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教学质量检测双份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38086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8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景德镇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教学质量检测双份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教学质量检测双份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教学质量检测双份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教学质量检测双份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教学质量检测双份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景德镇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教学质量检测双份试题.docx

《江西省景德镇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教学质量检测双份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景德镇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教学质量检测双份试题.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景德镇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教学质量检测双份试题.docx

江西省景德镇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教学质量检测双份试题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对一氧化碳在铂表面氧化过程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净化装置中催化转化器可将CO、NO、NO2等转化为无害物质。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催化转化器中的铂催化剂可加快CO的氧化

B.铂表面做成蜂窝状更有利于提高催化效果

C.使用铂催化剂,可以提高CO、NO、NO2的平衡转化率

D.在铂催化下,NO、NO2可被CO还原成N2

2.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②煅烧木炭取暖③固体 NaOH溶于水

④酸与碱的中和反应⑤铝热反应 ⑥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

A.①③⑥B.②④⑤C.②③④D.②④⑥

3.下图是某种酶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是还原剂

B.外电路中电子由A极移向B极

C.溶液中H+由B极区移向A极区

D.B极电极反应式为:

H2O2+2H++2e-===2H2O

4.已知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A.

RB.

RC.

RD.

R

5.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0

、0.10

和一定量的

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

阶段的

变化未画出]。

乙图为

时刻后改变条件平衡体系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且互不相同,

阶段为使用催化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

,则用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

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4

B.

阶段改变的条件一定为减小压强

C.若该容器的容积为2

,则

的起始的物质的量为0.02

D.若

阶段,容器内

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03

,而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

,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中约有NA个气体分子

B.1molCH4气体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4NA

C.1molOH-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D.含NA个氧原子的O2与含NA个氧原子的O3的质量之比为2︰3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和氯气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后,得到的有机产物有5种

B.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可通入氢气让乙烯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来除去乙烯

C.乙烯和乙炔都能使溴水褪色,但可通过燃烧现象的不同来区别它们

D.氨基酸、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8.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VL,将它分成两等份。

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完全沉淀。

反应中消耗amolH2SO4、bmolAgNO3。

则原混合溶液中的c(Na+)为(  )

A.

mol/LB.

mol/LC.

mol/LD.

mol/L

9.下列元素属于ⅦA族的是

A.氧B.氯C.钠D.硫

10.丙烯(CH2=CHCH3)分子中一定共面的原子数有

A.4B.5C.6D.7

11.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的关系不相符的是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一小块钠分别投入盛有水和乙醇的小烧杯中,钠与乙醇反应要平缓得多

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B

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石蜡油加强热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

石蜡油的分解产物中含有烯烃

C

向盛有Na2CO3固体的锥形瓶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

证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

D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先加NaOH溶液中和,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用酒精灯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蔗糖已水解

A.AB.BC.CD.D

12.《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沈括在《梦溪笔谈》对从地表渗出的、当地人称为“石脂”或“洧水”的使用有“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松果不及也,此物必大行于世”的描述,关于上文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洧水”的主要成分是油脂B.“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煤油

C.“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石油D.其烟的主要成分是木炭

13.已知断裂1molC—H键,要吸收热量414.4kJ;断裂1molC—C键,要吸收热量347.4kJ;生成1molC=C键,会放出热量615.3kJ;生成1molH—H键,会放出热量435.3kJ,某有机物分解的反应可表示为:

若在反应中消耗了1mol乙烷(反应物),则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放出251.2kJ的热量B.该反应吸收251.2kJ的热量

C.该反应放出125.6kJ的热量D.该反应吸收125.6kJ的热量

14.金属钛对人体无毒且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

下列有关48Ti和50Ti的说法正确的是()

A.48Ti和50Ti的质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B.48Ti和50Ti的质量数不同,属于两种元素

C.48Ti和50Ti的质子数相同,互称同位素

D.48Ti和50Ti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称同素异形体

15.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B.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

C.乙烯的球棍模型

D.NaCl的电子式

16.向一定量的Fe、FeO、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2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mL(标准状况)的气体,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

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是()

A.11.2gB.5.6gC.2.8gD.无法计算

17.在298K时,实验测得溶液中的反应H2O2+2HI===2H2O+I2在不同浓度时的化学反应速率如表所示,由此可推知第5组实验中c(HI)、c(H2O2)不可能为

