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38210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月)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考试时间:

2019年1月11日上午9:

00-11:

30】

一、选择题: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韩非子之学出于荀子,源本于儒家,而成为法家,又归本于道家,其最高理想为“君无为,法无不为。

”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各派学说吸收融合现象

B.法家理论走向系统化

C.厉行“法治”的时代要求

D.文化成为权力的附庸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韩非子之学出于荀子,源本于儒家,而成为法家,又归本于道家”可知,韩非子的思想吸收了儒家、道家的思想,反映出战国时期各派学说存在吸收融合现象,故A正确;材料只是反映法家思想吸收了道家和儒家思想,无法体现法家思想是否系统化,排除B;材料只是反映法家思想吸收了道家和儒家思想,无法体现“法治”是时代要求,排除C;材料只是反映法家思想吸收了道家和儒家思想,不能体现文化成为权力的附庸,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韩非子之学出于荀子,源本于儒家,而成为法家,又归本于道家”,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2.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位高权重,政令己出,与皇室力量势均力敌。

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材料主要说明东晋门阀政治

A.取代皇权政治

B.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

C.确保政权稳固

D.特殊条件下对皇权的分散

【答案】D

【解析】

【详解】“王与马,共天下”是说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这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皇权,故D正确;“王与马,共天下”说明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皇权,但并非取代皇权,A错误;琅琊王氏家族位高权重,与皇室力量势均力敌,削弱了皇权,并非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B错误;琅琊王氏家族位高权重,与皇室力量势均力敌,对皇权造成威胁,C错误。

3.明朝后期,中国的生丝、纺织品、棉布、瓷器等几乎遍及全球,外贸长期处于出超,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整个世界经济秩序是以中国为中心。

材料反映

A.整体世界出现拉动了中国经济发展

B.白银流入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

C.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促进工商业发展

D.国际商贸中心地区已转移到西太平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明朝后期,中国的生丝、纺织品、棉布、瓷器等几乎遍及全球,外贸长期处于出超,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后期,正是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日益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世界贸易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表现为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B;鸦片战争后我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说明新航路开辟后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无法体现国际商贸中心地区已转移到西太平洋,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明朝后期,中国的生丝、纺织品、棉布、瓷器等几乎遍及全球,外贸长期处于出超,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联系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分析解答。

4.对古代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按西方标准,将其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的对立面。

而现代学者却认为,古代中国的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

古代制约皇权的主要因素是

A.以民本主义为执政的指导思想

B.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

C.遵照儒家标准的官僚制度系统

D.地方势力制约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西汉以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儒家思想,政府重用儒学家做官,儒家思想倡导仁政、天人感应等思想,劝勉皇帝施行仁政,一定程度上对皇帝的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使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故C正确;民本主义思想对皇帝施行仁政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对制约皇权的作用有限,排除A;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主要对象是政府各级官员,而不针对皇帝,B错误;D属于中央集权问题,皇权专制属于专制主义问题,D不符合题意,排除。

5.1904年,钱穆进新式小学——无锡荡口镇的国语学校,受到的一大观念冲击就是老师钱伯圭告诉他:

《三国演义》等书可勿再读,因为此书开首即云“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这说明当时

A.传统大一统观念已经瓦解

B.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C.推翻清王朝成为社会共识

D.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影响中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钱伯圭认为《三国演义》开首即云“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形成中国历史上一治一乱的观念的重要原因,不利于中国国家的强大和发展,体现出希望国家振兴的近代民族国家观念,故D正确;材料只是反映钱伯圭的个人观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传统大一统观念已经瓦解,排除A;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主张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材料只是反映钱伯圭近代民族国家观念,无法体现推翻清王朝成为社会共识,排除C。

6.有学者认为,由于共产国际和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中的地位,苏联与中共结盟是一种“逻辑的延伸”,是“预先注定”的。

更有人断言,毛泽东是斯大林的“忠实信徒”,并且“一成不变依赖莫斯科”。

按照这样的推定,中苏结盟

A.源于毛泽东对斯大林崇拜

B.提升了苏联的国际地位

C.主要源于意识形态的考量

D.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支部,而苏联在共产国际和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中的领导地位,决定了中国注定要和苏联结盟,这主要是社会意识形态上相同,故C正确;中苏结盟主要是国家利益的需要,并非源于毛泽东对斯大林崇拜,排除A;中苏结盟和苏联国际地位提升关系不大,排除B;材料表明由于苏联在共产国际和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中的领导地位,决定了中国注定要和苏联结盟,无法得出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由于共产国际和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中的地位,苏联与中共结盟是一种‘逻辑的延伸’”,联系中国和苏联相同的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分析解答。

7.1952~1978年期间,中国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达11.5%,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0%左右提高到44.4%。

