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语文七八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39900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70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上语文七八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三上语文七八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三上语文七八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三上语文七八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三上语文七八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上语文七八单元导学案.docx

《三上语文七八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语文七八单元导学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上语文七八单元导学案.docx

三上语文七八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班级:

组名:

姓名:

25矛和盾的集合

知识链接

坦克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力和坚强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

由武器系统、推进系统、防护系统、通信设备以及其他特种设备和装置组成。

乘坐3—4人,分别担负指挥、射击、驾驶等任务。

课前独学

一、给课文标出段序,画出会认、会写的生字所组成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

课文共()个自然段,我画出的词语是:

二、放声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哦!

加油!

三、课文记叙了坦克发明的过程,朗读时要饱含感情地体会发明家的心情。

我把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两句话抄了下来。

1.

2.

四、我围绕文中的小泡泡进行了思考。

1.我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

2.我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五、我的发现或问题:

课中导学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还会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矛盾”等词语。

2.我可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把描文中优美词句认真地抄写在积累本上,并牢记在心间。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我能读懂本课内容。

难点:

我能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自己的方式记住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在有感悟、有疑惑的

地方做上批注。

3.思考:

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二、合作交流:

1.我与小对子合作,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交流我学

会的生字、新词。

2.我与小对子交流自主学习中的2、3题,并在小组内讨论还弄不懂的问题。

三、检测反馈:

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壳得难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熟读课文。

2.我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我要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我能边读边想,说出作者表达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探究质疑:

1.交流讨论:

我们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得有感情?

练一练。

2.组间互助:

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写这篇文章的?

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二、展示提升:

方案一:

我能熟读课文。

方案二:

结合文中的有关语句,说说坦克是怎样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的?

方案三:

我要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三、检测反馈:

读句子,给带点的词语换一个词语,是句子意思不变。

1.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

()

2.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

()

3.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

四、作业布置(1题必做,2、3题任选一题完成,选做第3题可多加1颗星哦!

)。

1.我要把《矛和盾的集合》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抄写《词语表》里第25课的词语,并选一个词语写话。

3.选用《词语表》里第25课16个词语的一半以上写一段或几段话。

学文图解

25矛和盾的集合

原因:

比赛

经过:

善于集长处于一身

结果:

胜利者

课后反思(可写下自己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有什么收获、今后努力的方向

是什么等内容哦!

 

三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班级:

组名:

姓名:

26科里亚的木匣

知识链接

1.左琴科(1895-1958),苏联作家。

曾在彼得堡大学学习,后自愿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后加入红军,退伍后当过鞋匠、演员、电话员,参加过拉皮翁兄弟文学团体。

写有《蓝肚皮先生纳扎尔·伊里奇的故事》《克伦斯基》《澡堂》《蓝书》等讽刺作品。

四十年代因写作中篇小说《日出之前》和《猴子奇遇记》受到联共中央的批判。

后从事翻译工作。

2.二战(1939--1945)是德国、意大利、日本及其仆从国发动的一场人类历史上最具规模的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

课前独学

一、画出会认、会写的生字所组成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记住它们。

我画出的词语是:

二、我能把课文读通顺,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加油!

三、看到课文题目,我猜这篇课文是写的文章,我会联想到

四、我围绕文中的小泡泡进行了思考。

1.我能联系上文理解“果然”的意思。

2.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呢?

五、我不明白的地方或疑问是

课中导学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还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我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习重难点】

大体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自己的方式记住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在有感悟、有疑惑的

地方做上批注。

3.思考:

文中哪些地方写到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二、合作交流:

1.我与小对子合作,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交流我学

会的生字、新词。

2.我与小对子交流自主学习中的2、3题,并在小组内讨论还弄不懂的问题。

三、检测反馈:

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量埋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获得启发。

【学习重难点】

我要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学习过程】

一、探究质疑:

1.我们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得有感情?

