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38224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资料.docx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资料.docx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资料

概念:

1.环境生态学:

研究认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2.生态学:

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3.生态系统服务:

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及所谓吃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效用。

生态系统服务一般是指生命支持功能(如净化、循环、再生等),而不包括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

4.生态足迹:

指对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的占用。

5.显著实物型直接价值:

以生物资源提供给人类的直接产品的形式出现,非显著实物型直接价值体现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所提供的服务。

6.绿色国民经济账户:

将资源和环境损失引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即在GDP中扣除由于经济增长造成的自然资源消耗、生态环境破坏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为恢复生态平衡、晚会资源损失而必须支付的经济投资,初步形成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被称为绿色“国民经济账户”

7..景观生态学:

研究某一景观中生物群落之间错综复杂的因果反馈关系的科学。

8.结构:

即指空间单元的特殊配置,通常与空间结构或斑块结构同义。

9.连接度:

一个景观内一种生境或覆盖类型的空间连续性。

10.廊道:

指与其两侧相邻区域有差异的相对呈狭长形的一种特殊景观类型。

11..边缘:

一般指一个生态系统或覆盖类型的周边部分,其内部的环境条件可能与该生态系统的内部区域有一定的差异;有时也用于表示在一个景观中不同覆盖类型间邻接宽度的计量。

12.破碎化:

一个生境或覆盖类型的破碎为更小的,不相连的小块。

13.异质性:

包含不同景观要素的性质或状态。

14.基质:

在景观中的本底覆盖类型,通常具有高覆盖率和高连接度;并不是所有的景观中都可以划分出确定的基质。

15.斑块:

在性质或外貌上不同于周围单元的块状区域。

斑块在本底中即所谓的孔隙度。

16.尺度:

对象或过程的时空维度,具有粒度和幅度的特征。

17.边缘效应:

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斑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18.复合种群:

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斑块系统。

19.干扰:

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的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范围的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其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或发生改变。

20.临界阈现象:

当介质密度达到某一临界密度时,渗透物突然能够从介质的一端到达另一端,这种因为影响因子或环境条件达到某一阈值而发生的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状态的过程被称为临界阈现象。

21.干扰:

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的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超“正常”范围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其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或发生改变。

22.退化生态系统:

在一定时空背景下,生态系统受到自然因素、认为因素或二者共同干扰下,使生态系统的某些要素或系统整体发生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要求的量变和质变,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于原有的平衡状态或进化方向相反的位移。

23.生态恢复:

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方法、生态学过程与机理的科学。

24.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共生鱼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综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25.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是以植物忍耐和超量积累某种或某些污染的理论为基础,利用植物及其共存微生物体系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的一门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26.毒物:

指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化学物质。

27.安全浓度:

指进行全生活周期或持续几代的慢性实验时,对实验动物无影响的毒物浓度。

28.最小有作用剂量:

最小有作用剂量系只使生物体某项观察指标发生异常变化所需的最小剂量,亦即能使生物体开始出现毒性反应的最低剂量。

29.蓄积作用:

指外来化学物质进入机体的速度或者数量超过机体消除的速度或者数量,进而造成外来化学物质在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

30.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第一阶段急性毒性实验,第二阶段蓄积性毒性、致突变实验;第三阶段亚急性毒性实验和代谢实验;第四阶段慢性毒性实验。

31.生态监测:

1.生态监测是比生物监测更复杂、更总和的一种检测技术;是生态系统层次的生物监测;是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稳定区域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进行系统的观测和测定的过程。

32.生态风险评价:

是评价所有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它主要研究各类灾害,包括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的可能影响。

33.生态安全概念:

广义的生态安全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

34.生态风险评价:

就是各类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对生物系统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的定量评价。

35.受损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干扰、人为干扰(或者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位移,即改变打破了它原有的平衡状态,使其结构、功能发生变化或者出现障碍,改变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过程,饼出现逆向演替。

 

37.自我设计是在生态系统层次上考虑的,未考虑到缺乏种子库的情况,其恢复的只能是靠条件来决定的生物群落,而设计理论是在个体或种群层次上考虑,修复后结果和方向可能是多种的。

38.生态修复的判别准则:

1.可持续性2.不可入侵性3.生产力4.营养保持力5.具有生物间的相互作用。

简答题

2、举例说明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两者关系的看法。

 

参考: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形势继续严峻与人类社会的努力不断增强相交织攀升的状态。

一方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育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长期积累的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以及突发性环境和生态灾害频发等还在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正在用智慧,通过技术、管理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整合,加大了解决自身生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育三者间诸多矛盾的力度。

 举例的话,就拿那些环境问题好了。

比如,全球气候变暖。

 

4、简述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

(P16) 

答:

研究生物圈系统和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1)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功能价值内涵及评估方法?

