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两 全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42513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两 全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两 全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两 全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两 全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两 全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两 全单元教案.docx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两 全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两 全单元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两 全单元教案.docx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两全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第1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除法

(一)

教学内容:

第8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

2、结合口算的结果让学生学会进行整十数或者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3、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4、利用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灵活掌握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难点:

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尤其是商的书写位置。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请看——出示课件:

老师在领取陆战棋的情境。

二、探索口算与笔算方法

1、教学例1。

(1)从情境中获取信息。

提问:

从画面中你能了解哪些信息?

(老师领取了60副陆战棋,每20副打一包)

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呢?

(能打几包?

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

60÷20=

(2)小组交流、探究口算方法。

师:

先自己口算出得数,再把自己的口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口算后小组内交流。

(3)小组讨论交流,笔算方法。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随机板书。

先充分交流,然后板书。

使学生明确因为60里面有3个20,这个“3”表示20的个数,是3个一,所以3一定要写在商的个位上,而不能写在商的十位上。

2、“试一试”。

尝试计算96÷20、150÷30。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3、完成“练一练”。

4、集体订正并讨论交流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商的书写位置。

重点讨论:

150÷30的商为什么也要写在商的个位上?

(2)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

(3)注意通过验算确认自己的笔算结果是否正确。

小结:

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究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并通过交流总结了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三、评价鼓励,全课小结

谈话:

今天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开动了脑筋,通过和其他小朋友的合作,又掌握了一样新本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谁愿意把你的收获谈一谈,和大家一起分享。

四、巩固训练

1、做“练习二”第2题。

板演与齐练。

发现错题,共同分析错误原因。

2、做“练习二”第4题。

(1)在课本上独立填写。

(2)提问:

解决“180分=()时”这个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

怎样列算式?

得数是多少?

把“秒”换算成“分”,把“分”换算成“时”应该怎样想?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第1、3、5题。

板书设计: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

60÷20=3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第2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除法

(二)

教学内容:

第9页例2、“试一试”和练习二第6-9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学会估计商的大致范围;

2、让学生在计算中体会数量间相依互变的关系,通过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利用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算理。

课前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准备训练

用竖式计算。

(投影出示)

87÷3067÷2042÷30

分组计算,让三名学生板演。

请板演的学生分别说一说计算过程,注重强调商的书写位置和“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情境图,提问:

从图中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学校新买来380根跳绳,每班分30根。

可以分给多少个班,还剩多少根?

提问:

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呢?

(2)学生独立思考,口算算式。

教师板书:

380÷30。

(3)引导估计。

提问:

在算出结果前你能先估计一下商大约是多少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和同桌互相交流估计情况。

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估计的情况和方法。

组织学生全班交流,相机穿插提问:

你是怎么估计出来的?

学生可能的估计方法和结果:

①每班分到的根数比10根多;②每班分到的根数比20根少;③分的根数的范围在10到20之间。

在学生估计的基础上小结:

看来380÷30的商是两位数,是十几。

(4)探索笔算方法。

谈话:

380÷30结果究竟是多少呢?

我们还可以用竖式来进行计算。

请同学们联系刚才复习题中的38÷30的计算方法,想一想380÷30可以怎样计算。

学生思考后进行尝试计算。

教师巡视,注重了解学生尝试计算。

“试一试”:

425÷30425÷50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这两题,同时让两名学生板演。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

集体讲评,指名说一说笔算过程。

组织比较:

观察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呢?

(它们的商一个是两位数,一个是一位数)

提问:

同样是除以一个整十数,为什么一个商是一位数,而另一个则是两位数呢?

(前一题是前两位够除以除数,所以商在十位;后一题前两位不够除,所以要用前三位数去除以除数,因而商在个位)怎样辨别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还是不够除呢?

提问:

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在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想一想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可以怎么计算?

