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只标准化种鹿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54374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0只标准化种鹿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000只标准化种鹿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000只标准化种鹿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000只标准化种鹿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000只标准化种鹿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00只标准化种鹿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000只标准化种鹿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0只标准化种鹿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00只标准化种鹿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000只标准化种鹿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00只的标准化种鹿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

双阳区鹿乡种鹿繁育场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日

 

总论

项目名称:

1000只种鹿标准化种鹿场项目

主管部门:

双阳区鹿乡镇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双阳区鹿乡种鹿繁育场

项目负责人:

鹿乡人

技术依托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

项目编制依据:

国家经贸委《吉林省鹿业贸工农一体综合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十二五及2020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参数》

项目执行标准:

GB6935—86中国梅花鹿种鹿GB6937—86中国梅花鹿和东北马鹿的饲养管理技术规程,GB6938—86鹿茸加工方法和品种质量评定,DB/T220201、B43—001—89吉林省地方标准梅花鹿饲养管理技术标准。

场址的地理位置

鹿乡镇居于双阳区西部,地理坐标东经125°28′,北纬43°34′。

全镇幅员面积273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54个自然屯,总人口47580人口。

鹿乡镇东邻双营乡、平湖办事处,西与伊通新兴乡一河之隔,南靠太平镇连山相望,北和长春市净月开发区为邻。

本项目场址拟选择在鹿乡镇刘家村4社。

该场位于鹿乡镇西,距鹿乡镇区1公里处。

第一章项目背景

1.1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梅花鹿养殖是双阳区的一大资源优势,并已逐步转化成经济优势和区域优势。

在保护发展、开发利用梅花鹿资源的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鹿乡镇现已形成集梅花鹿饲养、梅花鹿育种,梅花鹿良种繁育。

鹿产品加工与开发,物流配送与一体,是双阳梅花鹿的种源基地,并对全国的鹿业生态经济起示范带动作用。

面对国际鹿乡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面对行业的绿色壁垒,中国的鹿业正面临着方向性的抉择,即从传统的方法和手段向现代迈进,从单一的养鹿格局向产业化格局上迈进;根据双阳区、鹿乡镇十二五及2020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区委、区政府确立的加快“转型升级”,构筑“四大基地”,建设山水园林化新城区的发展战略,举全镇之力,做大做强梅花鹿产业,其总体工作思路是整合资源,突出特色,统筹发展,创建园区。

重点建设四大基地,即梅花鹿养殖基地、梅花鹿种源繁育输出基地,鹿产品交易集散地,梅花鹿文化旅游休闲地。

1.2项目简述

梅花鹿育种是国家八五期间的重点课题,由全国著名茸鹿育种专家韩坤同志主持的双阳梅花鹿育种89年通过部级签定。

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从而填补了国际鹿科技的一项空白。

为我国茸鹿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由于受自群闭锁繁育的限制,仅靠自然繁殖,有碍于优良品种的普及和推广。

因此,建立梅花鹿种鹿繁育场,以梅花鹿人工授精为繁育手段,加速普及和推广良种,加速改良低产鹿群,提高鹿群质量,是当务之急,即可增加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3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梅花鹿是野生动物,经过长期的人工驯化养殖,已形成半野生动物。

由于长期受自群闭锁繁育的影响,优良的种鹿得不到普及和推广,久而久之,品种退化、产量低,严重影响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

为此,由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赵世臻研究员和著名茸鹿育种专家韩坤同志自80年代开始进行梅花鹿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根据试验结果,每只公鹿一次采精2亳升,可稀释30—50倍,可为30—50只母鹿输液。

在公鹿发情季切可采精10—15次;可满足300—500只母鹿受精的需求,然而在自然交配情况下每只种公鹿只能负担15—25只母鹿配种,而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可提高种公鹿的利用率30—50倍;一是经改良后的公鹿可大幅度提高鹿茸产量,据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测定,双阳梅花鹿的遗传力为0.3—0.6,可提高鹿茸产量30—60%;二是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人鹿安全,操作方法简便,迅速,易行,输精员经过培训达到熟练程度后每天可输精30—50只,完全符合个体养殖的饲料方法;三是有较强的选择性和技术的可靠性,根据多年的测试结果,经产母鹿的受胎率可达80%以上。

第二章企业的基本概况

鹿乡种鹿繁育场座落在鹿乡境内,总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养鹿存栏420只,其中公鹿100只,可繁殖母鹿200只,育成鹿100只。

计划总投资3036.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532.1万元,流动资金498.4万元,年出售种鹿250只以上。

冻精和人工授精2万头份。

年获利润628.6多万元。

水、电设施基础完备,技术依托为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和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技术保障。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的制约因素

