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精讲讲义打印版仅24页12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50179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8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学精讲讲义打印版仅24页12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药理学精讲讲义打印版仅24页12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药理学精讲讲义打印版仅24页12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药理学精讲讲义打印版仅24页12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药理学精讲讲义打印版仅24页12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理学精讲讲义打印版仅24页12页.docx

《药理学精讲讲义打印版仅24页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精讲讲义打印版仅24页12页.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理学精讲讲义打印版仅24页12页.docx

药理学精讲讲义打印版仅24页12页

绪言

一、药理学性质和任务

药理学:

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连接药学和医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

任务:

阐明药物有何作用、作用如何产生、药物在体内变化规律

分类: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临床前药理学(研究对象为动物)、临床药理学(研究对象为人)

二、药理学发展

发展起步较早,尤其指传统医学。

三、学习方法

1、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作用机制

2、掌握代表性药物,熟悉同类药物,并能比较异同。

3、临床常用新药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一节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药物跨膜转运

(一)被动转运

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扩散转运的过程。

多数药物属于被动转运。

分子量小、脂溶性大、极性小、非解离型的药易通过生物膜转运,反之难跨膜转运。

特点:

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无饱和现象,无竞争性抑制

1.简单扩散

药物在体液中解离,以离子型和分子型同时存在。

药物常以未解离的分子型通过细胞膜,离子不易通过细胞膜。

药物解离度取决于取决于pKa和介质pH。

弱酸性药物易在胃中吸收;弱碱性药物易在小肠内吸收;完全离子化药物吸收不完全

2.滤过:

分子粒径小于膜孔,不带电荷

(二)载体介导的转运

1.主动转运:

是一种逆浓度(或电位)差的转运。

与正常代谢物相似的药物,如5-氟尿嘧啶、甲基多巴等

特点:

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有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

2.易化扩散:

如葡萄糖的吸收

特点:

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顺浓度梯度。

3.膜泡运输:

内吞、外排

二、药物的吸收

定义:

药物经血管外给药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转运过程。

生物利用度――――

影响吸收的因素:

药物性质、给药途径剂型、机体状况

(一)胃肠道给药

1.口服:

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安全方便,经济。

小肠是主要吸收部位。

缺点:

吸收缓慢,影响因素多。

影响因素较多:

溶解度、pH、首关消除。

首过消除:

药物进入体循环之前,首先在胃肠道或肝脏被灭活,进入体循环量减少。

不宜口服:

①刺激性大或首过消除;②病人昏迷不能吞咽;③不易吸收或易破坏;④必须注射才能达到疗效。

2.舌下:

起效快,可避免首关消除

3.直肠:

易吸收但不规则,存在首关消除的可能性

(二)注射给药

1.静脉:

无吸收过程、生物利用度完全

2.肌注:

吸收取决于注射部位血流、药物剂型

3.皮下:

吸收缓慢恒定

(三)其它途径

1.吸入:

气体或挥发性药物,起效迅速,避免首过消除

2.鼻腔:

避免首过消除

3.局部给药:

减少不良反应

4.经皮:

皮肤特性,药物脂溶性

三、药物的分布

定义:

进入循环的药向不同部位转移的过程。

决定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

1.体液pH:

影响药物解离度

2.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为可逆性疏松结合,结合型药物分子量增大,不能跨膜转运、代谢和排泄,并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结合具有饱和性与可逆性,有竞争置换现象:

两个药物能竞争与同一蛋白结合而发生置换现象,使游离型药浓度增加,导致中毒;

血浆蛋白过少或变质时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易发生毒性反应。

3.生理屏障

血脑屏障:

分子量小脂溶性高的药易通过血脑屏障,但脑脊液中药物浓度低于血浆浓度

胎盘屏障:

通透性无明显差别

四、药物的代谢

药物在体内以两种方式消除――

1.原形排出

2.药物的生物转化:

即药物以代谢物的形式排出。

主要代谢器官:

肝。

肝药酶-细胞色素P450酶系

⑴生物转化后的结果:

失活成为无药理活性;活化—无药理活性成为有药理活性或产生有毒物质

⑵生物转化步骤:

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为氧化、还原或水解。

主要由肝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催化。

特点:

对底物选择性不高,可诱导与抑制,个体差异大

第二步为结合,是母药或代谢物与内源性物质如葡萄糖醛酸和甘氨酸结合。

结合物一般极性增加,活性降低或灭活。

⑶肝药酶诱导剂:

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卡马西平、灰黄霉素、地塞米松,能诱导酶的活性,加速药物的代谢,使药物效应减弱。

肝药酶抑制剂:

如异烟肼、氯霉素、酮康唑、西咪替丁、吩噻嗪类,能抑制酶的活性,降低其它药物的代谢,使药物效应敏化。

五、药物的排泄:

定义:

药物原形和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1.肾排泄(主要排泄途径)

三个过程:

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外主动分泌

①药物肾小管中重吸收量与药物脂溶性、尿液PH有关

②分泌机制相同药物之间有竞争性抑制排泄现象,如丙磺舒抑制青霉素肾小管主动分泌,延效并增强。

2.胆排泄:

药物自胆汁进入十二指肠,经粪便排出

肝肠循环:

自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药物在小肠再被重吸收,作用明显延长。

如洋地黄、地高辛

3.其他:

乳汁、唾液、汗腺、呼吸道!

药物代谢动力学

描述体内药量与时间变化的规律性

一、药物的时量关系和时效关系

吸收分布相(吸收>消除)—平衡相(吸收=消除)——消除相(吸收<消除)

潜伏期(短:

吸收快)——有效期—————————残留期(长:

蓄积中毒)

二、房室模型

1.单室模型

静注给药,血药浓度(对数难度)-时间曲线为直线

2.二室模型

静注给药,血药浓度(对数难度)-时间曲线为双指数曲线

三、半衰期t1/2

定义:

药物的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血浆半衰期。

药物的生理效应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生物半衰期。

t1/2与K有关,与给药剂量和浓度无关。

单次给药,3.3个半衰期,90%药物从体内消除

6.6个半衰期,99%药物从体内消除

四、药物的消除

1.线性消除,t1/2恒定,与剂量无关;单次给药经5个t1/2,药物基本消除;多次给药经5个t1/2,达稳态血药浓度。

2.非线性消除:

药物浓度小,表现为线性消除;药物浓度大,表现为零级消除。

五、表观分布容积

定义:

指药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

Vd:

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广窄,无实际生理意义,取决于药物脂溶性、组织分配系数及药物结合率等。

六、清除率

指单位时间内机体能将多少药物清除。

Cl:

反映药物从体内消除的另一参数,反映肝、肾功能

七、生物利用度

F:

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速度与程度的一种量度,评价制剂吸收程度。

可由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计算

八、稳态血药浓度

Css:

到达稳态时间仅与药物半衰期有关。

按半衰期给药、首剂加倍,一次给药到达稳态浓度。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一节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性质和方式

1.药物作用:

与机体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引起的初始作用,有其特异性。

药理效应:

引起机体功能生理、生化的继发性改变,对不同脏器有其选择性。

⑴兴奋(亢进):

使机体器官原有功能的提高。

⑵抑制(麻痹)使机体器官原有功能降低。

过度兴奋转入衰竭,是另外一种性质的抑制

1.药物作用特异性强不一定引起选择性高的药理效应,二者不一定平行。

如阿托品特异性阻断M-胆碱受体,药理效应选择性并不高,对心脏、血管、平滑肌、腺体及中枢神经功能都有影响。

二、药物的治疗作用

对因治疗:

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治疗作用

对症治疗:

改善疾病症状,在某些重危急症时比对因治疗更为迫切

三、药物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带来不适的作用。

特点:

药物固有的效应,可预知的,难避免。

药源性疾病:

少数较严重、较难恢复的慢性毒性反应。

如庆大霉素耳聋,肼屈嗪红斑性狼疮等。

类别

特点

实例

副作用

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轻微、可恢复、可预知

阿托品解痉引起口干

毒性反应

剂量过大、时间过长引起药物蓄积;

较严重、可预知、可避免

三致作用

后遗效应

停药,阈浓度以下残存的生物效应

巴比妥类引起“宿醉”