从“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状态转变为世界工业大国。

据此可知建国30年来工业化建设

A.使中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B.扭转了近代以来落后局面

C.为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

D.计划经济禁锢了中国活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1952~1978年期间,中国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和占GDP比重大幅增长,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大国,为1978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故C正确;我国成为世界工业大国,并非强国,A错误;虽然建国30年来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仍然很落后,B错误;材料反映建国30年来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无法体现计划经济禁锢了中国活力,排除D。

8.有人评价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依然遵循着百余年前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路径,这种评价

A.肯定传统文化本位主义

B.忽略了先进制度对推进变革的作用

C.是评价历史的基本方法

D.肯定洋务运动制度变革的示范意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注重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是推动我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基础,我国不需要学习西方的社会制度;而洋务运动时,我国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都落后,“中体西用”路径不能使中国富强。

材料评价没有认识到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与洋务运动的本质区别,忽略了先进制度对推进变革的作用,故B正确;中国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是肯定传统文化的本位主义,排除A;材料评价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不是评价历史的基本方法,排除C;材料评价显然是否定洋务运动和改革开放,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依然遵循着百余年前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路径”,根据中国改革开放和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分析解答。

9.那些被放逐的政治家,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少有一个希图利用外敌力量返回雅典者,相反倒是为了争取返回,积极为雅典国家服务。

这表明雅典的陶片放逐法

A.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B.激发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C.缓和了雅典的社会矛盾

D.标志着雅典国家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少有一个希图利用外敌力量返回雅典者,相反倒是为了争取返回,积极为雅典国家服务”可知,被陶片放逐法放逐的政治家仍然积极为国家服务,争取返回雅典,说明被放逐的政治家也肯定陶片放逐法这项维护雅典民主政治的措施,这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被放逐的政治家,没有涉及普通公民,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被放逐的政治家,积极为国家服务,争取返回雅典,无法体现雅典的社会矛盾是否得到缓和,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被放逐的政治家,积极为国家服务,争取返回雅典,和雅典国家的形成无关,排除D。

10.启蒙运动时期欧洲文化水平进步情况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启蒙思想推动法国基础教育发展

B.文化教育进步有助于启蒙运动发展

C.欧洲贵族推动法国启蒙思想传播

D.出版业是欧洲文化水平进步的动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表中数据看出,17-18世纪,法国有阅读能力的人所占比例和妇女的识字率都明显提高,说明文化教育有利较大发展,同时欧洲出版新书和普通人藏书量都有较大增长,这有利于启蒙运动传播新思想,故B正确;材料反映文化教育进步有助于启蒙运动发展,A错在因果倒置,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欧洲贵族”的信息,排除C;社会发展推动文化进步,而不是出版业推动文化进步,D表述不恰当,排除。

11.一份由美国商人联名签署于1935年的反对新政的宣言中写道:

“新政葬送了我们先辈所创造的繁荣,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

”宣言主要反对新政

A.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

B.保护劳工的各项权利

C.举办了各项公共建设工程

D.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让无功者不劳而获”可知,宣言主要针对社会保障法,反对政府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D正确;材料内容与金融无关,排除A;宣言主要针对社会保障法,并非各项权利,排除B;举办公共建设工程有利于解决工人失业问题,无法体现“让无功者不劳而获”,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让无功者不劳而获”,联系所学罗斯福新政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分析解答。

12.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

下表中北约组织成员的变化情况主要反映了

A.美国加强欧洲的军事渗透

B.北约组织的战略目标发生转变

C.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

D.美苏对东欧国家的争夺更激烈

【答案】B

【解析】

【详解】北约是冷战的产物,应当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终止,但从材料信息看,北约仍然在不断增加成员国,这是由于北约已经成为美国霸权主义的工具,即北约组织的战略目标发生了转变,故B正确;材料主要反映北约不断扩大的事实,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北约的成员国包括美国与西欧国家,不属于区域集团,排除C;1991年底苏联已经解体,D错误。

二、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160分。

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

135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中后期,城市风气淳朴转为奢靡,这种社会风气从俭而奢的记载,封建上下秩序的颠倒,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十五、六世纪以后南北各地所普遍存在的。

既承认这一“社会风气的变化,出现一股活泼、开朗、新鲜的时代气息”,又指出“消费和积累的不平衡”对扩大再生产的负面影响。

商贾地主奢侈腐化,经济发达的地区尤为突出。

江南城市的高消费以奢侈品消费为大宗,与乡村的低消费形成强烈的反差。

反映到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其中明代人陆揖关于奢侈不足以贫天下,而“其地俭,反不易为生”的主张,就是其典型的代表。

——摘编自钞晓鸿《第九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材料二18世纪以来,英国社会各阶层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与对各类奢侈品的狂热消费,突破了等级与阶层,奢侈消费经济兴起。

