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研究学习材料专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42248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研究学习材料专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生研究学习材料专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生研究学习材料专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生研究学习材料专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生研究学习材料专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生研究学习材料专辑.docx

《学生研究学习材料专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研究学习材料专辑.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生研究学习材料专辑.docx

学生研究学习材料专辑

“学生研究”学习材料专辑(第一期)

 

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教科室选编

【编者按】新课程指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强调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其中放在首位的“读懂学生”是读懂教材、读懂课堂的基础。

“读懂学生”就是研究学生或称学生研究。

教师研究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找到学生学习的起点、有利于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还能激发教学专业激情、强化教学基本功、扩充学科知识、调整教材内容、改善师生关系。

学生研究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创建有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只有研究学生,才能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并根据研究学生获得的资料不断进行教学调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专辑选编5篇有关“学生研究”的文章,供我区广大教师学习。

 

教育从研究学生开始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尹后庆

(现代教学》2010年7-8合刊)

应本刊约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尹后庆为本刊撰写专稿,他就“怎样研究学生”发表了三个观点:

一是研究学生应当成为教师的教育习惯和自觉行九二是研究学生要紧扣今日学生的时代特征;三是研究学生应研究全部的学生和学生的全部。

“研究学生”,这是一个我们常挂在嘴边,却又无法真正说清楚、做明白的话题,也是一个在当下教育内涵发展阶段极具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的命题。

近期有一本十分畅销的书叫《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是一位获得“全美最佳教师奖”的优秀教师雷夫。

该书讲述的是他如何创新教育方式,把大多来自于贫困或移民家庭的普通学生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并用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温暖的家,为学生们取得不凡的成就奠基。

读完这本书,我很感慨。

这位优秀教师提倡建立彼此信任的“没有害怕的教育”,认为“教师可以带班级,但决定这个班级走向优秀或平庸的却是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他强调知识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奖品,认为“再多的掌声也比不上学生们所经历的探索,以及为每一次学有所获而付出的努力,因为过程就是一切”。

我想,在这个第56号教室里之所以会发生奇迹,就在于这位教师对学生的深刻研究。

对此,我谈以下三个观点。

一、研究学生应当成为教师的教育习惯和自觉行为

1.研究学生不是一项外在盛加的任务或要求,而是伴随在教师职业生涯过程中持续的行为习惯和自觉的职业追求

众所周知,每一个病人走进医院时,医生总是会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测,然后推测其病因和病情发展的可能性,最后以药物治疗等手段对疾病进行控制,并观察分析这种控制是否有效,判断有没有必要调整治疗计划。

针对一些疑难杂症,医生还要持续观察,甚至会诊,制订或调整治疗方案。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研究病人就是医生的职业能力,而且为了医术的不断精进,更深入地研究病人就成为其职业生涯中的永远追求。

当然,我们的学生不是病人。

但一个学生走进学校,要让他充满情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教师就应该认真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他们的心智特征来确定教育教学的实施方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只有把教育教学和研究了解儿童视为学校工作最本质的内容放在第一位,校长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

”现在,我们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绝大部分时间是花在教材和教法的研究上,花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经验的交流和总结上,这当然需要,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的研究却比重太轻。

因此,我想说的是:

不具备研究学生的能力,就不能算是懂教育,就不能成为好教师。

2.教师研究学生不是依据个人的主观意愿或教学经验来预设与实施,而是在平等与信任基础上观察、体察、理解、指导和帮助学生

现在有不少学校开展的调查研究并不够科学,许多对学生进行研究的问卷,其题目本身就带有教师个人较强的主观愿望,让“聪明”的学生们一下子便能领会出题的用意,并用“应然的答案”来替代真实的想法,导致研究结果的不准确(比如是否喜欢某某课程,是否喜欢某某老师等问题带有暗示性)。

近期有一项来自11个国家的调查研究,其结果发现:

8岁至14

岁的少年儿童已经具有独立的品牌偏好,并受日益发达的媒体影响,控制和影响着父母6叽的消费选择。

这些数字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的,这一代学生拥有了被消费主义过早侵蚀的人生履历,他们的行为方式或思考角度往往会超越教师们的经验判断。

“我们真的了解坐在眼前的这些学生吗?

