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一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53359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的一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轼的一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轼的一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苏轼的一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苏轼的一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轼的一生.docx

《苏轼的一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的一生.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轼的一生.docx

苏轼的一生

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

不忘三事——金榜题名

乌台诗案

                  太后恩宠

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

                 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

不忘三地——黄州

          惠州

                儋州                                              

 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

                 与王弗的生死情

                 与朝云的不了情。

 1、苏轼概说

  苏轼的身份是什么?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还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忠臣。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宋四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2  、金榜题名

  苏轼兄弟俩参加了宋仁宗嘉祐元年(1057)正月由朝廷礼部(相当于今教育部)组织的省试。

   按照宋代科举的考试法规,为了防止考生徇私舞弊,在试卷收齐之后,先由办事员将所有考卷登记在册,然后由专人将所有考卷重抄一遍,将抄写的试卷送交考官评阅。

这样,考官手里的试卷,看不到作者的姓名,更无法辨认考生的笔迹,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公平公正。

  

那么苏轼这篇文章到底写得怎么样?

是否能够得到主考官的赏识呢?

这一天,此次科举的主考官,礼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当代文坛宗主欧阳修,读到一份答卷,这篇文章见解独到深刻,文字质朴自然,笔力稳健通达,隐隐传递出一股大家的风采。

欧阳修非常喜欢这篇文章,本来决定将它列为第一名,可是转念又一想,这篇文章写得如此之好,作者会不会是自己的得意门生曾巩(也就是后来名列“唐宋八大家”的曾巩)呢?

可是如果将曾巩列为第一名,自己的行为不是循私舞弊吗?

为了维护考试的公正,欧阳修决定忍痛割爱,将这篇文章列为第二名。

  

发榜之后,欧阳修才发现曾巩并不是第二名,他读到的这篇好文章根本就不是曾巩写的!

欧阳修只知道他的学生曾巩的文章天下第一,哪里知道,有个来自眉山的小伙子文章更为出众,其文章才是天下第一,此人姓苏名轼字子瞻!

这份答卷是苏轼的。

要想得第一名,当然必须文章写得好,而苏轼却因为文章写得太好了,只获得了礼部考试的第二名。

3  、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苏轼被抓进乌台,被关4个月。

御史中丞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

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

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

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

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4  、太后恩宠

在苏东坡时代,四个皇后当政,都极贤德,并且有的十分出色。

也许她们是女人,所以能明辨是非,在朝中能判别善恶。

因为她们生长在宫廷之中,并不能常听到儒臣们论辩国家的政策,听得繁乱到得失难分莫知所从的地步,但是所闻所见,正足以判别清议所趋的主要方向。

皇太后的判断也就是一般常人的判断。

神宗皇帝最后那些年,已经开始简化政令,但仍不到他母亲老太后今日这般清静无为的地步。

皇帝一去世,太后即召司马光当政,立刻将政令改弦更张。

王安石的一切政令全予中止,或废除。

   苏东坡现在急剧得势,在他到达京都八个月之内,朝廷将他擢升三次。

依据古制,官位分为九级。

在此短短一段期间,他由第七级上升,经过第六级,跳到第四级,最后止于第三级翰林,为皇帝草拟诏书,那时他正是四十九岁。

 在苏东坡升任翰林之前,在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他官居四品中书舍人,实为一重要职位,因他参与朝廷各部官员的挑选与任用。

担任此一职务时,他草拟了几次圣旨,颇为有趣,内容与他颇有关系。

一道圣旨是夺李定的官职,命他将过去隐瞒未报的母丧三年重新依礼居丧。

第二道圣旨是贬谪吕惠卿。

内容的决定者不是苏东坡,但圣旨的措词结构则是他的手笔。

在贬滴吕惠卿这个奸佞小人时,苏东坡说:

“始于知己,共为欺君,喜则摩足以相欢,怒则反目以相噬。

”与“党与交攻,几半天下。

”不过最有趣的事,是四月王安石死后苏东坡必须草拟一道圣旨连赠荣衔。

这道圣旨的措词必须十分巧妙,寓贬于褒。

依照法制,当以皇帝名义发布,赞美其生活与品格,并颁赠“太傅”荣衔。

苏东坡只是赞美王安石富有巧思,同时使人知道正是指他的妄自尊大欺人欺己。

苏东坡说他“网罗六艺之遗文,断以己意,糠批百家之陈述,作新欺人。

”这篇圣旨很巧妙的发展下去,后来苏东坡说:

“胡不百年,为之一涕。

”读者不知道自己所读的到底是夸大的颂赞,还是反面的诽谤?

