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要点.docx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要点.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要点
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要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在考试中一共有简答题3道,每道题10分,满分30分。
简答题在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学校与班级管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与反思六个模块中都会有所涉及,其中在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学校与班级管理三个模块考查频率较高。
1.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手段。
口诀:
龟(规模)速(速度)够(结构)防(方法)守(手段)
2.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口诀:
两再(劳动力、科学知识)一新(技术创新)促生产
3.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口诀:
体(体质)内(内容)两权(领导权、受教育权)一目的(目的)
4.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3)教育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来为政治服务。
(4)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口诀:
人(人才)鱼(舆论)公主(民主)促政治
5.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2)传播、交流与丰富文化的功能。
(3)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4)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
口诀:
两传(传递和传播)选(选择)新(更新)促文化
6.简述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
(1)德育是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情和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
(2)智育主要是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3)体育是增强学生体质,发展他们的体力和运动能力,使他们养成锻炼身体和卫生习惯的教育,也就是身心素质的教育。
(4)美育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就是美的教育。
(5)劳动技术教育是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使他们形成劳动的观念和养成劳动的习惯,初步掌握现代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也就是劳动素质的教育。
口诀:
德(德育)智(智育)体(体育)美(美育)劳(劳动技术教育)
7.简述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
(2)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3)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
(4)民族文化传统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口诀:
两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一心(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传统(文化传统)和外国(外国学制)
8.简述义务教育的特点。
(1)强制性。
一是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教育;二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
(2)普及性。
原则上义务教育覆盖我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也包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盲、聋、哑、有智力障碍和肢残的儿童、少年。
(3)免费性。
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费和杂费。
(4)公共性。
所谓公共性是指义务教育是一种社会公共事业,属于国民教育的范畴。
(5)基础性。
所谓基础性是指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其目的是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
口诀:
强制(强制性)普及(普及性)面(免费性)积(基础性)公(公共性)式
9.简述教师的专业素养。
(1)道德素养。
对待事业,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要热爱学生;对待集体,要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对待自己,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知识素养。
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能力素养。
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4)心理素养。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口诀:
心理(心理素养)能(能力素养)知(知识素养)道(道德素养)
10.简述促进教师成长的方法。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进行教学反思。
布鲁巴奇等人于1994年提出以下四种反思的方法:
①反思日记。
②详细描述。
③交流讨论。
④行动研究。
口诀:
私(教学反思)恋(专门训练)官(观摩和分析)微(微格教学)
11.简述教师的职业角色包括哪些方面。
(1)传道者的角色。
(2)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3)示范者的角色(榜样角色)。
(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5)朋友的角色。
(6)研究者的角色。
(7)班集体的领导者。
(8)心理辅导者。
1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因材施教。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教师必须灵活地针对他们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第二,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即进行教学方法的变换或改革。
即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也要结合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教师自身认识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调整、改进、创新。
第三,需要“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13.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
(2)关注情境阶段。
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以及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3)关注学生阶段。
教师将会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口诀:
生存(关注生存阶段)庆(关注情境阶段)生(关注学生阶段)
14.简述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基本途径。
(1)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
(2)加强反思理论知识学习,重视教育科研。
(3)写反思日记。
(4)说课、听课与评课。
(5)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
(6)对课堂教学进行录像,通过教学录像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
(7)进行反思性的行动研究。
15.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
(1)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
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学生为本。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3)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4)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口诀:
两人两爱
16.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基本内
容中的“专业理念与师德”。
专业理念与师德具体包括:
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
口诀:
职业(职业理解与认识)修养(个人修养与行为)教育(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学生(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17.简述师生关系的类型。
(1)专制型。
以命令、权威、疏远为心态和行为特征。
(2)放任型。
以无序、随意、放纵为心态和行为特征。
(3)民主型。
以开放、平等、互助为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
口诀:
赚(专制型)人(放任型)民(民主型)币
18.简述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
(1)教师方面
①要了解和研究学生。
②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③要提高自身素质。
④要发扬教育民主。
⑤要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⑥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⑦要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⑧要提高法治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2)学生方面①正确认识自己。
②正确认识教师。
(3)环境方面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
②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养成。
19.简述小学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
(1)确定研究课题。
(2)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
(3)提出研究假设。
(4)制订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5)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6)得出结论。
(7)撰写成文。
20.简述文献资料的查找来源有哪些。
(1)书籍。
指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教科书、论著、资料性与参考性工具书、科普性著作和通俗著作等,是教育科学文献中品种最多、数量最大、历史最长的一种情报源。
(2)报刊,常见为报纸、期刊等。
(3)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是学者们、研究者们进行科研成果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当代学术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
(4)非文字资料。
包括了电影、电视、录音、录像以及校舍、遗迹、绘画、出土文物、歌谣等。
(5)互联网。
计算机检索的特点是功能强、资料多、速度快,对查阅者来说省时、省力。
口诀:
书籍报刊互联网,学术会议非文字
21.简述选题的原则。
(1)价值性原则。
也就是说,要从社会发展、理论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课题,或者二者兼有。
这是首要的、基本的原则。
(2)创造性原则。
指的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必须具有先进性和新颖性。
(3)科学性原则。
指选题不但要考虑是否满足社会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具有实用价值,确实可行,而且还要看课题本身是否合理。
(4)可行性原则。
要想顺利地开展研究、完成课题,就必须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分析课题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的现实可行性。
口诀:
假(价值性)造(创造性)血(科学性)型(可行性)
22.简述文献综述的编写步骤。
(1)选题。
选题是写好文献综述的首要条件并且是关键环节。
(2)搜集资料。
文献资料是撰写文献综述的物质基础。
(3)整理资料。
搜集好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献后,就要对这些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
(4)写作。
写作之前要先拟好提纲,以后可逐项将内容展开,并注意观点与内容的一致。
在写作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调整结构和补充内容。
口诀:
选(选题)手(搜集资料)政(整理资料)协(写作)
23.简述问卷的结构。
(1)标题。
标题是对问卷主题最高度的概括。
每份问卷都应有简明扼要的标题来反映主题。
标题不宜太长,要能反映出调查对象和内容,并以陈述句的形式表达出来。
(2)指导语。
具体应包括以下内容.调查目的和价值,填写说明等。
(3)问题。
问题是问卷的核心部分。
(4)答案。
口诀:
标(标题)语(指导语)问(问题)答(答案)
24.简述观察法的步骤。
(1)训练观察人员
(2)获准进入现场(3)实施观察(4)做好观察记录(5)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25.简述实验研究法的实施步骤。
(1)提出研究问题,设计研究假设。
(2)制订实验研究方案。
(3)实验研究的具体实施。
口诀:
提问题(研究问题),设假设(研究假设),定方案(研究方案),后实施
26.简述行动研究的一般程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