”这是每个教师必须重新审视的问题。

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学生们因为这样一位教师而学会了遵守规则、为他人着想、自我计划、自我教育。

作者告诉我们,这一切的获得原本并非教师的最初目标,而是在不断实践反思和研究中才渐渐明白的。

他还告诫每一位同行:

“当我们越是想让孩子们达到我们所设定的目标时,我们往往离目标越远。

我想,教师应该回到教育的起点,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并在学生的世界里找到教育学生的方法。

二、研究学生要关注学生体现出的时代特征

今天的青少年学生,生于上世纪90年代和新世纪初,他们的父母大多是上世纪60年代或70年代出生的。

这些父母在改革开放之初开始迈入社会,他们的青年时期正是在激烈的社会变革中度过的,因而对子女的教育更自由开放,过去那种绝对服从的教育观念己逐渐被竞争、消费等符合市场经济的教育法则所取代。

受社会变革和成长环境的影响,这一代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所能享有的物质生活和思想空间日渐丰富和宽松,从他们懂事起,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就有了手机和网络,出国也不再遥不可及。

因此,他们在多个方面显现出新的群体特征,比如民族责任意识较强但爱国理性不足,悦纳西方文化但渐离民族优良传统,基础知识扎实但实践能力不强,乐于追新求异但创新能力薄弱,强调自我实现但缺乏对生命本体价值的追问,这些特征必须得到教育的关注和回应。

在此,还有一个问题,可能更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关注,那就是这一代正在面临“童年的消逝”。

美国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专门用一本书来阐述这个问题。

他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以电视为代表的娱乐文化充斥生活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之后,学生的童年正在逐渐消逝。

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条值得回味的理由:

第一,学习环境的改变。

从童年到成人,是一个有序学习的过程。

以往,一些专为成人控制的信息,分阶段用儿童成长中能吸收的方式提供给儿童,让其循序渐进地掌握,逐步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步入成人阶段。

然而现在,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成人丢失了对信息的控制权,甚至在有些方面还不及儿童知道得多。

当儿童有机会接触到从前秘藏在成人世界里的信息时,他们就开始被逐出童年这个乐园了。

第二,学习方式的变化。

过去,人们在把直接经验传递给别人的过程中,语言至关重要。

但语言的学习并不是那么容易,成熟的阅读所需要的识别能力,是要经过一段长时间学习才能获得的。

而现在这一切却变得简单语言学习逐渐向图像学习过渡,理解电视不需要任何训练。

当信息的传播通过手指的比比划划就可以实现时,人们的嘴巴开始沉默了。

而且,从来没有一个电视节目能够区分儿童和成人,一些标榜少儿不宜的节目,反而更增加儿童的好奇心。

看电视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的一种途径,这种途径正在改变和威胁着学校教育,因为学校用文字和理性支撑起来的学习过程,比接受电视信息难多了。

第三,读写能力的衰退。

电视与网络文化带给我们什么?

一是稍纵即逝、层出不穷的新闻,几十秒时间,让你来不及思考。

二是对一个事物的判断从逻辑判断向审美判断转化,一个长相不错的政治人物,你对他的话语的信任程度就比一个长相难看的人要高得多,尽管后者很有智慧。

三是信息的大量堆砌,一个孩子还没有来得及提出问题,就被给予了一大堆的答案。

四是电视与网络将“现在”大大地放大,迫使人们把即刻满足的需要和对后果漠不关心的接收方式视为正常。

这一切,都将导致儿童读写能力的衰退。

当读写能力、学习环境与方式都在逐渐改变的时候,原先那个“童年”也就逐渐消逝了。

也许这一切都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一代学生的变化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教育的方式,因此,我们的教师只有敏锐地捕捉到这些新动向,深入地研究教育对象身上正在发生的微妙而又迅速的新变化,才能做出积极应对来有效改进教育教学方式。

三、研究学生应研究全部的学生和学生的全部

青少年学生面对三个世界的教育,即知识世界、社会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的教育。

知识世界的教育,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完成。

它是通过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过程,使人的知识结构趋于完善,知识储量趋于丰富。

社会生活世界的教育,需要通过教育回归生活、学校融合社会的途径予以有效实施。

而心灵世界的教育最复杂,也最奥妙,要由教师引领学生认知、体验、感悟、抉择、践行,才能寻找到自身的精神家园,这是教师研究学生的重点领域。

学校教育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就必须关注学生成长的三个世界,使学校和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1.研究学生,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

