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结合教学案例的说明重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40552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机结合教学案例的说明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机结合教学案例的说明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机结合教学案例的说明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机结合教学案例的说明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机结合教学案例的说明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机结合教学案例的说明重点.docx

《人机结合教学案例的说明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机结合教学案例的说明重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机结合教学案例的说明重点.docx

人机结合教学案例的说明重点

“人-机结合”教学案例的说明

1.课题:

我的大头贴制作——图像信息的采集加工

2.说教材

科教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的第五章第一节的数字化图像的设计、采集、加工和合成等相关内容,知识点众多,按教科书安排:

课时分散,学习流程不连贯。

而制作大头贴是一哈当的切入点,以实践为中心,将这些常用的知识和操作整合成一完整的流程,适于学习者一蹴而就,形成对图像信息的采集加工的整体认识,并能促使学生的图像文化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双重建构。

至于夹在中间的利用Flash绘制矢量图像的部分,可与本节课的制作图像进行比较,总结图像的类型和加工工具来作为这节课的继续。

数字化图像设计与加工”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五章多媒体信息加工中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该部分内容所涉及的,不仅是计算机人性化信息加工的重要启蒙知识,同时,也是学习后面第六章课程的基础。

3.说学情

常见学生书桌面上有许多“大头贴”,说明他们很喜欢,并很想亲自动手做一做。

这节课就是为他们提供制作大头贴机会的。

考虑到,尽管制作“大头贴”需要较多的数字化图像的设计、采集、加工和合成等知识和技能,但由于他们已接触计算机好几年了,已具有一定的相关技能和学习的基础准备,这样一堂大容量的信息技术应用课教学是可行的、学生能接受的。

4.说要求

 

教学要求

课程标准

能够根据任务需求,选择恰当的多媒体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图像的设计、采集、加工和合成一些基本方法;

(2)理解图层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表达、交流或创作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媒体和工具完成图像作品,用以呈现信息、交流思想;

(2)能对采集的图像素材进行加工编辑,表达自己的主题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创作图像作品的过程,形成主动学习和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参与图像作品创作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图像信息的表达能力,以及学习选修课程——《多媒体技术基础》的兴趣;

(2)能理解并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认真负责地利用作品进行表达和交流思想,树立健康的信息表达和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图像作品的选题立意、规划设计、收集素材、加工制作、发布评价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像的加工和合成的操作。

解决措施

从学生喜爱的大头贴入手,并设置递进的系列任务让学生亲身参与,由此来引导学生对图像信息的采集加工的需求,并逐步掌握图像采集和处理技术的操作要领。

5.说教法

由于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时,往往只重视技术的学习,而轻视技术的应用,更忽视人和机器的相辅相成。

“人-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还注重机器的辅助作用,使学生不仅体验到人和机器各自的优势,还会感到人和机器的各自的不足。

人的不足是他继续学习发展的动力,机器的不足也许是激发他发明创造的灵感。

运用“任务驱动法”,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设置具层次性、有梯度和有选择性的一系列任务,来促使学生的思维和实践活动有目的、有条理的向前推进,从而使学生体验“人助机器、机器帮人”的经历,培养其人文素养和技术能力,领悟“人-机结合”的真谛。

6.说模式

我们可以把教师、学生构成专家体系,计算机和相关设备构成机器体系,教科书、资源库中的经验、知识和智慧构成知识体系,这三者在网络教室课堂上有机地构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图1“人-机结合”的教学模式

这是简化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它同样不仅具有知识信息的采集、存储、传递、调用、分析与综合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产生新知识的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人助机器,机器帮人”的合作方式,充分发挥人和机器各自的优势,通过“性智”和量智”(心智)相结合,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创造性地实现信息、知识和智慧的综合集成,达到教学目标。

7.说过程

(1)课堂教学流程图解

图2课堂教学流程图

(20教学设计表解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机器作用

设计意图

时间

控制

 

设置

情境

教师通过大屏幕展示几幅精美大头贴。

师问1:

图像媒体有什么特点?

师问2:

这是几幅大头贴,你喜欢吗?

师讲l:

所谓大头贴就是将照片嵌入各式各样的边框、背景后,使原本简单的照片变得更加生机盎然,活泼可爱!

你想亲自作动手制作吗?

学习了“数字化图像的设计、采集、加工和合成”,你也行!