 “翰林学士知制诰”一个职位永远是名气最高的学者担任。

往往是担任首相的前一步。

苏东坡这时已经接近顶点。

在宋朝,“翰林学士知制浩”是三品,宰相是二品,在宋朝一品几乎没有颁赠过。

再者,为皇帝草拟圣旨,就使苏东坡得以亲密接近儿童皇帝和太后。

这项任命是由宫廷亲自派人送到苏东坡家中的,同时颁赠官衣一件、金带一条、白马一匹,附有一套镀金的绶绳鞍路上的零配搭。

宰相办公的中书省与皇宫西面相连,翰林院则在靠近皇宫北门,算是皇宫中的一部分。

翰林的工作通常都是在晚上。

翰林在院中办事时,也是称之为“锁禁深夜”。

习惯上是,翰林单日夜里在宫院值班,草拟圣旨,在双日发布。

在黄昏时,翰林顺宫中东墙进去,直到内东门,那儿为他留有一间屋子,接连皇帝的住处。

有时长夜漫漫,他无所事事,只有凝望红烛,静听宫漏,以遣永夜。

有时夜间寒冷,皇太后会差人送来热酒。

关于要发布的诏令,都是由皇太后口述,他再用极为典雅庄严文体写出来,以备第二天颁布之用。

    在苏东坡任翰林学士知制法期间,他拟了约有八百道圣旨,现在都收在他的全集中。

无不铿锵有声,妥帖工巧,简练明确。

圣旨的文字往往引经据史,富有例证譬喻,这类文字,苏东坡写来轻而易举。

苏东坡去世后,另一个人,姓洪,接他的职位。

他对自己的文才颇自期许,他问当年侍候苏东坡的老仆,他比苏东坡如何?

老仆回答说:

“苏东坡写得并不见得比大人美,不过他永远不用查书。

  一天晚上,苏东坡正在此一小书斋中坐着,他对政客的嫉妒已是十分厌恶,已经请辞此一职务。

皇太后宣他进宫草拟诏命。

年轻的皇帝正坐在祖母身旁。

苏东坡在一旁毕恭毕敬的立着听记吩咐。

在告诉苏东坡草拟圣旨任命吕大防为宰相之后,皇太后突然问他:

“有一件事我想问你。

几年前你官居何职?

” 

  “常州团练副使。

“现在身居何职?

” 

“臣承乏翰林学士。

” 

“你为何升迁如此之快?

” 

“仰赖太后的恩典。

”  

“这与老身无关。

”    

苏东坡只好瞎猜:

“一定是皇上的恩典。

” 

“与皇上也无关。

”      

苏东坡又猜道:

“也许是有老臣推荐。

” 

 太后说:

“与他们也没关系。

”      

东坡立着呆了片刻。

然后说:

“臣虽不肖,但从不运用关系求取官职。

” 

太后最后说:

“这是我老早就想对你说的。

这是神宗皇帝的遗诏。

先王在世之时,每当用膳时举著不下,臣仆们便知道是看你写的文字。

他常说起你的天才,常想用你,但不幸未及如愿便速尔崩逝。

”提到先王,三个人不觉一齐落泪。

太后于是赐东坡座,赐茶叶一包,又对他说:

“你要尽忠辅保幼主,以报先王之恩遇。

”苏东坡要鞠躬退出时,太后从桌于上拿起一个刻有莲花的金烛台当礼品赏与东坡。

5 、 与欧阳修

进入考试的第三步,由皇帝宋仁宗亲自主持殿试,苏轼兄弟与其他三百八十多位举子都顺利通过,成为同科进士及第。

这一年苏轼二十二岁,苏辙十九岁。

苏轼兄弟俩真是名副其实的少年成名啊!

  

在三关考试最关键的第二关——礼部考试之中,本来可以稳拿第一名的苏轼却获得了第二名。

这对苏轼来说虽然有些委屈,却给后人留下了一段佳话。

我们不禁要问,苏轼在这篇颇有点传奇色彩的文章里头到底写了些什么?

主考官欧阳修为什么对它那么青睐?