今天的教育教学需要更多地关注每一个学生,走进学生心灵。

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与学生更多的情感交流,更加深入而细致地了解学生的需要、动机和情感特征,进而更加个性化地、灵活深入地关注

和处理学生情感发展的差异性、丰富性,达到促进学生情感发展、实现认知和情感协调的目标。

2.研究学生,就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今天教育教学应该更多地让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让学生的学习充满探究的快乐。

教学要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就应该更加细微地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允许学生选择适合他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

3.研究学生,就要关注学生的智能类型

人与人的智能类型及其发展方向是有差异的,只用数学、逻辑、语言等少数几种智能为标尺去衡量和要求所有的学生,而不去关注其他智能类型的学生,容易造成学生身心扭曲、厌倦学习,也容易造成人才被压抑和埋没。

如果我们关注学生的智能类型,就会发现不同学生的潜能,就能通过积极的介入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从而造就更

多富有个性的人才。

4.研究学生,就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和叠加,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将所获取的知识、信息与日常的直觉经验联系的过程。

缺少生活经验的课程,是不完整的课程;缺少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关注,是不完整的教育关注。

5.研究学生,就要关注学生的处境和感受

判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校生活的质量,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察角度是学生的心理感受。

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境,使学习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

学校教育效果常常源自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注,关注的内容不同,所引发的后继教育教学活动和效果也不同。

有效的教学从研究学生开始。

因此,学校要引领教师提高关注学生的能力,掌握关注学生的方法,优化关注学生的过程,增强关注学生的效果,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三年前的上海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工作会议”上,我们提出的是强化课堂教学基本环节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

而现在,当上海教育进入内涵发展的“深水区”,在追求规范的同时,我们更应强调特色和多样,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不同需求。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充分而持久的研究。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育。

值得欣慰的是,上海市不少区县的教育局与中小学校己经迈出了良好的第一步。

长宁区教育局提出的“小学快乐学习,初中有效学习,高中综合学习”的理念,黄浦区教育局提出“办学生喜爱的学校,做学生喜爱的教师”的要求,都渗透了研究学生的结果。

研究学生:

教育活动的基本前提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蔡梅娟

(《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第22期)

摘要:

一切教学活动均应以“研究学生”为基本前提,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潜能只有在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才能被充分诱发出来。

教师只有重视对学生的研究,才能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既要树立研究学生的教学理念,又要去具体地研究学生的特点与需要。

关键词:

教学;研究;学生

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是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的相互交流活动,教师作为施教主体,必须对学生这一受教主体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才能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真正诱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深层交流。

一、要把研究学生作为“备课”的重要内涵

备课的过程首先应该是一个研究学生的过程,备课的内涵不仅仅是“为课程做准备”,更是“为学生做准备”。

但,传统教学理念中的“备课”往往被单纯理解为准备课程内容和教法,似乎是教师把课程的内容备熟弄通并准备好一套可行的教法就算完成了备课任务,实际上这是一种舍本求末的错误理解。

教学活动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具有独立意志的生命主体,是教学活动真正的“内因”,如果忽视了学生这一决定性的因素,一切教学目的都只能是教师的一厢情愿。

同时,学生作为具有主体意识的人又是十分复杂的,教师必须下大功夫去研究他们才能真正了解他们,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因此,教师所教的东西究竟有多少能真正为学生所接受,往往不是取决于教师钻研教材与教法的程度,而是取决于教师研究学生的程度。

这要求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心中时刻装着学生,牢固树立“为学生备课”的理念。

首先,要以研究学生为前提去钻研教材。

所谓钻研教材并非单指把教材上的内容弄明白,而是要弄明白教材内容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以及怎样调整处理它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但在教学实践中,为数不少的教师把钻研教材仅仅局限于死肯课本,一方面是缘于教学理念上的错误,从未把研究学生纳入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一方面也许与懒惰心理有关,不愿费时费力去研究课本之外的东西。

因此,有的教师尽管把教材背得很熟,课程信息量似乎也不少,但却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教学效果与教师的主观愿望相去甚远。