答:

生态系统服务:

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及所谓吃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效用。

生态系统服务一般是指生命支持功能(如净化、循环、再生等),而不包括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

功能内容:

1有机质的生产与生态系统产品;2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护;3调节气候;4减缓灾害;5维持土壤功能;6传粉播种;7控制有害生物;8净化环境9感官、心理和精神益处;10精神文化的源泉

价值内涵:

(1)直接价值:

可分为显著实物型直接价值和非显著实物型直接价值。

(2)间接价值:

主要指生态系统的功能价值,或环境的服务价值,“环境的公益效能”。

(3)选择价值:

是指个人和社会对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潜在用途的将来利用,这种利用包括直接利用、间接利用、选择利用和潜在利用。

(4)遗产价值:

是指当代人为将某种资源保留给子孙后代而自愿支付的费用。

(5)存在价值:

内在价值,是指人们为确保某种资源继续存在而自愿支付的费用。

评估方法:

(一)市场定价与替代花费法

1市场价格法(1:

市场价值法2:

费用支出法)

2替代花费法

3生产成本法(1:

机会成本法2:

回复和保护费用法3:

影子工程法

(二)环境偏好显示法

1旅行费用法(TCM)

2享乐价格法(HPM)

3规避行为和刚胡费用法

(三)条件价值评估(CVM):

用于评估生物多样性存在价值、遗产价值和选择价值的条件价值法,也叫意愿调查法,即直接向调查对象询问对减少环境危害的不同选择所愿意支付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缺乏实际市场和替代市场交换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是迄今用于评估生物多样性存在价值、遗产价值和选择价值等非使用价值的最理想方法。

(四)绿色国民经济账户:

其重要意义在于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性的认可,对生产成本的核算更加科学。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特征:

1.整体有用性2.空间固定性3.用途固定性4.持续有用性5.共享性6.负效益性

4.你是如何认识绿色国民账户的进步意义的?

 

“绿色GNP”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物,其重要意义在于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性的认可对生产成本的核算更加科学

3.结合实例,说明你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的共享性特征的看法。

 

生态资源使用价值的生产者和非生产者、所有者和非所有者都可共享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

 ①作为生产者和所有者及其生产活动必须在一定地域的生态环境中进行,它不能离开具体的生态系统; 

②生态系统的使用价值,可以超出一定的空间之外发挥其有用性,而生产者和所有者对它的经营范围和所有范围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4.何谓旅行费用法(TCM)和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两者有何异同?

 

旅行费用法是评估非市场物品最早的技术,是通过观察人们的市场行为来推测他们显示的偏好,它与CVM有显著差异。

CVM仅依据人们的行为打算,是口头表示的主观愿望,而不是市场行为本身,而TCM寻求利用相关市场的消费行为来评估环境物品的价值。

它通过旅行费用而代替进入景点的价格,并通过这些费用资料,求出环境物品的消费者剩余。

第六章 

1.根据景观的定义,景观有哪些基本组成要素?

 

景观:

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构成,并以类似形式重复出现,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

 

景观由不同空间单元镶嵌而成,具有异质性;景观是具有明显形态特征与功能联系的地理实体,其结构与功能具有相关性和地域性;景观既是生物的栖息地,更是人类的生存环境;景观是出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具有尺度性;景观具有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表现为综合性。

基本组成要素:

斑块,廊道,基质 

3.斑块按其起源可划分为哪几类?

有何特征?

(1)环境资源斑块:

环境异质性导致环境资源斑块产生。

它相当稳定,与干扰无关。

由于环境资源分布的相对持久性,所以斑块也相对持久,周转速率相当低。

(2)干扰斑块:

基质内的各种局部干扰都可形成干扰斑块。

具有最高的周转率,消失最快。

也可由长期持续干扰形成,也能保持稳定,持续较长时间。

(3)残余斑块:

它是动物群落在受干扰基质内的残留部分,有植物斑块和动物斑块。

残余斑块和干扰斑块相似,都起源于自然干扰或人为干扰,当基质和斑块融于一体,两者都会消失,都具有较高的周转率。

(4)引进斑块:

当人们把生物引进某一地区时,会产生引进斑块。

小面积的干扰可产生这种斑块。

在所有情况下,新引进的物种,无论是植物、动物或人等,都会对斑块产生持续而重要的影响。

4.廊道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廊道主要的功能是什么?