先同桌互相讨论,再指名概括,最后师生共同作比较完整的口头概括: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数比除数大或等于被除数,就先在商的十位上写商,然后继续除;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就在商的个位上写商。

(5)“练一练”。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6题。

写在书上,然后订正。

2、练习二第7题。

先做第1组两小题。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提问:

这两题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商的首位书写的位置)完成其他各题。

4、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5、布置作业。

练习二第8-9题。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第3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除法(三)

教学内容:

练习二第10-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除数是整十数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能力;

2、进一步加强学生除法运算的正确率,数步养成自觉检查和验算的习惯,培养认真负责的态度,提高学生计算的品质;

3、进一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提高学生除法运算的能力和正确率。

难点:

提高学生除法运算的能力和正确率。

课前准备:

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口算练习二的第10题.

(1)练习第一组。

学生独立完成,要求竖着做。

指名说说其中几题的口算过程。

比一比几组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练习第二、三组。

学生独立完成,要求竖着做。

指名说说其中几题的口算过程。

比一比几组题,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口算两位除以一位数,可以先用几十除以几,再用几或十几除以几,算出得数。

2、口算下面各题

480÷484÷246÷3900÷3180÷20270÷90

二、笔算练习

1、出示练习二第11题。

(1)学生独立思考估计一下每题的商,指名回答。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老师巡视指导。

(3)集体订正时,选择其中两题说说笔算过程。

(4)说说怎样笔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2、完成练习二第12题

学生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并说明要验算,注意自己验算的方法。

三、解决实际问题

完成练习二第14题。

让学生自己看书,然后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四、填表规律

1、出示第13题,学生独立计算,完成表格填写。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张表,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将自己的观点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一下。

(2)组织全班交流,教师可适时点拨,使学生初点体会除法算式中的“商不变的规律”。

2、出示第15题。

(1)让学生自己默读题目,然后思考分析题意;

(2)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然后集体交流;

(3)通过交流,集体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表中数据,说一说长方形的面积有没有变化,长是怎样变化的,宽是怎样变化的,这其中存在怎样的规律。

五、评价鼓励,全课小结

谈话:

今天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开动了脑筋,通过和其他小朋友的合作,又掌握了一样新本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谁愿意把你的收获谈一谈,和大家一起分享。

练习设计:

你能写出几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吗?

□□□÷20=□240÷□□=□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第4课时用“四舍五入”法试商

(一)

教学内容:

第12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的试商方法,初步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

2、在学会试商的基础上尝试让学生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初步学会计算的方法;

3、通过交流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的试商方法。

难点:

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的试商算理。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准备题训练

96÷30=192÷40=

2、谈话:

新学期开始了,几个同学正在一起制定读书计划呢。

电脑出示例题情境图,你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遇到的数学问题吗?

二、探究算法,掌握算理

1、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提问:

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小芳说:

“这本书一共96页。

”小云说:

“我计划每天看32页。

”学生提出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口头列式。

教师板书:

96÷32

2、探究问题解决方法。

(1)第一种方法:

“四舍”试商法。

①谈话:

我们先来研究96÷32怎样列竖式计算。

板书竖式。

提问:

96÷32与我们前几节课学过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前几节课学习的算式中除数是整十数,而这道题除数不是整十数)

谈话:

除数不是整十数,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那么32接近几十?

(接近30)在除数32上面用色笔板书:

30。

想一想:

96÷30应该商几?

这个3是不是96÷32的商,还不能确定,所以是试商。

自己在书上用铅笔算一算。

②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③谈话:

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解法和同学们一直分享?

指名介绍计算过程,边说教师边完成板书。

④谈话:

我们还应该验算一下,看看算得对不对,下边各自验算。

学生完成验算后,指名说说验算的过程。

(2)第二种方法:

“五入”试商法。

完成“试一试”。

192÷39

3、总结归纳试商方法。

(1)揭示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

用“四舍五入”法试商。

(板书课题)

(2)小组交流: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

计算时还要注意什么?

(3)引导学生共同总结:

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通常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后,要用商和原来的除数相乘。

4、“练一练”。

(1)提问:

题目中已经给我们呈现了什么?

你能接着做下去吗?