继发反应

药物治疗作用引起

广谱抗生素引起继发性感染

停药反应

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

严重,应逐步减量

可乐定停药后血压剧烈回升

变态反应

免疫病理反应,与剂量无关

青霉素过敏

特异质反应

遗传性生化缺陷

还原型谷胱甘肽缺乏使用磺胺溶血

第二节药物的量效关系

一、剂量

量反应:

药理效应强度呈连续性变化,可用数量表示

质反应:

药理效应表现出反应性质变化,用全或无表示

最小有效量:

出现疗效所需的最小剂量

极量:

达到最大治疗作用但尚未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

半数有效量(ED50):

产生50%最大效应时的剂量*

半数中毒量(TD50):

引起半数动物中毒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LD50):

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

二、量效关系及量效曲线

效能:

药物的最大效应,反映药物本身内在活性

效应强度:

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所需剂量,反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与效能并不平行。

治疗指数:

半数致死量和半数有效量的比值(LD50/ED50),比值越大相对安全性越大。

这一安全指标并不可靠。

安全范围:

TD5与ED95之间的距离,值越大越安全

第三节药物的作用机制

1.作用于受体

2.对酶的影响

3.作用于细胞膜离子通道

4.影响核酸代谢

5.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

6.改变细胞环境理化性质

7.影响生理活性物质及其转运

8.影响免疫功能

9.非特异性作用

第四节受体学说

从分子水平上阐述生命现象的生理病理过程,阐明药物分子结构与效应之间关系的基本理论。

一、受体概念和特征

受体:

是存在于细胞膜上、胞浆内或细胞核上的大分子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与之结合随后产生相应的药理效应。

特征:

饱和性,专一性,可逆性,高灵敏度,高亲和性,多样性

二、受体的类型

1.离子通道受体

2.G蛋白偶联受体

3.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

4.调节基因表达的受体

三、作用受体的药物

激动药:

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拮抗药:

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竞争性拮抗药:

与受体可逆结合,最大效应不变

非竞争性拮抗药:

与受体不可逆结合,最大效应降低

影响药物作用因素

第一节药物方面因素

一、给药剂量、时间、次数

二、联合用药

1.配伍禁忌

2.药物相互作用

⑴药动学相互作用

吸收:

药物相互吸附或络合;影响消化液分泌或改变其pH值;加速或抑制胃排空

分布: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分布容积小、安全范围窄的及消除半衰期较长的药物易受其他药物置换而致作用加强

转化:

肝药酶诱导药、肝药酶抑制药

排泄:

碱化尿液可加速酸性药物自肾排泄,减慢碱性药物排泄

⑵药效学相互作用

协同作用:

两药合用使疗效或毒性增强

拮抗作用:

药物作用被另一药物拮抗,使其作用减弱或消失

敏化作用:

药物使另一药物对其作用部位的亲和力和敏感性增强

第二节机体方面因素

1.年龄:

儿童、老人

2.性别

3.病理因素

4.精神因素

5.时辰因素

6.遗传因素

6.机体反应性变化

*本章请参考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特殊人群用药指导”等有关章节。

抗菌药物概论

第一节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

1.抗菌谱:

每种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范围称为抗菌谱。

作用于单一菌种或局限于一属细菌,其抗菌谱窄,如异烟肼只对抗酸分支杆菌有效。

抗菌范围广泛称之为广谱抗菌药,如四环素和氯霉素,它们不仅对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细菌有抗菌作用,且对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及某些原虫等也有抑制作用。

2.抗菌活性:

是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

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称之为最低抑菌浓度(MIC);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称之为最低杀菌浓度(MBC)。

3.抑菌药:

是指仅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如四环素等。

4.杀菌药:

不仅能抑制而且能杀灭病原菌的药物,如青霉素类、氨基甙类等。

5.抗菌后效应(PAE):

抗菌药物与细菌接触一段时间,药物浓度下降至低于最小抑菌浓度或药物全部排出后,仍然对细菌生长繁殖继续有抑制作用,此现象称为抗菌后效应。

PAE时间反映药物对作用靶位的亲和力和占据程度的大小。

第二节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

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细菌细胞膜外是一层坚韧的细胞壁,能抗御菌体内强大的渗透压,保护和维持细菌正常形态的功能。

