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上蔡一高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44140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上蔡一高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省上蔡一高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南省上蔡一高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南省上蔡一高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南省上蔡一高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上蔡一高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docx

《河南省上蔡一高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上蔡一高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上蔡一高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docx

河南省上蔡一高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

河南省上蔡一高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35=70分)

1.19世纪60、70年代,导致一些官僚地主投资近代企业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明清以来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B.外资企业雄厚技术力量的援助

C.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D.清政府优化了投资环境

2.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其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早期维新派“商战”思想的推动D.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的刺激

3.林则徐、魏源倡导的新思想,其最大的影响是

A.激励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B.改变了中国人“夜郎自大”的观念

C.开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思想先河D.成为维新变法运动的思想基础

4.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其主要依据是

A.论战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使人们重新认识世界

B.论战中维新派主张在中国普及文化教育,造就维新人才

C.在论战中资产阶级首次提出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要求

D.论战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5.推动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最基本的条件是

A.新文化运动的推动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十月革命的推动D.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6.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其最主要的依据是

A.改变了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和革命的方针路线

B.规定了民主革命胜利以后还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开始采用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方法

D.开展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从此更加广泛

7.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前夕,中共认为“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正的民主派。

”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

A.国民党代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B.其领袖孙中山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

C.国民党建立了根据地和军队

D.孙中山领导国民党坚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8.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

A.它和中共的纲领完全一致B.它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它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基本一致D.它是在中共帮助下制定的

9.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得以继续发展的条件有

①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②广大群众受到了革命的洗礼

③中共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④中共吸取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0.八七会议

A.标志着中共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确定了土地革命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总方针

C.科学地分析了中国当时的革命形势

D.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1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充分证明

A.良好的群众基础是红色政权存在的重要条件

B.全国的革命形势对红色政权的影响巨大

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造成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条件

D.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的最重要条件

1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表现为

①召开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②根据“三三制”原则建立根据地政权

③召开政治协商会议④制定宪法大纲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④

13.“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其根本原因在于

A.避免事态扩大B.寄希望于国际干预

C.蒋介石集团阶级本质的反动性D.民族失败主义观念使然

14.奠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基础的是

A.《八一宣言》B.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C.瓦窑堡会议决议D.《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5.七·七事变是全国抗战爆发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A.国民政府正式对日作战B.中国军队开始抵抗日本侵略

C.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全面抗战

1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C.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D.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17.民主革命时期,促成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共同因素主要是

A.阶级利益的共同性B.国际环境的变化

C.革命目的的共同性D.革命斗争对象的一致性

18.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能够维持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根本原因在于

A.蒋介石集团出于抗战的需要放弃了反共立场B.中日民族矛盾处于尖锐状态

C.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推动D.英美政府的外交压力

19.抗日战争开始后,有人分析共产党的作战方针时说:

“今日红军<指已改编成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好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

”这段话的含义是:

A.贬低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的作用

B.污蔑八路军和新四军借抗战之名壮大自己的实力

C.指明了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的战略战术原则

D.在大反攻阶段限制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作战行动

20.中共“七大”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主要是因为

A.主张成立民主联合政府B.主张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规定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21.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一诗中说:

“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

出现这种情景的根本原因是

A.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B.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已摇摇欲坠

C.人民解放战争赢得了广大人民支持D.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

2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党的建设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A.清算了党内“左”倾和“右”倾错误思想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领导地位

C.开展“三反”运动,教育了党员干部D.要求全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23.下列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确立B.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所有制

C.到1952年底全国各族土改完成D.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24.三大改造的实质<或本质)是

A.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B.变个体经济为合作社经济

C.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D.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25.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所采取的政策是

A.接收B.赎买C.调整D.公私合营

26.下图为“文革”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

年份

1966~1967

1967~1968

1972~1973

1974~1975

比上年增长

-9.6%

-4.2%

9.2%

11.9%

 以上数字变化表明①“文革”初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②九一三事件后,国民经济出现复苏③“文革”虽然是政治动乱,但仍促进了经济发展 ④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经济迅速回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③④   D.①④

27.1977—1978年中国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其中的“徘徊”主要指

A.“文革”虽已结束,但邓小平没有重新复出

B.纠正了“左”倾错误,但工作重心没有转移

C.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但仍坚持“两个凡是”

D.结束了“文革”,但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没有改变

28.“文革”结束以后,中共在思想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其最深远的影响是

A.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B.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作法

C.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2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民主集中制B.解放思想C.实事求是D.改革开放

3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A.变单一公有制为多种所有制经济B.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C.以农村改革推动城市改革D.改革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

3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是

A.农业生产分户经营,自负盈亏B.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

32.中共“十三大”的历史贡献是

A.首次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思想路线

D.阐发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路线

33.20世纪中国共产党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B.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4.中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在于

A.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B.改革开放的实行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5.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由敌对最终走向正常化并建交。

这表明

A.中美两国的矛盾已经消除B.台湾问题已经不再影响中美关系

C.中美两国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D.“中国威胁论”在美国已经没有市场

 

二、材料解读题<本大题共一题,10分)

 

36.阅读以下材料:

<10分)

材料一:

  1952年我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1.639亿吨

49%

9.3%

130.4万吨

193%

53%

135万吨

754%

46.2%

6649万吨

105%

7.4%

发电

72.6亿千瓦时

68.1%

21.9%

原油

44万吨

272%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人均)

 

中国1952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钢产量

2.37公斤

538.3公斤

4公斤

发电量

2.76千瓦时

2949千瓦时

10.9千瓦时

 

材料三:

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说: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请回答:

①结合材料一、二两表,分析我国20世纪5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状况。

<4分)

 

②毛泽东的谈话说明了什么?

作为共和国的缔造者,他率领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做出了哪些重要决策?

<6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两题,其中37题10分,38题10分;共20分)

37.在孙中山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了20世纪以来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巨变在政治上的三个突出反映,<4分)以及这一巨变在思想上和经济上的影响,<3分)并概括指出孙中山为维护这一成果所进行的斗争。

<3分)

 

38.1927年、1949年和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实现了三次伟大的历史性转移。

概括指出这三次转移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B3C4D5B6A7D8C9A10D11D12D13C14D

15D16D17D18B19C20C21D22D23D24A25B26B

27D28D29C30D31D32D33C34B35C

二、材料解读题

36.①材料一表明,1952年我国工农业生产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已经恢复,并有所发展。

<2分)

材料二表明,建国之初,我国的钢铁产量、发电量等主要重工业产品的人均量,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美国,甚至连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也不如。

<2分)

②说明:

中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2分)

决策:

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2分)

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2分)

 

三、问答题

37.突出表现:

①建立中华民国;<2分)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1分)③成立责任内阁,举行国会大选,。

<1分)

影响:

①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1分)

②“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辛亥革命后的两大进步思潮。

<1分)

③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分)

斗争:

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先后发动和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反张勋复辟、护法运动和国民革命运动。

<3分)

 

38.1927年:

①历史背景:

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起义先后遭到挫败;<1分)

②内容:

党革命工作的重心由城市逐渐转移到农村;<1分)

③意义:

开创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推动了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1分)

1949年:

①背景:

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

<1分)

②内容: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了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1分)

③意义:

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重要准备<或言:

政治上的准备)。

<1分)

1978年:

①背景:

文化大革命结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分)

②内容:

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变。

③意义:

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1分)

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分)

[评分说明]

主观性试卷的考生答案,不可拘泥于参考答案的表述。

只要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均可给分,个别有新意的见解,经阅卷组集体评价可加1分。

每道小题的得分,不得超过本题赋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