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任职资格标准专业族资材类PMC子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51467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任职资格标准专业族资材类PMC子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9A文任职资格标准专业族资材类PMC子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9A文任职资格标准专业族资材类PMC子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9A文任职资格标准专业族资材类PMC子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9A文任职资格标准专业族资材类PMC子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A文任职资格标准专业族资材类PMC子类.docx

《9A文任职资格标准专业族资材类PMC子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任职资格标准专业族资材类PMC子类.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A文任职资格标准专业族资材类PMC子类.docx

9A文任职资格标准专业族资材类PMC子类

PMC类(专业族)任职资格标准

(第01版)

 

集团

二零一三年十月十日

第一部分概述

第二部分标准核心内容模型

第三部分级别角色定位和基本条件

第四部分标准核心内容描述

一、行为标准

二、能力标准

三、贡献标准

第五部分附则

第一部分概述

一、标准名称

PMC类任职资格标准

二、标准定义

PMC类任职资格标准是指从事生产管制和物料控制等工作内容的职位胜任要求。

三、标准适用范围

PMC类

四、标准级别:

本标准共设五个级别,分别为:

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四级标准、五级标准。

五、标准的结构:

本标准包括级别角色定位、基本条件、行为标准、能力标准、贡献标准和参考项。

第二部分标准核心模型

级别

行为要项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生产计划

产能和设备要求

产能和设备要求

产能和设备要求

产能和设备要求

产能和设备要求

需求明确

需求明确

需求明确

需求明确

需求明确

物料状况

物料状况

物料状况

物料状况

物料状况

生产计划编制

生产计划编制

生产计划编制

生产计划编制

生产计划编制

生产过程控制

物资控制、可追溯性和标识

物资控制、可追溯性和标识

物资控制、可追溯性和标识

物资控制、可追溯性和标识

物资控制、可追溯性和标识

生产关键过程控制管理

生产关键过程控制管理

生产关键过程控制管理

生产关键过程控制管理

生产关键过程控制管理

文件控制

文件控制

文件控制

文件控制

文件控制

过程更改控制

过程更改控制

过程更改控制

过程更改控制

过程更改控制

验证状态的控制

验证状态的控制

验证状态的控制

验证状态的控制

验证状态的控制

不合格产品的控制

不合格产品的控制

不合格产品的控制

不合格产品的控制

不合格产品的控制

物料需求计划

客户需求管理

客户需求管理

客户需求管理

客户需求管理

客户需求管理

产品生产计划

产品生产计划

产品生产计划

产品生产计划

产品生产计划

原材料计划

原材料计划

原材料计划

原材料计划

原材料计划

库存纪录

库存纪录

库存纪录

库存纪录

库存纪录

物料控制

申购

申购

申购

申购

申购

收货

收货

收货

收货

存储

存储

存储

存储

发料

发料

发料

发料

退料

退料

退料

退料

监控

监控

监控

监控

监控

能力标准

必备知识

1.公司产品的生产周期

2.产品、物料规格

3.物料的采购周期

4.专业软件应用知识

5.公司流程知识

6.物料控制知识

7.生产计划知识

1.公司产品的生产周期

2.产品、物料规格

3.物料的采购周期

4.专业软件应用知识

5.公司流程知识

6.物料控制知识

7.生产计划知识

1.公司产品的生产周期

2.产品、物料规格

3.物料的采购周期

