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囊谦县农牧业生产向现代升级版更新调研思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54935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囊谦县农牧业生产向现代升级版更新调研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囊谦县农牧业生产向现代升级版更新调研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囊谦县农牧业生产向现代升级版更新调研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囊谦县农牧业生产向现代升级版更新调研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囊谦县农牧业生产向现代升级版更新调研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囊谦县农牧业生产向现代升级版更新调研思考.docx

《对囊谦县农牧业生产向现代升级版更新调研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囊谦县农牧业生产向现代升级版更新调研思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囊谦县农牧业生产向现代升级版更新调研思考.docx

对囊谦县农牧业生产向现代升级版更新调研思考

对囊谦县农牧业生产向现代升级版更新的思考

摘要:

针对囊谦县农、牧业生产两大板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囊谦农牧业生产向现代农牧业转化,不断提高农牧民收入,如何打造出优化、升级版的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

农牧业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升级版农牧业生产;措施;囊谦县;

“十一五”计划以来,青南玉树州囊谦县农牧业在省州党政农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县农牧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下,在农业生产上,牢固树立科学种田的新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从农牧民生产生活的现状出发,不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着力夯实农业基础,在全县七个半农半牧乡部分村社推广实施了配方实肥,日光节能温室,农机具购置,农田水利建设,农区畜牧养殖,农民科学种田培训等项目,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

在牧业上,积极坚持人、草、畜动态平衡,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科学发展之路,大力开展了退牧还草项目定居点、围栏、羊舍暖棚、圈窝种草、搬迁户安置、减畜禁牧和饲料粮补助发放,退化草地补播,冬春草地灭鼠,“黑土滩”治理,牲畜疫病常规防治和疫情监测等工作,极大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和谐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囊谦农牧业生产向现代农牧业转化,不断提高农牧民收入,就针对囊谦县农牧业生产两大板块现状,如何打造出优化、升级版的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一探讨和思考。

1、基本情况囊谦县辖九乡一镇(其中,东坝、尕羊、着晓3个纯牧业乡,香达、癿扎、吉曲、吉尼赛、毛庄、觉拉、娘拉7个半农半牧乡镇),69个村(纯牧业村38个,半农半牧村31个),291个生产合作社(牧业社161个,半农半社130个),农牧户16081户(农户6354户,牧户9727户),人口76358人(农业30165人,牧业46193人),劳动力18014人(牧业11469人,农业6545人)。

现有土地面积1921。

28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663.61万亩,占地土地面积的86.59%。

承包到户914.30808万亩(其中冬春草场578.05208万亩,夏秋草场336.2563万亩),寺院、学校牧场、乡办牧场承包面积39.14445万亩,其它88.439万亩,实现总承包草场面积的1041.89153万亩,占可利用面积62.63%。

耕地面积14。

7465万亩,承包到户耕地面积10.0890万亩,集体、自留耕地面积4.6575万亩。

2013年完成总播种面积9.715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8万亩(青稞7万亩,小麦0.1万亩,豌豆0.5万亩,洋芋0.4万亩),为播种面积的82.35%,经济作物0.565万亩(油菜0.365万亩,蔬菜0.2万亩),为播种面积的5.82%,饲料作物面积1.15万亩(芜根0.95万亩,燕麦0.2万亩),为播种面积的1.18%。

2013年底,全县牲畜存栏达到44.08万头只,其中,牛23.14万头,绵羊11.82只,山羊8.5万只,马0.62万匹。

年内产仔18.51万头只,死亡1。

17万头只,死亡率6.32%,年内实现出栏17.15万头只,出栏率为38.90%,其中实现商品畜13.44万头只,商品率为30.49%。

年内实现产肉0.65万吨,产奶0.65万吨,产绒产毛0.0172万吨。

2013年实现农牧业生产总值(按现价计算)29518.99万元,较上年增长24.9%,其中,实现年内粮油总产2265.6万公斤,比上年增产865.9万公斤,其中青稞总产1601.6万公斤,比上年增加445.4万公斤。