2.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

多粘菌素能选择性地与细菌胞浆膜中的磷酯结合;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等能与真菌胞浆膜中麦角固醇类物质结合。

它们均能使胞浆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菌体内的蛋白质、糖和盐类等外漏,从而使细菌死亡。

3.抑制蛋白质合成

细菌为原核细胞,哺乳动物是真核细胞,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核蛋白体有高度的选择性毒性,但它们的作用点有所不同。

①能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使蛋白质合成呈可逆性抑制的有氯霉素、林可霉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②四环素能阻止氨基酰tRNA向30S亚基的A位结合,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③能与30S亚基结合的杀菌药有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等)。

它们的作用是多环节的。

影响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因而具有杀菌作用。

4.抑制核酸代谢:

喹诺酮类药物能抑制DNA的合成,利福平能抑制以DNA为模板的RNA多聚酶。

第三节细菌的耐药性

细菌的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或无效。

1.耐药性产生机制

(1)产生灭活酶:

灭活酶有两种,一是水解酶,如β-内酰胺酶。

二是钝化酶,对氨基甙类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能钝化酶,氨基甙类被上述酶钝化后不易与细菌体内的核蛋白体结合,从而引起耐药性。

(2)靶位结构的改变:

革兰阳性菌耐药,多为PBPs亲和性下降、数量减少或出现新的低亲和性PBPs等。

(3)增加代谢拮抗物:

细菌对磺胺类的耐药,可由对药物具拮抗作用的底物PABA的产生增多所致。

(4)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

细菌可通过各种途径使抗菌药物不易进入菌体,如革兰阴性杆菌的细胞外膜对青霉素G等有天然屏障作用;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细胞壁小孔或外膜非特异性通道功能改变引起细菌对一些广谱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耐药。

(5)加强主动外排系统:

药物在菌体外膜聚集减少,胞内药物排出增多。

(6)其他:

拓扑异构酶的结构改变;降低RNA聚合酶亲和力;降解红霉素的大环内酯

2.避免细菌耐药性的措施

要注意抗菌药合理应用,给予足够的剂量与疗程,必要的联合用药和有计划的轮换供药。

此外,开发新的抗菌药,改造化学结构,使其有耐酶特性或易于透入菌体。

第四节抗菌药的合理使用

一、抗菌药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1.严格按照适应证选药即针对性选药

2.根据抗菌药药动学特点,制定合理给药方案

3.针对患者情况合理用药

二、抗菌药的联合应用

1.联合用药的指征

①病原菌未明的严重感染;

②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

③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

④长期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者

⑤临床感染一般用二药联用即可,常不必要三药联用或四药联用。

2.联合用药可能产生结果

两种抗菌药联合应用可获得无关、相加、协同和拮抗等四种效果。

协同:

以抗生素后效应和体外敏感试验作为评价指标

拮抗:

抑菌剂抑制杀菌剂;诱导灭活酶的产生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一节青霉素类抗生素

一、天然青霉素

青霉素G

【药动学】不耐酸,口服被胃酸及消化酶破坏而失效,故须注射给药。

在体内的作用维持4~6小时。

在脑膜炎时,较易进入脑脊液,可以达到有效浓度。

主要以原形经肾小管分泌而排泄,丙磺舒可与其竞争分泌,使其作用时间延长。

【抗菌作用】对大多数G+性菌、G-性球菌、放线菌、螺旋体菌有强大抗菌作用。

(1)G+球菌:

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2)G+性杆菌:

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

(3)G-性球菌:

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

(4)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

(5)对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无效,对多数G-性杆菌不敏感。

青霉素的作用靶位是细菌表面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抑制转肽酶,造成细菌胞壁缺损。

此外可增加细胞壁自溶酶活性,敏感菌菌体内渗透压高,使水内渗,以致菌体膨胀、裂解、死亡。

青霉素是一种繁殖期杀菌剂。

对人体毒性小,不受脓液及坏死组织影响。

【临床应用】是各种敏感菌所致感染的首选药。

主要包括

(1)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咽炎、肺炎、败血症等

(2)脑膜炎双球菌及其他敏感菌引起的脑膜炎

(3)螺旋体引起的钩端螺旋体病、梅毒等

【不良反应】

毒性很低,最主要是过敏反应。

(1)局部刺激:

肌注可产生局部疼痛、红肿、硬结。

(2)过敏反应:

最常见最严重反应。

常见为一般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发热、关节痛等。

极少数病人可出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其症状为喉头水肿和肺水肿、循环衰竭症状及中枢症状,可危及生命。

过敏性休克的防治措施:

①详细询问病史对青霉素有过敏史者禁用,对其他药物有过敏史者慎用。

②做皮肤过敏试验初次用药或停药3~7天后再重复用药或更换批号时,均须做皮肤过敏试验。

③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皮下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0.5~1mg,严重者可稀释后慢速静脉注射,同时加用大量氢化可的松,以及其他对症支持疗法。

(3)大剂量钾盐:

产生直接脑毒性

(4)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可能发生赫氏反应

二、半合成青霉素

1.耐酸青霉素:

青霉素V、非奈西林、丙匹西林。

可口服,不耐酶,抗菌活性不及青霉素,不宜用于严重感染。

2.耐酶青霉素:

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

它们的共同特点为:

①抗菌谱与青霉素G相同,但效力不如青霉素G;②耐酸、耐酶、可口服,对抗药金葡萄仍有效;③主要用于治疗抗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

3.氨苄西林类: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匹氨西林。

特点为①抗菌谱广,对G+性菌的作用不如青霉素G,对G-性菌作用较强;②耐酸,不耐酶,可口服,对耐药金葡菌感染无效。

4.抗铜绿假单胞菌青霉素

(1)羧基青霉素:

羧苄西林、替卡西林等。

特点①抗菌谱广,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作用强;②不耐酸、不耐酶,口服无效;③与庆大霉素合用有协同作用,但两药不能混合注射。

(2)磺基青霉素:

磺苄西林,抗菌谱同羧苄西林

(3)酰脲青霉素:

美洛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等。

对绿脓杆菌有强大作用,对青霉素敏感菌作用与青霉素相似。

5.主要作用于G-性菌:

美西林、匹美西林。

对G-性杆菌有作用,远超过氨苄西林;对G+性球菌作用较差。

抗菌作用特点与常用药物

常用药物作用特点

 

常用药物

作用特点

一代

头孢噻吩

头孢氨苄

头孢唑啉

(一)抗菌四特点:

1.抗G+性菌一代不如一代(四代除外)

2.抗G-性菌和耐酶菌一代比一代强;

3.抗绿脓一、二代无效,三代作用强;

4.抗G+、G-性菌四代最强。

 

(二)药动特点:

1.透过三屏障:

脑、胎、眼;

2.肾毒性一代比一代低。

二代

头孢替定

头孢孟多

头孢呋新

三代

头孢噻肟  

头孢哌酮

头孢地嗪

头孢他啶

四代

头孢匹罗

【抗菌作用】抗菌谱广,多数革兰阳性菌对之敏感,但肠球菌常耐药;多数革兰阴性菌极敏感,绿脓杆菌及厌氧菌常耐药。

与青霉素类,氨基甙类抗生素之间有协同抗菌作用。

头孢菌素类为杀菌药,抗菌作用机制与青霉素类相似,能与细胞壁上不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

与青霉素类之间有部分交叉耐药现象。

【临床应用】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用于抗药金葡菌感染。

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用于治疗G-性细菌感染。

第三代头孢菌素用于治疗尿路感染以及危及生命的败血症、脑膜炎、肺炎等严重感染。

第四代头孢菌素用于第三代头孢耐药的G-性细菌重症感染。

【不良反应】毒性低,常见者为过敏反应,偶可见过敏性休克,青霉素过敏者约有5%~10%对头孢菌素有交叉过敏反应。

第一代的头孢噻吩、头孢噻啶和头孢氨苄大剂量时可出现肾脏毒性。

第三代头孢菌素严重问题是二重感染。

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孟多、头孢哌酮可能出现凝血酶原减少、血小板减少导致严重出血。