4.专业软件应用知识

5.公司流程知识

6.物料控制知识

7.生产计划知识

1.公司产品的生产周期

2.产品、物料规格

3.物料的采购周期

4.专业软件应用知识

5.公司流程知识

6.物料控制知识

7.生产计划知识

1.公司产品的生产周期

2.产品、物料规格

3.物料的采购周期

4.专业软件应用知识

5.公司流程知识

6.物料控制知识

7.生产计划知识

专业技能

1.时间规划能力

2.办公软件使用能力

3.沟通、协调能力

4.产能与生产负荷分析

5.生产计划制定能力

6.生产控制与异常协调

7.物控工作能力

8.数据管理能力

1.时间规划能力

2.办公软件使用能力

3.沟通、协调能力

4.产能与生产负荷分析

5.生产计划制定能力

6.生产控制与异常协调

7.物控工作能力

8.数据管理能力

1.时间规划能力

2.办公软件使用能力

3.沟通、协调能力

4.产能与生产负荷分析

5.生产计划制定能力

6.生产控制与异常协调

7.物控工作能力

8.数据管理能力

1.时间规划能力

2.办公软件使用能力

3.沟通、协调能力

4.产能与生产负荷分析

5.生产计划制定能力

6.生产控制与异常协调

7.物控工作能力

8.数据管理能力

1.时间规划能力

2.办公软件使用能力

3.沟通、协调能力

4.产能与生产负荷分析

5.生产计划制定能力

6.生产控制与异常协调

7.物控工作能力

8.数据管理能力

贡献标准

专业成果

项目管理

1

3

6

10

12

工作案例

1

3

6

10

12

课程开发

1

2

4

6

8

团队贡献

文库建设

1

3

6

10

12

优化建议

1

2

4

6

8

文稿发表

1

2

4

6

8

人才培养

0

1

2

3

4

课程讲授

1

2

4

6

10

第三部分级别角色定位和基本条件

一、级别角色定位

级别角色定位即关于各级别可承担角色的描述,包括掌握本领域内知识技能的宽度和深度;能够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难度;在本领域内的地位;能够承担的职责。

级别

参考职位

角色描述

一级

办事员

具有本专业的一些基本知识或单一领域的某些知识点,在适当指导下能够完成单项或局部的业务。

二级

经办

具有基础的和必要的知识、技能。

这种知识、技能集中于本专业中的一个领域。

能够运用现有的程序和方法解决问题,但这种问题不需要进行分析或仅需要进行不太复杂的分析,工作相对而言是程序化的。

工作是在他人的监督下进行的,工作的进度安排亦是给定的。

三级

主办

具有基础的和必要的知识、技能。

这种知识、技能集中于本专业中的一个领域。

这种知识和技能已经在工作中多次得以实践。

能够运用现有的程序和方法解决问题,但这种问题不需要进行分析或仅需要进行不太复杂的分析,工作相对而言是程序化的。

能够理解本专业领域中发生的改进和提高。

能够发现流程中一般的问题。

四级

专员

精通本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对相关专业领域有相当的了解,能够发现本专业系统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独立地、成功地、熟练地完成大多数的工作任务,并能有效指导他人工作。

五级

高级专员

在本专业大多数领域具有精通、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在本专业其它领域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对本专业业务流程有全面、深刻的理解,能够洞察其深层次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对于本专业领域内复杂的、重大的问题,能够通过改革现有的程序/方法来解决之。

可以指导本专业内的一个子系统有效地运行。

二、基本条件

基本条件包括以下内容:

关于教育背景的要求;关于相关培训经历的要求;关于从业经验的要求;关于某方面特殊经验的要求;其他相关要求。

级别

基本条件

一级

从事PMC领域工作一年以上。

二级

已获得该类或相关任职资格一级后,继续从事PMC领域工作一年以上。

三级

已获得该类或相关任职资格二级后,继续从事PMC领域工作二年以上。

四级

已获得该类或相关任职资格三级后,继续从事PMC领域工作二年以上。

五级

已获得该类或相关任职资格四级后,继续从事PMC领域工作二年以上。

第四部分标准核心部分描述

一、必备知识

各级必备知识内容如下表:

级别

必备知识

考查方式

合格标准

一级

1.公司产品的生产周期

2.产品、物料规格

3.物料的采购周期

4.专业软件应用知识

5.公司流程知识

6.物料控制知识

7.生产计划知识

二级

1.公司产品的生产周期

2.产品、物料规格

3.物料的采购周期

4.专业软件应用知识

5.公司流程知识

6.物料控制知识

7.生产计划知识

三级

1.公司产品的生产周期

2.产品、物料规格

3.物料的采购周期

4.专业软件应用知识

5.公司流程知识

6.物料控制知识

7.生产计划知识

四级

1.公司产品的生产周期

2.产品、物料规格

3.物料的采购周期

4.专业软件应用知识

5.公司流程知识

6.物料控制知识

7.生产计划知识

五级

1.公司产品的生产周期

2.产品、物料规格

3.物料的采购周期

4.专业软件应用知识

5.公司流程知识

6.物料控制知识

7.生产计划知识

二、行为标准

PMC类任职资格行为标准包括四大行为模块。

一级、二级行为标准:

行为模块

行为要项

行为标准

生产计划

产能和设备要求

为上级对工厂的生产能力负荷分析提供完善的资料支持

需求明确

明确客户的质量、数量、交期等

物料状况

调查清楚物料具体情况

生产计划编制

1.接受、整理订单;

2.生产计划实施及核查。

生产过程控制

物资控制、可追溯性和标识

对过程中的物资进行标识,以确保物资标识和验证状态的可追溯性。

生产关键过程控制管理

对不易测量的产品特性,对有关设备保养和操作所需特殊技能以及特殊过程进行重点控制;及时改善和纠正过程中的不足,在生产过程中,以适当的频次监测、控制和验证过程参数,以把握所有设备及操作人员等是否能满足产品质量的需要。

文件控制

保证过程策划的要求得以实现,并保证在过程中使用的与过程有关的文件都是有效版本。

过程更改控制

确保过程更改的实施及时性

验证状态的控制

采用适当的方法对过程的验证状态进行标识,通过标识区别未经验证、合格或不合格的产品,并通过标识识别验证的责任。

不合格产品的控制

及时发现不合格品,对不合格品加以明确的标识并隔离存放,向上级请示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法并加以监督,防止顾客收到不合格品及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避免进一步加工不合格品而发生不必要的费用。

物料需求计划

客户需求管理

整理客户订单,将实际的客户订单数整理得出客户需要什么以及需求多少。

产品生产计划

对生产计划所用料做好记录。

原材料计划

定期做好原材料的盘点记录。

为计划使用作预估。

库存纪录

把每个物料品目的现有库存量和计划接受量的实际状态反映出来。

物料控制

申购

认真区分订单订购、定期订购、定量订购,并且哪些是批量采购可以降低价格的,哪些是存在季节差价的,那些是采购周期较长的。

收货

物料采购回来后,由仓库和品质部来料检验员一同收货。

收货应认真对照申购单,按所要求的品质,数量进行收货,对于专用的零配件与材料一般不允许超计划收货,特殊情况应请示厂长。

收货时在规定的收货区进行,不得将已收、待检、退货等各类混淆。

收货要认真登记入账,填写有关单据。

收货后,要填写“到货看板”,通知生产部门领料。

存储

物料的堆放应采用立体化,五金配件应用同种规格的木箱存放。

物料应标识清楚,悬挂《标识卡》,明确标明:

存量、最低库存数量、领用记录等。

要防止物料在存储过程中损坏。

发料

严格按照物料计划发放,做到“没有计划的不发,超料而未按程序补单的不发,非本部门用料的不发”。

发料应做到坚持原则、方便生产,必要时可以先行发料,而后补单或追究责任(需由部门经理或主管批准)。

退料

对规格不符的物料、生产剩余物料、不良物料、呆料、报废品等的退料。

退料需车间开单,品质部鉴定,生产部审批。

仓库按照所退材料的性质不同,分别处理。

监控

对材料的使用过程进行监控,包括使用是否合理,是否一定要用贵重材料,利用率是否达到要求等

三级、四级行为标准:

行为模块

行为要项

行为标准

生产计划

产能和设备要求

为对自身的生产能力负荷进行详细分析,建立完善的资料库。

需求明确

明确客户的质量、数量、交期等

物料状况

清楚物料具体情况,能否完成订单生产所需

生产计划编制

1.接受、整理、评审订单;

2.制定主生产计划;

3.产能评估;

4.编制生产计划;

5.计划实施及核查。

生产过程控制

物资控制、可追溯性和标识

对生产过程所需材料和零件的类型、数目及要求要作出相应规定,确保过程物资的质量,保持过程中产品的适用性,适型性;对过程中的物资进行标识,以确保物资标识和验证状态的可追溯性。

设备的控制和维护

对影响产品质量特性的设备工具、计量器具等作出相应规定,在使用前均应验证其精确度,在两次使用间合理存放和防护,并定期验证和再校准;制定预防性设备维修计划,保证设备的精度和生产能力,以确保持续的过程能力。

生产关键过程控制管理

对不易测量的产品特性,对有关设备保养和操作所需特殊技能以及特殊过程进行重点控制;及时改善和纠正过程中的不足,在生产过程中,以适当的频次监测、控制和验证过程参数,以把握所有设备及操作人员等是否能满足产品质量的需要。

文件控制

保证过程策划的要求得以实现,并保证在过程中使用的与过程有关的文件都是有效版本。

过程更改控制

确保过程更改的正确性及其实施,明确规定更改职贵和权限,更改后对产品进行评价,验证更改的预期效果。

验证状态的控制

采用适当的方法对过程的验证状态进行标识,通过标识区别未经验证、合格或不合格的产品,并通过标识识别验证的责任。

不合格产品的控制

制定和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时发现不合格品,对不合格品加以明确的标识并隔离存放,决定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法并加以监督,防止顾客收到不合格品及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避免进一步加工不合格品而发生不必要的费用。

物料需求计划

客户需求管理

包括客户订单管理及销售预测,将实际的客户订单数与科学的客户需求预测相结合,整理得出客户需要什么以及需求多少。

产品生产计划

对生产计划所用料做好计划采购,并对计划外用料做好预估。

原材料计划

定期做好原材料的盘点记录。

预估计划使用材料。

库存纪录

把每个物料品目的现有库存量和计划接受量的实际状态反映出来。

物料控制

申购

依据物料计划及库存情况而定,应本着为生产提供及时充足的物料的同时,降低物料存量,减少资金积压。

认真区分订单订购、定期订购、定量订购,并且哪些是批量采购可以降低价格的,哪些是存在季节差价的,那些是采购周期较长的。

要求的到货时间应为生产留有余地,一般以提前一两天为宜。

收货

物料采购回来后,由仓库和品质部来料检验员一同收货。

收货应认真对照申购单,按所要求的品质,数量进行收货,对于专用的零配件与材料一般不允许超计划收货,特殊情况应请示厂长。

收货时在规定的收货区进行,不得将已收、待检、退货等各类混淆。

收货要认真登记入账,填写有关单据。

收货后,要填写“到货看板”,通知生产部门领料。

存储

物料的堆放应采用立体化,五金配件应用同种规格的木箱存放。

物料应标识清楚,悬挂《标识卡》,明确标明:

存量、最低库存数量、领用记录等。

要防止物料在存储过程中损坏。

发料

严格按照物料计划发放,做到“没有计划的不发,超料而未按程序补单的不发,非本部门用料的不发”。

发料应做到坚持原则、方便生产,必要时可以先行发料,而后补单或追究责任(需由部门经理或主管批准)。

退料

对规格不符的物料、生产剩余物料、不良物料、呆料、报废品等的退料。

退料需车间开单,品质部鉴定,生产部审批。

仓库按照所退材料的性质不同,分别处理。

监控

对材料的使用过程进行监控,包括使用是否合理,是否一定要用贵重材料,利用率是否达到要求等

五级行为标准:

行为模块

行为要项

行为标准

生产计划

产能和设备要求

对自身的生产能力负荷预先进行详细的分析,为下属提供参考。

需求明确

明确客户的要求。

物料状况

清楚物料具体情况,能否完成订单生产所需。

生产计划编制

1.接受、整理、评审订单;

2.制定主生产计划;

3.产能评估;

4.编制生产计划;

5.计划实施及核查。

生产过程控制

物资控制、可追溯性和标识

对生产过程所需材料和零件的类型、数目及要求要作出相应规定,确保过程物资的质量,保持过程中产品的适用性,适型性;对过程中的物资进行标识,以确保物资标识和验证状态的可追溯性。

设备的控制和维护

对影响产品质量特性的设备工具、计量器具等作出相应规定,在使用前均应验证其精确度,在两次使用间合理存放和防护,并定期验证和再校准;制定预防性设备维修计划,保证设备的精度和生产能力,以确保持续的过程能力。

生产关键过程控制管理

对不易测量的产品特性,对有关设备保养和操作所需特殊技能以及特殊过程进行重点控制;及时改善和纠正过程中的不足,在生产过程中,以适当的频次监测、控制和验证过程参数,以把握所有设备及操作人员等是否能满足产品质量的需要。

文件控制

保证过程策划的要求得以实现,并保证在过程中使用的与过程有关的文件都是有效版本。

过程更改控制

确保过程更改的正确性及其实施,明确规定更改职贵和权限,更改后对产品进行评价,验证更改的预期效果。

验证状态的控制

采用适当的方法对过程的验证状态进行标识,通过标识区别未经验证、合格或不合格的产品,并通过标识识别验证的责任。

不合格产品的控制

制定和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时发现不合格品,对不合格品加以明确的标识并隔离存放,决定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法并加以监督,防止顾客收到不合格品及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避免进一步加工不合格品而发生不必要的费用。

物料需求计划

客户需求管理

包括客户订单管理及销售预测,将实际的客户订单数与科学的客户需求预测相结合,整理得出客户需要什么以及需求多少。

产品生产计划

对生产计划所用料做好计划采购,并对计划外用料做好预估。

原材料计划

预估计划使用材料。

库存纪录

把每个物料品目的现有库存量和计划接受量的实际状态反映出来。

物料控制

申购

依据物料计划及库存情况而定,应本着为生产提供及时充足的物料的同时,降低物料存量,减少资金积压。

认真区分订单订购、定期订购、定量订购,并且哪些是批量采购可以降低价格的,哪些是存在季节差价的,那些是采购周期较长的。

要求的到货时间应为生产留有余地,一般以提前一两天为宜。

监控

对材料的使用过程进行监控,包括使用是否合理,是否一定要用贵重材料,利用率是否达到要求等

三、技能标准

PMC类任职资格标准共包含八项技能:

1.时间规划能力

2.办公软件使用能力

3.沟通、协调能力

4.产能与生产负荷分析

5.生产计划制定能力

6.生产控制与异常协调

7.物控工作能力

8.数据管理能力

通用技能等级定义:

技能水平分为0—5级,各级别的定义如下。

等级

熟练程度

经验

0级

1级

有限的运作能力,仅仅有一般的、概念性的知识

非常有限

2级

在有协助的情况下的运作能力,实践过的知识

在有协助的情况下,在多种场合运作,在例行情况下独立运作过

3级

无需协助的运作能力,触类旁通的知识

重复的、成功的经验和案例

4级

深入彻底的知识,可以带领其他人有效运作(某些技能需要通过特定的认证)

有效的,资深的,带领他人运作的经验

5级

被视作专家,能领导、教练其他人成功运作,被其他人当作磋商者和领袖。

全面的知识和正确的评判能力(某些技能需要通过特定的认证)

