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选择题练习必修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44066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选择题练习必修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三历史选择题练习必修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三历史选择题练习必修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三历史选择题练习必修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三历史选择题练习必修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选择题练习必修一.docx

《高三历史选择题练习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选择题练习必修一.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选择题练习必修一.docx

高三历史选择题练习必修一

高三历史选择题练习(必修一)

1.《孟子·告子》载:

“……诸侯朝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甲师移之。

”该材料反映了

A.周王室对诸侯失控B.周初的分封制C.春秋时期诸侯争霸D.战国时兼并战争

2.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

A.广建诸侯藩国B.区分血缘亲疏C.保证法律执行D.巩固分封秩序

3.周礼的本质意义是A.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B.维护分封宗法制的工具

C.是一种等级制度D.周王惩罚贵族的制度

4.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以王位世袭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B.以禅让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C.以分封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D.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5.下列关于嬴政改“王”而称“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B.表明嬴正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

6.秦朝废除分封制,设置郡县制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B.巩固刚刚统一的封建国家

C.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D.确立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7.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D.实现了选贤任能

8.“欲天下之安定,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的主张后来发展为A.削藩策B.分封制C.刺史制度D.推恩令

9.下列关于北宋加强对地方管理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设置枢密院B.在州郡长官之上设置通判

C.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D.各州郡的财富全部运往开封

10.北宋对地方财政的管理措施,其产生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中央的财政收入B.使地方丧失割据的物质基础

C.有利于避免地方官吏贪污.腐败D.使北宋有足够的“岁币”议和

11.三省六部制的推行说明了

A.丞相权力增大B.中央机构的决策实现了民主化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D.体现了任人唯贤

12.宋朝时期,相互牵制的中央机构是①宰相②枢密院③三衙④三司⑤知州⑥通判

A.①②B.③④C.⑤⑥D.②③

13.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说明中央集权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哪些矛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②皇权和相权的矛盾③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④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矛盾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④D.②③

14.万历初年首辅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对此评述正确的是A.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借尸还魂”B.张居正擅权专恣,加重明朝政治腐败

C.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D.内阁设立后,地位日益提高,权力日益增大

1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秦以后,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以皇权为核心B.皇帝处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

C.随着皇权的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不断发生变化D.直到清代才建立起完善的中央权力机构

16.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③对边疆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7.古希腊城邦殖民活动的最大影响是

A.促进航海业的发展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吸收东方的先进文化D.为创造自己独特的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古希腊城邦政体对希腊文明最大影响是

A.贵族制的盛行B.小国寡民,独立自主C.君主制的盛行D.公民政治的盛行

19.美国考古学家曾在希腊发现了刻有铁米斯托克里(公元浅世纪雅典著名的政治家,史书记载他曾被陶片放逐)名字的陶片190枚,根据字迹辨认系140人刻写。

由材料可以看出“陶片放逐”A.体现了公民的意志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验方

C.实际上被少数人所控制D.不能保证真正意义的民主

20.下列推理属于哪种情况:

大前提——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小前提——雅典民主制是希腊文明的典型代表。

结论——雅典民主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民主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21.以下不属于促成《十二铜表法》颁布的因素是

A.平民的强烈要求和长期的斗争B.共和国的诞生C.贵族们的要求D.保民官的强烈要求

22.以下对罗马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B.法律的实施巩固了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

C.其本质是保护资产阶级的权利D.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23.《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材料表明

A.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    B.罗马法对妇女歧视,说明了它的局限性

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未给人们带来任何好处D.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24.罗马法维护和稳定帝国统治的作用表现在①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②对公民平等权利予以理论上的承认③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④对私有制加以保护⑤保护奴隶的政治经济地位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⑤

25.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罗马法代表罗马共和国内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②制定罗马法的目的是维护贵族统治③罗马法有力地维系了帝国的统治④罗马法的影响深远而广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希腊和罗马的民主都是

A.维护了大部分公民的权利B.使妇女权益受到法律保障

C.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D.受到亚非文明的影响

27.以下关于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两者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者同属“海洋文明”的范畴B.罗马文明继承和发展了希腊文明

C.罗马文明完全继承了希腊文明D.它们的文明成果都对后世产生影响

28.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的革命,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这一性质的是

A.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打败王军B.议会打出“自由”的旗号,号召人民起来斗争

C.发动了“光荣革命”D.《权利法案》的颁布

29.把“光荣革命”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A.彻底结束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B.它有利于《权利法案》的颁布

C.资产阶级达到了夺取政权的目的D.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3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历程,导致其曲折反复的根本原因是

A.新贵族具有保守性B.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发展水平不高

C.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D.资产阶级缺乏斗争经验

31.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BritainisprobablyclosertotherevolutionthananyothercountriesinEurope”。

这是因为

A.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

32.下列关于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②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③国王有权废除任何法律④是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D.①②③④