布置制作总任务:

1.下面请你用网络教室里的电脑来制作你的大头贴。

注视大屏幕,欣赏大头贴。

学生回忆图像媒体的概念,并勇跃回答。

大部分回答喜欢。

认真听讲,沉思。

 

激起兴趣。

学生跃跃欲试。

投影仪展示图像

 

创设情景,体验图像表达信息的魅力。

激发学生图像处理的兴趣。

 

激发需求,产生动机。

2分钟

 

 

立意

构思

师讲2:

制作好的大头贴首先要有别具—格的创意。

布置规划任务:

2.你想制作怎样的大头贴来张扬你的个性,请你进行构思规划,并设计草图。

学生深思、讨论。

 

学生联想绘画经验,构思创意,设想主题,规划图文等元素的布局。

画出草图,组内相互点评修改。

激发创造性思考。

 

体现人的形象思维的创造性优势

4分钟

 

 

素材

准备

师讲3:

精美的大头贴还需要好的素材。

布置准备任务:

3.你准备好素材了吗,若没有,你将怎么办?

布置采集任务(视个人情况有选择地完成):

4.把你手头现成的照片用扫描仪导入计算机。

5.用数码相机采集你的照片。

 

6.通过网络或服务器图像素材库获取背景图片。

教师对扫描仪和数码相机的操作,作必要的示范和讲解。

 

学生分类分组准备照片:

手头有现成的照片的学生直接用扫描仪导入电脑。

没有照片的学生用数码相机(或手机)拍照,导入若干张?

学生上网搜索下载,或利用图片素材库获取喜爱的背景图片。

这时学生看示范,听讲解,然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扫描仪扫描采集图像素材

数码相机(多功能手机)拍照采集图像素材

从网络或数据库获取图像素材

提醒“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体现信息技术的图像采集优势。

 

14分钟

 

布置思考任务:

7.你知道在计算机中以什么格式保存图像的吗?

与其他格式相比,有什么特点。

教师对图像格式的知识作必要的讲解。

学生思考,联想到汉字的储存格式。

学生听讲、思考。

计算机储存图像

 

领悟计算机的原理。

 

 

图像

加工

 

布置评价任务:

8.你所获得的图像,它们有没有缺陷,符合你的要求吗?

你该怎么办。

教师引导学生用专业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打开所需图片,鉴定不足,确定调整图像措施,并让学生自学课本上的图像处理技术操作流程图解。

布置加工任务(视个人的图片质量和需要有选择地完成):

9.请用旋转技术旋转图像符合要求。

10.请用剪切技术剪切图像符合要求。

11.请用调整图像色彩技术调整图像符合要求。

12.请用滤镜技术调整图像符合要求。

教师对有关操作必要的巡回指导。

学生辨别缺陷,探寻修补途径。

 

学生阅读教科书。

 

学生对照教科书,“看图说话”、“按图索骥”、“鹦鹉学舌”般地处理图像。

 

计算机软件PS处理图像

 

体现学生的直觉思维优势和审美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迁移能力。

 

体现机器的逻辑思维的高速性优势。

 

10分钟

 

 

信息

集成

 

布置合成任务:

13.请用图像合成技术把你的头像和背景合成在一起,并把头像设置成发光样式突显出来。

14.请你在刚合成的图像中添加你设想的文字,并设置成你喜爱的格式,并协调好图文布局。

学生合成头像与背景于一体。

 

输入文字、设置其艺术样式,调整图文布局。

体现学生的创造思维优势,实现突出主题,增强图像的表达效果。

5分钟

布置发布任务:

15.请你把制作好的大头贴作品以你的姓名为文件名保存起来,并传到教师机“作业”文件夹中。

学生保存并上交作业。

计算机保存图像

网络共享图像

享受劳动成果的快乐。

 

展示

作品

布置观摩任务:

16.请同学们观看其他同学的大头贴作品,试互相讨论,进行评比一下。

你从中受到什幺启发和感受?