全面的、广博的,领导他人运作的经验,咨询经验

各等级所需技能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各级要求技能

三项一级

三项一级

两项二级

两项二级

三项三级

三项三级

两项四级

两项四级

三项五级

各项技能定义及分级描述

1.时间规划能力

能合理有效安排、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制定生产计划设置合理时间。

2.办公软件使用能力

熟知常用办公软件,ERP软件等的应用。

3.沟通、协调能力

与同事进行和谐的沟通协调、减少摩擦,能及时获取各种有效信息。

4.产能与生产负荷分析

能运用一些科学的观点、方法,根据工厂实际情况对产能进行预测和分析的能力。

5.生产计划制定能力

能根据订单实际情况(出货顺序、订单大小、客户登记等)进行合理的生产计划制定。

6.生产控制与异常协调

能对生产的数量、交期、品质、成本及异常的合理有效协调处理。

7.物控工作能力

在工作中使物料不断、不滞、不囤的能力。

8.数据管理能力

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能做收集、分析、提取、处理的能力。

四、贡献标准

PMC类任职资格素质标准共包含八项贡献:

项目管理、工作案例、课程开发、文库建设、优化建议、文稿发表、人才培养、课程讲授。

各项贡献标准描述如下: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各级要求贡献

三项一级

三项一级

两项二级

两项二级

三项三级

三项三级

两项四级

两项四级

三项五级

项目管理

定义:

级别

贡献分级描述

达标关键点

0级

1级

执行过一个以上项目

项目数、项目难易性、完成度、参与度

2级

执行过三个以上项目

项目数、项目难易性、完成度、参与度

3级

执行过六个以上项目

项目数、项目难易性、完成度、参与度

4级

执行过十个以上项目

项目数、项目难易性、完成度、参与度

工作案例

定义:

级别

贡献分级描述

达标关键点

0级

1级

制作一份以上工作案例

案例份数、案例代表性

2级

制作三份以上工作案例

案例份数、案例代表性

3级

制作六份以上工作案例

案例份数、案例代表性

4级

制作十份以上工作案例

案例份数、案例代表性

课程开发

定义:

级别

贡献分级描述

达标关键点

0级

1级

开发一次课程

课程次数、难度系数

2级

开发两次课程

课程次数、难度系数

3级

开发四次课程

课程次数、难度系数

4级

开发六次课程

课程次数、难度系数

文库建设

定义:

级别

贡献分级描述

达标关键点

0级

1级

为丰富公司知识库提供一份相关知识材料

材料份数、相关系数

2级

为丰富公司知识库提供三份相关知识材料

材料份数、相关系数

3级

为丰富公司知识库提供六份相关知识材料

材料份数、相关系数

4级

为丰富公司知识库提供十份相关知识材料

材料份数、相关系数

优化建议

定义:

级别

贡献分级描述

达标关键点

0级

1级

提出一次嘉奖级改善建议并被采纳

影响范围、幅度

2级

提出二次小功级改善建议并被采纳

影响范围、幅度

3级

提出四次大功级改善建议并被采纳

影响范围、幅度

4级

提出六次大功级改善建议并被采纳

影响范围、幅度

文稿发表

定义:

级别

贡献分级描述

达标关键点

0级

1级

年度内刊发表一篇

刊登次数

2级

年度内刊发表二篇

刊登次数

3级

年度内刊发表四篇

刊登次数

4级

年度内刊发表六篇

刊登次数

人才培养

定义:

级别

贡献分级描述

达标关键点

0级

1级

一级人员转正人数

人数,层级

2级

二级人员提拔数

人数,层级

3级

三级人员提拔数

人数,层级

4级

四级人员提拔数

人数,层级

课程讲授

定义:

级别

贡献分级描述

达标关键点

0级

1级

年度授课一次

授课评分

2级

年度授课二次

授课评分

3级

年度授课四次

授课评分

4级

年度授课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