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稿需要打印的版本26页3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39084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稿需要打印的版本26页3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稿需要打印的版本26页3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稿需要打印的版本26页3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稿需要打印的版本26页3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稿需要打印的版本26页3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稿需要打印的版本26页3元.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稿需要打印的版本26页3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稿需要打印的版本26页3元.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稿需要打印的版本26页3元.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稿需要打印的版本26页3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HOT!

内容概要:

第一篇:

考试知识要点总结

第二篇:

往年期末考试真题

第三篇:

若干考研真题精选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要点总结

绪论部分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德国古典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列宁主义阶段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

(四)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列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形势,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形成了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和发展

20世纪20―40年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并扎根开花结果,分别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相结合,相继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现在还正在发展之中——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时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表现在: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第一章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几个概念

(1)世界观:

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3)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4)哲学是世界观,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2、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1)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唯一标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基本派别)

(2)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世界的存在方式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

(1)区别:

两者回答的问题不同。

前者回答世界是什么,后者回答世界怎么样。

(2)联系:

后者从属于前者并与前者交织在一起。

(二)物质的客观性

(1)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发展形态

化学和物理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原子看作是物质世界的共同本质。

(2)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2)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3)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实践的基本特征:

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1、联系的含义:

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2、联系的特点:

(1)客观性。

(2)普遍性。

(3)多样性。

3、普遍联系的方法论意义:

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v发展是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v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1)新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更加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2)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v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v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1)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内容和发展的动力

(2)理解唯物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四、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

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1)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2)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

(3)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和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3、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2)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4、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5、矛盾的特殊性:

(1)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2)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3)三是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相互区别:

绝对性和相对性,共性与个性;

(2)相互统一: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3)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7、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第三,量变与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及客观性

v规律的含义:

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v规律的特点:

本质性;必然性;稳定性;客观性(根本特点)。

(二)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但都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

(2)区别:

作用方式不同——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表现形式不同——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作用

(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二)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A.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B.其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1、什么是实践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2、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①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②实践主体按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

③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1)唯物主义:

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反映论

(2)唯心主义:

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路线,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先验论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A.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B.首先,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其次,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特点:

(1)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

(2)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

一、感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级,直接性是其突出特点。

二、理性认识的含义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它是认识的高级阶级,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在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理性因素的作用,同时不可忽视非理

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

信念、习惯、本能、灵感等意识形式。

(二)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1、为什么要进行第二次飞跃?

①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2、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①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②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才能最终指导实践

③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④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2、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①主观方面:

人总会受到认识能力的限制

②客观方面:

由于受到科学条件的限制以及事物本质的暴露需要一个过程。

3、人们的认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一)真理的客观性

(1)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2)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3)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反对“双重真理论”和“主观真理论”。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什么是绝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①任何真理都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

②人们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2、什么是相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1)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2)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3、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三)真理和谬误

1、谬误: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认识。

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

2、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①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

③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

④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现实意义:

我们要敢于相信真理总会战胜谬误,敢于坚持真理。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2、不确定性:

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及其特性

•1、哲学上的“价值”

•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2、价值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

•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

•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

•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1、什么是价值评价?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1、价值评价的功能:

•①推动着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

•②服从于实践满足人们客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

•③制约着实践活动的发展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性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着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方向发展。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辨证关系

1、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

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2)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3)为何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汉书网温馨提示)

2、社会意识:

A.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

(2)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它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的系统构成

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相互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3)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它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五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1、必然性:

主要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2、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1)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2)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3)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前进性和渐进性:

主要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2、曲折性和跨越性:

新制度代替旧制度往往不是从旧制度发展较为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而更易于在旧制度发展不很完善的地方突破,这既体现了曲折性,又为跨越性创造了条件。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一)资本的原始积累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的两处途径:

a)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b)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二)商品

三、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1)对立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2)统一性: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四、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有两种表示方法:

(1)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表示,比如:

100件/小时。

(2)以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比如:

0.5小时/件。

五、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1)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2)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3)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5)自然条件。

1.价值规律的内容: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价值决定

(2)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实现

“商品是天生的平均主义者,它随时准备不仅用它的灵魂,并且用它的肉体来和任何别种比马利登还丑的商品相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3.价值规律的基本作用:

(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棒子)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鞭子)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筛子)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

1、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单个资本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的主观动机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但其客观后果则是整个资本家阶段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二、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而剩余价值又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其实质是资本家不断利用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资本家将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资本有机构成: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通常用c:

v表示。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

流动的过剩人口、潜伏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

三、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Ø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Ø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态

Ø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资本周转:

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速度对价值增殖的影响:

如果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剩余价值一定,则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1)一是资本周转时间。

(2)二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社会再生产的理论

(1)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在一定时期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2)社会总产品在物质上划分为两大部类,在价值上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

(3)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4)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客观上要求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五、工资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A.工资的本质:

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即劳动力价格,不是劳动的报酬或劳动的价格。

B.工资的基本形式: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C.血汗工资制度的典型形式:

泰罗制和福特制

D.剩余价值的分配:

资本主义的分配过程就是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各个剥削集团之间进行分割的过程。

E.他们瓜分剩余价值依据的就是平均利润率规律。

(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对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F.产业资本家--产业利润

G.商业资本家--商业利润

H.银行资本家--银行利润

I.土地所有者--地租

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表现:

商品积压,销售停滞,产出减少,失业增加,信用关系崩溃,银行破产,社会经济生活陷入瘫痪和混乱。

(2)实质:

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3)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原题

四川农业大学09-10年第二学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