因此,我们要有这样两种认识;一是把教材看做是依附于学生而存在的教学要素,它不是一个脱离学生需要的独立的存在,因此,钻研教材与研究学生是一体化的工作。

二是应把教材看作一个充满变数的教学要素,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充满了弹性,应在研究学生的前提下去灵活地变通它,使它更好地满足学生需要。

其次,要以研究学生为前提去钻研教法。

对教法的研究不应是脱离开学生的需要去表面化地探索教学的方式与手段,而应是研究这些方式与手段是否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消化与运用。

但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在教法的运用与探索中并未树立应有的“学生意识”,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一是无视学生的存在,自顾自地沿用一套僵死的教法,不管学生的接受状况如何。

二是漂浮在理论的表面,仅仅从教法理论的层面去理解教法,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自主学习式等现代教法理论似乎都在其教法上有所体现,但实际的授课效果却不理想。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教师未能下功夫针对学生的需要去改进教法,要么是没有去研究学生,要么是对学生研究得不深不透。

可见,教法是否科学、先进,最终要通过学生的接受效果来检验与证明。

总之,研究学生应该是备课的重要内涵,对学生进行研究的程度决定着备课的价值高低,因而,我们可以说,备课就是“备学生”。

二、要研究学生的需要

“研究学生的需要”是“研究学生”的重要内涵之一。

教学活动的本质意义就在于满足学生的需要,这一点在现代教学理念中已形成共识。

教师仅仅从理论上明确“满足学生需要”的必要性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去切实地研究学生究竟需要什么,这是决定教学活动是否能为学生提供有效营养的基本前提。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来研究学生的需要:

1.研究学生作为特定社会群体的一分子的需要

所谓“学生的需要”并非仅指学生作为单纯的个体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指他作为某一特定时代的特定社会群体的一分子的需要,是他们实现其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一种综合性需要。

教师要在研究社会生活的前提下去研究学生的需要,因为学生未来的价值是指向社会的,我们培养人才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社会需求又决定了学生的需求。

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去全面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信息,既要了解社会的总体形势以及人才需求的基本状况,又要了解与所教专业有关的社会信息以及社会对于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在此前提下,才能明确学生将来可能承当的社会角色,进而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目光同时投向两个方向:

社会和学生。

2.研究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

我们在此提出的问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而是指怎样满足学生作为人的需求。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人的生命本质决定了他们有认识、感知、情感主体的特殊需要,尤其是他们的心灵需要。

这样,我们把学生作为“认知和情感的主体”去研究他们,而不是把他们仅仅当作“客观的接收对象”,这样,才能找到与学生的心灵相接之处,弄清学生究竟需要什么。

首先,我们要找准学生的“精神兴奋点”,知道学生在关心什么、思考什么、谈论什么、喜欢什么、渴望得到什么,在这一前提下,我们再去确定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显然就会使供需接轨,从而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无效性。

其次,要找到学生的“情感兴奋点”。

情感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桥梁,而且是人进人积极思维活动的一种激发性因素,有关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了人的“情商”与“智商”的同等重要性,“情商”的作用甚至超过了“智商”,因此,我们的教学应是对学生的情商和智商的同步培养。

尤其是人文学科的教学,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情感状态与情感倾向,了解他们的情感兴奋点,与他们的情感接轨,这样,在教学活动中才能顺利地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因素,使他们从“被动接受”转化到“积极参与”状态,从而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整个学习过程。

其实,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完全排除情感因素,有人能把“数理化”课程讲得十分生动形象,有人能把生物课程讲得妙趣横生,都是因为他们找到了与学生的情感切合点,把情感因素巧妙地融入了所传授的知识中。

当然,这既需要教师具有一颗真正的爱心,又需要教师具备能够洞察一切的睿智。

三、要研究学生的特点

研究学生的特点”是“研究学生”的又一重要内涵。

学生的特点与学生的需要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学生的特点决定着学生的需要,因此,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就必须去研究学生的特点。

首先,要广义地理解学生的特点。

以往所谓研究学生的特点往往局限于对学生的年龄、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研究,而对学生情况缺乏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

所谓“学生的特点”除了上述因素之外,还应包括学生所处的时代大环境、生活学习的小环境、先前知识的获得情况与后续趋向以及结业后的未来走向等等。

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以及情绪状态等因素的研究可称为微观研究,其意义主要在于为具体的教学内容、方式与手段的安排提供参照;而对于学生的时代特征、环境因素、知识体系与未来走向的研究则属于宏观研究,其意义主要在于为调整教学理念与知识结构提供参考。