围绕这篇文章,欧阳修与苏轼这对师生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欧阳修这次虽然认对了好文章,却点错了好名次,而且眼下他还有点儿纳闷,原来对于苏轼这篇杰出的文章,老先生还有一个疑问没有解开。

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意思是:

上古尧帝的时代,司法官皋陶三次要判一个罪犯死刑,尧帝三次赦免他。

因此天下人都惧怕皋陶执法之严厉,而乐见尧帝用刑之宽仁。

  

熟悉古代历史的人都知道,皋陶本是舜帝任用的法官,后来曾被大禹举荐为继承人,怎么在苏轼的笔下成了尧帝的执法官呢?

一次,欧阳修就问苏轼:

“你文中所用的这个典故出自哪本书?

”苏轼顺口答道:

“在《三国志》孔融的故事里。

”苏轼走后,欧阳修将《三国志》中有关孔融的部分细细读了一遍,却没有发现这个典故,他更加纳闷了,第二次见到苏轼,就又问这个问题。

  

苏轼这才老老实实地交代说:

“这是我想当然编造出来的!

当年曹操灭掉袁绍之后,将袁绍漂亮的儿媳妇赏赐给自己的儿子。

孔融对此不满,说:

当年武王伐纣,就将商纣王的宠妃妲己赏赐给了周公。

曹操忙问此事的典故出自哪里?

孔融说:

想当然罢了,今天能发生这样的荒唐事,古代肯定也有。

我想,尧帝为人宽厚,司法官非常严格,想当然,自然会发生这样的事吧。

”  

如果换在今天,您的学生这样回答,您会有什么表现?

我想大部分人都会眉头一皱,训斥他不学无术,态度不严谨,用猜想代替证据。

而欧阳修的表现又如何呢?

欧阳修一听苏轼如此回答,非常欣赏。

后来他多次对别人谈及此事,说:

“苏轼这个人真是善于读书,善于运用知识,以后写文章一定会独步天下。

”他还高兴地说:

“读苏轼的文章,真是感觉后生可畏,身上不禁直冒汗,真是太令人高兴了!

我要避开一条路,好让他出人头地!

”又对自己的儿子说:

“再过三十年后,不会再有人提到我的名字。

”  

想想看吧,以欧阳修在当时较高的政治地位和文坛领袖的身份,他这样高度地评价苏轼,苏轼又怎能不名满天下呢?

就连数百年之后的我们,也不禁为欧阳修宽广的胸怀、过人的见识和奖掖后进的热忱而深深感动!

6 、 与王安石

北宋是一个文人相争、积不相能的朝代。

仁宗时的范(仲淹)吕(夷简)之争、英宗时的濮议(韩琦、欧阳修对吕诲、范纯仁)之争,起起伏伏长达几十年之久,至于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的(革)新(守)旧之争,更是影响北宋后期几朝皇帝的大政方针。

可与别的朝代大不一样,也让人大为感叹的是,北宋相争的文人,后世大都认定他们为人中君子,所争皆为政见,不涉私德,不关私谊,有的相争之后交情还非同一般。

王安石和苏轼的关系就是如此。

王安石和苏轼都是少年得志的人。

王安石22岁考中进士,苏轼小王安石16岁,23岁那年考中进士,两人都被视为栋梁之才,而且皆以诗文名世,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

两人真正的交锋是从宋神宗熙宁二年开始的。

当时,苏氏兄弟服完父丧回到京师,苏轼被任命为直史馆、权开封府推事,而受到神宗信任,担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的王安石正大力推行变法新政,这样,两个大文豪同朝为官,争端便由此而起了。

结局是双方落得个两败俱伤:

苏轼无法容身朝中,只好请求外放,担任杭州太守,后来发生的“乌台诗案”,更使他身陷囹圄,命悬一线;而王安石则遭到新、旧两派人物的内外夹击,两起两落,最后辞官归隐,退居金陵,潜心学问,纵情山水去了。

人品的高下显现于危难之时,尤显于昔日对手的落井之时。

“乌台诗案”发生时,新派人物寻章摘句,罗织罪名,恨不能立马置苏轼于死地,而苏轼在严刑逼供之下屈打成招,承认了强加在自己头上的罪状。

此情此景,别说当朝诸公,就连苏轼的亲朋故旧也噤若寒蝉。

可就在这时候,王氏两兄弟站了出来,仗义执言了。

时任直舍人院的王安石之弟王安礼对皇上说:

“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语言罪人。

轼本以才自奋,今一旦致于法,恐后世谓不能容才。

”归老林泉的王安石也给皇帝上书说:

“岂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其神情俨然一凛凛侠士!