牧业产值19459.17万元,较上年增长21.7%。

实现农牧民人均收入2696.3元。

2、农牧业生产项目实施情况及进展

2.1农业方面。

囊谦县立足农业土地、农业劳动力、农业投入和农业科技四大要素,积极转变观念,用现代农业的理念积极引导农民开展科学种田。

2.1.1、变轮歇为轮作。

在我县香达、癿扎等七个乡的农区,长期以来,农民采用“青稞-歇地-青稞”的轮歇耕作制度,致使土壤肥力逐年下降,消极靠轮歇提高土壤肥力,使耕地不能充分利用,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针对这一情况,县农牧局抽派相关农技人员深入农户长期开展农业科技示范引导,变轮歇耕作为轮作耕作制,县农牧局积极引进了豌豆、油菜、洋芋、小麦等优质品种,不断调整了种植结构。

同时在一些有条件的村社,采用示范的方式推广了配广施肥技术。

全县建立科学种田示范户300户,建立藏青稞高产示范田1000亩,青稞良种繁育基地1000亩。

通过示范引导,不断调动了农户科学种田的积极性。

2.2、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008年,根据上级的按排和《囊谦县青稞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在白扎乡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引水枢纽进水闸一座、拦水坝一立方米,建成干渠渠道衬砌工程,即白扎渠现浇、日却渠现浇、东日哇现浇、吉沙渠现浇四条;建成支渠渠道衬砌工程,即白扎渠支渠现浇、日却渠支渠现浇、吉沙渠支渠现浇、东日哇渠、得来克渠2条、分水口、车便桥共15立方米,购置质检仪器设备13台套,农机具38台套。

涉及577户3241人,农场15人受益,项目区27000亩耕地得到灌溉,青稞产量将达到337.6万公斤。

2.3、积极推广设施农业发展生产。

我县设施农业项目建设起步较晚,是近一、两年的事,年内全县共落实日光温室大棚修建350栋,规模0.5亩/栋户,将建成设施种植面积175亩。

此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

2.4、积极开展农田药剂灭草工作。

完成香达、癿扎乡农田药剂灭草0.35万亩。

2.5、积极举办农民科技培训。

五年来,累计完成农区牲畜养殖技术,中药材种植技术,地膜洋芋种植技术,农作物秸杆铵化利用技术,饲草料种植技术等农民科技知识培训班35次,共培训农民科技明白人1.225万人次。

2.6、政府牵线搭桥,积极组织和动员农民群众通过采集虫草,参加修路等多种形式转移富余劳动力。

千方百计为群众增加收入。

2.7、积极开展农业法律法规宣传。

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了《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党的相关方针政策,以增强农民对承包土地依法经营和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思想认识。

3、畜牧业方面。

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提出的“畜牧业五项工程”展开工作,以草原生态建设为基础,畜疫防治为保障,畜牧生产为重点,以科技为支撑,通过项目建设为牧业经济和谐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1、认真做实、做细、做好退牧还草工作。

2003年以来,全县完成了着晓、东坝、尕羊、吉尼赛和毛庄五个乡的退牧还草工程,现已完成退牧还草户4335户。

在具体工作中,首先成立了县退牧还草领导小组,全面协调和主抓退牧还草项目的实施,二是开展项目户的摸底调查和相关政策文件宣传,三是开展项目户基本情况登记和项目户的确认,四是项目开工实施和工程质量监理,建立健全项目户资料档案及相关文字资料,五是申请检查验收。

在每道程序上严格把关,争取达到要求。

3.2、认真做好草原保护建设大文章。

因人为、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我县草原退化面积达到700万亩左右,严重影响了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现状,我县积极争取“三江源”保护和建设项目,完成了着晓、东坝、吉尼赛三乡草地灭鼠工作。

完成面积680万亩,为全县可利用面积的40,87%,灭效达到90%以上,在灭鼠中累计投入燕麦68万公斤,C、D肉毒68万毫升,劳力13820人。

为进一步巩固灭效,在鼠害严重的着晓、吉尼赛建设了鹰架300个,使残鼠的活动得到动态控制。

3.3、认真做好减畜禁牧工作。

在退牧还草工作中,完成着晓等五个退牧还草乡的退牧还草工作,使超载过牧现象得到初步控制。

3.4、认真做好牧区游牧定居点建设。

年内落实癿扎、吉曲、香达游牧定居点建设项目正实施中。

3.5、认真做好退化草地牧草补播和“黑土难”治理工作。

现已完成退化草地牧草补播和“黑地滩”面积治理24万亩。

3.6、积极鼓励牧户认真开展圈窝种草。

全县种植圈窝种草4.18万亩。

3.7认真做好动物疫情防疫和监督工作。

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强化了重点疫病防治,并狠抓基础免疫,驱虫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的落实,上年全县共预防免疫和驱虫各类畜禽3313216头、只(次)。