练一练。

2.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二、展示提升:

方案一:

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方案二:

我能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

方案三:

我能与同学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三、检测反馈: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难过——()随便——()开始——()挖——()

四、作业布置。

1.我会把课文读流利。

2.抄写词语表26课的词语。

学文图解

26科里亚的木匣

埋(战争开始)

挖(四年后)

受启发:

人长大,步子变大

课后反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班级:

组名:

姓名:

27陶罐和铁罐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黄瑞云湖南娄底人。

195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

历任湖北省工农中学教师,湖北教育学院教师,华中师范学院教师,湖北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

1989年曾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曾获人民教师奖章,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溪流集》《长梦潇湘夜雨楼诗抄》《黄瑞云寓言》等。

陶器可分为细陶和粗陶,白色或有色,无釉或有釉。

考古资料显示,陶器在中国约出现在距今1万年前。

中国开始使用铁器的年代目前尚无定论。

考古发现最早的铁器属于春秋时代,其中多数发现于湖南省长沙地区。

课前独学

一、给课文标出段序,画出会认、会写的生字所组成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

课文共()个自然段,我画出的词语是:

二、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哦!

我要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并抄写在横线上,让我的小伙伴欣赏欣赏。

三、我围绕了文中的小泡泡进行了思考。

1.我知道“奚落”的意思是。

我觉得、等词也用得很好。

2.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到了

四、我的发现或问题:

我星

得了颗

课中导学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还会正确读写《词语表》里第三课的词语。

2.我能读懂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条理,体会课文的寓意。

3.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条理,体会课文的寓意。

难点:

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自己的方式记住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在有感悟、有疑惑的

地方做上批注。

3.思考:

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

陶罐的态度怎样的?

结果是怎样的?

二、合作交流:

1.我与小对子合作,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交流我学

会的生字、新词。

2.我与小对子交流自主学习中的2、3题,并在小组内讨论还弄不懂的问题。

三、检测反馈:

用横线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奚落(xìxī)懦弱(nuòrǔ)恼怒(nǎolǎo)

掘开(jiéjué)覆灭(fùfú)谦虚(xīxū)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知道课文内容,以及寓言蕴含的道理。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学习重点】

知道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过程】

一、探究质疑:

1.我们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得有感情?

练一练。

2.从这则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展示提升:

方案一:

我带领大家学习生字和词语,板书易错字、词,形近字、正反义词。

方案二:

我来汇报这则寓言蕴含的道理。

三、检测反馈: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从()可知铁罐看不起陶罐,铁罐瞧不起陶罐是因为()。

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而铁罐()。

从这则寓言中我明白了()道理。

2.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写词语。

用尖刻的话数落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

轻视别人,对人没礼貌。

()

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

()

不光彩、不体面。

()

四、作业布置(1题必做,2、3题任选一题完成,选做第3题可多加1颗星哦!

)。

1.抄写《词语表》里第三课的词语,并选一个词语写话。

2.如果你是池陶罐,你会听了铁罐说的话会怎么做?

请写下来。

3.我要把这个故事讲给妈妈听。

学文图解

27陶罐和铁罐

陶罐:

易碎——永久

忍让↓↑奚落

铁罐:

坚硬——氧化

课后反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班级:

组名:

姓名:

28﹡狮子和鹿

知识链接

寓言隐含着讽喻意义的简短故事。

“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也就是寄托之言。

寓言的特点是:

一、强烈的教训性。

二、明显的比喻性。

三、篇幅短小,语言精练。

课前独学

一、我会给课文标出段序,还会运用“边阅读边想画面”的读书方法将课文多读几遍,读懂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共有个自然段,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先写,接着写。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的道理。

二、我会思考以下问题:

1.鹿对自己的评价如何?

它遇到了什么危险?

结果怎样?

2.这故事给我的启示是什么?

三、我会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画下来,并摘抄背诵。

我还会和大家交流:

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可从修辞手法、优美词句、感情等方面来分析,体会作者描写的细腻和观察的仔细。

记得在书上做批注哦!

课中导学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我学会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学习过程】

一、探究质疑:

1.我们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得有感情?

练一练。

2.从这则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展示提升:

方案一:

结合文中的有关语句,说说鹿对自己的评价如何?

它遇到了什么危险?

结果怎样?

方案二:

我能与同学交流:

这故事给我的启示是什么?

三、检测反馈:

把加点的词语换成另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丛林中,住着一只漂亮的鹿。

()

2.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

()

3.路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

()

4.鹿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

四、作业布置。

1.积累本课的好词好句。

2.课外读一读《伊索寓言》这本书。

学文图解

28﹡狮子和鹿

精美的角——差点送命

鹿好看(坏处)

难看的腿——狮口逃生

难看(好处)

课后反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班级:

组名:

姓名:

语文园地七

知识链接

童话有很多种,有人物童话、拟人童话、神怪童话、知识童话等,童话要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怎样编制故事情节呢?