旅居英国的荷兰医生伯纳德·曼德维尔在《蜜蜂的寓言》中提出了“私人恶德即为公众利益”的惊人论断,认为奢侈消费刺激贸易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公开为奢侈传统进行辩解。

英国思想界甚至掀起了“奢侈大讨论”,预示着奢侈消费正在经历“去道德化”趋势。

亚当·斯密也站在政治经济学立场为奢侈消费和商业辩护。

法国启蒙思想家也极力为奢侈消费鼓与呼。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在《商业计划》中这样描写英国社会:

“人口众多,国家富裕,物质产品丰富多样,人们的生活更加奢侈、爱慕虚荣,每个人都出手阔气。

——摘编自曹瑞臣《18世纪英国消费社会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人陆揖的奢侈消费观点,说明其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英国奢侈消费经济兴起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中后期和18世纪英国奢侈消费风尚在推动社会转型方面的差异。

【答案】

(1)观点:

奢侈消费能促进经济发展。

意义:

是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冲击了封建伦理与等级观念,是对理学家禁欲主义的批判与唾弃;反映了明朝市民阶层的觉醒;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原因:

工场手工业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农业生产的商品化;海外贸易的繁荣;社会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大幅提升;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

(3)中国:

消费和积累的不平衡影响了扩大再生产(地主,商人将资金用于买田置地,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在生产);城乡消费的差异性,限制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未能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

英国:

为工业革命积累了资本;刺激了国内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英国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

【解析】

【详解】

(1)观点:

根据“陆揖关于奢侈不足以贫天下,而‘其地俭,反不易为生’的主张”得出奢侈消费能促进经济发展。

意义:

根据“明代中后期,城市风气淳朴转为奢靡”,联系所学得出是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根据“封建上下秩序的颠倒”得出冲击了封建伦理与等级观念;根据“而是十五、六世纪以后南北各地所普遍存在的”得出反映了明朝市民阶层的觉醒;根据“其地俭,反不易为生”分析得出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原因:

根据“18世纪以来,英国社会各阶层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与对各类奢侈品的狂热消费”,结合所学,18世纪工业革命的推动,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英国经济的繁荣;根据“英国社会各阶层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与对各类奢侈品的狂热消费”得出社会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大幅提升;根据“亚当·斯密也站在政治经济学立场为奢侈消费和商业辩护。

法国启蒙思想家也极力为奢侈消费鼓与呼”得出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

(3)中国:

根据“‘消费和积累的不平衡’对扩大再生产的负面影响”得出消费和积累的不平衡影响了扩大再生产;根据“江南城市的高消费以奢侈品消费为大宗,与乡村的低消费形成强烈的反差”得出城乡消费的差异性,限制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综合得出:

未能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

英国: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为工业革命积累资本、促进国内工业发展和海外贸易发展说明英国奢侈消费风尚的影响。

综合得出:

推动了英国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代史大事记

时间

大事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新思想的萌发

19时期中期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兴起

19世纪末

甲午战争列强瓜分中国戊戌变法

20世纪初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1912年到1919年

中华民国建立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20世纪20年代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国民大革命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0世纪30年代

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抗日战争

20世纪40年代

中共七大人民解放战争新中国的成立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围绕“中国近代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

论题: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阐述: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阶级的抗争,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启了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新篇章。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表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注意: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所拟论题只要符合题意,均可给分。

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中国的近代化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等,均可给分。

【解析】

【详解】材料表格反映的是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这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从新中国建立我国最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可得出论题: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农民阶级的探索、资产阶级的探索失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说明中国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二)选考题:

共25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朝政府深切关心丝路路政建设。

近年来吐鲁番出土文书,对此多有揭示,唐政府在丝路沿线设置驿馆,配置驿马、驿丁,以供往来官员食宿之需要。

丝路沿线,唐朝政府设军置守,从戍、烽、铺到守捉、军、镇,组织严密。

为纠察奸宄,唐朝政府对“丝路”上来去行人颁给“过所”。

行人通过关戍、守捉,必须勘验过所,这是汉代以来就实行并取得效果的一项制度。

既表现了唐朝政府对人民的严密控制,也说明在丝绸之路上只要有“过所”在身,即使迢迢千万里,也可以通行无阻。

——据出土文书,唐代在西州设有“长行坊”。

这是一种官办运输机构,运输工具有牛车、长运马、长运驴等,又称“长行转运史”。

为供应丝路沿线所需给养,自汉代以来,一项成功的政策就是实行屯田。

唐代屯田同样取得巨大效果。

伊州、高昌、安西等处,都是当年重要的屯田基地。

反映屯田状况的吐鲁番出土文书数量颇多,很明显,没有屯田作后盾,要维持丝路行政管理机构,确保沿线驻军、驿馆开支,满足使节、商旅需求等,都是很困难的。

——摘编自王炳华《大唐丝路国之重器》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丝绸之路”路政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丝绸之路”路政建设的意义。

