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二册带AB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30528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 第二册带AB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 第二册带AB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史 第二册带AB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史 第二册带AB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史 第二册带AB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 第二册带ABC.docx

《历史 第二册带AB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 第二册带ABC.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 第二册带ABC.docx

历史第二册带ABC

第二册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单元核心概念: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

距今1万年前后,我国远古先民已学会栽培稻、粟,进入农耕时代。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主要起源地之一。

新时期时代的考古发现,揭示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的特点。

夏朝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历史转折。

到商朝,国家形态是以商王为天下共主的方国联盟。

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特别是精美的青铜器制作技术和成熟的甲骨文字,说明商王朝是当时世界上发达的文明古国之一。

第1课中华文明的摇篮

一.原始农耕(A)

⒈ 出现时间:

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⒉ 概念:

以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取代采集与渔猎。

⒊ 地位:

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⒋ 特点:

南稻北粟的格局(粟类旱地作物、人工栽培的水稻分别同时起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⒋ 意义:

⑴ 是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⑵ 为人类提供了持续稳定的食物来源。

⑶ 人类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⒌ 典型:

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体现了早期的农耕聚落是一种共同生产、平均分配的血缘共同体,表明当时处在原始社会阶段。

二.中华文明的起源(A)

⒈ 炎黄传说

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主要以神话传说的形式。

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⒉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

考古资料表明,最迟至距今5000年—4000年,中华文明的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一.从“公天下”到“家天下”(A)

⒈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儒家典籍《礼记?

礼运》说夏朝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夏朝建立之后进入了“小康之世”。

“大同之世”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小康之世”是“天下为家”的社会。

⒉ 夏王朝和国家的基本特征

   从文献记载来看,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

世袭制、设官分职、军队、监狱、刑法等是其具体体现。

二.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究:

二里头遗址(A)

1.考古发掘显示:

与文献记载中的夏朝在时间上和地域上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存。

2.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和居民的经济生活

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很明显。

二里头居民的经济生活大体以农业为主,农具有石制和骨质的铲、镰、斧等;饲养的家畜有猪、狗、鸡、羊等。

二里头文化已进入青铜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

三.用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C)

1.二重证据法:

20世纪初,历史学家王国维提出。

用“地下之新材料”证明“纸上之材料”,即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相互印证,也引申为不同来源史料间的相互印证。

2.实践:

参照文献《礼记?

礼运》与考古发掘成果——二里头遗址相互印证展现夏朝国家、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

第3课商朝与青铜文化

一.商朝的建立

   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领汤完成了灭夏事业,建立商朝。

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二.青铜时代

⒈司母戊鼎(A)

商朝青铜器的代表,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瑰丽,表明商朝青铜冶炼和铸造工艺日趋成熟,为世界青铜文化史上所罕见。

2.商朝青铜器的特征(A)

商朝的青铜器以礼器为主,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专用于王室与贵族的礼典、祭祀等活动,被赋予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3.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人在甲骨上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

真实记载了商朝社会各领域的历史状况,是探索商史的第一手资料。

 第二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单元核心概念:

   西周确立的封邦建国体制,周公倡导的德治与礼制,是周王朝的两大创设。

经历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动,中央集权官僚体制取代了封建世袭贵族制,大国兼并战争催生了“天下定于一”局面的产生。

急剧的社会变动,推动了思想家的活跃和思想创造力的发挥。

“百家争鸣”不仅对中国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世界古代历史上灿烂的思想学术奇观之一。

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时期。

第4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一.周朝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牧野之战灭商,建周,定都镐,史称“西周”。

二.封邦建国制(A)

⒈目的:

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

⒉内容:

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

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

⒊影响:

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提高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

第5课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

一.东周的建立(A)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都城到洛邑,东迁后的周朝称为“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时期。

二.社会大变革:

经济领域的变革是最深刻的变革(B)

1.经济技术:

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

2.经济制度(土地制度):

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

3.阶级关系:

自耕农和新兴地主的出现。

4.社会分工加速: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私人手工业与商业的活跃。

三.百家争鸣(C)

1.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由于“士”对社会变革的态度、思考方向不同,提出了关于治理社会、安定人心不同的方案。