 

廊道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它的弯曲度或通直度,其生态意义与生物沿廊道的移动有关。

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其连通性。

 

廊道的功能:

1.生境2.传输通道3.过滤和阻抑作用4.作为能量、物质和生物的源或汇

5.基质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研究基质孔隙度的意义。

(1)相对面积;

(2)连通性;(3)控制程度;(4)三个标准相结合。

意义:

(1)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本底中不同斑块的隔离程度,而隔离程度影响动物、植物种的基因交换,并进一步影响它们的遗传分化。

(2)它还可以说明边缘效应,而边缘多少与动物、植物的分布和生存有一定的关系。

6.如何理解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主要阐述岛屿的面积与物种丰富度的关系,并从物种的迁入和灭绝两个方面来解释其机制。

种-面积方程:

S=cAz,S是种丰富度,A是面积,c和z是常数。

为了研究物种的分布、数量、存活和迁徙等一系列动态平衡规律,需要有一个相对简化的自然环境,在该自然环境中,有比较明确的“边界”;有不受人为干扰的“体系”;有内部相对均一的“介质”;有外部差异显著的“邻域”。

此种规定对于海洋四面围隔的岛屿,对于孤立分布的山峰或“假岛”都相对的符合如上假设的基本条件。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内涵,不仅限于“种-面积”关系的揭示,该关系本身存在着一些基本不可克服的困难;另一方面,此关系纯粹是一种经验统计关系,只能说明静止态的宏观趋势,尚未深入触及机制的本身。

 

7.你对景观破碎化的原因有何认识?

它有哪些方面的生态作用和影响?

 

原因:

自然干扰和强度大、频度较高的人为干扰。

景观破碎化会使景观的异质性下降,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以及各种生态功能的维持;对种群的基因多样性也有影响,破碎化使基因流之间缺少流动,加重了小范围内不同复合种群间的基因差异。

9)何为认为干扰?

适度干扰在生态学上有那些积极作用?

答:

所谓认为干扰,是区别于自然干扰的另一种主要的干扰方式,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形成的干扰多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施加的各种影响

积极作用:

1干扰有利于促进系统的演化

2干扰时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的因子

3干扰能调节生态关系、

第七章 

1.如何理解污染物、毒物和外来化合物三个概念。

 

①污染物:

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有害于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物质。

 

②毒物:

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的物质  

③外来化合物:

在所研究的生物体内,正常情况下不产生的化合物 

2、简述影响环境污染物毒作用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①物理环境因素,如温度②湿度③气压④时间变化⑤环境污染物的作用方式:

独立作用、相加作用、协同作用、颉颃作用 

(二)化学毒物的理化性状及效应  

①物理性状与生态学效应  溶解度、挥发度、分散度。

化学物质在体液中的溶解度对毒性的影响为正相关关系;挥发度大小也可决定化学物对人体的影响程度;而分散度大的化学毒物,其危害性也大。

 

②毒物的化学结构与毒性 毒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在体内参与和干扰的生化过程,决定毒性的性质。

 

(三)个体因素 许多毒物的毒性都与生命的发育阶段、性别、年龄、遗传特征、生理状态以及健康与营养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①种属、品系和个体差异 机体的结构与功能有差异,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转运过程也不同 

②年龄与发育  人和动物对毒物的反应与年龄有关。

 

③性别与激素  对大多数毒物来说,雌性动物往往比雄性动物敏感。

 ④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可加重某些有毒外来化合物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⑤健康状况与营养  影响代谢水平和酶活性,进而影响毒物的毒性。

3.简述污染物在生物体内迁移与在食物链中传递的特点。

 

①在体内迁移 

②在食物链传递  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流动和积累,已构成对生态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严重威胁。

 生物富集

 

第八章

1)何为生态恢复?