至此,政敌的恨意已全然消磨,心中升起的只是文人相惜的宽谅和仁爱。

苏轼活下来了,被降为黄州团练副使使用。

五年后,当从黄州谪所征召回京师时,他特地绕道金陵看望了王安石。

这时的王安石衰老多病,爱子新丧,伤愁交集。

昔日贵为宰相时,清高的苏轼很少登门,加之政见不同,更难以晤谈,今朝愁苦之时,两人竟相见言欢,把酒唱和了!

王安石从心底里感激苏轼的宽大。

他邀请苏轼迁住金陵,以作邻居。

虽然尚未看破红尘的苏轼婉拒了王安石的美意,但两位诗坛巨匠间的吟诵仍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以触摸的暖暖温情。

两年后,王安石去世。

哲宗追赠王安石太傅之位,苏轼奉旨拟敕。

那敕文赞道:

“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万物,足以风动四方。

”后人都明白,这份盖棺定论,岂止只是用来评价王安石的?

7 、与司马光

司马光比王安石大2岁,而王安石又比苏轼大10几岁。

司马光19岁考中进士,排名大概为十几位。

司马光、苏轼都是保守派,一开始都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后来王安石下台,宰相司马光重掌大权,将苏轼召回京城。

这时司马光将新法尽废,苏轼却提出异议,认为王、安石的一些被实践证明了是正确的新法不该被废,此事激怒了司马光,又将苏轼流放到蛮地。

之后他又被召回朝,从杭州知州离任赴京,刚到京城,  正巧贾易升任侍御使,因为政见不合,又請求外放颍州。

之后又几度被貶。

后來徽宗即位,大赦歸朝途中去世。

8 、与黄州

乌台诗案发生时,苏轼正在湖州任上。

苏轼在狱中关了几个月,审讯结果,被判处“徒二年”的刑罚。

正要执行时,遇到了皇上大赦,就将他贬到黄州去任团练副使。

黄州是苏轼思想及文学的重要转折点,我们试从谪居黄州的诗词分析中,窥探这位智者超越苦难的心态历程。

苏辙说:

“苏轼谪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也。

”“乌台诗案”后的苏轼,其文风为之一变,变在何处?

那就是人们常常谈到的“旷达”,可以说,这就是苏轼黄州时期创作的总体特色。

苏轼词的创作起步较晚,二十九岁时始试词笔。

他在黄州时期所写的词,当在六十以内,虽数量不多,却是苏轼创作的一个重要阶段,因为这期间产生了许多代表作。

如《卜算子》(缺月桂疏桐)、《念奴娇》(大江东去)、《满江红》(江汉西来)等等。

他自己在《与陈季常书》中说:

“日近亲阙甚多,篇篇皆奇。

”如《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吟啸徐行”“竹杖芒鞋”“一蓑烟雨”,是苏轼最为津津乐道的一组合形象,其实也正是他旷达心胸的写照。

体现了一个在风雨中吟啸自若的潇洒形象,这个形象既不同于“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也不同于那“独钓寒江雪”的孤翁柳宗元。

东坡心里有极度的痛苦,他要制约、排遣。

通过旷达的制约手段,加强充实自我的精神境界。

苏轼的黄州词也颇具豪放性格。

如《念奴娇》(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起句就把赤壁怀古之情置于广阔无垠的空间和时间中去,奠定了全诗的豪放基调;接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几句,有音响、色彩、势态、气象阔大,笔力飞动,确实是历代豪放词中少有的气魄。

苏轼谪居黄州四年两个月,创作诗三百三十多首,占现存苏轼诗二千六百九十余首的八分之一,有大量名篇亦在历代选注家所选之列。

苏轼在黄州期间,比较多地留意自然小景、农村风物。

如《东坡》《南棠》等。

这里以《南棠》之五为例:

扫地焚香闭阁眼,簟纹如水帐如烟。

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这首小诗恰到好处地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节奏清新明快,极易激起读者的联想,仿佛自己融进了诗中的画面。

此时的作者,早已超脱来自各方面的纷扰,将自己真正融入到诗中的美景,正好读者所感受到的,这又创造了一种特有的意境。

苏轼被贬后,心中必然产生不满情绪,因此他在谪居期间也写下了一些发表人生感叹,而又颇带愤世嫉俗之感的诗篇,从这些诗中,很明显地可以看出苏轼的饱经患难。

例如苏轼在其妾朝云生遁儿后,作的一首《洗儿戏作》: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首诗看似游戏文字,实际却包含了作者对世道的感慨。