可以根据自己周围的人和事,也可以根据自己对社会上人和事的认识来写,写时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结局都写出来。

还要注意你写的故事要有教育意义,要能说明一个道理,否则这个童话故事就没有意义了。

课前独学

一、熟读“我的发现”中的词语,想想自己的发现是什么,再搜集其他这样的词五个以上写下来。

二、熟读“日积月累”中的句子,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

三、完成连连认认,给8个生字再组一个词。

四、自由读成语故事。

读完后思考:

那个人最后能不能捞到宝剑?

为什么?

课中导学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发现反义词现象,积累语言,会认8个生字。

2.我会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句子,能理解其意思。

3.我会积累成语故事。

【学习重点】

积累反义词、成语、成语故事,学会写童话故事。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我能读准我的发现中的词语的字音,并能发现它们的特点。

2.我能小声地读读背背日积月累中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

3.我能独立完成连连认认。

4.我能读懂成语故事。

二、合作交流:

1.我与小对子分享我学会的词语和句子。

2.我与对子交流自主学习中不懂的地方。

(你问我答)

三、检测反馈:

1.将下列反义词或近义词连起来

傲慢勇敢长处兴奋

懦弱美丽朴素机敏

丑陋谦虚激动优点

聪明愚蠢机灵质朴

2.给生字找形近字朋友并组词。

谎()()笛()()

愤()()袜()()

棍()()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便之处及解决的办法。

2.我会运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按要求写好本次习作。

【学习重点】

围绕话题开展好口语交际活动。

【学习过程】

一、探究质疑:

1.在小组里轮流交流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便之处及解决的办法。

并互相评价,说说谁讲得清楚;谁说得有特点。

每组评出讲得最好的一人在全班发言。

2.组间互相解决问题。

二、展示提升:

方案一:

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习作吧!

方案二:

这次习作的要求是:

编写童话故事。

方案三:

在口语交际基础上,回家独立完成习作,按要求写一篇童话故事,不少于300字。

(家庭作业)

三、检测反馈:

想一想,你想编一个怎样的童话?

 

课后反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班级:

组名:

姓名:

29掌声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董保纲男,1973年生,河北威县人。

著名青年作家。

现为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协会员、河北省新闻书画家协会理事、邢台市作协理事、《格言》杂志签约作家、报社编辑、记者。

小儿麻痹症简称“儿麻”,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婴幼儿,85%的患者在6个月到3岁之间发病,成年人比较少见。

病毒经过口腔进入人体,通过血液循环而影响全身,主要损害脊髓前角灰质的运动神经细胞,所以又叫脊髓灰质炎。

症状表现为肌肉瘫痪,运动功能障碍。

病毒也可以影响脑干、脑膜等神经组织。

课前独学

一、给课文标出段序,画出会认、会写的生字所组成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

课文共()个自然段,我画出的词语是:

二、放声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三、我围绕文中的小泡泡进行了思考。

1.英子为什么犹豫呢?

2.从这两次掌声里,我体会到什么?

四、课文有掌声,第一次掌声是时响起,这掌声里包含着之情,第二次掌声是时响起,这掌声里包含着之情,掌声后英子。

五、我的发现或问题:

课中导学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还会正确读写《词语表》里本课的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我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习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自己的方式记住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2.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默读课文,圈出描写英子外貌及性格特点的词句。

3.我能完成课后题。

二、合作交流:

1.我与小对子分享我学会的生字、新词。

2.我与对子交流自主学习中不懂的地方。

(你问我答)

3.我和对子交流独学中的题。

三、检测反馈:

1.掌声前后的英子有什么不同?

2.课文写了几次掌声,分别在什么时候响起的?

英子的表现怎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从文中的句子里感受到同学们对英子的关心、鼓励。

3.我能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学习重难点】

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学习过程】

一、探究质疑: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交流:

文中的哪些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了同学们对英子的关心、鼓励?

英子为什么犹豫?

为什么会流泪?

二、展示提升:

方案一: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方案二:

围绕课文主要内容,回顾英子的变化。

方案三:

各自交流学文后的感想。

三、检测反馈:

1.在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打“√”。

姿势(zhīzī)镇定(zhèngzhèn)骤然(zòuzhòu)

歧视(qīqí)热烈(nièliè)调料(diàotiáo)

鼓励(nièliè)讲述(sùshù)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搭配动词。

()残疾()问题()情况

()勇气()情绪()生活

四、作业布置(1题必做,2、3题任选一题完成,选做第3题可多加1颗星哦!