(1)、牲畜口蹄疫防治。

上年共调运牛羊口蹄疫苗1780000毫升,免疫各类家畜983156头、只(次),其中牛653061头(次)、羊430095只(次)、平均免疫密度为98%,

(2)牲畜驱虫。

上年全县共完成驱虫任务370060头(只),其中牛101806头、羊268254只,牛皮蝇防治800头。

驱虫药品仍用广谱驱虫药,伊力佳、双威等,有利于提高内外寄生虫驱虫效果。

(3)各类动物疫病采血监测。

上年共进行疫病监测及采血4次,其中:

小反刍兽疫监测采血130头(血清分离送往省上)、炭疽50头(血清分离送往省上)、马贫传采血监测50头,结果为阴性、马鼻疽点眼监测50头,结果为阴性。

(4)动物检疫监督工作。

上年全县共检疫活畜690头只,其中牛19头、猪43头、狗335条、羊253只、马10匹、黄牛30头。

检疫肉类:

牛肉17.6吨、羊肉1.8吨、猪肉11.2吨。

车辆消毒2650辆、胶料皮1000张,在省监督所的安排下,.设立了一所产地检疫报检点,便于提高检疫率。

(5)其它动物疫病的防治。

全县共预防牲畜1960000万头(只次),其中:

牛出败505000头、羊三联245000只,羊四联165000只,肉毒375000头,猪瘟苗95000头牛,羊大肠130000只、无毒炭疽350000头只、Ⅱ号炭疽95000头只。

4主要问题及发展潜力。

近几年来,虽然在上级党政部门及农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亲切病情关怀下,通过退牧还草、农田水利建设等一系列农牧生态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农牧业发展基础,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等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因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大多数农牧民仍然没有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

主要总结如下。

4.1自然、气候条件恶劣。

着晓、东坝、尕羊牧业生产区及七个半农半牧乡的牧业村是我县的重要牧业产区,海坺一搬在4000米以上,最高达5000米,年平均气温-6.4℃至-9.8℃,无霜期30天左右,部分地区无绝对无霜期,牧草生长期4个月,冬春季风大。

七个半农半牧乡农业生产区,海坺一搬在3650至3900米之间,平均气温1.6至4.8℃之间,降雨量分布不平衡,无霜期为115天,只能生产一些生长期短的农作物。

4.2自然灾害频繁。

牧区雪灾突出,鼠害严重,旱灾时有发生,牲畜疫病流行,农区冰雹,冻害,旱灾尤为严重。

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几乎成了一种规律。

4.3农牧民文化素质低,接受和应用农牧业新科技知识的技能低。

据调查,在全县农牧民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不足3%。

4.4在退牧还草项目中被转移出的搬迁户,因后继产业跟不上,绝大多数劳动者无专长技能,无经营意识,每年主要靠采集虫草维持生活,这不是长期生活之路。

4.5近几年,全县农牧项目户乘国家三江源生态项目建设的东风,建成了草地围栏、定居房、暖棚、塑料大棚等为主要内容的农牧业项目建设,生产条件有了初步的改善,但还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草地生产能力、农田产量、饲草生产能力和打贮草能力还很低,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农牧业发展的需要。

4.6经营管理水平低下。

因传统观念的影响,广大农牧民中,不善于顺应自然规律,大部分生产者因受传统头数经营畜牧业思想的束缚,片面追求牲畜头数,即使在过冬、受灾、缺草的情况下,仍盲目地多保多养,常因冻饿造成牲畜大量死亡,使高寒牧区牲畜至今不能摆脱“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

在农业上,仍然靠天种地,原始传统劳作,运用农业科技意识差,导致粮食产量在250斤左右排徊。

4.7全县农牧民人均收入还处于低水平上,同全省农牧民人均收入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4.8我县农牧业虽然受上述不利因素的制约,也有其优势。