简述生态恢复的基本理论。

答:

生态恢复:

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方法、生态学过程与机理的科学。

生态恢复的基本理论:

(1)生态恢复的原则

1地域性原则2生态学与系统学原则3最小风险原则与效益做大原则

(2)生态恢复的机理

(3)生态恢复的标准

1可持续性2不可侵入性3生产力4营养保持力5具有生物间的相互作用

11)论述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受损原因及修复方法。

一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

1受损原因:

包括病虫害、干旱、洪涝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但最主要的是由于人类的活动所导致

2修复方法:

1封山育林2林分改造3透光抚育或遮光抚育4林业生态工程技术

二受损草地生态系统的修复

1受损原因:

人类干扰中主要是过度放牧、垦殖和污染等。

此外,农牧民为获得生活所需能源,对草原植被的割、搂草等干扰,也会加速草地的退化。

另一方面我国草原地区所处的自然条件都比较恶略,春节干旱,夏季少雨、冬季严寒,自然灾害频繁,这是造成草原退化的自然因素

2修复方法:

1围栏养护,论草轮牧2重建人工草地3实施合理的牲畜育肥生产模式

三受损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

1受损原因:

1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2农业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3城市化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2修复方法:

1建立沿岸绿化带,加强植被的生态功能2人工清淤3控制污染源4科学调控河水流量和流速5加强渔业管理

四受损湖泊生态系统的修复

1受损原因:

1环境污染2水利建设3过度放养4湖泊的富营养化5外来种的侵入

2修复方法:

1严禁围湖造田2营造林地提高湖泊周围的植被覆盖率,减少面源污染的危害,增强涵养水分的能力3加大人为调控湖泊水位的力度,尽量防止说为频繁剧烈的变化,维持湖泊的最低水位,防止湖泊的干枯4对于已有大量淤积的湖泊,清淤是十分有效的措施,这样既可恢复水体空间又能使水质得以改善

五矿区废弃地的修复

1受损原因:

矿产的开采造成土壤及植被的破坏,无论是表层开采还是深层开采都造成土壤被大量迁移或被矿物垃圾堆埋,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

2修复方法:

1尾矿的综合利用

(1)从废弃物中进一步回收有价元素

(2)作为二次资源制取新形态物质(3)用作井下采空区的充填材料

2污染土壤的修复

3植被修复

4微生物修复法

5矿区废弃地综合修复

12)植物修复技术有哪几种?

(类型及要求)如何利用植物修复技术去除环境中的污染物?

答:

(1)植物萃取技术

适合于植物萃取技术的理想植物应该有如下特点:

1植物可收割部位必须能忍耐和积累高浓度的污染物;2植物在野外条件下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个体高达、向上垂直生长以利于机械化作业;3植物对农业措施如施肥等能产生积极的反应

(2)根基过滤技术

适用于根系过滤技术的植物,必须有较大的根系生物量,最好是须根植物

(3)植物固定技术

适用于固化污染土壤的理想植物,应该是一种能忍耐高含量的污染物、根系发达的多年绿叶植物

(4)植物刺激技术

(5)植物转化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

1环境中重金属的去除

2环境中有机物的去除

3环境中放射性核素的去除

 

1、简述生态系统受损的含义,描述受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受损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干扰、人为干扰(或者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位移,即改变打破了它原有的平衡状态,使其结构、功能发生变化或者出现障碍,改变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过程,饼出现逆向演替。

 

受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①物种多样性减少 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衰退 

②系统结构简单化  

③食物网破裂  食物链的缩短或者营养链的断裂,单链营养关系增多,种间共生、附生关系减弱 

④能量流动效率降低  对光能固定能力减弱,能量流的规模减小或过程发生改变;捕食过程和腐化过程弱化,使能量流失增多 

⑤物质循环不畅或受阻 水循环、氮循环和磷循环等发生改变 

⑥生产能力下降 a光能利用率减弱b净初级生产力下降c次级生产力下降

 ⑦系统稳定性降低

受损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是判断生态系统损伤程度的重要标志。

 

2、比较水、陆两类生态系统受损的原因及主要修复方法。

 

水 类:

河流 

受损原因:

1、水利工程改变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天然联系;

2、农业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损伤,最明显的是将其变为可耕地,最主要的是使用的化肥和农药造成水体污染;

3、城市化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的巨大消耗、污染程度的加重以及城市河段河流断面的硬质化。

 

修复方法:

改善水文条件和河流地貌特征。

近自然修复,采用多种绿化混凝土技术 

湖泊 

 受损原因 :