实验编号

1

2

3

4

5

6

c(HI)/(mol·L-1)

0.100

0.200

0.150

0.100

0.500

c(H2O2)/(mol·L-1)

0.100

0.100

0.150

0.200

0.400

v/(mol·L-1·s-1)

0.00760

0.0152

0.0171

0.0152

0.0228

0.152

A.0.150mol·L-1、0.200mol·L-1

B.0.300mol·L-1、0.100mol·L-1

C.0.200mol·L-1、0.200mol·L-1

D.0.100mol·L-1、0.300mol·L-1

18.将一定体积的稀硝酸平均分成两等份,在其中一份中加入足量的铜粉 ,生成bL气体;在另外一份中先加入与其体积相等的稀硫酸,再加入足量的铜粉,生成2bL气体(气体体积是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则稀硝酸与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2B.2∶ 1C.1∶3D.1∶1

19.(6分)将2.4gNaOH和2.269

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2.2mol·

稀盐酸。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

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A.

B.

C.

D.

20.(6分)在接触法制硫酸中,不包括的设备有

A.沸腾炉B.氧化炉C.接触室D.吸收塔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6分)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1molSO2(g)氧化为1molSO3的Δ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_______。

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H=__KJ·mol-1;

(3)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1,计算由S(s)生成3molSO3(g)的△H__(要求写计算过程)。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8分)

(1)某探究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所用HNO3浓度为1.00mol/L、2.00mol/L,大理石有细颗粒和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5℃、35℃,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mL.大理石用量为10.00g。

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空:

实验编号

温度/℃

大理石规格

HNO3浓度(mol/L)

实验目的

25

粗颗粒

2.00

(I)实验①和②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5

粗颗粒

_____

(II)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反应遮率的影响;

_____

粗颗粒

2.00

(III)实验①和④探究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5

细颗粒

2.00

(II)把2.5 mol A和2.5 mol B混合放入2 L密闭容器里,发生反应:

 3A(g)+B(g)

xC(g)+2D(g),经5s后反应达到平衡。

在此5s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s),同时生成1 mol D。

试求:

(1)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

(2) x的值为______。

(3)若温度不变,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______倍。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8分)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MgO等杂质)中提取氧化铝的两种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甲加入盐酸后生成Al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灼烧用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3)沉淀A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冶炼铝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10分)NOx、SO2是常用的化工原料,含NOx、SO2的烟气大量排放能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1)含NH3、NOx、SO2的烟气在大气中相互作用,产生的雾霾颗粒中有多种无机盐,其中无机铵盐主要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只写两种)。

(2)SO2催化氧化反应2SO2(g)+O2(g)

2SO3(g)的能量与反应进程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热(填“放”或“吸”)反应。

②若该反应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填标号)。

A.SO2的v(正)=v(逆)

B.混合气体中同时存在SO2、O2、SO3

C.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内混合气体总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3)WangcH等研究发现用Fe2O3/CeO2作催化剂,可用乙烯脱除烟气中SO2并回收单质硫。

反应原理为:

CH2=CH2+3SO2

3S+2CO2+2H2O。

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验证该反应并检验产物中的CO2,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如图所示:

①实验中所需SO2可由Cu与浓硫酸反应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已知:

酸性KMnO4可将CH2=CH2氧化为CO2;装置Ⅱ、Ⅲ中试剂均足量;装置(Ⅰ)的尾气中还含有未反应的SO2和CH2=CH2。

检验CO2时,Ⅱ、Ⅲ、Ⅳ中盛放的试剂依次可以是_____(填标号)。

A.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

B.NaOH溶液、酸性KMnO4溶液、澄清石灰水

C.Br2的H2O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

D.Br2的CCl4溶液、酸性KMnO4溶液、澄清石灰水

(4)取用氨水脱除烟气中SO2得到的副产品[只含(NH4)2SO4和NH4HSO4]3.875g,与足量NaOH混合后加热充分反应,共收集到氨气1.232L(已折合为标准状况),则该副产品中(NH4)2SO4和NH4HSO4的物质的量之比n[(NH4)2SO4]∶n(NH4HSO4)=______(写出计算结果即可)。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A、在铂催化剂的作用下,NO、NO2将CO氧化为CO2,选项A正确;B、将铂表面做成蜂窝状,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催化效果,选项B正确;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限度(即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选项C不正确;D、NO、NO2变成N2,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选项D正确;答案选C。