33.美国建国之初,资产阶级面临最主要的问题是

A.中央政权软弱无力B.大、小州之间的矛盾C.南北方矛盾尖锐D.国家财政经济困难

34.下列属于1787年美国宪法制定时的背景的是①独立后美国建立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②独立后松散的邦联无法稳定统治秩序③美国面临既要加强联邦制又要确保共和制的新问题④大、小州之间存在矛盾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35.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中指出:

“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不过给黑人开了张空头支票而已”。

这是指

A.美国允许奴隶制度存在B美国允许奴隶贸易C美国对黑人的种族歧视D黑人无选举权

36.由于美国军队深陷伊拉克战场,需要紧急调动民兵进行增援,这项权力应该属于

A.总统B.国防部C.国会D.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

37.《人权宣言》最积极的意义是

A.宣扬自由平等B.高举反对王权和神权的大旗

C.确认国民主权、三权分立D.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和专制王权

38.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的是

A.《人权宣言》B.1791年宪法C.《拿破仑法典》D.1875年宪法

39.《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1791年宪法的相似点是

A.都限制王权B.都体现三权分立原则C.都体现民主原则D.都体现中央集权原则

40.19世纪中叶,德国人自上而下地完成了法国人曾经“自下而上干的事”。

这个“事”的实质是A.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B.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障碍

C.反对封建专制制度D.开拓海外殖民地

41.在促成德国统一的诸多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民要求统一B经济基本上连成一片C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D俾斯麦推出“铁血政策”

42.在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国王可以任免宰相和其他官吏,创制法律,甚至召开和解散议会。

这反映了这部宪法的最大特点是

A.专制主义色彩B.军国主义色彩C.民族主义色彩D.民主主义色彩

43.“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立着的金字塔。

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由它托着。

”此话反映了①德意志帝国的专制主义色彩②军队在帝国中的重要作用③德意志帝国中的军国主义色彩④军国主义思想对人民的影响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

4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普鲁士发动王朝战争②魏玛共和国成立③德意志帝国建立④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③②D.①③④②

45.17~19世纪,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普遍具有的本质特征是

A.推翻了君主制度B.彻底解决土地问题C.向法制化国家过渡D.建立民主共和国

46.关于欧洲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B.议会在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C.议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力D.议会拥有立法权

47.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大好处是

A.是真正的民主,可以保障所有人的利益B.避免了党派之间的斗争,有利于稳定政局

C.可以把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D.可以限制王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48.虎门销烟的最本质意义是

A.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B.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决心D.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49.鸦片战争对中国而言是正义的战争,但却是英国获胜。

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这主要表明

A.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B.综合国力的强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条件

C.战争性质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D.战争的结果是与作战方针有直接的联系

50.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战争目的的内容是①割让香港岛②开发五口通商③关税协定④英国享受最惠国待遇A.①②③B.②③C.①④D.②③④

51.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重大的转变,主要是因为

A.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B.改变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况D.改变了中国人民革命的任务

52.与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迫开放的口岸具有的特点有①数量增多②开始深入中国内地③由东部延伸到西部④从东南沿海扩展至整个沿海地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④

53.下列现象不是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A.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B.列强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个省

C.部分中国人产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主张D中国各阶层人士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救亡图存斗争

54.甲午战争的失败深刻说明了

A.当时中国没有实力与西方列强抗衡B.要取得反侵略斗争的胜利必须进行反封建斗争

C.中华民族富有抗争精神,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D.中国民主革命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

55.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的侵略中国的趋势主要是

A.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B.从开阜通商到割占土地

C.从单独侵略到共同侵略D.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56.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带有盲目的排外性,这是指义和团

A.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坚决B.没有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C.没有认识西方侵略的目的和结果D.没有区别侵略和外来的进步文明

57.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两者的不同之处是

A.失败的根本原因B.失败的客观原因C.斗争的侧重点D.运动的主要阶级基础

58.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

A.严禁中国人民反帝B.中国内地全部开放C.同意拆毁大沽炮台D.惩办反帝爱国官吏

59.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理论作指导B.农民阶级封建迷信思想严重

C.太平天国运动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D.洪秀全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

60.《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空想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点B.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D.洪秀全的主观愿望

61.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B.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

C.后者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方案D.它们都是巩固太平天国政权的纲领或方案

62.从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来看,太平天国运动最显著的进步表现在

A.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B.进行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武装斗争

C.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针D.运用宗教理论发动农民起义

6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是①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②清政府内外交困③清政府拒绝任何形式的改革④义和团运动失败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64.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一切不平等条约D.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诞生

65.《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A.是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B.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

C.第一次提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66.19世纪70年代,巴黎公社失败的社会根源是

