

这时,弟弟因经营不善而破产。

于是,卜式又把自己的财产分了一半给弟弟。

当时,汉朝与匈奴连年作战,耗费了大量钱财,国库空虚,卜式为此忧心忡忡。

他给汉武帝写了封信,表示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半家产,作为边防军费开支,也算是他尽了一点爱国之心。

在他的带动下,不少富户也都出钱、出粮,资助朝廷府库。

因为这些义举,卜式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今解】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因为我们需要用金钱来提升生活水平;但钱不是万能的,有钱不等于幸福,生活中有很多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请记住,我们要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隶。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十六)——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原意】或吃、或坐、或走,都应该长者在前,幼者在后。

【故事】信陵君敬老

信陵君是战国时期的“四公子”之一。

虽然他的势力很大,有门客上千人,但是信陵君却是个敬老爱贤的人。

有一次,他听说有一个看城门的老人侯赢很有贤德,就登门拜访,希望将人才招到麾下。

为了体现对侯赢的敬重,他不但亲自出马,还将马车上尊贵的位子空出来留给侯赢。

侯赢听说此事,就想试一试信陵君是不是真的敬老爱贤。

于是,他故意表现得非常傲慢。

哪知,侯赢越是傲慢,信陵君越是恭敬。

最终,侯赢被信陵君的诚意所所打动,答应做他的门客。

【今解】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强调关爱老人在当今社会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老人是知识的宝库,是智慧的钥匙。

他们不仅养育我们,还以言传和身教向我们传播做人的道理。

因此,我们应该以信陵君为榜样,从身边小事做起关爱老人,尊重老人,让老人过得更加舒心。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十七)——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原意】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所叫的那个人不在,自己要先代为听命。

【故事】代人养母

杜环的父亲杜一元有一位朋友,叫做常允恭。

常允恭死后,常母老无所依,想投靠儿子的朋友。

有一个雨天,杜环在家中闲坐,突然从外面走进来一位浑身湿漉漉的老妇人。

杜环仔细一看,大吃一惊,问道:

“您是常老太太么,怎么流落至此?

”常母泣着说:

“我儿子常允恭半年前就病死了,儿媳一直没有生育。

儿子死后,她将家里席卷一空,不知去向。

现在,只剩下我一个孤老太婆,无依无靠啊。

”杜环听后,立即跪在常母脚下,哭着说:

“我父亲与您的儿子生前亲如兄弟,父亲若在人世,必然把您视为亲娘,父亲不在,就让我来伺候您吧!

”从此,常母就在杜家住了下来。

杜环对待老人就像对待自己的祖母一样,不让她受半点委屈。

老人死后,杜环披麻戴孝,按照“杜家祖母”的礼仪办理丧事。

众人有感于杜环的孝行,称他为“高义之士”。

【今解】向古人学习的时候,切不可生搬硬套。

时至今日,要我们都象杜环那样收留一位孤寡老人,既不现实,也不没有必要。

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能在行有余力的时候向社会奉献一份爱心,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十八)——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原意】称呼尊长,不可以直呼其名。

在长辈面前要谦虚,不可以表示自己很能干。

【故事】贤明的妻子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为齐国名相晏婴当车夫。

这个人心高气傲,把谁都不放在眼里。

这一天,车夫听说妻子要离开他,感到很吃惊。

于是,他急忙找到妻子,问:

“过得好好的,你为什么要离开我呀?

”妻子说:

“晏婴虽然身为相国,名扬天下,可是今天我见到晏婴坐在车上,态度谦恭。

再看你相貌堂堂的男子汉,只是一个车夫,却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

相国都那么谦恭,你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

难道只是因为给相国驾车吗?

真是自不量力啊。

”听完妻子的批评,车夫羞愧难当。

从此,车夫一改之前的傲慢,变得谦虚起来。

【今解】谦虚指不自满,能够接受批评,并虚心向人请教。

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虚怀若谷,谦虚谨慎;而不学无术、一知半解的人,却常常骄傲自大,自以为是。

谦虚是一种美德,是进取和成功的必要前提。

请记住: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十九)——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原意】走路时遇见尊长,要即刻迎上行礼问候;如果尊长一时还没有说什么,要退在一旁等候指示。

【故事】懂礼的子路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学识渊博。

有一天,孔子走过庭院,要到门外去。

恰好子路在庭院里读书,他看到老师,立刻放下手中的书,对老师行鞠躬礼。

凑巧的是,那时满院樱花绽放。

孔子刚走进院子,注意力就集中在了樱花上,没有看到子路。

过了半天,孔子才看到子路。

那时,子路的身体已经酸麻得失去了知觉。

孔子称赞他说:

“子路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学生啊!

【今解】孔子曾说过:

“不学礼,无以立”。

礼仪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基础。

在21世纪的今天,礼仪已成为一个文明发达国家发展或民族进步、进程的衡量及体现。

我们要做社会的文明人,就必须学习和讲究礼仪。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二十)——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原意】遇见尊长要下马下车,让尊长先过百步以外,自己才可以上车上马。

【故事】下马石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的陵园,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约0.5公里的桥山之上,是国务院公布保护的第1号古墓葬。

汉司马迁《史记》称:

“黄帝崩,葬桥山。

”桥山黄帝陵相传创自汉代,唐大历年间(公元770年前后)在城北桥山西麓建黄帝庙。

元代、明代、清代数次重修,均有碑记载或录于县志中。

黄帝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渊祖,直到今天,每年清明节仍有祭祀活动。

沿着神道拾阶而上,两侧古柏参天,形态各异,翠色长驻。

在距黄帝陵约200米的神道旁,一座明朝嘉靖年间垂立的下马石悄然静立,上刻“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八个大字,令人肃然起敬。

古代山路崎岖,谒祖祭陵者多骑马坐轿,行至此处,均下马下轿,整理衣冠,恭行至陵前。

现代人虽不骑马坐轿,多为步行上山,但接近陵园,恭敬肃然与古人是一致的;乘车上山车,也不可直达陵园,同样也须在此下车,以示敬意。

【今解】尊重他人是一个人的政治思想修养好的表现,是一种文明的社交方式,是顺利开展工作、建立良好社交关系的基石。

如果我们能从内心里恭恭敬敬地对待每一个人,就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在无形之中为自己构建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二十一)——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原意】长者站着,幼者不可坐;待长者坐下后,招呼幼者才可以坐下。

【故事】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讲的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读书识字,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

他曾长期在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并拜理学名家程颐为师。

这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读作cù)因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看法,各执一词。

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向老师程颐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

他们行至半途,下起了大雪。

寒风凛凛,瑞雪霏霏,北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

他们只得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

来到程颐家时,恰好程颐坐在炉旁打坐养神。

杨时、游酢两个人不敢惊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杨时的脚冻僵了,但依然恭敬侍立。

过了很久,程颐一觉醒来,透过窗户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理学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

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今解】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

古人云:

“不学礼,无以立。

”就是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