(2)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3)谈话:

课本中这几题的除数看作的整十数淡淡地印了出来,是帮助我们试商的,以后做题时可以把它想在心里,不用写出来。

三、巩固深化,运用拓展

1、完成练习三第1题。

(1)先说说分别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可以说给同桌听,每人说两题。

(2)独立计算,同桌互相订正,发现错误,在班内共同分析错误原因。

2、完成练习第2题。

(1)指名读题。

提问:

你怎样理解“每天从17:

00播放到17:

32”这句话?

(2)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解题思路,集体订正。

4、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5、布置作业。

练习三第3题。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第5课时用“四舍五入”法试商

(二)

教学内容:

练习三第4-7题。

教学目标:

1、巩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的试商方法,熟练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试商的水品;

2、在试商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基本的计算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综合不同内容的知识,让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试商水平,以试商为基础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试商水平,以试商为基础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答:

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0×()<8390×()<558

40×()<27070×()<298

2、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自己练习本上计算。

计算下面各题。

69÷20520÷60

290÷32478÷53

集体订正后,让学生说一说上面两题与下面两题有什么区别?

遇到除数不是整十数,我们是怎样试商的?

在进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二、重点练习,巩固算理

1、对比练习,完成练习三第4题。

进一步明确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的方法。

99÷33510÷87265÷59318÷53

99÷38510÷82265÷53378÷33

2、反馈练习完成练习三第5题。

先说出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注意发现学生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并及时订正。

3、总结:

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通常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后,要用商和原来的除数相乘。

三、巩固深化,运用拓展

1、完成练习三第6题。

(1)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第

(2)题表中的数据,明确:

每天生产水泥的吨数不变,生产水泥的吨数越多,所需要的天数也越多。

2、完成练习三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解题思路,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第6课时连除的实际问题

(一)

教学内容:

教学第13-14页例4和“练一练”,练习三第8-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解决这类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生活多校化,进一步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在自我探究、小组合作等过程中,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列式解答。

难点:

弄清每一步求的是什么,会选择正确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看图提问(展示课件图),列式解答

有224本书,平均放在两个书架上,________________?

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2、有两个书架,每个书架有3层,每层放了28本书,一共有多少本书?

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说一说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

小结:

同学们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并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下面,老师带大家走进学校图书馆看那里有什么数学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

(设计意图:

用除法解决的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和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知识,三道有针对性的复习设计,把学生引入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同时,线段图的复习,也为学生作了学习方法的准备。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爱看书吗?

开学了,图书室买来许多新书,图书管理员要将这些书放在两个书架上,怎么放才好,你们来帮帮他好吗?

1、观察分析:

(1)课件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两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一共有224本书)。

(2)你从这幅图上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3)图书管理员让我们给他帮什么忙呢?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2、合作探究:

(1)现在请4人一小组在一起商量讨论,可以怎样解决,最后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最好,开始!

(小组讨论商量一下,怎么解决)

3、汇报交流:

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组的方法?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

224÷2=112(本)方法二:

4×2=8(层)

112÷4=28(本)224÷8=28(本)

第一步算出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先算它?

它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

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求的?

师:

好,谁能完整的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第一步先求出每个书架多少本第一步先求出两个书架一共多少层

第二步再求每层多少本第二步再求每层多少本

(教学预设:

如果学生中出现方法三224÷4÷2,则请他说出理由,如果学生说不出,则用假设法帮他解释,并请他和其它两种方法比较,哪种方法更容易理解算理,建议他及其他同学尽量选择自己能解释的方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现在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教师要有准备的捕捉到课堂上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并为学生提供民主的,和谐的环境,引导学生从方法多样化走向方法优化)

我们来看看番茄宝宝和青椒宝宝,它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和我们小朋友一样,它们也用了两种方法解答。

(设计意图: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多人的思维在碰撞中会发出炫目的火花,在这里恰到好处地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而且为思维的碰撞提供了机会,线段图方法的运用,也可以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直观支撑)

4、讨论比较:

这两种解决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都是两步计算,第二步都是用除法,最后一步都是求的是“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不同点:

1.第一步求的问题不一样。

第一种方法求的是每个书架平均放多少本书,第二种解法第一步求的是两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

2.第一步用的计算方法不一样,第一种解法第一步用除法,第二种解法第一步用的是乘法。

3.单位名称也有不同。

第一种解法两步单位名称一样,都是“本”,第二种解法第一步的单位名称是“层”。

小结:

其实,有很多数学问题都会有几种方法解答呢,虽然解法不同,但目的却是一样的,都达到了解决相同问题的目的,这两种方法的最后都是求出“每层放多少本书?