A.因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的领导

C.资本主义向前发展是当时世界的主流D.没有建立起巩固的工农联盟

67.列宁说: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B.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C.一战激化俄国多种矛盾,推进了革命进程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68.十月革命爆发的客观历史条件有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②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③俄国在当时已具备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制④无产阶级的组织性、革命性和战斗性很高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9.1922年6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文件中指出:

“无产阶级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应该联络民主党派共同对付封建军阀,以达到军阀覆灭、建设民主政治的目标”以上材料表明这时的中国共产党A.开始与国民党进行合作B.明确了民主革命的目标

C.放弃了“一大”时制定的中心任务D.受到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的影响

70.之所以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接受了共产国际的指示B确定了国共合作的基础C创建了革命的武装D明确了斗争的目标

71.国民革命与近代前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比,其突出的新特点是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②采用武装斗争的形式③群众基础的扩大④反帝反封建相结合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2.下列对1927年8月~12月中国共产党发动的多次武装起义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是当时惟一正确的选择

B.表明中共中央基本上摆脱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

C.均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武装,进行土地革命战争的成功实践

D.在寻找革命新道路的实践中,受到“左”倾情绪的影响

73.红军被迫长征的“被迫”的正确理解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难以在中央苏区存在B.中央革命根据地已完全丧失

C.王明的“左”倾错误,党的领导严重削弱D.国民党势力过于强大,避开敌人主力

74.以下是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的作战方针:

“国军一部集中华北持久抗战,特别注意保卫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凇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

”对这一作战方针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国民政府武装自卫的决心B.体现了国民政府防御的特点

C.体现了国民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D.体现了国民政府消极抵抗的态度

75.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凇沪战役②七七事变③台儿庄之战④百团大战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④②D.③①②④

76.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包括①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抗战②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有效抵抗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④国际社会的积极援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7.抗战胜利后,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

A.国共两党的军队按什么方法整编B.建立怎样的国家,两种命运的斗争

C.民主党派起怎样的作用D.解放区的地位如何确定

78.1946年6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其时世人议论纷纷。

下列世人评论最接近史实本质的是A.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B.楚汉相争,成者为王败者寇

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D.玩偶皮影之戏,列强其后也

79.“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反映的史实是①渡江战役②挺进大别山③三大战役④解放南京

A.①③B.①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80.1949年召开的政协会议的主要作用是

A.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B.制定了“临时宪法”

C.确立了各党派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D.完成了建立新中国各项准备

81.1953—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最主要表现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

C.全国政协成立D.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82.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④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8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主要表明

A.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密切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发展

C.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根本利益一致D.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有强烈的信任感

84.以下哪次会议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A.中共“十五大”B.九届人大二次会议C.中共“十六大”D.十三届四中全会

85.中国进入法治化社会新时期的标志是

A.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B.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C.1982年宪法的颁布

D.1999年4月,《行政复议法》的颁布

86.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颁布实施意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B.密切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C.健全国家权力的监督系统D.反映法律面前政府与人民平等的原则

87.1979年元旦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说“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方法……”下列对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宣布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B.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中国政府不干涉台湾的外交事物D.欢迎台湾各界为统一献策献计

88.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给我们提供的历史经验最关键的是

A.港澳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必然发生变化B党和政府有能力洗雪清朝遗留下来的民族耻辱

C.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原则D.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89.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

A.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B.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

C.后者允许保留军队D.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

90.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推进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但仍未放弃使用武力。

这说明

A.和平为主,武力为辅是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B台湾海峡两岸中国人都不赞成台湾独立

C.中国统一是我国的内政,也不排除同第三国合作D不放弃使用武力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保证

91.二战结束后出现美苏两极新格局的根本原因是

A.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被战争打破B.美苏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

C.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形成抗衡

92.二战后,美国“冷战”政策最显著的特点是

A.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制度B.支持东欧国家的反共势力,阻止共产党掌权

C.组织北约,增强与苏联抗争的实力D.在遏止共产主义和稳定资本主义过程中不诉诸武力

93.朝鲜半岛的分裂和德国的分裂都是因为

A.民族矛盾尖锐B.内战引起C.联合国的干预D.美苏对抗

94.1974年,出任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

“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由此可以看出欧共体成立的最初动因是

A.加强内部联合发展经济B.摆脱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局面

C.削弱美国的霸权地位D.迫使美国改变对欧政策

95.欧共体成立的主要出发点是

A.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B.保证自身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C.密切西欧国家之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D争取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的交流

96.战后日本经济必须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

A.挖掘国内资源,扩展海外市场B.发展外向经济,实行对外开放

C.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率 D.废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97.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是因为欧洲共同体和日本

A.在很多经济领域已经赶上并超过美国 B.军事力量大大增强

C.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D.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

98.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主要是

A.使亚非拉国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B.完全改变了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C.有力冲击两极格局,使之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D.把联合国变成了第三世界的政治舞台

9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A.军事实力的均势趋势B.各大国稳定的政局

C.发达的科技和教育无国界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100.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