4.8.1在牧业上,全县有1663.61万亩可利用草原,牧草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耐牧性强。

现有14万亩的耕地,主要分布于澜沧江扎曲河河谷流域,气候较湿润,适宜草田套种,也可适宜种植优质牧草,建立饲草基地,具有实行农牧结合及牛羊育肥的优赿的条件。

另外,全县还有近137余万亩的林地和荒山、荒坡可供开发利用发展生态畜牧业。

4.8.2全县有44万头草食家畜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生产者和能量转化者。

其中毛牛、藏羊适应性强,肉质鲜嫩,皮板厚实等优点而享益省内外。

4.8.3全县在牧业上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草场承包制,“草场公有,承包经营,牲畜作价,户有户养”的双承包责任制,在农业上,完成了土地承包到户工作。

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为发展牧业经济有效地解放了生产力。

给今后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8.4、县乡村交通条件,农牧民生活照明条件不断等到改善。

全县十乡公路已基本通车,部分村实现了村村通,几乎家家都用上摩托车,家家实现了太阳能照明。

为进一步发展农牧业生产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4.8.5世代在囊谦劳作的农牧民具有丰富经营畜牧业的经验。

一大批通过正规专业院校学习和实践锻炼的民族干部和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是发展农牧业的可靠保障。

5今后农牧业工作要点及目标思考

今后我县农牧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继续贯彻省州农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农牧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为主要目标,以设施农牧业,农区育肥,推广良种及农牧科技技术,突出特色,调整结构,增强服务,抓好劳务技能培训,全面落实基本政策,实现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主要目标是:

农牧业增加值逐年稳定增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争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粮食产量力争达到一万吨以上;不断调整农牧业结构,加大牲畜出栏,提高商品。

加大闲置农牧民劳动力的转移力度,进一步改善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变原始传统农牧业为现代地方特色农牧业。

在今后一阶段时间,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5.1加强设施农牧业建设。

一是突出效益,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建日光节能温室5000栋以上,重点发展特色蔬菜确切地基地2000亩;二是继续畜用暖棚建设,计划新建畜用暖棚2000栋;三是继续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新修沙漠水渠2条;四是抓好抗灾保畜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圈窝种草工作,力争每头牲畜实现贮草80公斤以以上,五是继续做好游牧民定居点建设。

                      

5.2加强和完善退牧还草工作。

在完善着晓等五个已完成退牧还草乡的退牧还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开展认真调查摸底,进一步做好香达、吉曲等五个乡的退牧还草工作,抓好草原鼠虫害治理,认真落实草原防火责任制,认真落实草地生态管护员责任制,加大草地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强草原生态与资源的动态监测,推进以草定畜的工作步伐。

5.3进一步加强科技示范入户工作。

以建立核心示范农牧户为重点,努力实现技术人员直接到户,科技成果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户到人,突出抓好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建设一批具有较大规模、较高档次的的示范种植区展现给广大农牧民,以带动全县农业的发展。

5.4继续强化牲畜免疫,抓好畜疫防治。

积极稳妥推进兽医体制改革,加强建立和完善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理机制,切实落实动物防疫双轨目标责任制,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突出抓好以W病为中心的免疫工作,切实保证免疫质量,强化疫情监测和报告、产地检疫和流通环节的监管,防治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协调解决好农牧区防疫员的报酬问题。

5.5继续抓好农牧民农牧科技培训工作。

一是组织实施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改变培训方式,严格操作程序,提高培训质量,提高农牧民劳动技能,拓宽农牧民就业空间。

二是通过科技下乡,下派农牧民技术员等多种方式,加大农牧民科技培训力度。

三是培训内容重点做好蔬菜培训、养殖大户培训、家庭防疫员培训和民间兽医培训,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更好适应科技推广的需要。

5.6搞活流通,促进农畜产品的销售。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全县开通“绿色通道”,促进农畜产品运销通道。

5.7稳定土地、草原承包关系,探索土地、草原流转的新途径,加大农牧业执法力度,保护好农牧业资源。

牢固树立“三农”意识,全面整顿和加强农牧单位工作人员工作作风,提高对农牧业的服务水平。

2013年6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