3.1有利条件

鹿乡镇是双阳区养殖大镇,集饲养、加工销售与一体,现有鹿只存栏规模7万多只,鹿产品交易是中国最大的集散地,具有较强的幅射带动能力,其主要优势一是有土地资源,全镇现有耕地面积11000公顷,主要生产玉米、大豆、水稻,饲料作物和蔬菜作物,粮豆总产51,000.000万公斤;二是有梅花鹿资源优势,鹿乡镇养鹿历史悠久,是梅花鹿人工驯养的发源地,是双阳梅花鹿良种的种质来源,个体养殖3500户。

形成多种经济成份竞相发展的格局,每年可产优良鹿茸3.6万公斤,出售优良种鹿10000只;三是有市场优势,双阳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梅花鹿之乡”。

鹿乡镇是全国鹿及鹿产品集散地,具有很强的幅射带动作用;四是有科技优势,多年来鹿乡镇党委和政府已和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等建立教学科研基地,针对鹿的养殖、育种、良种繁育、疾病防治、产品开发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同时经过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现已拥有大批的专业技术人员,行家里手;五是项目建设基础环境适宜,交通便利,水电设施齐备,技术上有可靠保证。

3.2制约因素

几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鹿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受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尤其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养鹿格局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一是科技创新问题;二是资金问题;三是体制的问题,这是目前双阳鹿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当务之急,转变观念,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机遇,审时度势,以建立鹿业生态经济示范园区为载体,坚持鹿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力打造双阳新鹿业。

3.3场址选择的有利条件

1、该场址为农业产区,环境较好,周围无居民点,有利于防火及卫生防疫。

2、场地宽阔。

有可利用面积25,000万平方米,可饲养梅花鹿1000只。

3、地势较好,该场址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4、水源充足,经检测附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第四章项目设计方案

4.1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以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标准种鹿场为原则,既能满足当前生产需要,又要照顾长远发展规划,根据国家的饲养标准进行设计。

根据建场规模,场内区域划分为养鹿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经营管理区。

4.1.1养鹿生产区

该区域包括:

鹿舍与围墙、调料室、饲料加工室、草粉发酵室和青贮窖、兽医室、鹿产品加工室等建筑。

鹿舍采用多列式建筑,砖瓦结构。

4.1.2辅助生产

该区包括:

锅炉房、配电室、晾晒饲料场、材料库、车库、办公室等建筑,辅助生产和经营管理区与养鹿生产区隔离。

4.2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的建设规模是为满足存栏1000只的标准化种鹿场而设计的。

鹿舍的建筑面积拟按下表原则考虑:

鹿舍建筑面积

群别

平方米/只

圈棚

运动场

公鹿

2.1-2.5

9-11

母鹿

2.5-3.2

11-1

育成鹿

1.1-1.8

7-8

按照其生产标准,本项目需建12000平方米鹿舍,总面积25000平方米,鹿舍建筑为砖墙,基础深1.6米。

本项目的土建工程及工艺设备分述如下:

4.2.1土建工程

项目土建面积19270平方米,场内道路长150米,宽5延长米,具体项目见附表

(二)。

4.2.2工艺设备

鹿场常用设备主要为:

饲料加工设备、喂饮设备、锯茸保定设备、鹿茸加工设备、运输设备。

鹿群喂饮设备主要为料槽和饮水槽,其它主要设备的配置见附表(三)。

4.3产品方案

4.3.1产品数量

种鹿场在生产技术上采用按种公:

母=3:

7的比例,项目初期组群480只,该比例属生产发展型,有利于种鹿场的存栏数迅速达到设计规模(1000只),该场480只种鹿全部由双阳区国营鹿场调购,其中母鹿调购繁殖性状好的二产、三产、四产、五产鹿,种公鹿按头锯、二锯、三锯、四锯、五锯和小部分六锯龄分别调购。

按鹿群周转要求,于三年后达到设计规模1000只,五年后鹿群结构为公:

母=5:

5为定群后的鹿群经济结构。

鹿群周转见表(四)及表(五)。

第五章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及卫生防疫

5.1环境保护

该项目场址位于鹿乡镇镇区10公里处,四周是农田,无工矿企业,环境状况良好,环境容量大。

项目生产、生活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鹿粪便、废水、烟尘和炉渣等,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外,均可以得到有效治理。

因此可确认,项目建设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有害影响。

5.2消防安全

该项目场址距城区较近,如发生火情,区消防队可及时赶到,为了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种鹿繁育场应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配备消防器材,筹建给水系统。

5.3卫生防疫

为确保鹿群健康,种鹿场应严格执行国家的卫生防疫法规,建立一套合理的、切实可行的防疫卫生制度。

第六章项目组织管理

6.1组织机构和管理形式

鹿乡镇种鹿繁育场为企业法人,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

为便于经营管理,该场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设场长一人,机构设置为养鹿组、后勤组、财务组。

6.2劳动定员

项目运行后,定员32人,其中非生产人员6人,生产人员26人。

企业生产人员的选择为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过技工学校培训和有一定养鹿经验的职工,非生产人的选择为懂经营、会管理和业务精通的各类技术人员。