2.诸子百家

⑴ 儒家

① 创始人:

孔子。

发展了周公的礼治思想,创造出“仁”这一核心观念,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礼”输入了新的生命力,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

② 孟子:

由“仁”发展出“仁政”。

③ 荀子:

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

⑵ 法家:

兴起于战国初期,韩非、李斯

正面肯定当时的社会大变革,提倡“法治”,倡导激进的功利主义,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的欢迎。

然而其提倡专制独裁、严刑峻法等,消极面也十分明显。

⑶ 道家:

春秋时期,老子

 对现世政治持否定态度,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鄙视世俗的物质享受和对财富权力的追逐,具有对事物恒变、矛盾对立的转化的朴素的的辩证法思想。

3.意义:

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

第6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一.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A)

1.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

2.商鞅变法

背景:

战国初期,秦国国势日弱

目的:

富国强兵,兼并天下

内容:

废除井田制度,奖励农耕。

废除世卿世禄、建县制和什伍连坐。

影响:

秦国由弱变强,为统一奠定基础。

3、秦的统一.:

BC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建立

二.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C)

1.目的:

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

2.内容:

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嬴政自称“始皇帝”。

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

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郡县的长官均有朝廷直接任命。

3.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⑴ 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

⑵ 建造驰道和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

⑶ 修筑长城,以抵御匈奴侵扰。

⑷ 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

⑸ 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

4.影响:

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第7课秦末农民起义

一.秦的暴政(A)

⒈ 表现

(1)徭役繁重,过度征用民力。

(2)赋税繁重。

(3)《秦律》名目繁多,刑罚苛刻。

(4)一味重功利、恃酷法,不适合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2、结果:

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腾的局面。

二.秦末农民起义:

第一次农民起义(A)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三.楚汉战争和西汉的建立(A)

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刘邦与项羽为争夺权利而展开了“楚汉战争”,刘邦获胜,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第三单元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单元核心概念:

   汉承秦制,革除前朝弊政,休养生息,国力有所增强。

在此基础上,汉武帝加强集权,外御强敌,使汉代声威远扬四方,成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强国之一。

光武帝削平群雄,把汉王朝从衰乱中挽救过来,重振国势。

然而以豪强地主为社会基础的地方势力日渐膨胀,最终演化为三国鼎立、南北长期对峙的分裂局面。

分分合合之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的推进,为历史进程增添了新的动力,中国走向新的统一。

第8课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一、汉承秦制(B)

汉朝建立后,汉统治者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皇帝制、中央官制、地方郡县制。

但是,刘邦借鉴秦朝“孤立而亡”的教训,分封同姓诸侯,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导致“吴楚七国之乱”。

二、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A)

1.黄老之学以道家为主,又兼采儒、法,主张守道尊法,礼法并用,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

2、汉初统治者实施黄老思想的原因

(1)吸取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迎合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意愿。

(2)秦朝的暴政以及此后几十年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需要恢复发展。

(3)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

3、文景之治

文帝、景帝时期,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下诏减免田租;废除秦朝留存下来的严刑苛法。

这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但豪族势力膨胀、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因素凸显。

第9课汉武帝时代

从“无为”到“有为”:

汉武帝加强皇帝集权(A)

⒈ 政治上

(1)实行内外朝制:

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

(2)创设“刺使”制度:

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3)颁布“推恩令”:

削弱诸侯王的权利,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⒉ 思想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⑴ 手段:

设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建太学,授五经,从中选拔官吏。

郡县的学校也配有经师授学。

注重改正朔,易服色等礼仪制度,实质是“儒表法里”。

⑵ 影响:

儒学成为“经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为儒学学者置身仕途开辟了道路,“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

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第10课东汉的兴衰

一.东汉的建立(A)

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二.东汉的衰败:

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A)

1.表现:

① 政治上:

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成为官宦世家。

② 经济上:

建立自给自足的大庄园,驱使大量依附农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

③ 军事上:

拥有“家兵”、“部曲”之类的私人武装。

④ 文化上:

具有精通儒学的文化优势,把持地方舆论。

2.影响:

东汉后期,豪强地主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

黄巾起义后,各地豪强纷纷起兵,演变为一场军阀大混战,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