1、环境污染2、水利建设3、过度放养4、湖泊的营养化5、外来物种的侵入 

修复方法 :

①严禁围湖造田,有效实施退田还湖政策②营造林地,提高湖泊周围及整个流域的植被覆盖率,减少面源污染的危害,增强涵养水分的能力③加大人为调控水位的力度,尽量防止水位频繁和剧烈变化,维持湖泊的最低水位,防止湖泊的干枯④对已有大量淤积的湖泊,采取清淤的措施,实现既可以恢复水体空间,又能使水质得以更换的目的 

海岸带 

受损原因:

1、海岸侵蚀:

水土流失严重,使外河流的三角洲不断向海岸推进;海岸带的陆源物质供应不断减少2、海岸湿地被围垦及占用3、过度捕捞4、污染 

修复方法 :

1、防止水体污染:

确保陆源污染物达标排放2、控制生态破坏3、建立海岸带自然保护区4、海岸带生物多样性修复 

陆 类:

森林 

受损原因:

1、自然原因:

病虫害、干旱、洪涝、风灾和地震2、人类的活动:

“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采伐木材、矿山的开采 

修复方法 :

1、物种框架法:

演替初期物种的选择2、最大多样性法:

大量演替成熟阶段的物种 

草地 

受损原因:

1.自然因素:

春季干旱、夏季少雨、冬季严寒,自然灾害频繁2、人类干扰:

过度放牧、垦殖、污染以及人类活动造成的地下水位变化 

修复方法 :

1、改进现存草地,实施围栏养护或轮牧2、重建人工草地 

工业废弃地 

受损原因:

1、资源粗放型开采方式2、过度利用资源和环境污染3、形成破残衰败的景观,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形象4、对城镇的河流水系、地面建筑物以及公路、铁路、管线等城市交通造成损失和破坏 

修复方法 :

1、景观再利用法:

整体保留、部分保留、构建保留2、废弃物再利用3、生态技术 

3、举例阐述你最熟悉的一种植物修复技术及其原理。

 

①植物萃取 :

金属积累植物或者超级累植物将土壤中的金属萃取出来,富集并运送到植物根部可收割部分或植物地上枝条等部位。

 

②根际过滤 :

利用超级累植物或耐金属植物从污水中吸收、沉淀和富集有毒金属 

③植物固化 :

利用超级累植物或耐金属植物降低金属活性,从而减少或防止金属被淋洗到地下或者通过空气载体扩散进一步污染环境 

④植物辅助生物修复 :

通过根系范围内植物的活动刺激微生物,促进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⑤植物转化 :

通过植物新陈代谢作用降解环境污染物的过程

植物固化法是利用超积累植物或耐重金属植物降低金属的活性,从而减少或防止重金属被淋洗到地下或通过空气载体扩散进一步污染环境。

适用于固化污染土壤的理想植物,应是一种能耐高含量污染物、根系发达的多年生绿叶植物。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沉淀或还原作用可使污染物惰性化。

第九章 

1、简述你对生态系统管理的认识,并简述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原则。

 

生态系统管理是指在充分认识生态系统整体性与复杂性的前提下,以持续地获得期望的物质产品、生态及社会效益为目标,并依据对关键生态过程和重要环境因子长期监测的结果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生态系统管理的目的是明确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支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学意义的角度看,主要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适度水平、维持生物的遗传特征、维持生态功能和地球化学循环以及保护美学价值等;从代际关系的角度看,具有为后人保持未来选择的机会等;从方法学的角度看,生态系统管理体系主要采取的是生态系统方法,该方法的最基本要素是它的整体性,即它明确的承认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系统之间的关系。

 原则:

 

①管理目标是社会的抉择。

  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价值取向

 ②生态管理的系统必须考虑人的因素。

  

③生态系统必须在自然的分界内管理。

 生态系统的显著特征是具有再生功能。

 

④管理必须认识到变化是必然的。

 

⑤生态系统管理必须在适当的尺度内进行,保护必须利用各级保护区

⑥生态系统管理需要从全球考虑,从局部着手 

⑦生态系统管理必须寻求在适当层次上维持或加强生态系统特征和功能 

⑧决策者应当以源于科学的适当工具为指导 

⑨生态系统管理者必须谨慎行事 

⑩多学科交叉的途径是必要的

2、你认为进行生态系统管理有哪些途径和技术?

 

①生态风险评估     ②适度干扰和恢复重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