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甘仁医案》胸痹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49640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丁甘仁医案》胸痹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丁甘仁医案》胸痹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丁甘仁医案》胸痹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丁甘仁医案》胸痹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丁甘仁医案》胸痹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丁甘仁医案》胸痹2.docx

《《丁甘仁医案》胸痹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丁甘仁医案》胸痹2.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丁甘仁医案》胸痹2.docx

《丁甘仁医案》胸痹2

《丁甘仁医案》_胸痹2

展开全文

朱左

诊脉三部弦小而数,右寸涩,关濡、尺细数,舌苔腻黄,

见症胸痹痞闷,

不进饮食,时泛恶,

里热口干不多饮,十日未更衣,

小溲短赤混浊,

目珠微黄,

面色灰暗无华。

良由肾阴早亏,湿遏热伏,犯胃贯膈,胃气不得下降。

脉症合参,证属缠绵,阴伤既不可滋,湿甚又不可燥。

姑拟宣气泄肝,以通阳明,芳香化浊,而和枢机。

栝蒌皮(三钱)赤茯苓(三钱)江枳实(一钱)荸荠梗(一钱)五分)

薤白头(酒炒,一钱)福泽泻(一钱五分)炒竹茹(一钱五分)鲜枇杷叶(三片)

绵茵陈(一钱五分)仙半夏(二钱)通草(八分)银柴胡(一钱)

水炒川连(四分)鲜藿佩(各二钱)块滑石(三钱)

【二诊】

脉左三部细小带弦,右寸涩稍和,关濡尺细,舌苔薄腻而黄,

今日呕恶渐减,胸痞依然,不思纳谷,口干不多饮,旬日未更衣,小溲短赤混浊,目珠微黄,面部晦色稍开。

少阴之分本亏,湿热挟痰滞互阻中焦,

肝气横逆于中,太阴健运失常,阳明通降失司。

昨投宣气泄肝,以通阳明,芳香化浊,而和枢机之剂,尚觉合度,仍守原意扩充。

仙半夏(二钱)赤茯苓(三钱)银柴胡(一钱)绵茵陈(一钱五分)

上川雅连(五分)鲜藿香佩兰(各二钱)广郁金(一钱五分)建泽泻(一钱五分)

栝蒌皮(三钱)炒枳实(一钱)生熟谷芽(各三钱)薤白头(酒炒,一钱)

块滑石(三钱)炒竹茹(一钱五分)通草(八分)鲜枇杷叶(去毛、包,三片)

鲜荷梗(一尺)

【三诊】

呕恶已止,湿浊有下行之势,胸痞略舒,气机有流行之渐,

惟纳谷衰少,小溲浑赤,苔薄黄,右脉濡滑,左脉弦细带数。

阴分本亏,湿热留恋募原,三焦宣化失司,

脾不健运,胃不通降,十余日未更衣,肠中干燥,非宿垢可比,勿亟亟下达也。

今拟理脾和胃,苦寒泄热,淡味渗湿。

栝蒌皮(三钱)赤茯苓(三钱)黑山栀(一钱五分)鲜荸荠梗(三钱)

薤白头(酒炒,一钱)炒枳实(七分)通草(八分)鲜枇杷叶(三片)

仙半夏(二钱)川贝母(二钱)块滑石(三钱)鲜荷梗(一尺)

水炒川连(四分)鲜藿香佩兰(各二钱)生熟谷芽(各三钱)

【四诊】

胸痞十去七八,腑气已通,浊气已得下降。

惟纳谷衰少,小溲短赤混浊,临晚微有潮热。

脉象右濡滑而数,左弦细带数,苔薄腻微黄。

肾阴亏于未病之先,湿热逗留募原,三焦宣化失司,脾胃营运无权。

叶香岩先生云∶湿热为粘腻熏蒸之邪,最难骤化,所以缠绵若此也。

再拟宣气通胃,苦降渗湿。

清水豆卷(六钱)赤茯苓(三钱)银柴胡(一钱)鲜枇杷叶(四片)

鲜荷梗(一尺)黑山栀(一钱五分)炒枳实(八分)块滑石(三钱)

仙半夏(二钱)川贝母(二钱)通草(八分)谷麦芽(各三钱)

川黄连(三分)鲜藿香佩兰(各二钱)栝蒌皮(三钱)荸荠梗(一钱五分)

【五诊】

门人余继鸿接续代诊。

小溲浑赤渐淡,胃气来复,渐渐知饥。

头眩神疲,因昨晚饥而未食,以致虚阳上扰也。

脘痞已除,午后仍见欠舒,良由湿热之邪,旺于午后,乘势而上蒸也。

脾胃虽则渐运,而三焦之间,湿热逗留,一时未能清彻。

口涎甚多,此脾虚不能摄涎也。

今拟仍宗原法中加和胃运脾之品。

清水豆卷(六钱)赤茯苓(三钱)块滑石(三钱)鲜枇杷叶(去毛,四片)