【答案】

(1)特点:

充分吸纳前代路政建设经验;政治管理与军事镇守相结合;注重丝路交通安全和畅通。

加强丝路沿线经济建设,为丝路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2)意义:

促进了中国内地与边疆的交通联系;加速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推动了唐朝的盛世与繁荣;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借鉴。

(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

(1)特点:

根据“这是汉代以来就实行并取得效果的一项制度”得出充分吸纳前代路政建设经验;根据“唐朝政府设军置守”得出政治管理与军事镇守相结合;根据“要有‘过所’在身,即使迢迢千万里,也可以通行无阻”得出注重丝路交通安全和畅通;根据“为供应丝路沿线所需给养,自汉代以来,一项成功的政策就是实行屯田。

唐代屯田同样取得巨大效果”得出加强丝路沿线经济建设,为丝路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2)意义:

根据“即使迢迢千万里,也可以通行无阻”得出促进了中国内地与边疆的交通联系;根据“实行屯田”得出加速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根据所学,唐代“丝绸之路”路政建设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唐朝的繁荣,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对今天“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6年,当“冷战”这个概念流行起来的时候,东亚已经是烽火遍地了。

如果以热战为标准,东亚则是独一无二的。

不论是列强在二战后期基于外交协调的各种安排,还是战争结束时基于军事占领的现实造成的局面,都没有阻止一个个东亚国家由于内部矛盾采取行动和发生战争,其中包括内战(中国)反殖民主义战争与冲突(越南与法国、印度尼西亚与荷兰)直至大国之间的大规模地区战争(朝鲜战争)也有新兴国家之间规模不大的冲突。

以往的论著都将这些事件同美苏爆发冷战紧密联系,以致忽视甚至无视东亚地区内的各种力量的极端重要性。

这并不符合历史进程的真实情况,至少在东亚陆地部分的主要地区是这样,在那里美苏也可以说是被各种当地力量加以利用的外部因素。

——摘编自牛军《从开罗到万隆:

战后东亚秩序的缘起(1943—1955》

(1)根据材料,概括战后初期东亚秩序发展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初期东亚秩序特点形成的原因。

【答案】

(1)特点:

以热战为主;局面复杂;冲突激烈;战争性质多样。

(2)原因:

列强对东亚国家的侵略,民族矛盾尖锐(或民族意识觉醒);东亚地区内部革命力量的增长;美苏在东亚的争夺(或冷战);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冲突。

【解析】

【详解】

(1)特点:

根据“如果以热战为标准,东亚则是独一无二的”得出以热战为主;根据“都没有阻止一个个东亚国家由于内部矛盾采取行动和发生战争,其中包括内战(中国)反殖民主义战争与冲突(越南与法国、印度尼西亚与荷兰)直至大国之间的大规模地区战争(朝鲜战争)也有新兴国家之间规模不大的冲突”得出局面复杂,冲突激烈,战争性质多样。

(2)原因:

根据“反殖民主义战争与冲突(越南与法国、印度尼西亚与荷兰)”得出列强对东亚国家的侵略,民族矛盾尖锐;根据“东亚地区内的各种力量的极端重要性”得出东亚地区内部革命力量的增长;根据“美苏爆发冷战紧密联系”得出美苏在东亚的争夺(或冷战);结合所学,东亚秩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冲突。

1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刘铭传就任台湾巡抚后,1886年,他主持设立了招商局(后改称台湾商务局),招股购置轮船,最多时拥有大小轮船五艘,航行上海、香港及东南沿海,远至新加坡、西贡等地,1887年,他经过选择,委托英商怡和洋行承办铺设台北沪尾至福州川石海底通讯电缆的业务,同时又在台湾架设陆上电报线一千二百余里,便利了岛内外的通讯联络,改善了台湾原先“孤悬海外,来往文报,风涛阻滞,每至匝月兼旬,音信不通”的状况。

1888年仿效欧美方式在台北设立了邮政局,并在台湾各地设置分局……。

这是台湾社会发展史上一个十分重要和引人注目的阶段。

然而刘铭传的各项革新举措,遭遇清廷的诸多掣肘,“士论又讥其过激”,这些沉重的压力,使他心力交瘁,难以承受,终于在1890年冬“以病奏请辞职”,并于次年离任返回故乡。

——摘编自戴鞍钢《首任巡抚刘铭传与台湾》

(1)根据材料,概括刘铭传经营台湾的主要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铭传经营台湾的作用。

【答案】

(1)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