2.B

【解析】

【分析】

①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吸热反应;②煅烧木炭取暖,属于放热反应;③固体NaOH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属于物理过程;④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⑤铝热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来焊接金属,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⑥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属于吸热反应;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

①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吸热反应;

②煅烧木炭取暖,属于放热反应;

③固体NaOH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属于物理过程;

④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⑤铝热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来焊接金属,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⑥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属于吸热反应。

②④⑤符合题意,正确选项B。

【点睛】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

所有的燃烧、所有的中和反应、金属和酸的反应、金属与水的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等;常见的吸热反应为: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的反应、焦炭和二氧化碳、焦炭和水的反应等。

3.C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H2O2转化为H2O,氧元素化合价由-1降为-2价,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极为燃料电池的正极,A极为燃料电池的负极。

故A、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作为还原剂,选项A正确;B、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A极移向正极B极,选项B正确;C、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溶液中H+由A极区移向B极区,选项C不正确;D、B极为正极,H2O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H2O2+2H++2e-=2H2O,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4.C

【解析】分析:

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据此判断。

详解:

已知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质子数是a+2,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b+2,则表示R原子符号为

R。

答案选C。

5.C

【解析】分析:

由图乙可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t4~t5阶段改变条件平衡不移动,改变温度或某一组分浓度,平衡发生移动,故t4时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说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相等,且反应速率减小,应是降低压强.t5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应是升高温度,t2时正、逆反应速率中只有其中一个增大,应是改变某一物质的浓度;由图甲可知,t1时到达平衡,△c(A)=0.09mol/L,△c(C)=0.06mol/L,二者化学计量数之比为0.09:

0.06=3:

2,则B为生成物,反应方程式为:

3A(g)⇌B(g)+2C(g)。

详解:

A.若t1=15s,t0~t1段△c(A)=0.9mol/L,则v(A)=

=0.006mol/(L.s),故A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是降低压强,故B错误;C.由3A(g)⇌2C(g)+B(g)可知△c(B)=

△c(C)=0.03mol/L,B的起始浓度=0.05mol/L-0.03mol/L=0.02mol/L,该容器的容积为2L,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2L×0.02mol/L=0.02mol,故C正确;D.t5~t6阶段为升高温度,容器内A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06mol,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应是升高温度,3molA反应放出的吸收的热量为akJ×

=50kJ,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

3A(g)⇌2C(g)+B(g)△H=+50akJ/mol,故D错误;故选C。

6.D

【解析】

【详解】

A.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中约有1mol气体分子,约有NA个气体分子,A项正确;

B.1个CH4分子中含4个碳氢单键,则1molCH4气体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4NA,B项正确;

C.OH-中含的离子数为,8+1+1=10,1molOH-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C项正确;

D.氧气和臭氧都只含有O原子,所以含NA个氧原子的O2与含NA个氧原子的O3的质量相等,质量之比为1:

1,D项错误;

答案选D。

【点睛】

D项是难点,可采用排除法或假设法进行推测得出正确结论。

加上D项结论正确,设氧气和臭氧的质量分别为2g和3g,那么所含氧原子个数比为

:

=2:

3,与题中条件不符,假设错误,D项不正确。

7.C

【解析】A、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有机物有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有4种,故A错误;B、氢气是无色气体,与乙烯反应没有现象,会造成氢气过量,产生新的杂质,故B错误;C、乙烯燃烧伴有少量的黑烟,乙炔燃烧产生浓黑烟,因此可以通过燃烧鉴别,故C正确;D、氨基酸不能水解,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D错误。

8.A

【解析】

【分析】

根据SO42-+Ba2+=BaSO4↓计算溶液中的Ba2+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Ag++Cl-=AgCl↓算Cl-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

计算Ba2+离子、Cl-离子浓度,利用电荷守恒有2c(Ba2+)+c(Na+)=c(Cl-),据此计算原溶液中的c(Na+)。

【详解】

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VL,将它均分成两份,

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完全沉淀,消耗amolH2SO4,则:

根据SO42-+Ba2+=BaSO4↓可知amolSO42-消耗amolBa2+;则c(Ba2+)=

=

mol/L;