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前者利于优化整个教学体系,而后者更具有实践操作价值。

宏观研究要求我们具备更加广阔的教育视野,把学生置于整个教学体系的某一环节中来加以观照,微观研究则需要我们具备实干精神,一点一滴地去付诸行动。

其次,要把学生的群体特点与个体特点结合起来加以研究。

我们面对的学生一般都是一个群体,因而总有着他们的群体特征,比如时代特征、城乡特征、性别特征、年龄特征、学习能力以及风气与氛围特征等。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不同的届次、不同的班级之间的学生往往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是其群体差异的表现。

研究学生的群体特征,利于教师从整体上去强化教学计划的针对性,对历届学生都使用同一个教案显然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同时,群体又是由具体的单个人组成,因而还需要教师去研究学生的个体特点,尤其是那些具有特殊性的个体,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爱心。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把研究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才能使教学活动找到其核心价值指向,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研究学生:

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条件

山西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丁相平

(《教学与管理》2014年12月20日)

摘要研究学生是教师专业化的应有之义。

然而在教师培养培训中,对学生的研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是研究学生的重要途径;研究学生是师生积极有效互动的重要前提;师生积极有效互动是教师专业化的本质特征。

通过师生积极有效的相互作用,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师生积极有效互动研究学生生活世界

从理论上讲,学校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

然而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阻碍甚至伤害学生的事件时有发生。

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缺乏尊重、研究、理解、引导学生发展的意识与能力所致。

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研究与理解学生,构建师生积极有效相互作用的情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教师专业化的特征与表现,也是教师的任务与责任。

一、师生积极有效互动:

教师专业化的本质特征

一名专业化了的教师具备许多条件,这些条件大致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为必要条件,如渊博的知识、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一类为充分条件,如师生积极有效互动。

必要条件为事件发生所必须,但只有它们时却不能导致事件的必然发生。

而充分条件一旦产生,与之相对应的事件就必然会发生。

如教育教学的经验所示,当师生之间产生积极有效互动的时候,学生的积极变化就开始了,或者说学生的发展就开始了,教育就开始了。

发展是内在地发生在学生自己身心两方面积极变化的过程与结果,师生之间的积极有效互动是学生发展的外在条件。

从理论上讲,学校是专门提供师生相互作用的机构,通过对教师的选拔、培训、激发与控制应该能够形成师生之间的积极有效互动,保证学生发展的方向、水平和效率,从而通过培养出足够发展了的学生保证社会发展的方向、水平和效率,彰显教育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在教育实践中,师生积极有效互动并不总是存在:

师生之间如同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有之;师生之间的消极互动有之;甚至教师虐待学生(包括幼儿)从而对学生造成身心极大的伤害有之。

也就是说,现实中并不是所有学校中的每一个教师都能够促进学生发展,有些教师甚至是阻碍、伤害、扼杀了学生的发展并危及社会的发展。

师生之间正向、积极、有效的互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是教师教育能力的直接展现,是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式,也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源泉和参与社会历史创造的形式。

如果把教师的专业素质看作是一个由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构成的三维一体的结构的话,师生积极有效互动就是这个素质结构良好、功能正常发挥的集中表现。

因为它内在地包含并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设计能力、组织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以及教师的反思与发展能力。

一名教师无论在上述的哪一项能力上有缺陷,都不能长期、稳定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都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师生之间都难以形成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并不断扩大这种对话的深度与广度,建构起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富学生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发展。

师生积极有效互动内在地包含并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

如果一名教师缺乏对教育专业的正确理解与认识,缺乏对待学生的正确态度与行为,缺乏个人修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集中体现就是师生之间不匹配、不相交、总是发生大大小小的“战争”以及“战争”的不断升级,这就根本谈不上教育。

师生积极有效互动内在地包含并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知识。

只有掌握了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与通识性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才可能形成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能力,并通过师生积极有效互动集中体现出来,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获得动力与支持。

所以,师生积极有效互动是教师专业化的本质特征,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本质属性。

这一特征与属性把教师与其他专业人员区别开来,把教师与家长区别开来。

教师正是通过能动地、持续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