诗的一二句很清晰地讲明了作者的遭遇,原本是可作辅弼之臣的奇才,到头来确为聪明所误,一生坎坷,谪居黄州,他的心里是无论如何也平衡不了的,作者希望孩儿愚鲁,这样才能顺利得到高官厚禄。

其实作者心里并不真正希望自己的孩儿愚鲁,但是许多聪明的志士屡遭贬弃,为形势所迫,作者许下了一个非自己心愿的心愿。

其中就饱含了对社会昏暗的批判,对官场混乱的悲愤,这道出了许多同苏轼一样遭遇的有志之士的共同心声。

元丰七年(1084)三月,苏轼改迁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四月一日告别了四年又两个月的黄州。

在黄州谪居的这段日子里,苏轼躬耕东坡之上,放浪山水之间,足迹遍及鄂东大地,亲身体验了艰苦的人生,此时苏轼的心,只能够用他的一首《别黄州》来说透:

“病疮老马不任鞿,犹向君王得敝帷。

桑下岂无三宿恋,樽前聊与一身归。

长腰尚载撑肠未,阔领先裁盖瘿衣。

投老江湖终不失,来时莫遣故人非。

”他的心田积蓄了最为深刻,饱满,独特的失落与孤独、忧伤和绝望,正是这种带泪情感促使他创作,以此来解脱心理的压抑,他自喻“病疮老马”,一生理想是救世,但终失败,谪居,却又依恋先前的与百姓的情谊,越是惜别,他就越爱黄州,想到今后不免“投老江湖”,重回黄州,于是就有了诗中的肺腑之言。

  总之,这是苏轼黄州生涯的一个自我总结,其中的酸甜苦辣是任何一个局外人都不能体会到的。

9、与惠州

几乎每一个土生土长的惠州人,都能对“东坡公”在惠州的事情说上几句。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话,更是流传至今。

59岁高龄的东坡被贬谪到惠州,当时他是一个被严谴的罪臣:

不得签书公事,被安置在惠州。

按宋朝法律,贬令中有“安置”两字的贬官,其行动是受到监视限制的,并不能擅自出城。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受到管制的。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垂老投荒再被严谴”。

但苏东坡并没有因此消沉下去。

平日无事他便到处走走,了解惠州的民情风俗。

经过一段间的调查研究之后,他发现惠州风景虽美,但惠州城四面环水交通不便;天气燥热雨水较少,疾病流行;农业耕种技术落后。

对于这些问题,苏东坡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有机会便争取去解决它。

其实,东坡垂老投荒,已经没有权了,更没有钱了。

于是,他想出了两个办法:

一是由自己提出建议,请和自己友好的官员牵头来办;二是靠自己的影响力,交由他人办或亲自办。

由于方法得当,所以苏东坡都办得很成功,并先后为惠州人民办了好几件好事。

提及苏东坡、惠州,还有一人不得不说,那便是王朝云。

正如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所言,苏东坡在惠州的生活,谁都知道是和王朝云的爱情相关联的。

因家境清寒,朝云自幼沦为歌妓,却独具一种清新、高雅的气质。

一次偶然的机会,苏东坡看到了轻盈曼舞的王朝云,被她的气质所打动,娶她为妾,备加宠爱。

而后,朝云一路始终伴随在东坡身边,和他一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谪贬惠州后,朝云更是伴其左右,共同带给了当地百姓农耕的新技术。

没有想到的是,造化弄人,这样一位善解人意的年轻女人于绍圣二年7月5日突然得了一种瘟疫,不治身亡。

8月3日,按照朝云的心愿,苏东坡把她安葬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

如今,苏东坡离开惠州已经900多年了。

虽然他在惠州只住了2年7个月,可是,他对惠州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东坡文化现象:

惠州的山水与东坡结下了不解之缘,好多建筑物和商店名称都取名为“东坡”。

如东坡纪念馆、东坡公园、东坡亭等。

而苏堤、朝云墓,则更是后人纪念苏东坡的文化载体,900多年来历代政府都对它们不断维修和美化,使之成为惠州市的重要历史文物。

可谓“一自东坡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10 、与儋州

朝廷终究没有放过这位才华横溢的苏东坡。

绍圣四年(1097),下令将他贬到海南儋州。

儋州是苏轼生命中最艰难的岁月。

古儋州,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濒临北部湾。

苏轼当年被贬居住地即现在的中和镇。

千年前的这里,是蛮荒之地,是朝廷流放那些严重的、死不改悔的罪臣的首选场地。

到了那里,真乃天高皇帝远,你造不了反,发点儿牢骚也没有人听得见的。

家破人亡的苏轼他作好了死在海南的心理准备。

“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

已经62岁的苏轼,随他的两位妻子已先后去世,跟随他的红颜知己王朝云也已在惠州离开了人间。

苏轼四月十七日接到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诰命,第三天就与家人痛苦诀别,他孤身携带着幼子乘船离开广东惠州,一代文豪又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上……

经过两个多月的行程终于到达贬所中和镇。

他曾将自己的路线形象地描述为“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说的是自己在海南西北部走了一个半月形的弧线。

开初东坡在官府租了一间房子暂避风雨,没几天被政敌知道后,下令把东坡逐出官舍。

苏轼写到自己当年的惨景:

“此间居无室,食无肉、病无药”食芋饮水……

可老百姓却关爱苏轼,为他搭建了三间茅屋栖身,尽管凄凉,东坡不改乐天派本色,他还为茅屋取了个文雅的名字《桄榔庵guāngláng》,竟有兴致写下了“桄榔庵铭”。

他写到: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他认为故乡在自己心里,只要心有所安,无处不可作故乡。

他说:

“海南万里真我乡”。

要是没有如此旷达的心境,也许受尽折磨的东坡早已回到天国去了。

 

他很快把自己融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上。

与百姓交朋友,传播中原文化,他办学堂,自编教材,把教学点命名为“载酒堂”,这是取“载酒问字”典故。

他大力倡导读书,经过苏轼的努力渐渐地兴起,不时可以听到书声琅琅,弦歌四起,从此海南才有了考中进士的历史,有诗赞道:

“谪居儋耳有三秋,轶事繁多史籍留。

劝导庶民兴学馆,写成经义教名流。

”姜唐佐就是苏轼培养出来的佼佼者。

由于儋州文化与观念落后,当地人病了不医治,说是妖魔作怪,要请巫师捉鬼,杀牛驱邪,牛就成为人们举起屠刀任意砍杀的对象了……东坡向他们传播科学,医药,广泛收集药方,为百姓做好事。

  苏轼倡导民族平等。

海南岛的黎族人以种地、打猎为生,一直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可以说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他们受尽剥削压迫、凌辱。

早在汉武帝时代,黎民就反抗攻击杀太守,被称为“黎蛮”,遭到当权者的杀害。

  苏轼踏上海南这片土地耳闻目睹黎族人民遭受欺凌的现实,提出了民族平等的主张。

他在诗中写道:

咨尔黎汉,均是一民。

鄙夷不训,夫岂其真。

怨忿劫质,寻戈相因。

欺谩莫诉,曲自我人。

  苏轼倡导发展农业生产。

苏轼在儋州时,这里农业还处于原始时代,刀耕火种,由于生产方式十分落后,农民生活十分贫困。

大面积荒芜,而种的收成低,连自己不够吃。

他告诉黎民:

“天不假易,也不汝匮”,“利尔耕耘,好尔邻偶。

斩艾蓬蓊,南东其亩,父史扶梃,以扶游手”。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黎族家就会出现丰衣足食的景象:

“霜降稻实,千箱一轨”。

“大作尔社,一醉醇美。

”苏轼还诚恳地说:

听我苦言,其福永久。

苏轼劝农,劝黎族百姓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可以说苦口婆心。

苏轼作为一个异地的汉族贬官对黎族同胞的赤诚之情跃然纸上。

儋州县志记载:

“北宋苏文忠公来琼,居儋四年,以诗书礼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

  在艰苦的环境里,东坡的笔并没有停留,他以超然的心态,以著书为乐,在儋州创作了诗词140余首,散文等100余篇,书信40余篇。

《书传》一部,并对《易传》和《论语》进行修订。

他用枯萎的生命书写出了人生与文学的辉煌。

  苏轼在海南文化、医药、生产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受到海南人民世世代代的敬仰与怀念。

儋州东坡书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院里陈列了东坡在儋州的主要活动及贡献。

儋州出版了《新编苏东坡海外集》、《苏东坡在儋州》、《苏东坡在海南》等。

还有以苏东坡为题材的琼剧、电视连续剧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