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bmolAgNO3,则:

根据Ag++Cl-=AgCl↓关系可知bmolAgNO3消耗bmolCl-,c(Cl-)=

=

mol/L,溶液不显电性,由电荷守恒可知,2c(Ba2+)+c(Na+)=c(Cl-),解得c(Na+)=

mol/L-2×

mol/L=

mol/L,

【点睛】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清楚发生的离子反应及溶液不显电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悉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注意两等份溶液的浓度关系。

9.B

【解析】

【详解】

A.氧核外电子排布是2、6,因此位于第二周期第VIA族,A不符合题意;

B.氯核外电子排布是2、8、7,因此位于第三周期第VIIA族,B符合题意;

C.钠核外电子排布是2、8、1,因此位于第三周期第IA族,C不符合题意;

D.硫核外电子排布是2、8、6,因此位于第三周期第VIA族,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10.C

【解析】分析:

由乙烯CH2=CH26原子共平面迁移理解分析。

详解:

丙烯(CH2=CHCH3)分子中,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甲基为四面体结构,由于C-C键可绕键轴旋转,甲基中有2个H与其它原子不共面,有1个H与其它原子可能共面,所以丙烯(CH2=CHCH3)分子中一定有6个原子共面。

答案选C。

11.C

【解析】

【详解】

A、Na与水、乙醇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2Na+2CH3CH2OH→2CH3CH2ONa+H2↑,但Na与乙醇反应平缓,说明乙醇分子中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的氢原子活泼,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催化剂作用下,石蜡油加强热生成气体,该气体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石蜡油的分解产物中含有烯烃,故B不符合题意;

C、如果通过酸性的强弱,判断非金属性强弱,该酸必须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盐酸中Cl不是最高价,因此该实验不能比较出Cl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C,故C符合题意;

D、蔗糖不具有还原性,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先加NaOH溶液,为了中和稀硫酸,以及让溶液为碱性,因此先加NaOH,再加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蔗糖水解,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点睛】

非金属性的比较我们一般采用:

①比较与H2反应的难以程度;②氢化物的稳定性;③置换反应;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⑤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稀有气体除外),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特别注意④,应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是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12.C

【解析】

【分析】

由题中信息可知,“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石油,根据石油的性质分析。

【详解】

A项、“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石油,是烃的混合物,不是油脂,故A错误;

B项、“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石油,煤油是石油分馏的产物,故B错误;

C项、“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石油,故C正确;

D项、烟的成分是碳的颗粒,不是木炭,故D错误;

故选C。

13.D

【解析】

【分析】

【详解】

反应热就是断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1mol乙烷含有1molC-C键,6molC-H键,生成的乙烯含1molC=C键1molH-H键和4molC-H键,所以根据键能可知,反应热是△H=414.4kJ/mol×6+347.4kJ/mol-414.4kJ/mol×4-615.3kJ/mol-435.3kJ/mol=+125.6kJ/mol。

答案选D。

14.C

【解析】试题分析:

48Ti和50Ti满足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所以属于同位素,故选C。

考点:

同位素

15.C

【解析】

【分析】

A、硫原子的核外有16个电子;

B、炔烃的结构简式中碳碳三键不能省略;

C、乙烯中碳原子之间以双键结合;

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详解】

A、硫原子的核外有16个电子,故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A错误;

B、炔烃的结构简式中碳碳三键不能省略,故乙炔的结构简式为CH≡CH,B错误;

C、乙烯中碳原子之间以双键结合,每个碳原子上连2个H原子,故其球棍模型为

,C正确;

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氯化钠的电子式为

,D错误。

答案选C。

16.B

【解析】

【详解】

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盐酸没有剩余,向反应所得溶液加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说明溶液为FeCl2溶液,根据氯元素守恒可知n(FeCl2)=

n(HCl)=

×0.1L×2mol/L=0.1mol;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得到铁,根据铁元素守恒可知n(Fe)=n(FeCl2)=0.1mol,质量为0.1mol×56g/mol=5.6g,故选B。

17.C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出反应速率与c(HI)和c(H2O2)浓度的关系后再分析判断。

详解:

根据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实验2与实验1比较,c(HI)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反应速率也增大原来的2倍,实验4与实验1比较,c(H2O2)原来的2倍,则反应速率也变成原来的2倍,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