学生鉴赏作品,相互评价、讨论,填写课堂学习评价表中的作品评价部分(见表1),交流图像制品的制作经验。

投影仪展示推荐作品

传奇电子教室下发量规评价表

促使个体经验上升为群体经验,提升艺术素养。

5分钟

 

反思

总结

 

布置反思任务:

17.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节课你接触到那些图像处理的知识和有关工具的操作技能,并且你的人文素养和技术能力有那些提高。

师讲4: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

机器扩展了人的器官功能,做出了人想做而做不到、做了而做不好,有时比人手工做得还好的事情,象大头贴。

布置测试任务:

18.课堂测试:

见附录2。

师讲5:

我们学习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我服务,增强自我。

但何事何时“人助机器”,何事何时“机器帮人”,这是“人-机结合”进行学习和工作时的关键所在。

学生反思制作流程,联想相关工具,总结操作要领,再现思维过程。

 

学生联想、思考。

 

学生思考,作答。

学生深思。

投影仪展示小结内容

 

投影仪展示课堂测试题

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

 

强化知识的理解。

领悟“人-机结合”的真谛,提升信息素养。

5分钟

 

8.说评价

教学评价能调控教学过程、激励学生进步、鉴定作品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表1量规评价表

评价主体

评价标准参考

组内自评

同学评价

老师评价

主题(2分)

是否表述清楚(1分)

设计是否有创意(1分)

素材获取是否经济、方便(1分)

加工工具选择是否得当(1分)

小组成员是否分工协作(3分)

图片(3分)

结构是否合理(1分)

色彩是否协调(1分)

制作的难易程度(1分)

总分

评语

自我综合评价

学习感受

9.说测试

通过测试,检查学生对本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测试题

10.实验的反思

上述教学设计在高一实际的教学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学生反映对“人-机结合”有了较深的认识。

该实验案例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

1.从教学过程的纵向上看,“人-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宏观上是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形成作品,能使学生能体验完整的创造过程,制作大头贴的选题立意、规划设计、收集素材、加工制作、发布评价,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造性过程;在微观上则是从获取信息到提炼成知识,再上升为智慧的过程。

2.从教学过程的横向上看,“人-机结合”的教学活动能实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机器辅助三条主线有机协同:

(1)学生的主体线:

方案的规划设计、器材的选定操作、图像的评价鉴赏、软件的学习使用、作品的评价,这些都是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体现了学生是思维活动、操控活动的主体。

(2)教师的主导线:

任务的设置、分组的安排、操作的指导、疑惑的解答、作品的展示、学习的评价,这些体现了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实施者和引导者。

(3)机器的辅助线:

投影仪扩展黑板的展示功能,扫描仪、数码相机(多媒体手机)扩展人眼图像采集的功能,计算机存储器扩展人脑的记忆功能,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扩展人的绘图功能,这些体现了机器是教学的辅助工具。

这一协同过程是以任务的驱动为调控、问题的解决为核心、通过“人助机器、机器帮人”的方式有序展开的。

其中任务引导行为,问题诱发思维,人机结合激活信息。

3.从教学效果上看,“人-机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实现人和机器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大头贴的制作中,图像的采集、加工和合成时,就发挥了机器的信息处理速度快、存储量大的技术优势,展现人的技术素养;而图像的规划设计,素材采集的途径和工具的选择,图像处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以及图像元素的布局安排,则发挥人审美的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的人文优势,展现人的人文素养,从而实现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相结合、“量智”和“性智”的相结合。

实践证明,“人-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具有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是信息技术的整合课的最佳模式。

其环境不仅是现实网络化教室,对于虚拟的网络化教室(如网校)也同样适用。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人-机结合”越来越具有“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移动性。

“人-机结合”的这一随时随地的移动性,使得个性化的研讨厅参与者能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取恰当的信息、知识和智慧,进行恰当地学习、思维和创新。

由于知识技能的差异、思维学习习惯的不同,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人-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尤其是那些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学生容易注意力分散,完不成学习任务。

所以“人-机结合”教学实施时,要求学生形成科学的技术观,防止过份依赖机器,或仅仅仅把机器作为娱乐、游戏的工具,以致成为机器的奴隶,阻碍其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当然,上述实验还仅仅是初步探索了大成智慧教育的方式——人-机结合。

而“人-机结合”教学模式在宏观上的教学组织结构怎样安排的更加合理,微观上的学习思维活动怎样有效地调控,“人-机结合”的学习环境怎样个性化地自我建构,人机结合的潜力的深入开发与应用,以及学习资源的有效完善与合理共享等,还需要与志同道合者共同进一步的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