第三节非典型β-内酰胺抗生素

一、单环β-内酰胺类

氨曲南

对需氧革兰阴性菌具有强大杀菌作用,抗菌谱似氨基甙类,并具有耐酶、低毒、对青霉素等无交叉过敏等优点,可用于青霉素过敏患者并常作为氨基甙类的替代品使用。

二、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克拉维酸

氧青霉烷类广谱β-内酰胺酶不可逆竞争性抑制剂,与酶发生牢固结合,不因抑制剂消除而复活。

抗菌谱广,但抗菌活性低。

与多种β-内酰胺类抗菌素合用时,抗菌作用明显增强。

临床使用奥格门汀为克拉维酸和阿莫西林配伍制剂,替门汀为克拉维酸与替卡西林配伍制剂。

舒巴坦

为半合成竞争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金葡菌与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有很强的不可逆抑制作用,抗菌作用略强于克拉维酸,与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有抗菌协同作用。

舒他西林为舒巴坦和氨苄西林(1∶2)配伍制剂,可供肌肉或静脉注射。

他唑巴坦

舒巴坦衍生物,为不可逆β-内酰胺酶竞争性抑制剂,较舒巴坦抑制作用强。

与哌拉西林配伍后增强对耐药菌的抗菌效果,但对绿脓杆菌及沙雷菌作用弱。

三、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

具有高效、抗菌谱广、耐酶等特点。

对革兰氏阳性、阴性的需氧和厌氧菌都有广谱抗菌作用。

对各种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易透过细菌细胞膜,对PBPS亲和力大,与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间一般无交叉耐药性。

在体内易被肾脱氢肽酶水解失活。

与肽酶抑制剂西司他丁配伍可保持亚胺培南活性,称为泰能。

临床主要用于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和需氧/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美洛培南

对肾脱氢肽酶稳定,不需合用酶抑制剂。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低,产超广谱β-内酰胺菌株引起的严重感染的首选药物。

大环内酯类及其他抗菌药物

第一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齐霉素、泰利霉素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共性

【药动学】红霉素不耐酸,可被胃酸分解,食物或碱性药物阻碍吸收。

二、三代不易被胃酸破坏,生物利用度提高。

主要在肝脏代谢,有肝肠循环。

【抗菌作用】

抗菌谱似青霉素而稍广,对G+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对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有效;对部分阴性杆菌、嗜肺军团菌、弯曲菌、支原体、衣原体、弓形虫亦有抑制作用。

作用原理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作用于敏感菌核蛋白体50S亚基),从而产生速效抑菌作用。

【临床应用】

1.军团菌病

2.链球菌感染

3.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4.用于耐酶金葡菌感染和青霉素过敏病人。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肝损害;耳毒性;心脏毒性。

二、常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红霉素:

支原体肺炎、军团菌病、白喉带菌首选药,常见胃肠道反应,长期使用引起二重感染。

罗红霉素:

对胃酸稳定,吸收好,胃肠道反应轻。

克拉霉素:

对酸稳定,口服吸收快,在肝脏首过消除。

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

阿齐霉素:

抗菌活性优于红霉素、克拉霉素,不良反应轻。

泰利霉素:

酮内酯类抗生素,对多重耐药的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有很强抗菌活性。

第二节其他抗菌药物

克林霉素

【抗菌作用】

对G+性球菌抗菌谱类似红霉素,与庆大霉素有协同作用。

对厌氧菌有广谱抗菌作用,但对肠球菌无效。

能穿过细胞外膜,阻碍细菌肽链延伸和蛋白质合成发挥抑菌作用。

与红霉素竞争结合部位,呈拮抗作用,不可联合使用。

【临床应用】治疗敏感厌氧菌引起的严重感染特别有效。

【不良反应】腹泻,伪膜性肠炎,变态反应。

万古霉素

肠道不吸收,必须静注。

仅对G+球菌有强大杀菌作用,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有效。

作用机制与青霉素相似,为快速杀菌剂。

替考拉宁

抗菌谱、抗菌活性与万古霉素相似,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有强大抗菌活性,对G-菌不敏感。

与万古霉素交叉过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