鲜荷梗(一尺)黑山栀(一钱五分)生于术(八分)通草(八分)

仙半夏(一钱五分)谷麦芽(各三钱)炒枳实(八分)鲜藿香佩兰(各二钱)

杭菊花(一钱五分)栝蒌皮(三钱)川贝母(二钱)橘白络(各一钱)

荸荠梗(一钱五分)

【六诊】

饮食渐增,口亦知味,脾胃运化之权,有恢复之机。

小溲赤色已淡,较昨略长,湿热有下行之势,俱属佳征。

神疲乏力,目视作胀,且畏灯亮,此正虚浮阳上扰也。

口涎渐少,脾气已能摄涎。

舌苔薄腻,而黄色已化。

脉象右寸关颇和,左关无力,两尺细软。

邪少正虚。

再拟温胆汤,加扶脾宣气,而化湿热之品,标本同治。

清水豆卷(六钱)赤茯苓(三钱)川贝母(二钱)鲜枇杷叶(四片)

鲜荷梗(一尺)生于术(一钱五分)橘白络(各八分)谷麦芽(各三钱)

杭菊花(一钱五分)广郁金(一钱)生苡仁(三钱)炒竹茹(一钱五分)

仙半夏(一钱五分)鲜藿香佩兰(各二钱)通草(八分)建兰叶(三片)

此方本用枳实、栝蒌皮二味,因大便又行兼溏,故去之。

【七诊】

腹胀已舒,饮食亦香,小溲渐清,仅带淡黄色,昨解大便一次颇畅,作老黄色,久留之湿热滞浊,从二便下走也。

今早欲大便未得,略见有血,良由湿热蕴于大肠血分,乘势外达,可无妨碍。

脾胃运化有权,正气日渐恢复,当慎起居,谨饮食,不可稍有疏忽,恐其横生枝节也。

再与扶脾宣化,而畅胃气。

生于术(一钱)朱茯苓(三钱)通草(八分)鲜荷梗(一尺)

鲜藕节(三枚)清水豆卷(四钱)橘白络(各一钱)川贝母(二钱)

仙半夏(一钱五分)生苡仁(三钱)谷麦芽(各三钱)京赤芍(一钱五分)

炒竹茹(一钱五分)杭菊花(一钱五分)建兰叶(三片)荸荠梗(一钱五分)

【八诊】

脾胃为资生之本,饮食乃气血之源,正因病而虚,病去则正自复。

今病邪已去,饮食日见增加,小溲渐清,略带淡黄,三焦蕴留之湿热,从二便下达,脾胃资生有权,正气日振矣。

舌根腻,未能尽化,脉象颇和,惟尺部细小。

再与扶脾和胃,而化余湿。

生于术(一钱)朱茯苓(三钱)谷麦芽(各三钱)鲜荷梗(一尺)

鲜建兰叶(二片)清水豆卷(四钱)橘白络(各一钱)豆衣(一钱五分)

仙半夏(一钱五分)生苡仁(三钱)炒杭菊(一钱五分)炒竹茹(一钱五分)

鲜藿香佩兰(各二钱)通草(八分)

【九诊】

脉象渐渐和缓,脏腑气血,日见充旺。

病后调养,饮食为先,药物次之。

书云∶胃以纳谷为宝。

又云∶无毒治病,十去其八,毋使过之,伤其正也。

补养身体,最冲和者,莫如饮食。

今病邪尽去,正宜饮食缓缓调理,虽有余下微邪,正足则自去,不必虑也。

再与调养脾胃,而化余邪。

生于术(一钱五分)橘白络(各一钱)谷麦芽(各三钱)鲜荷梗(一尺)

清水豆卷(四钱)生苡仁(三钱)佩兰梗(一钱五分)建兰叶(二片)

朱茯神(二钱)生淮药(二钱)豆衣(一钱五分)炒杭菊(一钱五分)

鲜佛手(一钱)通草(八分)

【十诊】

病邪尽去,饮食颇旺,脉象和缓有神,正气日见充旺。

小便虽长,色带黄,苔薄腻,余湿未尽。

四日未更衣,因饮食多流汁之故,非燥结可比,不足虑也。

当此夏令,还宜慎起居,节饮食,精心调养月余,可以复元。

再拟健运脾胃,而化余湿。

生于术(一钱五分)栝蒌皮(三钱)川贝母(三钱)鲜佩兰三钱)

清水豆卷(四钱)朱茯神(三钱)生苡仁(三钱)通草(一钱)

鲜荷梗(一尺)橘白络(各一钱)生熟谷芽(各三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