”所以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用连除,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当然有的时候也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来解决,以后你们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可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还要提醒你们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算,你要清楚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并正确写出单位名称。

(设计意图:

及时地安排对比,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养成及时反思的好习惯,逐步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我们帮图书馆的白菜老师解决了问题,白菜老师要表扬大家呢!

(课件音响:

谢谢小朋友们,你们真棒!

告别白菜老师,我们一起到科技馆去参观。

5、“练一练”。

你们帮图书管理员解决了问题,他很高兴,不过他还有一个问题,想请你们再帮帮他,好吗?

明天是周末,上图书馆看书的人很多,他想把四年级168人分成4队,每队3组,每组有多少人?

(1)你从图中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豆荚老师请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独立完成。

(3)汇报交流,每一步算出了什么,核对结果。

鼓励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

三、拓展应用,解决问题

1、听说同学们今天学习用连除解决问题的本领,连老爷爷也要来请小朋友们帮忙了大家愿意么?

出示练习三第10题。

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2、出示练习三第11题

小萍和小明去买乒乓球拍,请观察图上的信息列式解答。

独立完成。

同桌互相检查。

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

本环节提供了一些与例题数量关系相似但题材各不相同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丰富知识,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闯关游戏

第一关,快速连线(把问题和相对应的算式连起来)

学校有4层教学楼,每层6个教室,一共放了120盆月季花

①平均每层楼放多少盆?

4×6

②平均每层楼每个教室放多少盆?

120÷4

③一共有多少个教室?

120÷4÷6

第二关,火眼金睛(选择正确答案序号)

(1)拍8元,小红和小军每人买了一副,一共多少元?

A、8×2×2B、8÷2÷2

(2)小红浇了左边接3排小树,妈妈浇了右边的3排小树,一共浇了192棵,平均每排小树有多少棵?

A、192÷(3×2)B、192÷3÷3

第三关,真刀实枪(解答下面应用题)

(1)一盒羽毛球有8个,6盒装一箱,一共卖96元,平均每个羽毛球多少元?

(2)学校有288名同学参加运动会,4个方阵表演,每个方阵站6排,平均每排多少人?

(3)2只青蛙3天吃掉害虫486只,平均每只青蛙每天吃掉害虫多少只?

(设计意图:

多种形式的解题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解决此类问题的认识。

四、总结全课,质疑解难

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同学们学得都很好,会选择合理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解题,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解答学生疑问)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三第8、9、12-14题。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第7课时连除的实际问题

(二)

教学内容;

练习三第15-20题。

教学目标:

1、巩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的试商方法,熟练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试商的水平;

2、在试商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基本的计算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综合不同内容的知识,让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试商水平,以试商为基础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课件出示,让学生指名回答。

并让学生说一说,在口算这些算式时注意什么?

要注意用个位相乘的时候满10应该向前一位进一的。

320÷4300÷6240÷40450÷90

320÷40300÷60240÷80490÷70

二、笔算练习

1、完成练习三的第15题。

(1)逐个出现引导学生讨论,应该把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商应该是几位数?

试商结果是多少?

(说明自己的理由,指名回答)

(2)试商结束后,让学生完成,指名4位学生板演,最后集体交流。

2、完成练习三的第16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反馈时,让学生对比每组题。

引导学生比较和交流,发现: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3、完成练习三第17题。

可以利用第16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练习三的第18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互相交流,如何解决问题。

(3)独立完成后,然后集体反馈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练习三第19题。

(1)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

(2)交流理解的结果,然后让学生列式交流后解答;

(3)通过比较和交流,明确连乘、连除实际问题的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