)。

1.抄写《词语表》里第29课的词语,并选一个词语写话。

2.搜集关心他人的名言警句。

3.写一写我关爱别人和别人关爱我的事情。

学文图解

29掌声

默默不愿意低下头犹豫(自卑)

英子掌声鼓励

游戏说笑学跳舞(开朗)

课后反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班级:

组名:

姓名: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知识链接

教育家“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杰出人士。

教育家与教育学家不同,前者重实践精神,后者重理论研究。

从理论上对教育家进行界定,教育家有多种类型:

有广义的教育家、狭义的教育家,有社会教育家、家庭教育家和学校教育家,有教育思想家、教育理论家、教育行政家、教育活动家、教育事业家、教育改革家、教育实践家,还有“杂家”中的教育家等。

课前独学

一、给课文标出段序,画出会认、会写的生字所组成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它们。

课文共()个自然段,我画出的词语是:

二、我读懂了这个故事,它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在展示的时候我会秀秀我的朗读哦!

本文讲述了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一个的是“逃生”游戏,而这次却了,实验说明了,也赞扬了高贵品质。

三、想想:

这次的实验为什么会成功?

四、我的发现或问题:

课中导学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还会正确读写《词语表》里本课的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3.我能体会到做人要谦让,要先人后己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

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

体会到做人要谦让,要先人后己的精神。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我能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我能记住生字,并能给生字组词。

3.我能通过读文说出课文讲了什么事。

二、合作交流:

1.我与对子合作,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交流我学会的生字、新词。

2.我与对子交流自主学习中不懂的问题,分享自己的收获。

三、检测反馈: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数量词。

()教育家()小学()学生()小铅锤

()井()马车()红日()风

2.我能自主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从文中找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难点】

体会到做人要谦让,要先人后己的精神。

【学习过程】

一、探究质疑:

1.教育家为什么要多次做“逃生”实验?

每次的结果怎样?

2.这次实验结果如何?

是什么原因?

二、展示提升:

方案一:

交流学习生字和词语的方法。

方案二:

阅读课文,结合文中的有关语句,说说这次实验结果如何?

是什么原因?

方案三:

我能与同学们分享学活感受。

三、检测反馈: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实验成功的原因:

一是小女孩()。

二是三个学生有()。

2.我会仿写句子。

(1)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

(2)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3.你玩过游戏吗?

选一个游戏,写出游戏的规则来。

四、作业布置。

1、抄写《词语表》里第六课的词语,并选一个词语写话。

2、写出你想对小女孩说的话。

3、熟记并抄写文中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句。

学文图解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井”口小——有次序——成功

↓↑

有了危险→让别人先出去

课后反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班级:

组名:

姓名:

31给予树

知识链接

圣诞树据称最早出现于古罗马12月中旬的农神节。

随后,德国人把12月24日作为亚当和夏娃的节日,在家里放上象征伊甸园的“乐园树”,树上挂着代表圣饼的小科饼,还点上蜡烛。

到16世纪,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我为求得一个满天星斗的圣诞之夜,在家中设计出了一颗装点着蜡烛的圣诞树。

不过,西方关于圣诞树的来历流行着另一种说法:

有个善良的农民,在圣诞节那天,热情地招待了一名流浪的孩子。

临别时,孩子折下一根树枝插在地上,树枝立即长成了大树,孩子指着这棵树对农民说,以后每年的今日,树上都会长满礼物来报答他的盛情。

所以,今天人们所见的圣诞树上总是挂满了小礼物。

课前独学

一、给课文标出段序,画出会认、会写的生字所组成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

课文共()个自然段,我画出的词语是:

二、这个故事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让我很受启发,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在展示的时候我会秀秀我的朗读哦!

本文写到来之前,“我”的小女儿用本打算给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送给了一个的小女孩。

赞扬了金吉娅的。

三、我动笔墨做批注:

1.这个圣诞节,金吉娅送给家人的礼物是什么?

为什么?

2.家人对于金吉娅的表现是什么反应?

四、我的发现或问题:

课中导学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还会正确读写《词语表》里本课的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我读懂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