6.3人员培训

种鹿繁育场的主要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择优聘任,具备一定素质和有上岗经验的人员组成,因此投产前不再组织人员培训。

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需要将不定期地以各种方式对各类人员进行管理知识和业务技术的培训,并逐年从中选派企业职工到有关院校脱产代培,同时聘请养鹿专家和技术人员前来指导和从事科研攻关工作。

第七章实施进度的建议

项目实施进度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2012年10月—11月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3年3月—2012年5月扩建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2013年6月—2012年10月土建施工设备安装及调试

2013年11月购进种鹿

2014年11月达到设计规模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8.1投资估算(见表六和表六——1)

8.1.1固定资产投资

1、项目的建设工程费用中:

锅炉房等建筑采用概算估算法;圈舍、吊圈等建筑采用扩大指标估算法,套用双阳区五鹿场的实际投资额,考虑建设规模,材料价格等因素进行估算。

2、设备安装费、预备费和其它费用,按有关规定,结合项目具体情况确定。

3、购买鹿只的费用,采用现行市场价格进行估算。

4、经测算:

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32.6万元,其建筑工程费176.6万元,设备购置安装费295万元,购鹿费491万元,其它费用70万元。

8.1.2流动资金

本项目采用扩大指标估算法及参照双阳区国有鹿场具体经营情况慨算需要流动资金98.4万元。

8.1.3项目总投资为3031万元,其固定资产投资2532万元,占总投资额的91.2%,流动资金498.4万元,占总投资额的8.7%。

8.2资金来源

建设投资2532.6万元,其中自筹解决1500万元,占26%,引进800万元,占70%。

流动资金498.4万元,企业自筹解决。

第九章经济效益分析

9.1基础数据

9.1.1销售收入

a种鹿和仔鹿

根据实际需要,每年要向社会提供一定数量的种鹿,其出售时间价格及数量见表二。

b鹿产品

每只成公鹿年产茸1000克,价格6000元/公斤,母鹿产仔死亡率15%全部用于烤鹿胎,其价格800元/个。

9.2成本测算(见表七及表八)

9.2.1原材料

项目的原材料主要是鹿饲料,包括粗饲料、精饲料、矿物质饲料和特殊饲料。

粗饲料由青贮玉米、黄玉米杆、柞树叶及青干草等构成,价格0.16元/公斤,平均年需1800公斤;精饲料由玉米、豆粕等构成,玉米价格1.8元/公斤,豆粕价格4.2元/公斤,平均每只鹿年需静饲料362公斤,经测算,平均每只鹿的年饲养成本为682元,其中成公鹿910元,成母鹿603元,育成鹿524元。

9.2.2燃料及动力费

项目年耗煤量200吨,单价500元/吨;耗电10万度,单价0.50元/度。

项目供水取自地下水源,每年水资源费按5元/只估算。

9.2.3工资

达产后项目定员32人,年平均工资按9600元/人计算,项目年工资总额31万元。

9.2.4固定资产折旧和摊销

该项目寿命期10年。

残值率5%,年折旧额为83万元,摊销费14万元。

9.2.5鹿疾病防治费用:

平均每只鹿防疫费按15元计算。

9.2.6销售费用平均每只按达产后销售收入0.1%提取。

9.3财务评评价

9.3.1利润预测

该项目正常年可实现利润总额为1256.2万元,投资利润率为55.5%。

9.3.2三项基金:

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均按利润的15%计提,正常年可提三项基金126.2万元。

9.3.3正常年可供分配利润716.2万元。

9.3.4现金流量分析

根据现金流量计算,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9.7%,财务净现值(I=12%)为816万元,投资回收期为4.94(详见现金流程表)

9.3.5资金来源支运用

根据资金来源与运用表可以看出,项目整个计算期内,累计利润总额4000万元,累计提取折旧费用1629万元,累计摊销140万元。

9.3.6不确定性分析

a盈亏平衡分析

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为20%。

计算结果表明,本项目达到设计能力的20%时,企业可保本经营(附盈亏平衡图)。

b敏感性分析

可影响本项目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有投资、销售收入、经营成本等。

针对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指标,分析了这些因素发生变化对项目的盈利能力的影响(详见敏感性分析表、敏感性分析图)。

经分析销售收入对本项目最敏感。

投资次之,经营成本变化影响较弱,但销售收入下降10%,内部收益率为19.7%,应远高于基准收益率。

说明盈利能力超过行业标准。

9.3.7财务评价结论

项目建成投产正常年实现销售收入1709.6万元,利润总额4000万元,税前投资利润率为55.5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9.7%,财务净现值为816万元,投资回收期为4.94年,含建设期1年,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说明盈利能力超过行业基本要求。

财务净现值远远大于零,表明该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从不确定性分析看盈亏平衡点22.2%较低,说明本项目抗风险能力强。

敏感性分析表明销售收入变化最敏感,建设投资次之,经营成本最不敏感。

说明项目需加强经营管理。

以上分析表明,本项目从财务上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